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戰事起

城外的白蓮大軍中,劉福通正帶着數百名親衛下,屬坐鎮在大軍後方。

遙望着一里之外的潁上xian城,劉福通忽的揮起馬鞭,指着潁上xian城,對着簇擁在周圍的衆多下屬道:“潁上一戰,實乃我聖教起義之首戰,關乎我聖教日後之大業,意義極爲重大。故而,此戰我聖教必須要勝,不但要勝更要勝的漂亮,今日卻不知有哪位兄弟,敢爲先鋒,率軍出戰,爲我聖教打響這第一戰。”

劉福通身邊的白蓮教的堂主將官,聽到劉福通這樣的話,皆是不約而同的跨步列陣而出,抱拳拱手對劉福通請戰道:“屬下願出戰、屬下願爲先鋒……”,一時之間,諸將請戰之聲不絕。

劉福通騎着戰馬,看着下屬們人人爭相請戰,皆無畏戰畏敵之心,心中不由一喜,威嚴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對着簇擁在身旁的衆多堂主將官道:“好,衆兄弟皆有此等勇氣又何愁我聖教大事不成。”笑着誇了衆人一句後,劉福通緊接着又說道:“但此戰意義畢竟重大,光有勇氣卻還是不夠的。”、

說道這,劉福通又將目光轉向身旁一個黃臉長髯、身材精悍的中年男子,說道:“韓兄弟爲人爲事,素來有勇有謀、成熟穩重,此戰便由韓兄弟爲先鋒吧。”

白蓮教衆多堂主將官聽到劉福通這話,皆將目光轉向韓咬兒,但卻並無一人提出異議,顯然這個韓咬兒在白蓮教中也絕不是一般人。而韓咬兒聽到劉福通,當着衆堂主將官說出這樣一番稱讚之言,也不禁生出了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而後,只見他又向劉福通拱手抱拳行禮道:“護法這般看得起屬下,屬下又豈能不拼死效力,請護法放心,一個時辰內屬下定爲護法拿下此城。”

劉福通聽到韓咬兒這樣慷慨激昂的一番話,也不禁朗聲喝到:“好,本護法便再撥二百精兵於韓兄弟,以助韓兄弟聲勢。”

其實現在的白蓮教看似是一個整體,但是在內部也是有很多山頭的,勢力最強的劉福通本部人馬也不過兩千人,剩下的一千人則是各個堂主的心腹人馬,劉福通並不能直接指揮這些人。

而韓咬兒就是這樣的一個堂主,麾下有三百餘本部人馬,算是實力最強的一個堂主了,劉福通今天這樣做其實也是存了拉攏他的想法,至於在撥給韓咬兒兩百人,未嘗不是向對其他堂主展現一種千金買骨的姿態。

現在看來這個效果還是不錯的,其他的幾名堂主聽到劉福通這話後,看向韓咬兒的眼神中,明顯帶着一種羨慕的情緒。而這種情緒的出現,也在側面也說明,這幾個堂主的心態也漸漸發生改變了。

而再說韓咬兒,那韓咬兒聽到這話,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告謝了一聲後,便帶着幾名親衛,策馬向本部行去。

劉福通看着韓咬兒離去的背影,又憋了其他堂主一眼,嘴角也不禁勾起一抹微笑。

……

潁上城牆上,嶽副千戶看着直撲過來的五百白蓮亂匪,也不禁感覺嗓子眼有些發乾。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勇士,要不然也不會來潁上xian這麼長時間,卻連縣城都不敢出。

他這個人也怕死的很,要是有可能的話,估計第一個跑的人就是他嶽副千戶。但是沒辦法,誰叫他是副千戶,白蓮邪教在他眼皮子底下聚集了三千人他都沒能察覺,這本身就已經是很大的罪過了,要是在畏敵懼戰臨戰而逃,那就是罪上加罪,除了死估計不會有第二條路可走。

因此雖然心中無比恐懼,但是嶽世武還是強打着勇氣站在了城牆上,並裝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以此增加官兵們的勇氣。但是當數百名白蓮亂匪舉着攻城長梯,揮舞着兵器,帶着一種不可阻擋的氣勢衝過來時,他那本就不多的勇氣,更是在一瞬間便消散的一乾二淨。畢竟對一個一輩子都沒打過仗,上過戰場的人來說,這樣的景象實在是太可怕了。

“不行自已一定要活下來,自己廢了半輩子勁好不容易纔爬到副千戶,自己決不能就這樣死掉,決不能!”看着越來越近的白蓮亂匪,嶽世武心中近乎嘶吼着道。而後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嶽世武抽出腰刀,用刀用力的砍在城牆的磚石上大吼道:“弟兄們,最多再有半天州城的救兵就來了,只要我們能堅持半天我們就能活下來,爲了活!更這羣亂匪拼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話在這個時候的確有很大的感染力,聽到這話的官兵皆是舉着兵器大喊道:“爲了活,拼了!拼了!拼了!……”

城外,身披一身甲冑,率領五百白蓮精兵準備攻城的韓咬兒,聽到城牆上官兵們的吶喊後,往地上吐了一口吐沫,一臉不屑的大聲喊道:“螳臂當車,這羣官兵的喊聲越響便證明這羣官兵心中越害怕,只要我們打上城牆,就能將他們的一舉擊潰。”

而後韓咬兒便轉身對着身旁的親衛道:“傳我命令,等下攻城,先登者,賞銀百兩。”

聽到這話,韓咬兒身邊的親衛也紛紛扯開嗓門大喊道:“堂主有令,先登城牆着,賞銀百兩。先登城牆者,賞銀百兩……”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百兩白銀放在現在,那絕對算得上一筆鉅款了。所以那些白蓮教兵聽到這話後,向前衝鋒的速度頓時又加快了不少,他們或扛着攻城梯,或舉着簡陋的木製盾牌,嘶吼着向城牆那邊衝了過去。

而城牆上的官兵們這時也在主帥的鼓舞下,恢復了一些勇氣。數十名弓箭手,手持硬弓,在一名百戶官的指揮下開始向城外射擊,但區區幾十把弓用怎麼可能擋得住數百白蓮亂匪的腳步。

城牆上的弓箭手也就是射了兩輪箭,射傷了十餘名白蓮亂匪,城外的白蓮教兵便就衝到了城牆下。而且等距離城牆近了之後,白蓮教兵中的幾十名弓箭手也紛紛來開了弓,展開了反擊。

雙方箭矢不絕,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但是這熱鬧的箭矢卻並沒有造成什麼可觀的殺傷。對於交戰的雙方來說,弓箭手帶來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影響,而等下的蟻附攻城白刃廝殺,纔是真正關係到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不得不說,僅在單兵素質方面,這羣信仰堅定的白蓮教狂信徒,比元蒙朝廷的腐朽官兵那真是要強的多。但戰爭比的卻不單單是單兵素質,戰爭也永遠都不是一個人的藝術,這羣白蓮教兵雖然信仰堅定,但是他們在其他方面卻是爛的一塌糊塗。

其實想想也就知道,白蓮教畢竟只是一個不主流的宗教,就算信仰它的人再多,白蓮教也不可能敢明目張膽的操練士卒,即使是這些所謂的白蓮骨幹,其真實戰鬥力估計也就和那些敢殺人的強盜土匪差不多。

就比如這次攻城,白蓮堂主韓咬兒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指揮,他所謂的指揮只是讓白蓮教兵一窩蜂的衝上去罷了。但這樣,這羣白蓮教兵卻根本沒能發揮出,自己在人數方面的優勢。

所以當守城的官兵們激發起勇氣後,依靠着彼此間的配合,和城牆之利,倒是還能擋得住這五百白蓮教兵的進攻。

雖然守城的官兵,因爲時間的關係來不及呢準備滾石、金汁等城防利器,但攻城的白蓮教兵,唯一的攻城手段,也只不過是那十幾把製作簡陋的攻城長梯罷了,所以雙方自然也就在攻城的長梯處,爆發了激烈的白刃戰。

雖說潁上xian的城牆只有四米多高,算不得是什麼堅城,但它畢竟也是一座城牆啊。守城官兵居高臨下藉助地利,只要是白蓮教兵一露頭,迎接他的便是數杆長矛,因此城外的白蓮教兵想攻進來,倒真不是一間容易事。

而城外的韓咬兒看到攻城受挫,又想到自己在護法面前誇下的海口,一咬牙,抽出腰刀,拿起一副盾牌就要親自上陣。

而他身邊的親衛見此,也紛紛亮出兵器,準備和他一起衝殺。

然而正當韓咬兒他準備上陣時,城門內忽然傳出一陣喊殺聲,而後城門便被十餘名渾身是血的勁裝大漢從裡面打開了。

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三十章 惡戰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八十章 掌控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二百九十四章 誰人願久居人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四章 收心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八十章 掌控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弔民伐罪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
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三十章 惡戰第七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四十八章 北伐 教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三百八十五章 踏春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八十章 掌控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五百零四章 戰太平(二)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七十九章 革命之言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二百九十四章 誰人願久居人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四章 收心第二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面見第三百九十九章 巴陵城第八十章 掌控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弔民伐罪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元討賊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一百八十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仆街作者的一些小感言(必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