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奪上蔡城

在高唱了一聲肥諾領命之後,海都又拜了一拜,便也想要告退。

不過就在海都起身準備離開時,那坐在太師椅上的衛王寬徹哥,看着一臉決然之色的海都,卻也不由說道:“海都,你放心,若本王此次能活,你家中父老妻兒,我必當厚養。”

“臣,謝大王!”臨走的海都聽到寬徹哥這樣的一句話,不管寬徹哥是真心還是假意,依舊是滿面感動的對着寬徹哥這般行了一禮,並在之後大步告退離去了。

……

夜半子時,當大地上的一切都被夜幕籠罩之時,在上蔡城的東北二門,上蔡城僅剩的兵卒卻也集結在了二門,準備突圍。

厚重的城門,被緩緩打開之時,這城中準備突圍的數千官兵士卒,在此之前又有誰會想到,他們今日竟也會想旬月前被困死在上蔡城的紅巾軍一般,只能以此來博一條生路。

“城外紅巾軍人馬不過萬餘,以此等兵力,我若兩路突圍,他一時之間唯有以帳下騎兵分兵前來擊我。紅巾賊帳下騎兵不過千餘,分兵來擊,必無餘力他顧,殿下他們目標極小,定能逃出生天。”

心中這般想着,當城門被徹底的打開之時,這城中的三千士卒,便也從東北二門,陸續突圍而出。

“不好了,不好了,韃子突圍了,韃子突圍了!”當三千官兵士卒,高舉着火把,從上蔡城的東北二門突圍而出時,按照張世華的命令,駐守在這兩邊的千餘士卒,也不由這般高聲警戒起來。

不過還好,張世華他雖然是圍城,但是因爲兵力的問題,張世華將麾下的主力大軍全部放在了南邊,在北門之駐守了兩千人、東門只駐守了一千人。至於西門則並無兵力駐守,因爲西邊就是南陽地界,官兵要是敢向那邊走,簡直和找死沒區別。

當然,此時先不說這個,單說海都此時。當海都率領着麾下的兩千餘步卒突圍出城之後,因爲紅巾軍駐守在北門的兵力並不多,所以在黑夜的掩護之下,海都他們逃生的可能性的確不小。

不過海都在這個最後可能逃走的時候,反而卻並沒有着急的突圍,畢竟他此次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掩護衛王寬徹哥,而不是爲了自己。

再說,海都也明白,他麾下的都是步卒,就算他能僥倖帶着這些人突破第一道防線,哪麼等到紅巾軍反應過來,派麾下的騎兵前來追擊他時,他照樣逃不掉。

所以,這一次海都就是抱着必死之心來的,他這次一定要爲衛王殿下那邊,吸引足夠多的注意力。

而話分兩頭,話說就在海都他與北門的守軍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在張世華的中軍大帳,傳令的騎卒卻也在第一時間將城中官兵突圍的事情告知了張世華。

……

“將軍大人,韃子這一次兵分兩路突圍,極有可能實在效仿韓將軍的突圍計策。所以大人,末將此次願率領麾下騎卒,前往東門截擊,等解決完東門之後再往北門,定然不會讓城中的韃子逃走一個。”

在知道城中官兵突圍的消息之後,匆忙趕來的郭羽,卻也不由在第一時間這般對着張世華請命道。

然而張世華聽到郭羽這樣的話後,卻是在微微沉默了片刻後,才擺了擺手對着郭羽說道:“這個先且不急,我軍的當務之急是韃子囤積在上蔡城中的大批糧草。所以,阿羽你先率領騎隊入城,給我確保城中的糧草無事之後,再說其他。”

“將軍,那數千突圍的韃子又該怎麼辦?”見張世華並沒有下達這方面的詳細命令,一直都想活捉衛王來顯功揚名的郭羽,卻也不由這般對着張世華問道。

然而聽到個郭羽這樣的問題,張世華卻是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說道:“此事無需在意,韃虜趁夜突圍,不過就是爲了逃命。軍無戰心,還怕他們能翻天不成,上蔡城中囤積的糧草對我軍來講纔是最重要的。”

“至於那個所謂的韃子王爺,就算活捉了也不過是在浪費糧食,所以你們也不要再說什麼追擊剿賊的事情了,要是把韃子逼上絕路,咱們自己也要承受莫大損失不是。”

“好了好了,下去行動去吧!”說道這,張世華也不由擺了擺手,這般對着郭羽說道。

而郭羽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臉上自然也顯得及其不甘心。畢竟那可是一位親王,那傢伙如果說元蒙天子是真龍的話,那這個勞什子衛王,最起碼也是一條蛟龍啊。

要是能把這樣的人活捉了,這得是最大的功勞,多大的名聲啊。但沒辦法,張世華乃是他們的主公,長期以來的服從,已經讓郭羽他們不敢有絲毫違背張世華命令的想法。

所以在聽到張世華這樣的命令之後,郭羽等人心中雖然不甘心。但還是在第一時間高聲領命,率軍下去執行張世華交給他們的任務去了。

而張世華看着帳下諸將們都下去之後,心中卻也不由的暗暗想到,“這羣傢伙,難道我不知道活捉了那衛王,會使我軍的名聲大漲嗎?但你們這羣傢伙也不想一想,把那衛王捉了,咱們出了一個虛名之外能還能得到什麼?”

“能得到的估計只有元蒙朝廷那入骨之恨。人馬出名豬怕壯,就連他朱重八都知道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我在這個時候就給自己搞這樣的大新聞,那不是找不痛快嗎?”

“再說,找一個也先這樣的豬對手容易嗎。你把衛王殺了,把也先他搞走了,那咱們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像這樣百害無一利的事情,我張世華要是幹了,那我就真的是白癡了。”

心中這般想着,再看了一眼帳外那即將落入自己囊中的上蔡城,張世華的臉上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笑意。

……

“將軍,不對啊,咱們都在這和紅巾軍糾纏了又小半個時辰了,這紅巾軍的援軍怎麼還不來截殺咱們啊?”那名自願跟隨在海都身旁的漢將馬磊,在抱着必死之心和海都在這北門,與紅巾軍糾纏了小半個時辰之後,見張世華麾下的騎隊來沒有來攻打他們時,心中覺得不對勁的他,便也不由這般對着身旁的海都問道。

而海都聽到馬磊這樣的問題,皺眉看了一眼東門之後,卻也不由帶着不確定的語氣說道:“難道紅巾軍都去東門了。”

“將軍,那如果是這樣,咱們是繼續在這裡和紅巾軍糾纏,還是直接走呢?”畢竟,求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雖然說馬磊他有着必死之心,本人也並不怕死。但話說回來,能活,誰願意死啊。

所以在心底那點求生本能的影響之下,馬磊看着皺眉思考的海都,便也不由這般問道。

然而海都聽到馬磊這話,卻是在搖了搖頭後說道:“現在殿下他們肯定已經出城了,但這麼點時間,殿下他們在城外被發現的可能還是太大,咱們還是在拖延一刻鐘吧。”

“是,末將遵命!”聽到海都這樣的話,那馬磊倒也是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反正這紅巾軍也不知是哪裡不對了,一開始還和他們拼命作戰呢,剛纔卻一個個的又擺出了堅守營壘的樣子,這樣一來在待上一刻鐘倒也沒什麼。”心中這般想着馬磊便也將海都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雖然說在傳達了這樣的命令之後,官兵這邊因爲沒有戰心的原因,一下子出現了大量的逃軍。但現在誰管的了這個。

……

時間緩緩流逝,在差不多兩刻鐘的時間後,確保城中近四十萬石糧草平安無事之後,郭羽也終於是接到了張世華的擊敵。不過很可惜,因爲時間上的原因,東北兩門的官兵早就已經消失在夜幕中了。

所以率領麾下騎兵姍姍來遲的郭羽,根本就沒有絲毫斬獲。

不過此時此刻,郭羽心中卻也並沒有絲毫的失望情緒。因爲當他不久前看到城中那堆積着的,如同山一般的軍糧之後,他便什麼不滿的情緒都沒有了。畢竟在這樣兵荒馬亂的世道之中,顯然沒有什麼東西是比糧食更加寶貴的了。

“將軍您看,咱們還追擊嗎?”見到北城門外只剩下一地狼藉,卻連一個敵人的影子都沒有了之後,郭羽的副將郭陽,卻也不由這般問道。

而郭羽聽到副將這話,轉身回望了一眼身後那眼中滿是勝利的喜悅,卻並沒有多少戰意的士卒之後,也不由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將軍大人說的對,你個韃子王爺罷了,捉了也是浪費糧食。”

“再說深夜行軍奔馳,本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反正咱們都打贏了,也實在沒必要在冒這樣無必要的風險了,還是收兵回城吧。”

“末將遵命!”聽到郭羽這樣的話,就連郭陽的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了一抹歡快的表情。顯然,大勝之後,精神變得極爲放鬆的他,也是不願意再在深夜之中與那些個韃子逃兵糾纏了。

不過令郭羽和張世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今天晚上所發生的一切,其實還有另一個人目睹了全過程,這個人就是趁着張世華他們連夜入主上蔡城,防備空虛之時,悄悄率領着麾下騎兵摸到距離張世華大營十多裡處的烏雲。

不得不說,有的人在某些時刻,真的是潛力無窮。就比如他烏雲,當他抱着必死之心,北來接應的時候。這個傢伙,竟然在夜色之中奇蹟般的繞開了張世華佈下的哨兵和夜不收,神不知鬼不覺的帶着麾下的兵卒,來到了距離張世華的大營只有十餘里的一處密林。

雖然說這樣的奇蹟使得烏雲這一千騎卒,還沒交戰就走失了近三百人,但至少他們沒有被人發現不是。

當然,這些事暫且先不提,單說此時。就在烏雲他坐立不安,極爲焦急的等待着斥候的消息時,他派出去的那幾名精幹斥候,也終於將一些有用的情報帶來了。

“將軍……將軍,探查清楚了,剛剛的喊殺聲,據小人觀察,乃是……乃是上蔡守軍趁夜突圍時發出來的,現在戰事已經結束了,那些個南陽紅巾賊也已經佔據上蔡城了。”

“突圍發出的喊殺聲,那衛王殿下是否已經順利突圍了?”在聽到這斥候的話之後,烏雲自然也是下意識的便對着這斥候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但這傢伙也不想想,他派出去的這斥候,連戰場都沒有敢接近,有哪裡可能知道這樣的問題。故而,在聽到烏雲這樣的問題之後,那斥候只能的搖了搖頭,道了一句“小人不知。”

而烏雲見此,也只得是長嘆了一口氣,並擺了擺手讓那斥候退了下去。

“將軍,您看咱們現在還要不要去上蔡城接應啊?”就在那斥候退下之時,烏雲的親信副將,卻也不由這般對着烏雲問道。

而聽到這樣沒腦子的話,心情本來就及其不好的烏雲,也不由一巴掌打了過去,並指着那副將的臉罵道:“你個白癡,沒聽到紅巾賊已經拿下上蔡城了嗎。這個時候還去接應,找死啊!”

“將軍,那咱們該怎麼辦啊,要不咱們再回去?”平白捱了一嘴巴之後,這副將卻不由又說了這樣一句沒腦子的話。

“啪!”這副將的話音剛落,便又是一聲脆響。不用說,這貨又捱了一個嘴巴。

“白癡啊,勞資可是領了軍命來的,什麼都沒幹,回去等着挨軍法啊!再說現在這個時候,也先大人他們早撤了,回去,回去找死啊!”

“大人,那咱們該該怎麼辦啊?”平白捱了兩個嘴巴,臉都被打腫了的副將,也不由這般哭喪着臉對烏雲問道。

而烏雲聽到這話,倒是沒有在抽自己副將的嘴巴,而是在微微沉默了片刻後說道:“咱們先往東北方向跑,那邊是咱們撤兵的路線,紅巾賊也少,咱們先把命保住,其他的都好說。”

說完這話,烏雲便也擺了擺手讓那白癡副將傳令去了。“哎,佛祖保佑我烏雲吧。”部下下去之後,烏雲擡頭望了一眼璀璨的星空,心中便也不由這般想到。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八十章 掌控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六十九章 爭先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八十章 掌控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序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七章 訓練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務 分析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四章 收心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八十章 掌控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三十五章 徐甘第一百六十九章 爭先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八十章 掌控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序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七章 訓練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務 分析第二百八十六章 答失八都魯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六十一章 大婚(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四章 收心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