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

時間永遠都是過的很快的,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收穫作物的時節便也就到了。

這些天來,張世華帳下幾乎所有的文吏都顯得極其繁忙。畢竟今年的收成如何對於剛剛建立了新兵營的黑衣軍來講極其重要。所以在張世華三番五次的囑咐之下,南陽府和襄陽路這邊,張世華親自任命的那些個地方官,也不由走出了自己的官衙,來到了田間地頭忙着指揮收糧。

所以就這般持續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時間,張世華治下的所有地區,便也忙完了收糧收稅的工作。

而這一次的糧食稅收總和,和常錫巧他先前所預料的也差不多。

南陽府外加襄陽路這一府一路之地收上來的糧食,刨去官員俸祿等必要的開支外。餘下的那些糧食,也就夠養兩萬兵馬所用的支出。

所以張世華他們現在,倒也的確是在坐吃山空。

不過對此,張世華倒並沒有太過擔心。畢竟他這一次大規模的招募士兵,本就是爲了在秋收結束後發動對安陸府、荊門州等地的大規模進攻。這兩個地方都是比較富庶的地方。

尤其是荊門州,區區一州兩城之地,加起來的全部人口甚至超過了二十萬,絲毫不比南陽那一府之地差多少。

所以如果能攻打下這些地方,張世華就並不需要擔心錢糧的問題了。

故而在這個時候,張世華便也約束手下,讓他們都儘量低調。畢竟在這個時候和敵人發生衝突什麼的,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當然對於天下的局勢,張世華也是及其關心的。

畢竟從他來到這個時代開始,歷史便就已經發生改變了。甚至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樣的改變到底是好還是壞。

所以他必須要時刻關心着整個天下的局勢。要知道他本人的勢力對於整個天下而言,實在還是太弱小了。別的不說,只要元蒙朝廷那邊能狠下心來,在組織起五六萬兵馬對他發動一次進攻。

那麼即便張世華可以取得勝利,但如果得不到足夠多的戰利品,黑衣軍這本就脆弱不堪的經濟體制,還是會直接崩潰掉的。

所以,就在他這樣的關切之下,到了九月初三那天,一份有關於脫脫討徐州的情報,也不由送上了他的案頭。

和歷史上所發生的結果一樣,在脫脫這個元蒙丞相的親自討伐下,芝麻李他們必不可免的遭遇了失敗。前後加起來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整個歸德府的紅巾勢力便就被脫脫他一掃而空。

甚至就連繁華無比的徐州城和衆多的徐州百姓,也沒有逃脫掉被官兵屠城的命運。

據情報上面說,八月下旬,脫脫率領大軍攻陷徐州城之後,爲了報復徐州百姓抵抗朝廷官兵,並給其他造反勢力一個震懾,親自下令大軍屠城。

原本足有十數萬人的徐州城,在脫脫大軍長達三天的屠殺之下,也徹底毀滅。在屠殺之後,諾大的許州城中,完全是一片血流成河的景象。整個城池,僥倖活下來的百姓加起來甚至還不足百人。

原本天下有名的大城,這一次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處人間鬼蜮。而由此也可見,脫脫其人的殘暴程度,簡直可以說是駭人聽聞。

不過當張世華知曉這樣的消息之後,心中憤恨無比的同時,對脫脫這個人的所作所爲,也不由分外鄙夷。

想一想,連帝國的丞相都因爲泄憤而開始屠殺無辜百姓,這個帝國,還有什麼挽救的希望。

“脫脫”看着那情報,張世華輕笑了一聲“此人也算的上是名臣,以此來看,此人真乃是元蒙朝廷的掘墓之人。如今天下離亂,由北到南、由東到西,各州各縣起義之人簡直多如牛毛。如此之多起義百姓,九成都是因爲活不下去才憤而起義。”

“像這樣已經走上絕路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害怕死亡的威脅呢。”

“脫脫以屠城這樣的暴行來威脅恐嚇,不但豈不到絲毫的作用,反而還會堅定這些農民義軍的起義決心。”

“自脫脫屠城,元蒙滅亡便已成定局了。元蒙朝廷,再也沒有什麼天命了!”

如此說着,神情堅定的張世華也不由將那情報點燃,扔進了火盆之中。

“既然你脫脫以爲這樣的屠殺能讓漢人屈服,那我倒想讓你看看,我們會不會屈服。”這般輕聲說着,張世華遙望着南方,眼中也不由涌現出了一抹難以掩飾的殺意。

……

又是數天時間之後,時間也不由到了九月八號。

而在這一天,新兵營中兩萬四千餘名士卒,也不由完成了長達三個月的新兵訓練。

所以,在這一天,在襄陽城南的一片空地上,張世華也不由發動並組織起來第一次大規模閱兵。

不過這一次大閱兵老兵是不參加的,他們現在大都在邊境集結着,而且張世華也更加不願意因此暴露自己全部的底牌。所以,這一次的閱兵,便也只是檢閱二萬四千餘名新兵而已。

而且這一次大規模閱兵,並不是張世華腦子一熱想出來的,而是提前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了。

所以這一次雖然一下子要檢閱兩萬四千名新兵,但是閱兵開始之後,一切卻還都是有條不紊的展開着。

“主公,所有新兵和將官都已經組織起來,雖時可以檢閱,請您下令吧。”一處木製的高臺上,親衛統領李五對着張世華這般稟報着。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從高臺上俯瞰着眼前看起來器宇軒昂的兩萬四千餘新兵,也終不由點頭下令道:“傳我軍令,開始檢閱。”

“主公有令,檢閱三軍!”一名名傳令兵這般高吼着,然後臺下那密密麻麻看起來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兩萬四千餘新兵,也不由按照計劃的那般,在各個新兵營千戶的組織之下,行動起來。

足足兩萬四千餘人,檢閱行動起來也是很吃力的。

所以這一次的檢閱,其實也就是想後世那樣,簡單的檢閱一下方陣和組織方陣後的行進。當然,即便是這樣,足足兩萬四千餘新兵,也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

不過對此,張世華倒是不在乎。畢竟沒有那個當主公的會嫌棄自己兵多,就像沒有人會嫌棄自己錢多一樣。

“第一新兵營聽令,聽我指揮,按鼓點旗號,前進!”第一新兵營千戶李二牛扯着嗓子高吼起來。

而聽到他的高吼,第一新兵營三千餘名新兵,便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方陣,按照鼓點,邁着整齊的步子,開始行進。

軍隊的行進速度並不快,但是足足三千名士卒穿着統一的服飾,邁着整齊的步子開始前進時,所帶來的那種震撼效果,自然也會非比尋常的。

所以當高臺上那些文吏或是投靠張世華的地方大戶們,親眼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黑義軍這種撲面而來的強大感,也不由徹底的震撼了他們的心神,讓他們心中再生不出對抗張世華對抗黑衣軍的想法。

“驅逐韃虜,保家衛國!”

“驅逐韃虜,保家衛國!驅逐韃虜,保家衛國!”當第一新兵營的三千人最先開始路過張世華坐在的高臺時,按照預先的計劃,這三千名士卒也不由在李二牛的帶頭之下,驚天動地的高吼起來。

而猛的聽到他們的高吼聲,一些個從未見過這樣場景的大戶家主,一個顫抖,也不由將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顯然,親眼目睹這樣的一幕,這些個從未上過戰場,只敢私底下放嘴炮的傢伙,也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強大、什麼叫恐懼。

“驅逐韃虜,保家衛國!”一聲聲高吼不絕於耳。而聽到這樣的高吼,在看着天下那一支支器宇軒昂的兵馬,張世華的心中自也不由涌起了萬丈豪情。

“由此精銳,天下之大,又有誰能擋我。”看着一支支精銳從眼前走過,張世華那年輕英俊的面孔,也不由變得越發威嚴肅穆。

“立正,向左轉!”此時,第八新兵營也終於結束了行軍,來到了路旁面向張世華他立正站好。

而張世華見此,在數萬兵卒的注視之下,也不由從座位上站起來身,並緩緩邁着步子走到了臺前。

“我等,參見主公!”見身披甲冑的張世華邁步走到臺前。對面,那數以千百計的黑衣軍將士,也不由齊聲高吼着,齊刷刷的單膝跪地。

“很好,且免禮吧!”張世華拿着一個擴音用的鐵喇叭,亦如此高吼道。

而聽到他這樣的高吼,那數以千百計的黑衣軍將士,在齊聲謝恩之後,便也相繼從地上站了起來。

看着他們從地上站起來,張世華不由默默的嚥了口吐沫,頓了一下,然後便也開口高吼道:“恭喜你們,你們完美的完成了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正式的成爲了一名黑衣軍士卒。”

“但有句話說的好‘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也就是說,在沒見過血,殺過敵之前,就沒有人知道你們是一羣好兵,還是一羣慫貨!所以爲了讓你們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勇武;證明這三個月的辛苦訓練沒有白費;證明你們剛剛說的‘驅逐韃虜,保家衛國’不是一句空談。”

“等到明日,我就會組織你們乘船南下宜城。五日之後,就會親自率領着你們攻打安陸府、攻打荊門州。我期待你們的表現,我也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在戰場上將韃子殺得片甲不留。”

“但今天,在這裡,我要你們告訴我,你們有沒有必勝的信心,有沒有那殺身成仁的勇氣!回答我,有沒有?”

“有!大丈夫何以懼死!”

“對,大丈夫何以懼死。主公請看,我等必爲主公破賊與疆場之上!”

“對,必爲主公破賊與疆場之上。”

“對,保家衛國,驅逐韃虜!”

“保家衛國,驅逐韃虜!保家衛國,驅逐韃虜!保家衛國,驅逐韃虜!”

被張世華言語相激,一衆青年熱血上頭,哪裡還管其他。故而片刻之後,一個個便也不由振臂高呼起來。

而張世華見此一幕,哈哈大笑了兩聲也不由道:“好!好!好!不愧是我張世華手底下的兵,的確有三分男兒氣概。好!好!哈哈哈哈。”張世華狂笑着。

然後他也不由拔出腰間佩劍,舉劍高呼道:“上副萬戶張明通、白希、石十三何在!”

“末將張明通、白希、石十三,在!”

“張明通、白希、石十三,你三人隨我攻打襄陽,破韃有功。故,今日,我特封你三人爲我帳下中萬戶,準你三人領兵六千。”

“我等謝主公提拔,我等必爲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人聞賞,面色歡喜的同時,也不由齊聲表起忠心。

而張世華對此,卻是沒說什麼。點頭擺手讓這三人退下之後,便也不由再度高吼道:“千戶鄧虎、王十九、李二牛、張洋、郭陽、張志等人何在!”

“末將在!”鄧虎等六人,聞聲齊呼。

“鄧虎、王十九、李二牛、張洋、郭陽、張志,你六人隨我攻打襄陽,頗有戰功。故,今日,我特封你六人爲我帳下副萬戶,汝等可願?”

“我等謝主公提拔,我等必爲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六人聽到這話,回答的話,自然也和張明通等人一般模樣。

不過張世華對此,倒並不在意。如同對待張明通三人一樣,點頭擺手讓他們退下之後。用眼神事宜了一下李五,李五便也不由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文書,站在張世華的身後,按照文書上所寫的內容,念起了有關副千戶和百戶等人的大規模提拔。

而這樣的提拔雖然遲來了很多天,但是在戰前在這樣的環境下念出,卻別有一番肅穆。

所以在念出之後,黑衣軍全軍上下,也是士氣大振。就連那些個跟這件事毫無關係的新兵們,看着這些立功受賞的人,自然也是心潮澎湃,豪情不已。故而在李五在文書上的內容唸完之後,張世華看着那些跪拜在地發誓效忠的將官們,嘴角自也不由浮現出一抹笑意。

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遊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五十二章 離間 傷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十四章 撫卹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十八章 襲擊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龍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四百二十章 苗軍之意 辰州之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十八章 襲擊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九章 練軍1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
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遊說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五十章 送壯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五十二章 離間 傷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十四章 撫卹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決戰總攻1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十八章 襲擊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四百三十八章 千金易將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龍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顯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四百二十章 苗軍之意 辰州之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六十八章 出兵(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十八章 襲擊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九章 練軍1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