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驚雷

“呀,小心火!”

“連個東西都拿不住,李晟你那爪子上是不是沒分縫!”

李妍搶在卷軸滾進火堆裡的前一刻,仗義出腳,險險地將它截住挑了出來,然後吱哇亂叫着跑一邊撲滅鞋上的火星。

吳楚楚上前將卷軸撿起來,小心地抹去塵土,見那是一軸陳舊的畫卷,畫着一副叫人十分摸不着頭腦的肖像,用筆非常樸實,毫無修飾,很像古時候那種遴選官員或是宮女時所用的人像。

畫的是個孩子,約莫十歲出頭,看着還有幾分稚氣,角落裡則寫着他的生辰八字,沒有姓名。

幾個人面面相覷。

應何從問道:“這是什麼?”

“永平二十一年。”李妍念出了聲,“永平二十一年是什麼年?”

“‘永平’是先帝年號,”吳楚楚隨口解釋了一句,而後又道,“如果這個人是永平二十一年出生的,現在應該已經年近不惑了,奇怪,此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爲何齊門要這樣大費周章地收藏這幅畫……啊!”

李晟忙問道:“怎麼了?”

吳楚楚突然指着卷軸上的一枚印道,說道:“這是我爹的印!”

吳將軍一直扮演着一個神秘莫測的角色,他好像既屬於朝堂上那個海天一色,又屬於江湖中這個海天一色,他的生平就像一個寡言少語的謎面,連上字裡行間的留白,也不夠推出一個連猜帶蒙的謎底,妻子兒女也未曾真正瞭解過他。

“不止那個卷軸,我看這裡大部分信都是吳將軍寫給衝雲道長的。要說起來,當時吳將軍身份暴露,同齊門隱世之地被發現,幾乎是前後腳的事,吳將軍和齊門之間一直有聯繫,倒也不在意料之外。”李晟跪在地上,小心地將掉了一地的信件整理好,“唔……元年的,元年之前的也有……‘樑公親啓’就一封,奇怪,爲什麼發給樑紹的信會混在這裡?”

吳楚楚下意識地揪緊自己的衣角。

李晟忽然想起了什麼,擡頭問她道:“吳姑娘,我們能看嗎?”

衆人這纔想起這些信雖然都是遺蹟,卻是吳楚楚亡父所書,當着她的面隨意亂翻好像不太好

吳楚楚想試着回他一個微笑,沒太成功。

從海天一色第一次爆發出來開始,這些過去的故事,便好似都不那麼光明磊落起來,沒有人知道幾乎被傳頌成“在世關二爺”的忠武將軍吳費在其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而這些畢竟是密信……

李妍剛想說什麼,被李晟一個眼神止住了。

李晟覷着吳楚楚的臉色,遲疑道:“若是不妥,我們……”

“不要緊,看吧。”吳楚楚忽然打斷他道,“我爹從小告訴我,‘事無不可對人言’,我相信他。”

她說着,半跪在地上,親自撕開了那封寫給樑紹的信,卻見裡頭沒有開頭,也沒有落款,筆記甚至有幾分凌亂,近乎無禮地寫道:“紙裡終究包不住火,樑公,何必執迷不悟!”

吳楚楚剛說完“事無不可對人言”,便被親爹糊了一臉“紙裡包不住火”,當即手一抖,信紙脫手飛了出去,幸而應何從在身邊,忙一把抄在手裡。

應何從不大會看人臉色,兀自道:“這封信寫給樑紹,但最終沒到樑紹手裡,而吳將軍和齊門衝雲道長之間一直有聯繫,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推測,當年利用密道隱匿無形的齊門就是吳將軍等人與樑紹聯繫的渠道?”

他將那封信紙夾在手指中間微微晃了一下,又說道:“‘紙裡包不住火’,‘執迷不悟’,說明樑紹當時肯定在隱瞞什麼,吳將軍知道以後激烈反對,甚至冒着風險寫這麼一封節外生枝的信質問,而衝雲道長截下這封信,爲什麼?怕他們雙方發生爭執嗎?我感覺僅就這封信上的措辭而言,雖然不太客氣,但也說不上指着鼻子罵,樑大人應該還不至於大動肝火吧。”

李晟忽然道:“看信封,這封信是什麼時候寫的?”

李妍連忙將滾落一般的信封撿起來,念道:“建元……二年,哥,建元二年怎麼了?你都還沒出生呢。”

李晟看了吳楚楚一眼,吳楚楚立刻會意,伸手在自己紅彤彤的眼圈上抹了一把,去翻找她那些記了一大堆武林雜事的厚本子,翻了半晌:“建元二年……啊!李老寨主死於北斗暗算,大當家行刺曹仲昆未果。”

李晟:“還有嗎?”

“唔,好像……等等,還有北刀傳人入關,打傷山川劍,然後……”吳楚楚心思機敏,說到這裡,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寒噤,止住了自己的話音,四個人面面相覷了好一會,吳楚楚往四下看了一眼,見不遠處同行的流民們都睡得踏踏實實,周遭沒有外人,這才小聲道,“所以你們在想,老寨主和山川劍的事與樑、樑相爺有關,衝雲道長私下截下這封信,其實是爲了保護我爹?”

“還不能定論。”李晟想了想,搖搖頭,去拆其他信件。

幾個人此時全然沒有了睡意,連母猴子似的李妍也老老實實地消停下來,幫着一起拆。

吳費將軍是儒將,又是兵法大家,早年機緣巧合結識陣法大家的齊門衝雲道長,兩人立刻一見如故……只不過兩人之間明面上的聯繫自從吳將軍假意投靠曹氏開始便斷了,吳楚楚根本無從得知父親還有這樣一位故友。

以永平三十二年爲界,之前的通信多半是朋友之間談心,大多是長篇大論,有時探討陣法,有時也憂國憂民,彼時年輕的吳將軍還會對先帝過激的新政發表幾句外行話。

但三十二年之後,僅從信件中就能看出氣氛陡然緊張了起來,一整年只有幾封信,一封是初春時寫的,潦草而簡略地說朝中暗潮涌動,自己十分不安,之後吳將軍大半年音訊全無,到了臘月,又突然連發三封急件給衝雲道長

“那年臘月,應該正是曹仲昆帶人逼宮的時候。”李晟將吳將軍三封信放在一起。

第一封信口氣比較急,顯然是事發突然,吳將軍沒反應過來,緊接着第二封信便冷靜多了,此時先帝已經駕崩,吳費在信中提到,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太子,不少字跡已經模糊,不知是不是當年曾經被眼淚打溼過。隨後又是第三封信,顯然,他們事與願違,東宮已經罹難,太子殉國,小皇孫不知所蹤,他們最終只保住了先帝的幼子……

李妍插話道:“所以衝雲道長收到了吳將軍的信以後,才糾集了殷大俠和爺爺他們出手護送?”

“嗯。”李晟盯着第三封信,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李妍捅了他一下:“你又怎麼了?說人話?”

李晟被她戳的晃了晃,難得沒跟李妍一般見識,他正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信上的一句話:“小殿下受驚,悲恨交加,顛沛流離中高熱,昏迷不醒。”

“這是永平三十三年——也就是建元元年正月的。”應何從打開後面幾封信,過了三十二年年底短暫的兵荒馬亂之後,吳費將軍的閒話便基本沒有了,措辭簡單直接,中間接連幾封往來信,都只能算是便條,商討的事卻非常細緻,李晟他們只能看見來信,看不見去信,卻依然好似見證了當年那場聲勢浩大的南渡的全過程。

“這裡提到海天一色不止一次,”應何從道,“但我覺得此‘海天一色’,應該非彼‘海天一色’,這時山川劍他們還在路上,‘海天一色’指的應該就是指假意投靠北朝的那份官員。此外,吳將軍還提了不少次樑紹、樑先生等字眼,顯然當時通信的並不只有吳將軍和衝雲道長兩人。”

“樑紹,自然是樑紹。”李晟頭也不擡道,“當年南渡能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樑紹的殺伐決斷……阿妍,你把吳將軍手繪的行軍路線圖遞給我一下。”

吳費將軍是領兵的人,地圖畫得十分細緻,山川穀底都有標註,外行人看了也能一目瞭然。

“你們看,”應何從在旁邊說道,“圖上畫了兩條線路,兵分兩路,直至揚州守軍駐地方纔匯合,也就是說,當時有另一路人馬負責引人耳目,掩護小皇子……皇帝南渡。”

“他們當時應該是分兩路下江南,樑大人調集南半江山的兵馬北上,公然以天塹爲據,分南北而治,當時北軍窮追不捨,所以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是大內侍衛與殘餘的御林軍做幌子,另一路是幾大高手護送着真正的小皇子,爲了保險起見,這計劃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包括當時北上接應的幾支先鋒隊伍。”李晟說道,“恐怕他們到死都以爲自己拼死護送的是真正的皇子。等等,聽說當年樑公子當年也是爲了掩護皇子,帶兵引開北軍,最終殉國……他掩護的該不會是……”

應何從道:“是我的話,我也會這麼辦——你們別忘了,曹仲昆手上除了兵,還有北斗。那幾條大狼狗從殘兵敗將中殺一個小孩子很容易,反而是跟在山川劍他們身邊,雖然沒有排場也未必舒服,但幾大高手守着,沒有人能靠近,當年的沈天樞也不行,而且他們幾個江湖人帶一個孩子,腳程又快又不會招人眼,北軍根本留意不到他們。”

“靠得住嗎?”吳楚楚忽然道,“那個沈天樞我是見過的,兇得很,他若是真的出手,肯定一探就知道真假,這戲豈不是演砸了?到時候北朝大軍一旦回過神來掉頭來圍剿,南面的援軍又不明真相,根本來不及救援,光憑几個高手,擋不住朝廷大軍的。”

這點他們深有體會,要不是齊門禁地供他們躲了躲,以周翡如今的武功,都差點被射成刺蝟,何況其他。

李妍嘀咕道:“吳將軍在信裡怎麼也沒寫明白?”

“這就算很明白了,”應何從道,“你看,信裡提到‘諸君事不宜遲,千萬小心’,還有‘幼主突逢大變,多多包涵’等言語,足夠證明李兄推斷得對

。”

吳楚楚:“可是……”

李晟突然想起了什麼,驀地一擡頭:“慢着,當今是哪一年生的?”

這問題沒有來龍去脈,衆人一時都愣了愣。

李妍眨眨眼:“皇上?皇上是哪年生的,那誰知道?”

吳楚楚和應何從卻都是心思細膩的,立刻聽出李晟的言外之意,兩人同時往那畫軸上望過去。

吳楚楚輕聲道:“皇上是哪年生的咱們不知道,但常聽人說,皇上南渡時不過十歲出頭……”

永平二十一年出生的少年,三十二年時正好與當今年齡相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孩子,爲何在生辰八字旁邊還畫了畫像……爲了證明他長得像誰?

定下一明一暗兩條南下線路的吳將軍的私印,爲何會出現在這幅畫像上?

李妍皺眉道:“也就是說,當年他們爲了保護皇子,拿一個無辜的小孩子當了誘餌?”

其他三人一同將目光投向李妍。

“看我做什麼?”李妍莫名其妙道,“不管怎麼說這也太過分了吧?後來那小孩子怎麼樣了?”

“不……”李晟艱難地說道,“阿妍,問題不是這個。”

李晟輕聲道:“問題是,當年兩路兵馬在江淮與樑大人調集的大軍匯合之後,這個畫像裡的孩子再也沒有出現過,沒有記載,沒人認識,沒有人知道他存在過……”

“小殿下受驚,高熱昏迷……”

紙裡包不住火。

海天一色……

海天一色……

李晟激靈了一下,幾乎不敢再想下去,輕輕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低聲道:“都收拾起來,今天這事,誰也不要說出去,你們先回去,我親自將這些東西送到姑父那——誰也不準說出去一個字,李大狀,你聽明白了嗎?”

李妍:“……”

其他三人毛骨悚然,李妍還暈頭轉向着,就在這時,異變陡生,一條黑影暴起,快得不可思議,連李晟都招架不及便已經殺到眼前。

李妍本能地將吳楚楚往旁邊一推,自己抽刀遞了出去,刀尚未來得及推開,便覺一股大力當胸襲來,她頓時有種自己胸椎與肋骨都被壓變了形的錯覺,一聲都沒吭出來,眼前一黑,接連往後退了十幾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此時,李晟與應何從已經同來人交上手,只見那人全身裹在一襲黑袍裡,不見頭尾,瘦得好似一把骨頭,武功卻高得不可思議,李晟與應何從兩人被他逼得手忙腳亂,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那人伸出一把枯瘦的手,一把抓住李晟的劍,長袖一擺,便將他甩出了一丈來遠,然後一把抓住應何從的胸口。

應何從整個人被他舉了起來,周身的毒蛇竟在那怪人面前不敢冒頭。

怪人將手探入他懷中,拎出了那隻包裹嚴密的涅槃蠱母,口中發出可怖的尖聲大笑,不似人聲,說道:“原來如此,哈哈,原來如此!”

說完,他抓着涅槃蠱蟲,將喘不上氣來的應何從一把扔下,兩個起落,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103章 天門鎖第146章 秘境第110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成魔第6章 時運第41章 入彀第164章 黑雲第132章 傀儡第6章 時運第12章 秀山第82章 圍城第39章 走岔第2章 李晟第102章 透骨第7章 驚心第145章 齊門第25章 知己第157章 錯過第45章 九流第122章 不平第18章 出走第81章 一波三折第60章 短兵第31章 亡命第25章 知己第131章 成魔第80章 無常第49章 暴露第43章 重逢第18章 出走第61章 無恥第135章 見證第77章 衝雲第155章 樑紹第88章 生機一線第67章 備戰第120章 碎遮第112章 折刃第48章 破陣第87章 小人之心第121章 濟南第166章 星移第24章 城門失火第107章 澆愁第42章 萬事俱備第156章 白骨迷蹤第166章 星移第107章 澆愁第92章 掙扎第19章 黑牢第142章 沉潛第47章 斷水纏絲第85章 南北端王第147章 北斗倒掛第87章 小人之心第86章 迷霧重重第104章 交代第159章 風起第114章 歸宿第8章 安平第118章 蠱毒第104章 交代第144章 出師不利第63章 冷戰第74章 事變第130章 羣雄第120章 碎遮第138章 三味第141章 埋伏第83章 琢玉第145章 齊門第160章 雷動第57章 對敵第137章 新星第105章 會盟第163章 迷霧第11章 風雲第66章 暴露第90章 擒王第158章 鬥轉第34章 三試第99章 齊聚第48章 破陣第113章 冰凍三尺第2章 李晟第56章 密道驚魂第164章 黑雲第77章 衝雲第28章 傳經第60章 短兵第84章 拔刀第67章 備戰第115章 船僧第91章 突變第59章 刀鋒第126章 山花第91章 突變第80章 無常第113章 冰凍三尺
第103章 天門鎖第146章 秘境第110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成魔第6章 時運第41章 入彀第164章 黑雲第132章 傀儡第6章 時運第12章 秀山第82章 圍城第39章 走岔第2章 李晟第102章 透骨第7章 驚心第145章 齊門第25章 知己第157章 錯過第45章 九流第122章 不平第18章 出走第81章 一波三折第60章 短兵第31章 亡命第25章 知己第131章 成魔第80章 無常第49章 暴露第43章 重逢第18章 出走第61章 無恥第135章 見證第77章 衝雲第155章 樑紹第88章 生機一線第67章 備戰第120章 碎遮第112章 折刃第48章 破陣第87章 小人之心第121章 濟南第166章 星移第24章 城門失火第107章 澆愁第42章 萬事俱備第156章 白骨迷蹤第166章 星移第107章 澆愁第92章 掙扎第19章 黑牢第142章 沉潛第47章 斷水纏絲第85章 南北端王第147章 北斗倒掛第87章 小人之心第86章 迷霧重重第104章 交代第159章 風起第114章 歸宿第8章 安平第118章 蠱毒第104章 交代第144章 出師不利第63章 冷戰第74章 事變第130章 羣雄第120章 碎遮第138章 三味第141章 埋伏第83章 琢玉第145章 齊門第160章 雷動第57章 對敵第137章 新星第105章 會盟第163章 迷霧第11章 風雲第66章 暴露第90章 擒王第158章 鬥轉第34章 三試第99章 齊聚第48章 破陣第113章 冰凍三尺第2章 李晟第56章 密道驚魂第164章 黑雲第77章 衝雲第28章 傳經第60章 短兵第84章 拔刀第67章 備戰第115章 船僧第91章 突變第59章 刀鋒第126章 山花第91章 突變第80章 無常第113章 冰凍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