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

一到家,張世華便徑直走向新房,新房中還亮着燈,顯然妻子郭薇兒還沒有睡下,依然在等着他。

張世華輕輕推開了房間的門,然而開門聲還是驚醒了趴在桌子上的妻子。郭薇兒看到是他,臉上露出微笑,對他道:“官人回來了,晚飯食了沒,用不用奴家在爲官人去做些?”

張世華先是輕輕關上房門,而後纔對郭薇兒道:“不是早就告訴你了嗎,今天晚上我有事,讓你早些休息,無需在等我。晚上風涼,你再這樣,萬一着涼了怎麼辦。至於我,也早已在商鋪食了晚飯,你現在還是快些休息吧。”

雖是責備的話,話語中卻滿滿的盡是關懷。所以郭薇兒聽到這話後,也是乖巧的點了點頭,而後便先伺候張世華寬衣,等到張世華一身睡衣躺在牀上後,郭薇兒吹滅了牀邊的蠟燭,才寬衣睡下。

這倒不是張世華大男子主義,願意被自己妻子伺候,而是古時風俗如此。夫妻在休息時,與現在不同,一般男人都睡在裡面,而女人睡在外面。據說是女人在起夜時,跨過男人會帶來不祥,反正此時天下夫妻皆是如此,所以郭薇兒纔會先伺候張世華睡下。

等夫妻二人躺下後,張世華習慣的摟住妻子的腰肢,夫妻二人靠的很近,但接下來張世華卻又沒再做什麼。而後郭薇兒翻了個身,夫妻二人便是面對面了。

雖然屋中一片黑暗,但是夫妻二人依然可以看到對方的臉。郭薇兒看着丈夫的面龐,用手輕撫着丈夫的胸膛,柔聲說道:“睡吧。”

而張世華聽此言後,則輕吻了一下妻子的額頭,而後便睡下了。

今晚他始終沒有告訴她自己明天要做什麼,不是因爲其他,只是害怕她會擔心。但他卻忘了,身爲枕邊人的她,又怎麼可能,察覺不出他的變化,不過和他一樣,她並沒有問什麼,不爲其他,只是怕他會分心。

但夫妻二人,誰也不知道的是,熟睡中的他們,都互相的將對方抱得更緊。

……

翌日一早,張家門外就來了一名求見的衙役,那衙役到張家後,就對張家的一名下人道:“快快通報你家老爺,縣尹大人有要事,要與張典吏和張大少商議。”

下人聽到這話,自是不敢耽擱,忙跑進院中,找到了正在院子中晨練的張世華,將此事告知了張世華。張世華聽聞此事,心中也不禁暗道:“找我爹就算了,又怎麼會找我這樣一個閒人。”

但張世華也沒再多想,將下人打發走後,便知會了一聲郭薇兒,而後換了身衣服,便向自家老爹那走去。

張世華到自家老爹那時,自家老爹剛起,然後張世華在門外等候了一會,等到雪姨和老爹都穿戴完畢,才進了屋。進屋後張世華先向老爹和雪姨,行了一個禮,而後纔對老爹說出此事。

張烈武聽到自家兒子的話,思慮了片刻,便略帶諷刺的說道:“這麼着急的就要把咱們爺倆請過去,看來,咱們這位馮大人是真沒辦法了。”張世華聽到自己老爹這話,也猛的反應了過來,這還真是想瞌睡便有人送枕頭。

於是張世華對自己老爹道:“父親,那咱們現在就去嗎?”

張烈武聽到這話,意味深長的看了自己兒子一眼,然後說道:“是他求咱們,咱們找什麼急,等食完早飯再去。”

約是半個時辰後,張世華才和老爹一起向縣衙那邊走去。在路上,張烈武看着蕭條無比的街道,和許多底層百姓向他這個朝廷官吏,投射而來的那種仇恨眼神,心中也不由嘆道:“或許,這一次自己真的是錯了。”

於是他轉頭看向張世華,用只能讓他們父子二人聽到的聲音道:“伯昌,你既然決定做,就絕不要婦人之仁,你明白嗎?”

張世華聽到這話,也神色堅定的對自己的父親道:“父親大人,孩兒明白。”

“你明白便好。”聽到自家兒子如此堅定的話,張烈武好似也放心了,不過接下來他卻又對着自家兒子說道:“這次馮富樂,請我們父子一起去縣衙,八成就是和抵禦白蓮亂匪有關。如果爲父猜得不錯的話,馮富樂一定會希望你,在接下來的幾天負責咱們縣的防務,畢竟伯昌你是咱們縣城最知兵的人,手下還有一百名身經百戰的巡檢司弓手,將防務交給你,纔是做合適的。”

“如果,要動手的話,那就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這一點不用爲父說,世華你也明白吧。”

張世華聽到這話,點頭輕聲道:“父親,您放心吧,孩兒一定會將這件事做到最好。”

聽到自家兒子這樣說,張烈武彷彿似感慨一般的,長嘆了一口氣。然後就帶着張世華,大步的向縣衙走去。

父子二人到了縣衙,見到了馮富樂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也果真了張烈武猜想的一樣。馮富樂極爲熱情的迎接了他們,絲毫沒有因爲張家父子來晚了半個多時辰,而有所生氣。

而見到他們父子後,馮富樂先是“情真意切”的說了一大堆話,等前面鋪墊的差不多之後,馮富樂才向張家父子提出,希望可以讓張世華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負責全縣的防務。當然,也少不了向張世華,開一大堆現在還無法實現的空頭支票,比如:“抵禦住白蓮亂匪之後,一定向朝廷爲張家請功之類的。”

而對於他這些所謂的好處,張家父子也根本不關心,畢竟這些東西對於日後的張家根本毫無意義。

但不管怎樣,張世華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命,畢竟只要有了這個任命,張世華就可以明目張膽,將所有追隨他的弓手調進縣城,而且也能名正言順的將弓手武裝起來,甚至還能借此,從縣裡的兵庫中先取出一部本兵甲自用。

所以,當張世華從馮富樂手中,接過那張蓋着縣衙官印的任命書時,張世華心中不禁想到:“有了它,自己起兵,就真的是萬無一失了。”

而如果馮富樂要是知道,張世華心中是這樣想到,估計他一定會氣死的。

……

不得不說,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馮富樂終於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在兵事上,完全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所以當任命張世華爲臨時的城防官之後,馮富樂就直接將縣中僅有的官兵的指揮權,交給了張世華。反正縣中也不剩下多少官兵了。

至於縣尉劉錢和剩下的那兩名百戶官,在經歷了前幾天的那次大敗後,這三個帶頭逃跑的貨,在官兵中的聲望早就降到了冰點。再加上馮富樂這些天對他們的排擠和打壓,現在這三個貨,完全就是三團空氣,根本不會對張世華的計劃造成一點影響。

而張世華則因爲在以前做巡檢官的時候,積累了深厚的聲望,又是當地大族出身,所以官兵們對他,倒是極爲信服。當然,這也和張世華在下午時,重新聚集起了那一百名精銳弓手有很大關係。

畢竟現在的官兵加起來還不到一百人,看到張世華手中,有這樣一支人數比他們還多的精銳時,他們自然會本能的感到畏懼。

而張世華既然身爲城防官,那對於自己手下的弓手自然也不會小氣,什麼戰甲、戰刀、長矛、盾牌,一定全選最好的,來裝備那些追隨自己的弓手們,而那幾十名官兵對於張世華這種無比偏心的做法,也並沒有表示出什麼不滿,畢竟他們只是一羣敗軍之將。

前幾天的大敗,早就讓他們是去一切傲氣了,現在他們就是一羣綿羊,面對怎麼比都比他們強的張世華,有哪裡敢生出什麼不滿。

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器營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進天臨路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與丞相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業決勝(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八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
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三百一十章 襄陽再度易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器營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計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進天臨路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壽輝稱帝第八十九章 處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業決勝(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二十七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二十五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與丞相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業決勝(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讀 烽煙第八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五百零八章 戰太平(六)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四百零二章 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