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心

“哎,真是越來越亂了!”傍晚張世華在商鋪中一間自己的私人書房中,看着自己從縣衙搞來的邸報,和這些天讓弓手們蒐集來的情報,嘆了一口氣道。不過看到着,張世華倒覺得建這個情報網,倒還真是沒白花錢。

至於這個所謂的情報網,雖說張世華自結婚後,大部分時間都拿出來陪妻子和家人了,但是這半個多月張世華也不是什麼都沒做。畢竟明知道一個月後就會天下大亂,張世華自然也不可能像個書生一樣,兩耳不問窗外事吧。

其實早在去年,張世華就已經生出了在全縣範圍內建立情報網的想法了,但是因爲資金和人手的不足,這個想法直到今年三月份才正式被張世華開展。

而後雖然開展了情報網建設,但又因爲專業人才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直到四月初,趙二才帶領着弓手們才建立起一個覆蓋全縣範圍的情報網,雖然情報網的覆蓋範圍只有一縣之地,情報人員也不是什麼專業人才,但是這已經是張世華能做到的極限了,畢竟張世華現在的身份也就是一個富家大少,手上那有這麼多幹情報的人才,和建設龐大情報網所需要的資金,能把情報網搞成這樣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雖然情報網範圍小,又缺乏專業人才,但是那些搞情報的弓手們對張世華的忠誠度還是很高的,再加上張世華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讓弓手們多注意一下全縣各鄉鎮動靜,和調查一下底層百姓們的想法,所以弓手們倒是也能積極的完成這些工作。

至於縣城的邸報,就憑張世華他老爹和二叔在縣衙中的地位,搞來一份邸報那還不是簡單的很。

而從元蒙朝廷的邸報上看,現在天底下到處都有造反的,尤其是henan江北行省,爲了鎮壓抗稅的百姓,汴梁路和歸德府等地方官府甚至出動了軍隊鎮壓,但越是鎮壓局面就越發混亂,尤其是汴梁,現在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和這些地方一比taihe縣倒還是算好的,但是也好不到哪去。根據趙二他們蒐集的情報來看,現在白蓮教,已經可以說是到了明火執仗的地步了,在徐城鎮,白蓮教甚至動手殺死了前來徵稅的差役,雖然徐城鎮里正徐明上報的是百姓抗稅發生了暴動,但是徐明是什麼人張世華可是一清二楚,百姓暴動還正好在徐城鎮,天底下那有這麼巧的事,反正他張世華是不相信。

自己如果記得沒錯的話,也就是在這個月初,劉福通等人就會在潁上再度起義,而後起義軍將會攻下潁州城,到那時也將會徹底的拉開元末亂世。這個亂世將會持續很久,如果自己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的家人,那麼自己就一定要把握好劉福通起義的這個機會。

雖說劉福通最終起義失敗了,但是在最初亂世開始的七八年間,劉福通卻是衆多起義軍中的最強者,也是天下起義軍名義上的領袖,所以自己在這個時候選擇投靠劉福通,而後在他的庇護下,對自己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畢竟朱元璋一開始不也只是郭子儀手下的一個親兵嗎。自己穿越前在大學學的就是歷史系,對歷史也算有些研究,看一看從古到今造反成功的人就知道,造反這種事可不是跳出來的最早越好。

再說自己又不想做皇帝,只是想要在保全家人罷了,天塌了還是讓高個先頂着吧,自己可不是那種“扶大廈之將傾”的偉人。

想到這,張世華又伸手從桌子上的紙張中,拿起了一份趙二他們送來的情報,看着那張紙上面所寫的內容,張世華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笑意:“看來自己那小半年的巡檢還真是沒白乾啊!”

說着張世華收起了桌子上的紙張,將其夾在了一本書中,而後張世華就離開了商鋪。

至於那些情報,會不會因此被別人看到。這個問題張世華倒是一點也不擔心,畢竟又不是什麼重要的消息,張世華也不怕別人看到。

再說張世華最後看的那張紙,那張紙上其實只寫了一句話,說的是底層百姓們的普遍想法,寫的是;“百姓皆盼少爺您,能重爲巡檢。”

所以張世華纔會說巡檢沒白乾,至少縣中的百姓都認可他了,也說明張世華在底層百姓的心中還是有很大的威望的,而這對張世華接下來的計劃顯然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而就在張世華在商鋪觀看那些情報的時候,在張家後院,張烈武的那間書房中,張烈武和張烈文兄弟倆,這時也在商議一件和張世華有關的事情。

在書房,張烈武兄弟倆還想以前那樣各自的坐在座位上,和以前一樣,兄弟倆商議的時候,手裡都習慣端着一杯茶。

只見張烈武坐在主坐上,雙手拿着茶杯,對着坐在身旁的張烈文道:“開來縣尹是真的沒辦法了,今天劉華竟然找我說,縣尹想從咱們張家手中借一批人。”

“哦,什麼人?”張烈文好奇的問道。

聽到自家兄弟的問題,張烈武喝了一口茶水道:“還不是以前在巡檢司做弓手的那批漢子,現在縣中遲遲徵不來稅,昨天劫匪襲擊又殺了一名里正,他馮富樂現在自然迫切的希望手中能有一批合用的人手,畢竟縣中的那羣差役和官兵根本沒法用。”

“那,大哥你答應他沒有?”張烈文聽到自家大哥這話,又帶着急迫的語氣追問道。

張烈武聽到自家兄弟這話,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笑着說道:“我還以爲你接下來****,馮富樂會開出什麼條件呢。”

張烈文聽到這話,又看到自家大哥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也知道自己剛纔是白擔心了,於是也笑着點了點頭對坐在主坐上的大哥道:“要是以前的確會問,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局勢不一樣了。”

張烈武聽到這話,也是帶着感嘆的語氣說道:“是啊,局勢不一樣了,不知是爲什麼,看到現在這henan地的局勢,我就會忍不住的想到二十多年前,泰定帝的那次大起義(注1),那時候的局勢簡直和現在太像了。甚至現在比以前局勢更糜爛。”

張烈文聽到這話,雙眼看着窗外一陣迷離,好像是在追憶着什麼,而後又好像是下意識的說了一句:“是啊,那時候可真是死了不少人。”

而後張烈文又轉頭看向了自家大哥,說道:“所以,大哥你拒絕了。”雖是問話,但語氣卻很肯定。

而聽到自家兄弟這話的張烈武,一時間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從座位上起身走到了窗前,看着窗外的世界負手說道:“沒錯,從那時候我就明白了,在這個世道,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延續下去,就必須手裡要有人,只要手裡有人,其他的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旁邊坐着的張烈文聽到這話,也贊同的說道;“是啊。”

而後書房中便陷入了沉默,張烈文並沒有再問縣尹開出的條件,張烈武也並沒有再說,畢竟對兄弟倆來說,無論縣尹開出什麼條件他們都不可能同意,既然如此,又何必再說呢。

這一切,張世華並不知道,張烈武也沒有告訴他這個兒子,畢竟這件事在張烈武看來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而更重要的是,張世華是他的兒子,一個父親是不可能會向自己的兒子彙報什麼的。

但不過這個小插曲還是間接地改變了局勢,但自然不是將局勢變好,而是使局勢變得越來越壞了。

五月初,河nan等地的局勢更加混亂了,因爲劫匪已經開始不再懼怕官兵了,也就是在上個月月底,潁上派出了一支剿匪官兵,這支官兵足有三百多人,可這樣的一支“實力強大”官兵,卻被潁上一支五十多人劫匪擊潰,而且近百名官兵還被劫匪殺死了。

雖然這支劫匪是白蓮教最精銳的一批骨幹假扮的,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他人不知道,官兵們不知道,老百姓也不知道,其他的劫匪更不知道,因此這些人心中的想法自然也改變了。

官兵們開始對劫匪變得恐懼,他們會想,原來劫匪這麼厲害,我要是被劫匪殺了那可怎麼辦,我可還有家人有孩子呢。

老百姓開始對元蒙朝廷變得失望,並下意識的也生出了反抗的心,原來朝廷這麼無能,三百人打人家五十人都打不過,那爲什麼我們還要受着無能朝廷的壓迫。

而劫匪們則是信心大增。原來我們這麼厲害,他們五十個人就能打三百人,我一百個人難道打不過。

而這種心思一旦生出來,就會想野草一樣在所有人的心中越長越旺,尤其是當這些類似的事情出現的越來越多時,恐懼者就將會更加恐懼,受壓迫者就會越發的想要反抗,而劫匪也將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不得不說,劉福通真是個人才,他對人心真是把握的很好,他這樣做等於在所有人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將會不斷的以這腐朽的王朝爲養分,直到這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將這個腐朽王朝毀滅,這就是人心的可怕。

注1;“泰定帝,泰定二年六月,也就是公元1325年,汝寧府息州人趙醜廝、郭菩薩起義,這次起義聲勢極爲浩大,元蒙朝廷足足用了半年時間纔將起義軍擊潰。”

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陽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1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一百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一百七十章 礦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二百一十章 善戰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五章 招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六十六章 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三章 買糧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布天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
第四章 收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陽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1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一百二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一百七十章 礦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二百一十章 善戰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陽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五章 招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六十六章 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四百七十章 殿前奏對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舊情未重懲(兼請假條)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襲韃營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三百章 水軍的差距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戰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三章 買糧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布天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