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

在劉福通繳獲來的那個豪華奢侈的大帳之中,一身便衣的劉福通看着張世華從來的戰報,臉上也不由的浮現起一抹微笑。

而見劉福通這般,帳中的杜遵道也不由好奇的對着劉福通問道:“元帥因何事發笑?”

劉福通聽到這話,看了一眼杜遵道,面帶微笑的對着他說道:“哈哈,伯昌果然是我軍一員驍將,短短一月時間,他率軍四千,竟然一連拿下了息州三城之地。現如今整個息州,都已然是我軍的地盤了。”

杜遵道聽到劉福通這話,眼中不由的露出一抹複雜的神色。

“能征善戰,潛龍在淵。”不知爲何,杜遵道在聽到劉福通這話之後,心中便不由的如此想到,但此等誅心之言,杜遵道自然不會說出了,他反而是笑着對劉福通說道:“元帥帳下有此等勇將,真是可喜可賀啊!”

劉福通聽到這話,也是呵呵一笑說道:“起初我還怕伯昌和顯忠他們不能及時克敵制勝,但如今看來,反而是我這個元帥耽誤了不少時間。這樣吧,葉縣小城我也不親率大軍攻打了,傳令給前軍千戶李喜喜,命他率麾下將士進攻葉城。”

帳中的傳令兵聽到劉福通這話,立即到了一聲遵命,便準備退下,然而還不等他退下,劉福通叫住了他,又接着說道:“再傳令下去,除李喜喜部之外,餘下各營,準備拔營,明日一早我軍南攻確山。此次我定要一舉那些汝陽府城!”

“遵命!”傳令兵高聲回道,而後見劉福通再次擺手,他便緩身退出了大帳。

而在這名傳令兵退下不久之後,整個紅巾大營,近兩萬餘人馬,也紛紛爲不久後的另一場大戰,活動了起來。

……

又五日之後,息州城外,數以千計的紅巾軍在張世華的一聲號令下,集結在了息州的北城門外。

而城門處,張世華披甲戴胄,在衆將士的簇擁下,對着奉張世華軍令留守息州的張世輝和李重三說道:“世輝,我與王將軍今日奉元帥之命,將率大軍北攻汝陽,息州城,便交給你了。日後我不在身邊,你行事且要三思而後行,又事要多向重三他請教,他爲人穩重,經驗老道,你切記不可魯莽行事,明白嗎?”

張世輝聽到張世華這話,也一臉認真的對着張世華點了點頭說道:“大哥,你放心,我與李先生會爲大哥看守好息州城的,決不會讓韃子有機可乘。”

張世華聽到自己兄弟的這話,點了點,而後又對着李重三說道:“重三,也拜託你了。”

李重三聽到張世華這話,也立即在第一時間低頭說道:“下官,必不敢有負將軍所託。”

張世華聽到這話,臉上一笑,說道:“有你們這話,我便安心了。”然後便見張世華調轉了馬頭,對着一衆傳來兵高吼道:“傳我軍令,大軍開拔,目標汝寧府,前進!”

“將軍有令,大軍前進!”傳令兵,頓時策馬高呼道。

是的,在七月初的這一天,張世華接到了劉福通傳來的匯合命令,而早就準備了很久的張世華,也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便率領着麾下七千餘大軍,馬不定蹄的向着數百里之外的汝陽府城開去,雙方的大軍將會在哪裡匯合,一同進攻汝陽府城。

而與此同時,在汝陽府城,宛若困獸的汝陽府官員,也集結起了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準備做最後的抵抗。

……

而在四日之後,張世華和王顯忠二人率領着麾下七千餘人,在馬不停蹄的趕了四天的路之後,終於在第四天的下午時分,趕到了汝陽府的政治樞紐,汝陽府城。

“汝陽府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以建城,漢時汝陽城歸屬於豫州,而豫州爲九州之中,汝陽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稱,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中原之地。而“汝陽,汝陽”顧名思義也可知道,作爲淮河流域的一座大城,汝陽府城便就屹立在汝水之陽,也就是在汝水的北邊。

而且,又因爲汝水屈曲而流的特殊河道,也使得現在的汝陽府城其三面抱水,因而汝陽府城自古以來便又一條大大的護城河。要知道,這可不同於新蔡城的那些個白癡官員挖出的小小的護城溝,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自然形成的護城河,河面極寬。二百餘米的寬闊河道,在被汝陽府的守城官兵們拆掉橋樑之後,簡直就形成了一處天險。

然而萬幸的是,汝陽府城南邊的城牆距離河道並不近,足有好幾里路,那些守城的官兵沒辦法直接從城牆上直接進攻渡河的紅巾軍,倒也算是天無絕人之路。但是,即便是這樣,在面對敵人完善無比的守城設施時,想要渡河也絕不容易。

而如此一來,寬闊的汝水河,便成爲了此時的雙方最先要爭奪的一處戰略要地。因而,現在的紅巾軍和汝陽府城的元蒙官兵,便都在河水的兩側駐紮了大量的軍隊,皆虎視眈眈的盯着對方。

而再說張世華,當張世華率軍趕到此地之前,其實劉福通就已然率領着麾下的大軍,對着河對岸的近萬官軍,發動了三次強攻,但很可惜,三次強攻紛紛失敗,至今,劉福通他們都還沒能摸到河水北邊的土地。

因此,當張世華和王顯忠率領着麾下的大軍趕到此處之時,興奮的劉福通甚至親自迎接了出來……

“哈哈,伯昌,‘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短短的一月時間,你可真是爲我軍,爲我聖教,立下了好大的一份功勞。”人羣前,見到張世華的劉福通,把這張世華的手臂,親切的對着張世華這般說道。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則是低着頭,面色恭謹的對着劉福通說道:“此皆賴將士用命,天佑我軍,末將微末之功,不敢當元帥如此盛讚。”

而劉福通聽到張世華這話,則是哈哈一笑,拍着張世華的手說道:“伯昌你,還是這般不居功。來來來,伯昌你們一路趕來想必也辛苦了,咱們先進帳說話。”

說着竟然親切的拉着張世華的手臂,在衆將士的簇擁之下進了大帳。

而被他這樣對待的張世華至此,心中卻也不由的生出一種感動,但是一想到太和城中的家人,這種感動隨即又被張世華壓了下去。畢竟他現在早已不是一個人活着,他身後還有親人和無數跟隨着自己的將士,他不可能在亂世中去全心全意的效忠一個日後註定了會失敗的人。

不過對於張世華內心深處的這種想法,劉福通卻絲毫不知,他依然是滿臉笑意的將張世華和王顯忠他們帶進了大帳,並在進帳之後,向來喜歡開門見山的他,破天荒的對着張世華和王顯忠乃至於韓兀奴罕等,說了一大堆的體己話。

不得不說,此時的劉福通在各個方面絕對是完美的體現了一個好老闆的形象,至少在此時的紅巾軍中,除了張世華這個知道後來結果的穿越者之外,餘下紅巾軍的所有將官,對於劉福通都是無比的崇敬。

畢竟,紅巾軍還從未經歷過任何的失敗,劉福通此時的威望,在軍中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而在言歸正傳,當劉福通和張世華他們宛若嘮家常一般的開場白說完之後,鋪墊的差不多的劉福通也便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茶,對着帳中的諸將官們說道:“今日,伯昌、顯忠他們以率領這麾下大軍前來,現如今我軍兵力以近四萬。而汝陽守軍,頂天不足二萬,卻不知汝等,可有何渡河破敵的良策?”

帳中諸將官聽到劉福通這話,皆是一片沉默。畢竟啃了三次硬骨頭後,劉福通帳下的將官已經知道敵人不好打了,因而自然不會再輕易的開口。而至於張世華他們,則還沒見到敵人的面,不熟悉敵情的他們自然也不會輕易開口。

因此大帳之中唯有杜遵道爲了緩解冷場站出來,對着劉福通朗聲說道:“啓稟元帥,下官以爲,此次渡河,並無取巧之法,唯有打造出足夠的木筏舟船,再選取精兵勇將,以堂堂正正之法碾壓過去。敵軍短兵交接、白刃之戰並不如我,敵之依仗,無非也就是這三十丈水,但這區區三十丈水,又豈能阻我數萬健兒。”

不得不說,杜遵道此次的說法,當真是對極了羅文素此人的胃口,只見羅文素在聽到杜遵道此言後,毅然的站了出來,對着劉福通道:“啓稟元帥,末將以爲,杜先生此言在理。區區三十丈寬的一條河,我軍將士隨便找條筏子就能過得去,之前三次,無非是因爲舟船不足,我軍無法盡全力罷了。元帥若信得過末將,待舟船齊備,末將願爲元帥開路先鋒,必要爲元帥拿下此河!”

劉福通聽到羅文素這話,看了一眼羅文素,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了笑意,只見他面帶微笑的對着羅文素說道:“好,將軍好膽氣,既如此,三日後舟船齊備之時,此戰便交由將軍了。”

羅文素聽到這話,面色一喜,立即也便高聲呼道:“末將遵命!”

……

三日後,舟船齊備,紅巾軍的大營中,羅文素也率領這麾下五千精兵,趕到了汝水河岸。汝水河及其寬闊,在張世華目測,即使是這段最窄的河道,看起來也差不多要有六十丈寬,因此當日杜遵道所言的河水三十丈,其實就是爲了鼓舞士氣。

不過對於這麼寬的一條河,羅文素卻絲毫不在意。畢竟在他想來,河水再寬,但是隻要士卒划船劃得快些,一百步的射程內,敵軍頂多也就是射出五六輪箭。

要說這五六輪箭雨,對於其他人或許是一個大威脅,但是羅文素自己卻並不放在眼裡。因爲他麾下的士卒中,那可是足有這三千披甲兵,區區一些箭矢,能對這些精兵造成多少傷害。

在羅文素想來,只要只要麾下的精兵能登岸與對面的韃子展開白刃戰,韃子就沒有不敗的道理。

因而,在河岸邊,羅文素在得到劉福通的進攻命令之後,立即便讓人敲響了戰鼓。而披甲戴胄的他,也站在河岸邊抽出了戰刀,高吼着想士卒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殺!”等到戰鼓聲的紅巾軍,三五成羣的紛紛躍上了舟船,一隻只小小的舟船就像一支支離弦之箭一般,分佈在寬闊的河道上,密密麻麻的向着河對岸的官軍攻去。

此段河道並不算太寬,六十餘丈的河面,一些箭射得好的弓箭手,絕對是可以從北岸將箭射到南岸去的,不過這樣的箭矢顯然是不會有什麼威力的,因而在紅巾軍這邊紛紛上船準備要渡河時,河對岸的官兵只是讓近四千的強弓手,拉開了手中的強弓,卻並沒有下達放箭進攻的命令。

“衝啊,將軍有令,先登河岸着官升一級,賞銀百兩!”

“殺啊!~~”財帛動人心,聽到這話,五千紅巾軍士卒,紛紛拼命般的滑動着身下的舟船。

近千舟船,距離對面的官軍越來越近,不過當紅巾軍的舟船衝到距離河岸還有三十餘丈之時,河對岸的守城將官米裳,也舉刀高吼道:“弓箭手,放箭!”

“嗖~~嗖~~”箭矢穿破空氣的聲音瞬間響起,近四千箭矢組成的箭雨一瞬間便覆蓋了紅巾軍的前頭部隊。

“啊~~~”舟船上的慘叫聲頓時響成了一片,這一輪箭雨下來,差不多便有近三百人被射殺。

不過這樣的傷亡卻並沒有使紅巾軍畏懼,反而在鮮血的刺激下,無數的紅巾軍高吼着,划着船,向着河對岸撲去。

然而河對岸的米裳見此,臉上卻是露出了一絲不屑,只見他高舉着戰刀又下了一個命令,而後竟有近千名神臂弩手擡着神臂弩從軍陣中衝了出來。

看着這些神臂弩手,米裳臉上也不由的露出一絲殘忍,只見他高吼着說道:“放箭,送這羣紅巾賊,去喂王八!”

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百二十章 苗軍之意 辰州之思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親下鄉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襲對射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章 買糧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序章第七十六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
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炮初顯威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四百二十章 苗軍之意 辰州之思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親下鄉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腥攻防戰第四百零四章 奪城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民臺前立誓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奇襲對射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三章 買糧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風雲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序章第七十六章 勸說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二十八章 中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