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發現一個詭異的現像,上傳了章節後,第一章的訂閱總是比最後一章的少。經過編輯提醒後才知道這叫“漏訂”,不能過於密集的在同一時間更。所以先更兩章,第三更在九點半。
“砰!”一發子彈呼嘯而出。
這次的目標是一隻手,握槍的右手。它的主人因爲要面對側後包抄的陳依依,必須要換一個方向握槍,只是他沒有注意到的是……他所隱身的那棵樹本來已是勉強讓其藏身,他一舉槍瞄準……就露出了手肘。
很快我就聽到了那名越軍絕望的慘叫,這慘叫甚至還帶着一點哭腔……在戰場上混過的人都知道,一個兵如果如果右手中槍那意味着什麼,這甚至比直接要了他的命還難受
。
當然,如果是左撇子的話那就該另當別論了。
“砰!”又是一發子彈從我的槍膛射出。
這發子彈的目標是一支槍,一支露出半截的ak47……也許這名越軍並不覺得有誰會把槍做爲目標,但是他錯了……
應該說越軍個個都隱藏得很好,這使我不得不自己爲自己創造機會。這不?隨着“鏗”的一聲子彈擊中了越軍的ak47後,那鋼鐵相撞的巨大慣性就將它的主人帶得一個越趄……於是這名越軍就暴露在我的面前。
“砰!”這發子彈就毫不費力的將暴露在我面前的越軍撂倒。
狙擊槍在叢林裡或許很難發揮它遠射程的優點,但精度高在任何時候似乎都是有用的。比如剛纔……如果我手裡拿的是ak47的話。我相信自己沒辦法打中一截露出的槍管。
接下來越軍就開始逃跑了……
越軍最終還是沒有忍住。事實上任誰都知道。這樣下去呆在原地就只有等死,於是隨着一聲大叫……剩下的幾名越軍就像兔子一樣從潛伏地竄出,接着再拼了命似的朝叢林深處跑去。
“噠噠噠……”這時候響起的就是戰士們手中的衝鋒槍。
這些槍聲有一班的,也有二班的,那子彈就像是在叢林中颳起了一陣狂風暴雨似的,只打得那些草木東倒西歪、木屑橫飛。
當然,與這些草木一起倒下去的還有那些越軍……
我沒有開槍,因爲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狙擊槍起不了什麼作用。
子彈是高速旋轉着飛行的。在這過程中隨便碰到一根藤條、小枝甚至是葉子都有可能改變它的飛行方向,所以一發子彈在叢林中準確的命中目標的慨率很小,這無關槍法準不準。
爲什麼衝鋒槍又可以呢?
一是由於ak47的穿透力,二是因爲ak子彈的量
。
穿透力強就使它可以擊穿小樹、小枝,子彈的量大……就意味着不管子彈怎麼偏離方向,還是有很大的慨率能擊中目標,甚至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爲那些子彈偏離了方向才擊中目標。
也正是因爲ak47的這個特點,所以才使得它在越戰中完勝美國的m16。
m16的特點是精度高、射程遠,缺點是穿透力不足……這優缺點在空曠的野外也許能佔部份優勢。然而在叢林裡就很悲催了……穿透力不足就意味着它無法擊穿小樹,同時樹木也會讓精度和射程發揮不了作用。再加上m16難於保養、以及槍托是玻璃纖維不適合近戰等缺點,使得它在越南戰場上是一個完敗的結局。
當然,m16與我手中的狙擊槍還是有區別的,否則的話我也就乾脆用ak47算了。
戰鬥在十幾分鍾後就結束了,不過才八名越軍……他們在我軍的幾麪包圍之下很快就一個個倒下,一個也沒跑掉。
不過這些越軍也算種,一個投降的都沒有,就連那個被我擊中右手的越軍也拉響手榴彈自殺了。
“排長!”這時小山東遞上了步話機。
“什麼情況?”我剛接過步話機,裡頭就傳來了連長的詢問聲。
“遇到越軍小股部隊的阻擊!”我說:“不過已經消滅了,我軍沒有傷亡!”
“打得好!”步話機裡傳來連長的讚許聲:“繼續前進!記住,遇到敵人大部隊不要硬頂,等待增援!”
“是!”我應了聲,就朝身後的部隊揮了揮手繼續前進。
這種搜索,與我之前所說的在叢林與越鬼子作戰不一樣。
首先,這整個行動都是有計劃、有次序的,排與排之間、連與連之間、甚至是營與營之間都相隔不遠能夠互相支援。
就比如說我們連,各排都適時向連部報告自己的方位和情況,一旦有哪支部隊遭遇敵軍的阻擊……當然,像我剛纔那樣遇到的那樣十幾分鍾就能解決的小部隊,就沒必要再要求增援了
。遇到越軍大部隊,我們得到的命令是不要硬衝硬打,而是拖住敵人、與敵人保持接觸等待支援。
接着就是附近的兩個排很快就會從側翼對越軍進行包抄,甚至如果越軍兵力、火力不弱的話,附近的連隊也會趕來支援。
這種戰術在第一天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也許是越鬼子並不知道我軍改變了戰法,所以就像往常一樣設下埋伏等着我軍搜索部隊……其結果可想而知,一開打越鬼子似乎是佔了上風,有備打不備不是?而且越軍火力很足,一陣槍響過後我軍就會倒下好幾個人。但是……聽到了槍聲和接敵的報告後,我軍其它部隊就像是螞蟻一樣從四面八方趕往接敵位置……
這時的越軍也許會意識到了危險想要迅速擺脫我軍,但是一旦暴露後想要脫離包圍圈又談何容易。
遇到越軍大部隊的是五連三排。
三排首先按照命令“纏”着敵人……這種纏指的並不是衝鋒陷陣,而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他們在發現遇襲後的第一時間就撤退,於是傷亡並不是很大。在敵人準備逃離時又緊緊的跟了上去,時刻與越軍保持接觸。
接着聞聲趕來的一排和二排也投入了戰鬥……這時勝利的天平就向我軍方向傾斜了,接着在四連趕到之後……戰鬥很快就結束了。
整場戰鬥進行了半個多小時,我軍傷亡十五人,越軍二十八人當場被擊斃,一人被俘,四人逃跑……之所以還會有四人逃跑,是因爲我軍對地形不熟讓越軍鑽了空子。
我也是事後從連長的宣傳那才得知了這些戰果。
其實我覺得這傷亡比例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從這一仗,我似乎感覺到了部隊的改變……
剛上戰場上時我根本就感覺不到其它部隊的存在,這並不是說其它部隊就真的不存在了,那是一種感覺……就像打羣架時,身邊明明有朋友在,但心裡卻清楚他們不會幫忙,所以還是感到勢單力孤。
初時我軍的部隊也是這樣的感覺,這也不是說其它部隊不夠勇敢或是貪生怕死,而是我們打我們的,他們打他們的,各不相干。說白了就是相互之間沒有配合、沒有默契,人雖多但卻像是一盤散沙
。
但是現在……我分明就感覺到了一排、二排,一連、三連甚至是其它營……而且也很清楚,一旦自己遭遇到越軍大部隊阻擊,我軍的這些部隊很快就會在上級的統一指揮下趕來增援。整支部隊就像是一臺機器,一臺梳理叢林的機器。
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呢?我認爲這就是戰場的作用!
戰場就是最好的學校,在這裡沒有人可以偷懶,也不敢偷懶,因爲偷懶就意味着要以鮮血和生命爲代價。於是,所有的人包括戰士、包括指揮員,都在拼着命的學習、適應、應用……所以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部隊的素質就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這種進步也許是在後方几年的時間都沒法達到的。
當然,這進步也是用戰士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匆匆打掃了下戰場後,部隊就再次走上了搜索的道路。這一路上就風平浪靜,三個多小時後就來到了路克。
路克是一個小村,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水的源頭,據說這村子附近有幾條小溪自山而下彙集到一起形成一條河,所以纔有路克這個村名。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原本也應該是個很淳樸的鄉村,可是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在經過這個村子時卻三番五次的減員,原因是時不時會在路上踩響地雷……如果說一次、兩次那還不奇怪,可是如果有八次、十次……而且詭異的是那些地雷大多都埋在山路中央,該村村民卻一個都沒有被炸傷,這就不得不讓人起疑了。
我把手一揮,陳依依和讀書人就分別帶着一個班的戰士端着槍從左右兩翼朝村莊包抄了上去。而我則舉着狙擊槍爲他們提供遠程掩護,狙擊槍的優勢在這時候就能體現出來了,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我在這高處甚至還可以通過對講機實時爲他們提供一條最佳路線。
吳志軍的三班也做好了戰鬥準備,隨時都可以提供增援。
但這一切似乎都是沒有必要的,沒有槍聲,也沒有爆炸聲,不過一會兒對講機裡就傳來了陳依依和讀書人的報告:“一切正常!”
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爲我相信越南村民個個都“訓練有素”,他們不會這麼容易就讓我們給看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