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

聽趙子玉這般語氣,顯然是有幾分不贊同。

不過即便如此,在趙子玉這話說完之後,張世華卻還是看着他說道:“是的,我的確是這樣的想法。畢竟鄧州和唐州,實乃我南陽府南部之門戶。如今我治於南陽府城,如若鄧唐兩州落入韃子之手。日後爭鋒,我必落入下成!”

然而即便聽到張世華這樣說,對立而坐的趙子玉卻還是不贊同的搖了搖頭道:“將軍大人此言卻有道理。可是將軍大人,這鄧唐兩州此時,卻還是在那王權的手中啊!”

這般說着,趙子玉便也不由將目光轉向了張世華。

而張世華聽聞此言,對於趙子玉話中的意思,自也是明白的很。

是的,雖然說張世華和王權不對付,兩人有着利益上的衝突。但是有一點卻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那就是張世華和王權都是義軍中的一員,在名義上都是同屬於一個陣線的。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即便張世華擊敗了欲要提兵北上的答失八都魯。但只要張世華出手搶奪王權的地盤,那麼到最後在名聲上對張世華也肯定是不好的。甚至更加會因此,而將實力強勁的張世華推向所有義軍的對立面。

畢竟,以張世華現在的實力,除了劉福通這樣的人之外,在這江北之地,有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爲了避免讓張世華肆無忌憚的吞併,或是爲了避免日後的義軍中再度出現這樣以強吞弱的事情,其他人絕對會聯手孤立張世華的。

而爲了避免這一點出現,趙子玉便也就不希望張世華現在便出兵插手鄧唐兩州的事情。

當然,在是不是要拿下鄧唐兩州的問題上,趙子玉肯定是和張世華站在同一陣線的。不過,在趙子玉想來,即便是要拿下鄧唐兩州,但是張世華的吃相也不應該這麼難看。

“要知道答失八都魯那邊都還沒有動靜呢,那咱們又何必要這般着急。完全可以等到答失八都魯北上拿下心新野城,逼得王孟兩人走投無路並徹底瓦解了兩人的聯盟之後,在南下收復鄧唐兩州,名正言順的拿下這些地盤嘛。”

所以心中這般想着,趙子玉看着張世華,便也不由想開口勸諫。

但還不等其開口說話,一直在哪裡沉思的張世華卻也不由擺手說道:“子玉,你的意思我也明白。可是子玉,這虎狼之輩一旦放進門來,在想將他們趕去出,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聽到張世華這般說,趙子玉自也明白了張世華是在擔心些什麼。

所以在張世華這話說完之後,趙子玉眼睛一轉,卻也不由道:“將軍大人,您難道忘了那孟海馬嗎?”

“孟海馬,一喪家之犬而,能有何用?”

“將軍大人此言差矣!這孟海馬雖然無甚統兵打仗的本領,但此人手下的數千兵馬卻也可以起到一些不小的作用。將軍大人您是知道的,這孟海馬北逃入南陽,無非也就是想得到一處庇護之地。”

“而當其與王權的聯軍也無法自保時,他自然便也會生出投靠將軍大人來尋求庇護的心思。所以等其到了危難之時,將軍大人您只需派一小吏作爲使者,便也就可將其收與麾下。”

“而到時有了他的兵馬作爲阻攔,我軍之精卒也定可一舉拿下穰縣城。失去了穰縣城,韃子北上的計劃便也就受挫。到那時我軍在提雄兵南下,難道還怕趕不走佔據了一座新野小城的韃子嗎?”

“這……子玉之計甚秒。可是子玉,即便我收復了孟海馬,此人卻也不一定會爲我賣力啊!而且就憑他的兵馬,想要阻擋住答失八都魯那樣的虎狼之師,又何嘗容易啊!”

“這個……”聽到張世華這樣說,趙子玉卻也不由沉默了下來。不過沉默了片刻之後,趙子玉便也不由撫須說道;“將軍大人,穰縣城乃是一座小城。以我軍之力,四千兵馬,四面圍攻,已然足以破城。”

“所以下官以爲,以我軍的兵力完全可以在攻打穰縣城時,再讓郭將軍率兩千騎卒南下。這樣一則可以檢視督促,二則也可以確保讓我軍有充足的攻城時間。”

聽到趙子玉這般說,一系列計劃和安排到此時已然可以說是萬無一失之後,張世華自也不由點頭道:“既如此,那我軍便也先且按兵不動吧。不過等到明日,便也先把兵馬調度到城西的臥龍崗吧。哪兒挨着通往鄧州的官道,也能方便我軍行動。”

“哎,下官遵命!”聽到張世華這樣說,和張世華達成一致的趙子玉,也不由忙唱了一個肥諾。

而張世華見其這般,覺得天色不早了,便也就沒再說什麼。而是直接擺了擺手,道了句“辛苦”,便也就讓其退下了。

……

時間飛逝,又是兩天過去了。而到了至正十二年四月初四這一天,卻也是王孟五千聯軍圍攻穰縣城的第三天了。

不得不說,在這些天來,爲了重新奪回穰縣城,讓南陽和襄陽的局面可以重新回到往日的平衡,王孟兩人爲了攻打穰縣城,也真的是出了死力氣。

這短短的幾天時間,在王孟聯軍連綿不絕的進攻之下。單單是他們的聯軍,便就折損了上千人。

要知道,上千人的折損對於王孟聯軍來講,那都已經達到他們總兵力的兩成了。這樣大比例的戰損,對於算不得什麼精銳的王孟聯軍來講,都已然可以說是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但令人倍感無奈的是,即便是如此,王孟兩人的五千聯軍卻以就沒能奪回穰縣城。

雖然說到了這個時候鄧徐兩族也已然到了極限,光近千族兵便戰死了三成多。但恰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鎮守襄荊之地的四川平章答失八都魯,也終於率領着麾下的三萬精兵向北挺進了南陽府。

而這三萬精兵所進攻的第一個城池,自然也就是現在被現在的孟海馬視爲老巢的新野城。

所以在知道答失八都魯率大軍北上的消息之後,心中無比焦急的孟海馬便也不由像前幾天王權求助他那般,主動的帶人來到了王權所在的中軍大營。

“王兄弟,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面對着自家老巢隨時有可能被答失八都魯端掉的風險,向來顯得無比沉穩的孟海馬,卻也不由變得焦急慌亂起來。這不,在其人還沒有進入王權所在的中軍大帳時,孟海馬便也不由這般在帳外高呼起來。

而聞聲聽到孟海馬這樣的高呼,在披甲戴胄的孟海馬大步走進營帳之後,因爲情報組織不完善,而未及時得到消息的王權,卻也不由在見到孟海馬之後,忙對着孟海馬問道:“孟大哥怎麼了,到底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了。竟然讓你這般手足無措?”

“哎!還能是什麼事情。咱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那答失八都魯提兵殺向新野城了。”聽到王權這般問,一臉焦急的孟海馬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後,便也不由這般朗聲道。

而聽到他這樣的雷霆之言,這兩日本就因爲攻打穰縣城而變得心力交瘁的王權,卻也不由如遭雷擊一般,面色一白,便癱坐在了座位上。

“這……這是真的?”癱坐下之後,王權卻還不由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而聽到他這樣問,一臉焦急的孟海馬用手再一拍大腿之後,便也不由高聲說道:“這自然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我又豈會拿這樣的事情說謊。”

“那…那這又該如何是好啊!我們現在是內外交困,韃子卻又兵強馬壯,他們若是殺來,我們可該如何抵擋啊!”這般說着,心中絕望之下,王權竟然不由當衆流淚痛哭起來。

而孟海馬見王權這般,雖然說他現在也是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看到王權這樣的一個大男人在自己面前痛苦,卻還是有些不屑。所以在王權流淚而哭的時候,孟海馬便也不由直接對着王權抱拳道:“我等與韃子實力相差太大,如何抵擋,我這莽夫卻也是沒有什麼萬全之策。”

“不過我一衆兄弟卻尚且還在新野城爲我看家,他們既然願意跟着我來南陽討生活,我便也不可能丟下他們。所以王兄弟抱歉了,我現在也就要率領着兵馬回去了。”

“我必須要把我的那些兄弟順順利利的救下來。而至於王兄弟你,現在這個時候,咱們在攻打穰縣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既然還有機會,王兄弟你還是趕快返回唐州吧。”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不是。我話止於此,至於到底該怎麼決斷,也就全看王兄弟你自己的了。”這般說完,孟海馬對着王權抱了一下拳,便也不由帶人大步退了出去。

而看着孟海馬離去的背影,暫時止住眼淚的王權卻還是不由露出了一抹極爲無神的表情。

不過對於此,孟海馬卻是沒有在乎絲毫。因爲在出了王權的中軍大營之後,披甲戴胄的孟海馬,便也不由在極快的時間內組織起了自己帳下的一千六百餘兵馬,並帶着這些人火速的向着南方新野城放心趕去。

……

一個多時辰之後,當孟海馬帶着兵馬向南行軍了十里之遙之後,策馬走在最前面,爲全軍帶路的他,卻也不由突然看到在前方不遠處,他們必經之路的官道的一顆參天大樹之下隱隱約約有着十幾騎。

“將軍您看前面,那莫不成是韃子的哨騎!”在孟海馬看到前面那些個人影的時候,眼神不比孟海馬差且又一直守護在孟海馬身旁的親兵統領,自也不由在發現了前面那些人影的時候,這般如臨大敵的說道。

然而聽到自家親兵統領這話,孟海馬瞪了那人一眼,卻是高聲呵斥道:“放你的屁,沒看到那些人都是黑衣黑甲嗎。那些個尚白的狗韃子,怎麼可能會穿這樣的衣服。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那些人應該就是北邊張世華手下的黑衣軍了。”

“呵呵,看來我孟海馬的確還是有些作用的。”這般說着,孟海馬又一擺手,便也不由對着自己身旁的親兵統領道:“你快去帶幾個人上前面看看,如果他們那些人真的是黑衣軍,那麼就把他們給我帶過來。”

“哎,末將遵命!”忠心耿耿的親兵統領聽到這話,心中雖然恐懼,但依舊還是在第一時間高唱了一個肥諾。然後便也就帶着十幾個人,策馬向前前面的人影出飛奔了過去。

“嘿,那些漢子,後面的乃是襄荊萬戶孟萬戶的兵馬,你們都是何人,爲何敢阻攔大軍去路!”策馬飛奔到這些個黑衣軍的身前不遠處之後,孟海馬的親兵統領用馬鞭指着這些人便也不由這般高吼道。

而聽到他這樣的高吼,對面的黑衣軍們相視一顧,作爲此次行動主事者的張志便也不由高聲對着這些人回答道:“嘿!對面的兄弟,我們乃是南陽府張樞密的部下。近日來此,乃是奉了張樞密的命令來求見孟將軍的。”

“你們說你們是張樞密的部下,那你們有什麼證據?”聽到張志這般說,那親兵統領爲確保萬無一失,還是不由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而聽到他這樣的問話,張志從懷中摸出了一封信之後,便也不由高聲回道:“我這有一封我將樞密大人給你家將軍的書信,這書信上有着南陽府的璽印和我家樞密大人身爲白蓮堂主的璽印你家將軍一看便也就知道真假了。”

“書信”聽到張志他這般說,這些親衛們卻也不由對張志的話信了八分。所以在策馬上前小心的接過張志遞來的書信以後,這親衛道了一句“稍候”便也不由再度策馬返回了孟海馬哪裡。

而直到孟海馬看到書信,確認了這些人的身份之後,一場張世華和孟海馬的溝通,才也算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正式的開始了。

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十二章 出事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昇平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三章 買糧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十九章 殺俘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
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十二章 出事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昇平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營嘯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三章 買糧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軍出動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十九章 殺俘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