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叮那。信使勒緊繮繩,快馬如泣嘶鳴,前蹄揚權。安然鼻子氣息粗喘,不安的打個圈,才慢慢平靜下來。
適時,信使踏鞍落馬,打聽了句,快步走到首席之前,抱拳施禮,從背上取下一管卷軸,恭敬說道:“朝廷急告,呈與知杭州事範公。”
朝廷公文,不送到州衙,卻耍直接呈給範公,莫不是出了什麼大事,底下衆人心中猜測,也沒有了宴飲的心思。紛紛悄聲議論,沒有留意一些人相互示意,嘴角綻出縷縷笑容。
“老夫便是範仲滄
。心中也泛起一縷驚疑,表面上卻不動聲色,輕輕揮手,自然有隨從上前接過卷軸,遞給他觀閱。
“職下告退。”信使似乎非常忙碌。行禮之後,立即踏鞍上馬。奔疾而去。
輕輕展開卷軸,這是特製的絲綢錦帛,在上面書寫的文字,深深印在其上,就是不慎落於水中,只耍不浸泡太久,撈起來抖去水珠,字跡依然清晰可見,造價不菲,材質與聖旨相當,一般情況下,普通官員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當然,對於范仲淹而言,已經不在乎什麼規格待遇之類的,看重的是錦帛上的內容,匆匆細閱,頓時一怔。沉吟片刻,眉宇間微皺,似喜似憂,情緒令人難以琢磨。
與范仲淹位置相近,聽聞底下的議論,顧可知輕聲問道:“範公,朝廷有何令下?”沉默,隨手將卷軸遞給顧可知,范仲淹忽而嘆道:“沒想,今日歡聚。卻成了老夫的伐行之宴
聲音不旁人仔細留心,都已經聽到,微微愕然,想到幾年來范仲淹貶職經歷,臉色頓時變了,難道是朝中小人作祟,向皇帝進讒言,又要把范仲淹貶到他處。
從慶曆四年開始,由徘州、鄧州、荊南知府。再到現在的杭州,范仲淹根本沒有在一個地方待滿三年,來到杭州更是不足一年時間,現在又要調移,難道說朝廷真的對朋黨之論忌諱如斯。
心潮起伏,青年氣盛的王安石黝黑的臉色沉了下來,正想着該如何發泄心中怒氣之時,卻聽顧可知驚喜叫道:“恭喜範公榮升!”
什麼意思,喜從何來,衆人連忙看向顧可知,卻見他亮出卷軸正面,笑容燦爛道:“朝廷擢範公爲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知青州、兼京東東路安撫使,即日赴任。”
一陣詭異的沉寂,忽然一片譁然,特別是幾個與范仲淹交好的儒士,更是興奮不已。
要知道自新政失敗之後,范仲淹那參知政事(副相)的頭銜當然被錄奪而去,之後幾年下來,差遣職務以知州事居多,榮譽職務越來越少。知那州時還有個加官給事中。可是到了杭州,卻只掛着知杭州事的頭銜而已。
許多人都認爲范仲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日趨下降,或心悲憤填膺,或幸災樂禍,而今,卻是峰迴路轉,其他的就不用說了,資政殿學士。那可是執政大臣的榮銜,就憑這點,誰敢說范仲淹聖眷已失。
沒有身居要職的范仲淹已經讓很多人敬重,如今更是不介意錦上添花。紛紛上前祝賀,歡聲雷動,似乎升官的是他們一般。
當然,就是在歡慶時刻,暗處裡卻有些不和諧的聲棄。
“怎麼回事?。
“我也奇怪,不是說嫌他礙眼,要想法將其調離出杭件嗎。”
“姓呂的收了錢,辦事卻不地道
“話可不能這般說,這事呂大閣還是辦成了,只不過與我們的設想有些差別而已,不是貶謫而是升官罷了。”
“也就是說,我們撒下重金。反倒成全了他。”
“也不是沒有任何好處,起碼人走了,我們以後不用再受折騰
“噓,噤聲,有事回去再說。”
臉上浮現不知真心還是假意的笑容,一幫衣飾華麗的士伸棄賈紛紛擁上前去,隨波逐流,與衆人一齊恭喜范仲淹,心中卻恨得咬牙切齒,幾經辛苦,纔打通內宮門路,心痛地舍下了重金,終於達成目的,然而他們卻沒有多少喜悅。
畢竟,按照他們的本意,自己花了錢,是希望看到對方悲慘遭遇的。不過事已至此,只有打落牙齒和血吞,卻要裝做歡呼雀躍模樣,再是難爲他們了,想到疏通關節送出的厚禮,不少人傷悲流淚。
其實,和官衙要借的錢糧相比。送出的禮物價值卻也差不了多少,也不是他們腦殘,恨范仲淹入骨,故意要與之作對,而是迫不得已。
范仲淹到任以後,又是賑災。又是修堤,確實是爲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問題在於,出錢出糧的卻是他們。偶爾爲之也就罷了,士伸還可以接受,可是這種一而再。再而二。凡經越過他們的心理底你自命清高,不與之同流合污,可以;你想懲惡揚善,造福百姓。那更加沒有問題,但一切的前提必然是,不觸犯他們的利益。不要小瞧任何地方的士仲商賈。他們的能量,或許不能動搖王朝根基。但是想對付一個官員還是綽綽有餘的,特別是范仲淹知交固然滿天下,但是得罪的人也不少,同仇敵愾,很容易形成合流。
一切很順利,聽說要對付范仲淹,許多關節不攻自破,給予極大的方便,但是結果怎麼卻截然不同呢,暗罵呂太監活該斷子絕孫。
士仲憤然,可是張元善的臉色卻也不怎麼喜悅,口中反而有幾分愁苦。畢竟范仲淹離任,怕貸借策略也隨之煙散,多日努力忽成白費,怎麼高興得起來。
來得不是時候啊,欣喜之意慢慢過去,參與青苗錢計劃的幾人腦中浮現同樣的念頭。
微微苦笑,范仲淹心中輕嘆。說是朝廷急告,可是從落印卻能知道這是出自皇帝的旨意。怕是不能推辭了。
“爲範公伐行,祝範公體泰安康。早歸中樞,濟世安邦,含澤萬民宴會到了此時,卻是氣氛最爲濃烈的時刻,衆人紛紛上前敬酒、祝願。
歡慶的時候,總是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漸漸地,已是夕陽西下。燈燭燃起,宴席卻未曾散去。但也接近了尾聲。
受到衆人接連不斷的敬酒,范仲淹面色紅潤,顯然也有幾分醉意,在隨從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向衆人告罪,退席回衙,微微對望,楚質與張元善也悄然追了上去,范仲淹似乎也料到他們會跟上來,在隨從的攙扶下,走到官轎處便停了下來。
“太守。”
兩人連忙上前見禮,心情有些複雜,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
好。
“不必多言,你們之意老夫明白。”范仲淹輕聲說道:“事出突然。老夫也不曾料到,待我回去仔細思慮,你們明日再到州衙吧。”
兩人允應,恭送范仲淹坐轎離去,久久不語。
片剪,楚質輕聲問道:“張兄,此時,你在想些什麼?”
“功敗垂成。”張元善顯然有些失望,茫然反問:“你呢,有什麼念頭?”
“一首詞。”
沒有理會張元善詫異的目光。楚質上前幾步,迎着微微晚風,朝范仲淹遠去的方向高聲吟唱道:“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冷泉亭邊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池明月碧琉婚。”
詞令迎風而散,傳得極遠,在山間隱約迴響,席間衆人清晰可聞,細細品味,歡鬧的情緒慢慢淡了下來,是啊,范仲淹此去,何時方能重回杭州城,什麼時候才能像如今這樣,與大家舉酒歡聚。
尋思范仲淹以來,賑濟饑民,淡治西湖,提攜後進,做了許多有利百姓的事情,而今就要調離杭州,從此以後天隔南北,以他的年紀,恐怕真是再無相見之日,想到這裡,衆人也沒有了宴飲的興致,紛紛散去。
楚質的心情也是這樣,在范仲淹的轄下做事,雖然是辛苦勞票了些。但是卻過得很充實,受益良多,如今他就要離去,心裡怎麼沒有些感傷。
翌日,州衙之內,裡外衙役盡是一片喜氣洋洋,由衷爲范仲淹感到高興,而書房之中。氣氛卻有些沉重。
良久,張元善打破沉寂,有些心灰意冷:“此法沒有太守主持。怕是難以施行
“莫要氣餒范仲淹輕聲勸慰起來,並拿王安石舉例道:“只要有心,介甫在鄲縣之時,也是憑一已之力,將此法推行成功
拱手錶示謙虛,王安石也有些遲疑,最終還是據實說道:“範公,鄲縣情況與杭州不同,雖逢災荒,但錢糧卻是不缺。”
“並非是下官妄自菲薄,若是沒有太守坐鎮,恐怕休想從那些士伸手裡借出一粒米。一枚錢。”張元善悲觀說道,但是衆人卻知道他所言不虛。
范仲淹在任的時候,那些人還有幾分顧忌,但他就要離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若是范仲淹能坐回參知政事。執政大臣的位置,那更加好說,現在卻是赴任青州,遠離杭州,影響力愈加輕微了。
房中衆人再度沉默,異刻,卻聽楚質咳嗽一聲,輕輕說道:“其實。那個,錢糧問題,我好像已經解決了
什麼意思,幾人看向楚質,是真有其事,還是故作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