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

面對這樣可怕的景象,即使是紅巾軍的精銳也不由被嚇的喪膽,前方不少的紅巾軍士卒見此一幕,竟慌忙丟掉了手中的兵器,轉身向後選擇了逃跑。

然而,還不等這些人逃跑,身後督戰的將官便一刀劈殺了一名丟掉兵器的士卒,並大吼道:“後退者死,給我上!”

前方的是士卒見此一幕,心中雖然恐慌無比,但卻不得不鼓起勇氣,重新握緊兵刃準備蟻附攻城。但是,僅憑區區一些攻城長梯,怎麼可能怎麼輕鬆的便攻上城牆。

只見得在前方紅巾軍士卒慌亂的這個時期,城牆上的官兵又重新拉滿了弓弦,並將手中的箭矢奮力的射向了城下的紅巾軍。

“啊!~~”一陣慘叫聲傳來,又是百餘名士卒被無情的射殺在血泊中。見此一幕,紅巾軍最後的士氣也被瓦解,前方的近千士卒在敵人的猛攻之下,只得選擇後退。

看着前方即將潰敗的士卒,陣後坐鎮的羅文素也不由的無力般的嘆氣道:“鳴金,撤兵吧!”

傍晚,劉福通的中軍大帳之中,一連經歷了兩次慘敗之後,紅巾軍上下將官也終於認識到了敵人的強大,所以在這次的議會中,所有人都再不復往日般的輕鬆,而已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般的沉默不語,使得帳中的氣氛頗爲壓抑。

看着大帳中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將官,劉福通不由的嘆了口氣,沉聲對着帳中的諸多將官說道:“哎!這兩次失敗,是我太過輕敵了,實在是不應該這般着急,而是應該要徐徐圖之啊,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帳中的將領們聽到劉福通這話,頓時有些自責的說道:“元帥……”

“你們不必說了。”見衆人想要開口,劉福通擺了擺手如此對着衆人說道:“這次,的確是本帥的錯。記吃不記打,明明可以等軍中工匠打造好攻城器械之後在徐徐圖之,可非要這般心急,本帥對不起手下的將士們啊。”

“元帥!請元帥萬萬不要如此,此,皆賴末將等無能,身爲武將卻無法爲我教、爲我軍,攻城掠地,末將等有罪啊!”聽到劉福通這話,張世華紅着眼睛、流着淚,跪在了地上,這般對劉福通說道。

而帳中的其他將官,見張世華和劉福通二人這般,皆也是紅着眼睛跪在地上對劉福通拜道:“末將等無能,請元帥責罰!”

劉福通見此,不禁也是雙目含淚,搖着頭哽咽的對着帳中諸將說道:“諸位兄弟何須如此啊!”

“何須如此。我等要是不如此,你能下的了臺。”聽到劉福通這話,張世華心中不禁這般想道。然而心中雖然是這樣想,但是在面上,張世華依然是流着淚哽咽的對着劉福通說道:“元帥,當初明王因舉大業而遇難。是您,在我教即將傾覆之時,力挽狂瀾,扶大廈與將傾;接下來,又是您,不懼危險,在九死之局中,率領我教,起義兵,誅不平。”

“也正是在您的帶領下,我軍才能接連擊敗強敵,開創今日之局。所以末將懇求元帥您,萬萬不要再說今日這話了,您這般說,實在是讓末將等,心中難受啊!”

說完這話,張世華竟伏地嚎啕。

wWW _ttκan _C ○

而帳中的其他將官見此,竟也皆是伏地嚎啕,每個人都是一副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忠心樣子。

廢話,這個時候你不哭,你還等什麼。不哭,豈不是說明你有二心。雖然說紅巾軍中的這些個將官有好幾個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但是這些人可都不傻,在這時候,哭的越慘才越好呢。

沒看到人家杜先生和盛先生兩個人跪在那,鼻涕都快哭出來了,不知道的還真以爲是哭喪呢。

而再看此時的劉福通,此時他也是流着淚,哽咽加顫抖的對着帳中跪着的諸將說道:“爾等,真乃我兄弟也!”說罷這話,竟然也伏案嚎啕。

然而隨着劉福通、張世華他們這一哭,卻徹底的把帳中的親衛士卒給看蒙了,只見這些人一個個木木的站在那,對着眼前的一幕,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

不過萬幸,劉福通他還是很明白事理的,把自己的心意表到了也就行了。畢竟劉福通他的身份放在着呢,他要是一直在這哭,下面的這些個將官們也他孃的不敢停啊。

所以,在痛聲嚎哭了也就是三五分鐘的樣子,便見劉福通緩緩從桌案上挺起了腰,紅着眼睛看着帳中還在流淚哭泣的衆將官,哽咽般的對着衆將官們說道:“衆位兄弟今日一言,本帥如醍醐灌頂,有諸位兄弟這般忠直,我聖教還何愁大事不興。”

說罷,劉福通便親自站起身,走下坐檯,將帳中的諸將官一一扶起。

而被劉福通親手扶起的張世華等人,也都無比配合的和劉福通演完了這一出“君仁臣忠”的戲碼,雖然說在場的這麼多人中,真心把劉福通當做君主的沒有多少。但在這個時候,在劉福通聲威最強的時候,顯然沒有人敢把這種想法表露出來。

不過,從劉福通在之後的行爲表情上來看,顯然劉福通對於張世華的捧哏是及其滿意的。畢竟,人家劉大帥這次可不是死不認錯的人,相反,人家不但認錯了,還認錯很誠懇,是你們非要把錯誤歸在自己的身上,那這就不能再怪人家劉大帥了。

雖然說劉福通和張世華的這種做法有些不要臉,但政治不就是這樣的嗎。

再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有些事情,你心中怎麼想的是一回事,你嘴上怎麼說的那又是另一回事。當年的劉皇叔那也不是哭着搶了自己侄子在四川的地盤嗎。

而且,這真的丟人嗎?劉備哭着搶了自家侄子的地盤,那照樣是千古仁君;而張世華今天哭着對劉福通說去這樣一番話,又何嘗不是忠心耿耿的表現呢。

至於張世華到底是不是真的忠心耿耿,重要嗎?畢竟沒有人知道張世華內心的真正想法,但是大家都知道張世華在今天的這一番做法,那麼張世華就是一名大忠臣,而劉福通也必須要以對待忠臣的方式對待他,這就足夠了。

因此,當此時會議結束之後,張世華便又再度成爲了紅巾軍衆將的焦點。不過這一次,紅巾軍衆將對待張世華的態度卻是發生了一次大反轉。以前的時候,這些人看向張世華的目光中只包含的嫉妒,但是現在,這些人雖然心中一樣是嫉妒,但是他卻不得不堆起笑臉的面對張世華,畢竟,在發生這件事之後,張世華已然成爲了紅巾軍中人所共知的忠臣。

而這樣一來,他們心中縱然再怎麼嫉妒也絕對不能表露出來,畢竟和一個人所共知的忠臣過不去的,你說會是好人嗎?

畢竟在這個時代,不是所有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彩色的,在絕大部分人中,世界就就有黑白兩種顏色。在這種人的眼中,人只有好與壞、臣只用忠與奸。

就比如盛文鬱,當他在和杜遵道一起出了劉福通的大帳之後,他看着張世華離去的背影,便不由的對着身旁的杜遵道感嘆道:“萬萬沒想到,張將軍竟這般忠直,真乃我輩楷模啊!”

杜遵道聽到盛文鬱這話,看着一臉崇敬的盛文鬱,杜遵道含笑點頭的同時心中卻是不由的想到:“哎!沒天理啊,像這樣的人竟然也他媽能考上進士,那說理去。”

“至於張世華這個忠臣,開你丫什麼玩笑。別人不知道他張世華的本性,他杜遵道可清楚的很。張世華當年在太和當巡檢的時候,還被太和百姓認爲是朝廷的忠臣,但結果呢,太和第一個造反的就是他。”

“像這種人最看重的只會是自己的利益,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紅巾軍中除了羅文素此人之外,有那個武將是全心全意、忠心耿耿的呢。”

因而面對盛文鬱這話,杜遵道只是含笑點頭,什麼也沒有說。

……

片刻後,張世華的大帳之中,張世華此時正在於麾下的大匠師楊喜童商議着打造攻城器械的事情。

在經歷了兩次慘敗之後,紅巾軍上下已然認識到,靠老辦法攻城是不行的了,所以在議會將要結束時,劉福通又將打造攻城器械的事務,交給了軍中在這方面最專業的張世華。

而張世華對於劉福通這樣的命令自然也不會推辭,點頭便應了下來。因而再回來之後,張世華第一時間便將手下的大匠師叫了過來,以向他詢問這方面的事務。

而不聞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在問完楊喜童之後,張世華也不禁覺得,自己對於在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武器,瞭解的實在是太淺薄了。

說實話,雖然張世華是一名穿越者,但是在此之前他所知道的攻城器械也就只有雲梯、投石機、撞車這三種攻城器械,而且就連這三種攻城器械,還都是他後世看古裝片的時候知道的,對此也都並不瞭解。

但是在經過和楊喜童一番自己的探討之後,張世華才真正領略到我國古代攻城的戰爭藝術。

據楊喜童所說,這攻城器械,從古到今最常見也最實用的足足有八種之多,也就是說,出了張世華所說的這三種之外,還有巢車、木幔、轒轀(fenyun)車、臨衝呂公車以及飛橋,這些東西都是攻城之中最爲常見也是最實用的的攻城器械。

但現在的紅巾軍,出了投石機之外,就只有一個算是半成品的雲梯,攻城手段之匱乏可見一斑。甚至再詳細的瞭解了這些個攻城武器的功能之後,張世華自己對於紅巾軍都不由的生出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以前的攻城戰打得簡直就像野蠻人一樣。

因此,爲了增加攻城的把握,減少攻城的損失,張世華便毅然決定,發動全軍之力,來打造這些個攻城器械。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這些個攻城器械,張世華心中便有絕對的把握可以使得紅巾軍拿下此城。

不過雖然張世華要打造這些個攻城器械,但是張世華也不會胡亂打造。因爲對於現在的紅巾軍戰局來講,這八種攻城器械中,對於紅巾軍作用最大的只有三種,那就是雲梯、臨衝呂公車以及投石機。

而且,因爲現在的紅巾軍已經有了足夠的投石機的關係,所以張世華便決定,在接下來的十天時間中,重點打造雲梯和臨衝呂公車。

然而說到這,我也就不得不在這解釋一些這兩種武器了,首先咱們先說雲梯。

雲梯,不同於紅巾軍現在所使用的簡陋無比的攻城長梯,首先雲梯的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在底盤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具活動的上城梯(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着城牆壁面上下滑動。

雲梯的底部則“以大木爲牀,下置六輪”。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而活動的上城梯的設計,則大大降低了雲梯在接敵前的高度。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同時又保證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與城緣接近,免遭守軍破壞。

而且雲梯的結構也採用了中間以轉軸聯接的摺疊式結構,並在梯底部增添了防護設施,可以說是一件及其富含科技的攻城器械。

而至於臨衝呂公車,則可以說是古代攻城器械中最大的攻城器械。

臨衝呂公車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武士,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

進攻時衆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通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車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當然這種龐然大物似的兵車,在戰鬥中並不如雲梯等其他攻城器械常見,而且它形體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難發揮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現,往往對守城兵士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從而亂其陣腳。

當然,張世華此時並不打算製作這麼大的臨衝戰車,在張世華想來,此次的臨衝戰車一次能載幾十人也就夠用了,太大的話,紅巾軍短時間也製作不出。

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五十三章 絕望中的瘋狂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三百零三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二百章 中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十二章 大勝1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三十章 惡戰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戰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亂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
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五十三章 絕望中的瘋狂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戰總攻2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三十章 再興兵戈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面善心黑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三百零三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二十九章 交戰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二百章 中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奇思妙想驚爲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四百六十四章 教子 來使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十二章 大勝1第三百八十六章 實誠人第三十章 惡戰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戰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徒做嫁衣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戰不休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三十八章 招醫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局勢危急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四百一十六章 刑場之上 賢士折服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的混亂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