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艦沒時間休整也沒時間補充,主戰場中的戰艦立刻調轉方向,各艦以最快速度向徐徐後退的裂空四艦靠攏,爲此不得不以護盾硬扛隨處可見的敵艦碎片,只有遇上完整的殘骸時才轉向規避。
電磁護盾對付不了敵艦殘骸,搞不好還會把殘骸吸在護盾上,必須用重力護盾把碎片彈開。
那些沒裝備重力護盾的戰艦就麻煩了,只能跟在友艦身後,藉助友艦開闢的航道脫離戰場。
長戈號位於戰艦邊緣,向裂空號選拔比較麻煩,喬振疆乾脆命令長戈號向主力側翼移動。
像長戈號這樣的戰艦還有一些,這幾艘戰艦分別位於主力的不同方向,共同擔負起掩護主力的側翼的重任。
喬振疆這一次等不了敵人進射程了,戰艦還沒就位,就向各艦下達自由射擊的命令……敵人確實在射程之外,但電磁炮這玩意壓根兒就沒有射程限制,所謂的有效射程,指的是固定靶命中率或是炮彈散佈,達到標準就是有效射程,超過了就是有效射程之外。
各艦也不管自身什麼姿態,只要艦艏有機會正對敵艦,就會立即瞄準開炮。
因爲距離太遠,大部分戰艦打的都是普通炮彈,炮射導彈?呵呵,那玩意太金貴,沒把握的時候捨不得用,還沒沒幾艘戰艦直接打炮射導彈。
別以爲不用個人掏腰包就敢往死裡造,艱苦奮鬥是我軍的光榮傳統,哪怕進入星際時代,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各艦戰鬥中打出去的每一發炮彈、每一枚導彈都在人工智能的記錄之內,人工智能會根據接到的命令和戰艦所處的環境,自動判斷是否應當開火,如果做出否定的初步判斷,那麼相關人員必須在戰後做出書面報告,詳細說明當時的情況,再由專業的部門審覈報告,確定開火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就要調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上面下達的命令有問題,還是具體執行人出了差錯,一個鬧不好就是個處分。
當然了,軍方沒那麼苛刻,更不會限制炮手開炮。
軍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炮手由於長時間作戰過度疲勞,以至於產生了幻覺,向空無一物的方向連開幾炮。
按說這絕對屬於不合理的範疇,但身處戰場,判斷失誤是常有的事,於情,炮手是因爲連續作戰導致的疲勞產生幻覺;於理,發現疑似目標及時開火,更不應該受到懲處。如若不然,誰還敢在發現疑似目標時開火?
所以儘管有這樣一條規定,但它從未綁住星際艦隊的手腳,而且星際艦隊在不斷的征戰中形成了慣例:只要前方還有敵艦,就沒有什麼是不合理的。
艦隊主力連續開火,但敵我都是以面積最小的艦艏對敵,加上電磁炮彈速度比較慢、還有敵艦不停機動等因素,等炮彈飛過兩軍之間的距離,命中率已經降到了最低點,沒能命中是正常,打中了才叫意外。
長戈號以及其他位於側翼的人類戰艦好一些,至少能看到敵艦的側舷,可敵艦正在高速斜向運動,想命中也沒那麼簡單。
秦虎二話不說就是一打煙幕彈,沒等煙幕散開又接上一輪導彈,同一時間,電磁炮也不停開火,先打一個基數的等離子切割彈,最後跟了兩枚重力彈。
不管導彈還是炮彈,都打好了適當的提前量,絕不會出現攆着敵艦屁股追的景象。
銜尾追擊是最容易命中的方式,可導彈沒那麼遠的航程,不是還沒追上敵艦,就先把那點可憐的燃料就先耗盡了;就是半途被敵人的火力摧毀。
因此必須算好敵艦的速度,把導彈送到敵艦前方或側前方,迎着敵艦衝上去,再配合末端制導規避攔截火力,才能把命中率提到最高。
這邊煙幕還沒完全展開,就已經得到了敵人的重點關注,一大羣蛋頭機蜂擁而來,也不管煙幕裡到底有些什麼東西,一股腦地鑽了進去。
秦虎半點也不擔心,導彈這東西,最貴的不是導彈本身,而是那個小小的導引頭,如果沒有那玩意,一枚導彈的成本起碼下降一半兒。
它不僅能讓導彈始終鎖定目標,還能在飛行途中規避各種障礙,秦虎完全可以想象此刻的煙幕中是怎樣一番景象:蛋頭機像蠻牛一樣橫衝直撞,導彈靈活地上下翻飛不斷躲避,想攔住?什麼時候蛋頭機有了焰蛋的速度再說吧。
這時情況有了新的變化,煙幕裡的導彈突然集體靠向煙幕邊緣,把大羣蛋頭機扔在煙幕之中。
蛋頭機羣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仍然在煙幕裡轉來轉去,就算偶爾不小心衝出煙幕,也會立即調頭再衝進去。
聚集在煙幕裡的蛋頭機越來越多,然後,青衣恰到好處地引爆一枚重力彈。
重力場瞬間橫掃煙幕區,徘徊不去的蛋頭機羣當場失控,不由自主地撞進重力場中心,它們互相撞擊互相擠壓,轉眼間損毀大半。
就是沒和其他蛋頭機撞到一起,裡面的維蜥人也被重力場壓碎了內臟,徹底失去了控制。
片刻之後,重力場消失,煙幕中的蛋頭機十不存一。
然而重力彈不止帶來了有利效果,還影響了煙幕的散佈,青衣剛引爆重力彈,煙幕就急速向爆心收縮,等重力場消失,煙幕已經縮小三分之一!
所有隱藏在煙幕邊緣的導彈都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中。
這還不算完,煙幕還在繼續向爆心收縮,直到只剩下三分之二時,才重新向外擴展。
好在導彈還沒進敵艦的射程,沒多一會兒,那些導彈再次被煙幕淹沒。
長戈號一舉殲滅數百架蛋頭機,敵人立刻注意到長戈號的與衆不同,沒多一會兒,就搞清了長戈號的身份——這就是小行星羣裡那艘人類戰艦!
敵人高度重視長戈號,敵軍之中立刻衝出二十幾艘蛋頭艦,兜頭蓋臉地撲向長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