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

無塵院和保護着前朝林氏後人的文武雙衛爭鬥多年,雙方已成了死敵。這些年來無塵院依仗着人力也不過是勉強的佔了上風,但如果皇家的人和文武雙衛有了勾結,就很有可能使得無塵院的優勢喪失殆盡,那樣的話對無塵院就太不利了,因此老太太聽到有皇子和武衛來往是方寸大亂,而李良的話讓她安心不少。

雖然是第一次和李良見面,但無論是健宗對李良的推崇還是剛纔短暫的交談中李良顯現出來的高人一籌的才智,這些都讓蘇姥姥很相信他的判斷。

恢復成爲一個平庸老婦人的蘇姥姥慢慢的坐回到竹榻之上,她道:“李大人,爲什麼會這麼想?”

李良道:“在我們李家的藏書中有一些關於前朝的文武雙衛的記載,書上說武衛行事不擇手段且雷厲風行完全不給對手有翻身的餘地。蘇老,你們無塵院和武衛的人打交道多年,那麼請您告訴我,武家的行事作風近年來可曾改變?”

蘇姥姥道:“現在的武衛後人和當年武衛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的,這改變自然是有一些的,經過這麼多年他們變得更加狠毒了,如果說當年的武衛是隻老虎那麼現在的武衛後人就是一條隱藏在暗處的毒蛇。”

“這就是了!”李良對晉小倩點了點頭道:“是晉姑娘的話提醒了在下,那兩個奉命來取我性命的人廢話太多了,完全不像兩個行事不擇手段的殺手,倒像是兩個推銷貨物的小販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販貨物的產地一樣,我剛問了一句,他們就原原本本的將自己是誰派來的、前一批殺手是誰派來的都說了出來。”

晉小倩道:“你的意思是他們不是真的來殺你的?”

“不……他們絕對會取了在下的性命!”李良晃動着手中的玉簫道:“不過他們會在得手之後很巧妙的留下一個活口來告訴世人,殺我的人是九殿下派出來的,而九殿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陷害受到十一家國公支持的十二殿下,企圖以在下的死使國公們不再支持十二殿下!從而爲他登上太子的寶座掃除障礙!”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此事一旦傳了出去,單是陷害手足這一條就足以使得九殿下身敗名裂了,更何況還有很可能因爲在下的死而失去理智的家母,她老人家一定會爲我報仇的。十一家國公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掌握鎮國公府衛的家母執意一搏,其他十家即便不出兵出力也會加以聲援。如此一來,九殿下還有可能成爲太子或新君嗎?所以在下認爲,武氏兄弟絕對不是九殿下派來的。這是一條連環計……殺我倒是其次,而主要目的是爲了對付九殿下!”

蘇姥姥想了想道:“不通!”

李良道:“哪裡不通?”

“李大人剛纔言道:毒不是十二殿下也不是九殿下下的,而武氏兄弟也不是九殿下派來的!”蘇姥姥道:“如果說武氏兄弟劫殺你的目的是爲了對付九殿下,那麼不就可以證明毒是十二殿下下的嗎?”

李良笑道:“在下明白蘇老的意思,您是說皇上中毒駕崩的話而九殿下又身敗名裂,那麼繼承皇位的人則非十二殿下莫屬了。不過您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兩件事時間上的差距。如果是派殺手在前、投毒在後的話,那麼十二殿下的嫌疑自然最大。”

說到這裡李良把笑容收起來很是鄭重的說道:“但現在看來,投毒是爲了陷害十二殿下,劫殺在下則是爲了對付九殿下。從風格上看,倒是很像書中記載的前朝文衛一脈的手筆。”

蘇姥姥望着李良道:“按照你的推論,文武雙衛這麼做是想在陷害了十二殿下之後再對付九殿下!那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把手一攤,李良道:“這個在下就不知道了,也許他們是爲了報仇……或者是爲了挑起我朝的紛爭好趁亂起兵復國……也可能是他們太閒了想找點事情做!”

雖然嘴上說不知道文武雙衛的目的,但是李良的心裡現在已經有所懷疑了。從這兩件事情上看,文武雙衛顯然是想在奪嫡之爭上有所作爲,如果九皇子和十二皇子因爲投毒和劫殺這兩件事情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那麼剩下的兩位皇子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了。而在李良看來十八皇子鄭憲的嫌疑最大,因爲十四皇子老老實實的在皇宮裡長大沒有任何的勢力,而小鄭憲本人可能和這兩件事情沒有關係,但他還有位剛當上貴妃娘娘的母親,誰又能保證她沒有問題呢!有時候一個母親爲了兒子做出的事情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對於基本上沒有任何嫌疑的十四皇子鄭德,李良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畢竟很多偵探小說裡描寫的幕後黑手往往就是在整個事件中最沒有嫌疑的那一個。

李良不說並不代表蘇姥姥不往這方面想,一個婦人能掌管無塵院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不過她雖然也對餘下的兩位皇子有所疑慮,但她不認爲文武雙衛的人能在無塵院以及四大護衛的眼皮底下同深居簡出的十四皇子或十八皇子搭上關係,何況她不認爲文武雙衛會捨棄林氏改換門庭——即便是他們想也有很多人是不會答應的,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無塵院和拱衛皇宮的四大護衛了。所以蘇姥姥非常想搞清楚文武雙衛的後人究竟想做什麼,可想來想去也參不透裡面的奧妙,於是她求教李良道:“李大人,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可以查清楚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嗎?”

李良道:“這也不難,有兩個人應該可以回答蘇老的疑問,關鍵是看你們能不能從他們嘴裡問出話來。”

蘇姥姥問道:“那兩個人?”

李良到:“一個是檢測出十二殿下送奉的藥草有毒的太醫,這個人十有八九有問題!另一個則是攛掇着十二殿下給皇上進獻藥草的那一位,此人很有可能是文武雙衛的後人!”

蘇姥姥聽後是連連點頭道:“李大人高見,好!老身這就趕往京城處理這兩件事情,而小徒就負責保護李大人的安全,另外皇上還預先調派了幾名高手正在沿路尋訪你,老身會讓人通知他們到鎮國公的封地和你會和的,請李大人在探望了令堂後儘快回京。”

李良聽出老太太送客的意思就起身告辭,回到前面在客房休息去了。

屋子裡剩下師徒二人之後蘇姥姥對晉小倩道:“倩兒,當年祖師爺參與剿滅武衛族人,從武衛的家中得到了武氏借命法的殘片。而借螢功正是參研了這些殘片的內容加上夜螢劍的特性而成的一種激發人體潛力的功法,但從創出這種功法以來惟有你一人練成了,究竟有沒有害處還不得而知。你功力尚淺非有必要不可亂用,明白嗎!”

晉小倩道:“徒兒知道了。”

“知道就好。”蘇姥姥道:“事關重大,所以爲師要連夜趕往京城,在爲師走了之後你立刻飛書通知京城的人,讓他們將太醫院發現草藥有毒的那個太醫控制起來,另外查一下十二殿下是從那裡得到的那種毒草,又爲何要進獻給了皇上。”

交待完後蘇姥姥沒有再做停留,急匆匆地就離開了晉家而去。

第二天李良謝絕了晉易舞的挽留,一行人就上路往鎮國公的封地趕去。在趕到渡口準備過河的時候正好碰到了一場比較大的春雨使得江水湍急不能行舟,致使他們不得不在客棧裡休息了兩日。夜裡聽到風雨交加打在門窗上的聲響後,正沒事情做而在研究地圖的李良是感觸良多。

這水患歷來都是造成社會動盪的一個不安因素,而治理水患的投入往往都是一個無底洞,面對難以計數的錢糧,負責興修水利的官員絕大多數都是雁過拔毛的主,而拔的多少則看這個人的膽子有多大了。這樣修造出來的河堤往往比豆腐渣還爛,一旦洪水到來修了一年的河堤很可能在瞬間就不見了。當然也有例外,比較典型的是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時期,曾有一段河堤,漢武帝沒過問過,朝廷大員也沒管過,而修堤的官員卻仔仔細細的盡心的給修的滴水不漏,當對岸的河堤被洪水沖垮的時候這裡是巍然不動,這是因爲河堤保護的是皇太后孃家的田地,而修造河堤的官員則是皇太后的子侄。

扯遠了,卻說李良在地圖上發現,大唐的王爺和國公們的二十六塊封地(沒有算錯,王爺五塊封地,而國公們則是十一塊永久封地以及十塊面積比較大的比武封地)絕大多數都挨着大河,就算不是近鄰着江河,至少也離江河不遠。順着穿越大唐國境的兩條大河順流而下的話,一路上可以將王爺和國公們逐個拜訪一遍。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的分佈使得王爺和國公們成了自己掏腰包治理水患的官員了,而朝廷卻不用擔負龐大的治理水患的費用了。可能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大唐自立國以來很少出現嚴重的水災。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在沿河的區域內有幾遍面積很大的無人區,這裡是專供決堤泄洪所用的,這些低窪的地段往往都是三四年就放水淹一次,而河水帶來的肥沃的泥沙又使得這些地方的土地異常的肥沃,附近的官員每年都會組織人手在春天放火燒荒撒播種子,投入並不需要很多,但到了秋天就可以來收穫了。即便是被大水淹了,也不過是損失一些種子,想比較可能得到的收穫是微乎其微了。

對於大唐將這種本該由國家一手承辦的事情巧妙的變成了官員家事的做法,李良不能不拍手叫絕。在人的思想覺悟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在辦自己事情的時候纔是最上心的。

雨過天晴之後乘船過了河,從渡口這裡再順河走上一天就可以達到鎮國公的封地了。眼看着就要到家了,李良心情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個家在他的印象裡是模糊的,從他的記憶裡來看,‘李良’是在這裡出生的,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京城的鎮國公府。

不過李良這種思緒沒維持多久就被一次刺殺給打斷了,那是五個裝扮成普通百姓的人,看起來無害的五個人在經過李良所乘馬車的時候突然發難,抽出藏在懷裡的短刃向馬車撲來。不過這幾個人的身手太一般了,甚至還比不上十二皇子派出來的幾個窩囊,兩三下就被打跑了。這幾個小子沒被妞妞和羅託開瓢實在是夠幸運,如果不是李良多次告誡兩個下手沒輕重的大力士不要輕易用鐵錘砸人,估計他們八成就要橫屍街頭了。

看着幾個殺手逃跑的身影,李良制止了妞妞和羅託沒讓他們去追,他沉着臉讓李忠把車停在一片小樹林裡。

晉小倩看到李良黑着臉下了車,忍不住問妞妞道:“元霸,你哥怎麼了?”

妞妞搖頭道:“不知道。”

李良這時候說道:“就在這裡休息一下,煩勞晉小姐照顧一下小妹,羅託在附近轉轉看有沒有不長眼的小賊,李忠,你跟我來。”

往林子裡走了走,確定留在車旁的晉小倩聽不到談話後李良說道:“怎麼會事?”

李忠往地上一跪道:“李忠失職讓少爺受驚了。”

李良道:“不要裝了,剛纔那五個人你認識對嗎?”

低着頭李忠沒有反駁,他輕輕地點了點頭道:“剛開始沒認出來,不過在交手的時候我發現他們……他們是曾經和我一起在老家受過訓的。”

李良道:“所以你纔會故意擋住了元霸和羅託,讓他們有脫身的機會!”

“是!”李忠的頭更低了。

李良道:“他們是我大哥的人?”

李忠再次點頭道:“是的,四年前他們被老爺派給了世子。”

“唉!”李良嘆了口氣道:“你起來吧,這事怪不得你。”

李忠跪着沒有動,剛纔動手的一瞬間他認出了那五個人是和自己兄弟一起生活了七八年的孤兒,不知道爲了什麼,他想都沒想就下意識的幫了他們一下,而他們五個顯然也記得李忠,在動手的時候刻意的想避過坐在車頭駕車的李忠。

李良俯身將李忠扶了起來道:“我不是在生你的氣,我是在怪大哥不顧手足之情。我很羨慕你,你和李義也是兄弟,我和大哥也是兄弟,爲什麼……唉!”

李忠不知道該如何寬慰李良,他只能默默地看着少爺鬆開自己的臂膀然後落寞的向林外走去。

健宗在收到了無塵院院主蘇姥姥的飛書後精神好了很多,至少下毒企圖害他的不是他的親生兒子,這對一個老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蘇姥姥的趕到京城的時候,無塵院的人已經將她交代的事情完成的差不多了,不過結果似乎很不理想。那個檢測出藥草有毒的太醫在不久前忽然得了無名之症死了,不過經過仔細的驗屍發現他雖然沒有外傷,但剖開腹部就會發現此人是被人用內功擊碎了肝臟而死的。同時經過旁敲側擊從十二皇子那裡得來的消息以及無塵院自己的調查來看,建議十二皇子尋找這種藥草進獻給健宗的人正是死去的那個太醫。是他收了十二皇子的錢後賣好給十二皇子說皇上腸胃不好,而這種極其罕見的草藥有開胃健脾的特效,所以十二皇子纔會請他的師傅尋訪一些,而且在進獻給健宗之前十二皇子自己真的曾經試過藥草的效果。

所有的線索似乎都斷了,鑑於目前的這種情況,唯有動員了全部人手搜尋如曇花一現的武衛的後人。

深夜裡十二皇子的師傅白侔手捋着鬍鬚坐在沒有點燈的房間裡,在三更天的時候他要等的人如期而至。

一身夜行衣的武懷新出現在白侔的面前後一拱手道:“文世兄,小弟來了。”

白侔……準確的說是文侔道:“事情出了意外,這幾日有人秘密的詢問鄭拓府上的僕人關於毒草,如果不是裡面有我的人,我就被瞞住了。”

武懷新道:“這件事情令叔已經知道了,他老人家讓我轉告世兄且放寬心,一切還在我們的控制之內,太醫院裡的那個替死鬼已經被我們滅口了。就算這次弄不倒鄭家的兩個小子,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文侔長舒了一口氣道:“這就好,我還擔心自己的行藏被人識破,壞了主上的大事呢。”

武懷新道:“我們佈置了幾十年的事情哪有那麼容易就被人識破,而且爲了萬無一失,令叔不是還準備了後備手段嗎!”

文侔眯着本來就不大的眼睛道:“做成了這件事情後,我們兩家的出頭之日快到了!”

第 九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一 章第 五十 章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五十二 章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三十四 章第 十一 章第 四十七 章第 十九 章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十六 章第 四十三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一零二 章 御史城第 一三三 章 蟬螳螂和老麻雀第 六十一 章第 五十 章第 七十 章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二十二 章第 九十 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 九十二 章 棄子爭先第 九十八 章 疑問重重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九十二 章 棄子爭先殘念第 一二七 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三十二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三十五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四十九 章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四十一 章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一三零 章 長公主和李良的決斷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 十八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五 章第 二十 章第 十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二十三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六十九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四十一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三十九 章第 二十三 章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六十八 章第 一一五 章 貴姓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三十三 章第 一三二 章 一石二鳥第 二十四 章第 十 章第 二 章第 一一九 章 勝地第 五十七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三十一 章第 一一四 章 師徒問答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六十 章第 三 章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五十九 章第 一二七 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四十九 章第 三十五 章第 四十一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四十七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六十八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
第 九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一 章第 五十 章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五十二 章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三十四 章第 十一 章第 四十七 章第 十九 章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十六 章第 四十三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一零二 章 御史城第 一三三 章 蟬螳螂和老麻雀第 六十一 章第 五十 章第 七十 章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二十二 章第 九十 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 九十二 章 棄子爭先第 九十八 章 疑問重重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九十二 章 棄子爭先殘念第 一二七 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三十二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三十五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四十九 章第 一一二 章 計中計第 四十一 章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九十四 章 鎮國金鐗第 一三零 章 長公主和李良的決斷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 十八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五 章第 二十 章第 十 章第 三十六 章第 二十三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六十九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四十一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三十九 章第 二十三 章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六十八 章第 一一五 章 貴姓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三十三 章第 一三二 章 一石二鳥第 二十四 章第 十 章第 二 章第 一一九 章 勝地第 五十七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三十一 章第 一一四 章 師徒問答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六十 章第 三 章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五十九 章第 一二七 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四十九 章第 三十五 章第 四十一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與駱駝第 四十七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六十八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