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交鋒 (1)

站起來的藍煜星,先向考官微微欠身,行了一箇中國式的鞠躬禮,再次挺直身軀以後,很自然地從左到右,向考官行了一圈注目禮。考官們能夠感覺到,藍煜星的目光是禮敬的,是友善的,可是,很奇怪,就是這樣一個處在應試地位的考生,就是這樣一個表達尊敬的眼神,卻讓他們感覺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壓力,因爲,他們在他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種與他的年齡、身份不相稱的威嚴,這使得所有考官都不由得欠了欠身,坐得比之前要直挺了許多。做在場上的,只有極少數人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藍煜星朗聲發言: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考官,上午好。首先,感謝S市公考委員會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使我能夠站在這裡展示自己的能力,接受組織的挑選。

一番禮節性的陳述以後,藍煜星的發言進入了正題:“對今天的考題,我所持的觀點是,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他的觀點,並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畢竟,中國的歷代的學生,從小接受的就是這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教育。一些瞭解內情而又同情藍煜星的記者暗自爲他擔心:他選擇的是一個比較保險的立場,作爲率先發言的人來說,這種選擇的也許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觀點不能夠做到獨立特行,儘管不會有太大的閃失,但也不容易得高分,除非他的表達特別好,他的對手無論在能力上還是背景上都過於強大了。

藍煜星在繼續: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陳述我的觀點。

第一,回顧歷史,我們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在國外也不例外,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穌,無不是在深刻的苦難中磨鍊出堅強的意志,這才超越了自我,創立了偉大的學說或宗教理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見,相對於順境,逆境更能夠鍛鍊人,使人堅強。

第二,正視現實,我們應該看到,人本身都有好逸惡勞的本性,順境容易使人喪失追求的意願,沉緬於前輩的積蔭之中,不思進取;而在逆境中,人才會自覺地去奮發圖強,纔會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然後走出自己的人生。

第三,展望未來,作爲年輕一代,我們應該牢記,前輩用鮮血和生命爲我們換來了美好的生活,正因爲如此,我們才應該居安思危,思危奮進,正像視察西柏坡時所強調的那樣,我們必須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而不能像滿清的八旗子弟,在順境中喪失了鬥志,在安逸中消磨了意志。

借古而知今,居安以思危。綜上所述,我認爲,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陳述完畢,謝謝!

對所有的考官來說,今天的面試是特別的,從來面試都是封閉的,而今天卻是開放的;從來面試都是居高臨下的,而今天他們卻有一種聆聽的感覺。所以,當記者席上傳來一陣熱烈的掌聲的時候,一些考官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是應不應該鼓掌,好在主考官還很沉着,而對這樣的場面,還能夠做到巍然不動,有兩個考官看了一下主考,尷尬地把舉起的手又放了下來。

面試還在繼續,接下來發言的兩個人,立場各有不同,但顯然在實力上與藍煜星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和開場熱烈的場面相比,考場的氣氛沉寂了許多。可藍煜星清楚,真正的對手還沒有出現,而這兩位考友,恰恰爲許楓的出場做足了鋪墊。看來,今天比試將異常艱苦,藍煜星做好了打攻堅戰的準備。

果不其然,許楓一出場,便令在場所有的人眼睛一亮:

尊敬的省紀委嚴書記,市委黃書記,組織部談部長,尊敬的主考和各位考官,記者朋友們,各位考友……

許楓話聲沒落,藍煜星心裡便是一驚,果然是世家子弟,R大的高材生,僅僅在問候上就考慮得比自己要周全;記者席上也傳來一陣竊竊私語,讚歎都有之,但也有人在小聲嘀咕:這馬屁拍的,真是溜啊。

許楓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還在從容地侃侃而談:我的觀點是,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

首先,從人的身心發展來看,一方面科學的營養供給、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比起匱乏的物質保障,欠缺的公共衛生服務,更有利於人的生理成長。另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人心智的成長。逆境中,學習環境是壓制性的,可以認知事物,但是順境中,提供的是鼓勵性的教育氛圍,更有利於認知的系統發展。逆境中可以認識到人生的艱辛,但也容易產生焦慮和痛苦,甚至產生對他人的疏離感和不信任。而順境當中,我們更可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友情的可貴,從而擁有寬容開放、健康的心態。逆境中,對人品格的培養是有條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壓範圍,造成人格的扭曲。而順境中,對人品格的培養,卻是潛移默化的,通過積極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鍛造更健全的人格。

其次,從人的社會化進程來看,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滿足人生各階段的成長需求,當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順境中家庭的關愛讓我們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識,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的時候,順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們學業有成,謀生有道,而缺乏教育,則一時失去成長依託,迷失生活方向。當我們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時候,順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獲得終生成長的動力,而逆境的衝擊,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人社會角色的成熟,因爲人的成長,總是以其獨立的擔當恰當的社會角色爲標誌的,逆境中的困頓,容易產生挫敗感,使人打斷終生成長的進程,而順境中持續的社會發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諧的日常生活,爲人的社會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間。

另外,我想請教一號考友一個問題,據調查,身處暴力家庭中的兒童,自卑心理的產生率是60%,而正常的家庭還不到10%,對這樣一組數據,請您在接下來的自由討論中,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我的觀點陳述完畢,謝謝!

對這樣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究竟怎樣解釋這個問題呢?

良久,一陣熱烈的掌聲爆發了,力度,持久度,與剛纔給藍煜星的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十章 拜託(下)第一章 歸途(上)第一章 歸途(中)第二章 感恩(下)第八章 推心(下)第三章 餘生第八章 雙星(2)第十二章 識破第十章 析文(下)第十六章 斷點(上)第七章 迂迴(上)第二章 隱憂(上)第三章 餘生第二十四章 沉浮第二十四章 惜別(上)第十二章 前奏(下)二十九章 誘惑第十三章 支持(上)第五章 交鋒 (1)第九章 明暗(上)第一章 遇險第七章 突變(1)第十四章 新局(上)第十四章 爆料(上)第十一章 行動第四章 臨戰(2)第十三章 大鱷(上)第四章 蒙冤(2)第十一章 矛盾(上)第九章 明暗(下)第三章 考察(下)第十四章 爆料(上)第十七章 兄弟(上)第九章 置腹(下)第十五章 伏虎(上)楔子第十二章 和諧(上)第十三章 開庭(三)第八章 餘音(下)第十二章 石出(上)第十六章 抉擇(下)第四章 疑人(上)第二十章 證據(上)楔子第七章 真相(1)第五章 暗算(上)第八章 商定(下)第十五章 詭計(下)第九章 置腹(上)第十八章 摸魚(下)第九章 置腹(上)第六章 過年(下)第八章 推心(下)第三章 入手(3)第十六章 蹊徑(上)第一章 重逢(2)第十二章 石出(下)第二章 公考 (3)第十四章 曙光(上)第四章 應對(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上)第四章 臨戰(2)第四章 臨戰(3)第二章 逃避(2)第六章 機遇(下)三十八章 天晴第十章 析文(下)第一章 歸途(上)第二十一章 真情(下)三十章 憶苦第二十二章 喋血(下)三十八章 天晴第六章 雙姝(下)第十五章 轉折(下)三十一章 藍第一章 蛻變(1)二十五章 爭執第二章 柳暗(上)第九章 親情(上)第四章 應對(下)第八章 商定(上)第八章 深入(上)第九章 置腹(上)第二十一章 真情(下)第二章 僵局(2)第三章 餘生三十八章 天晴第二十二章 拔雲(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九章 明暗(下)第二十一章 惡夢(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下)第十二章 狩獵(下)第三章 入手(2)第三章 入手(1)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十四章 激辨(上)第十七章 出征(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八章 商定(下)
第十章 拜託(下)第一章 歸途(上)第一章 歸途(中)第二章 感恩(下)第八章 推心(下)第三章 餘生第八章 雙星(2)第十二章 識破第十章 析文(下)第十六章 斷點(上)第七章 迂迴(上)第二章 隱憂(上)第三章 餘生第二十四章 沉浮第二十四章 惜別(上)第十二章 前奏(下)二十九章 誘惑第十三章 支持(上)第五章 交鋒 (1)第九章 明暗(上)第一章 遇險第七章 突變(1)第十四章 新局(上)第十四章 爆料(上)第十一章 行動第四章 臨戰(2)第十三章 大鱷(上)第四章 蒙冤(2)第十一章 矛盾(上)第九章 明暗(下)第三章 考察(下)第十四章 爆料(上)第十七章 兄弟(上)第九章 置腹(下)第十五章 伏虎(上)楔子第十二章 和諧(上)第十三章 開庭(三)第八章 餘音(下)第十二章 石出(上)第十六章 抉擇(下)第四章 疑人(上)第二十章 證據(上)楔子第七章 真相(1)第五章 暗算(上)第八章 商定(下)第十五章 詭計(下)第九章 置腹(上)第十八章 摸魚(下)第九章 置腹(上)第六章 過年(下)第八章 推心(下)第三章 入手(3)第十六章 蹊徑(上)第一章 重逢(2)第十二章 石出(下)第二章 公考 (3)第十四章 曙光(上)第四章 應對(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上)第四章 臨戰(2)第四章 臨戰(3)第二章 逃避(2)第六章 機遇(下)三十八章 天晴第十章 析文(下)第一章 歸途(上)第二十一章 真情(下)三十章 憶苦第二十二章 喋血(下)三十八章 天晴第六章 雙姝(下)第十五章 轉折(下)三十一章 藍第一章 蛻變(1)二十五章 爭執第二章 柳暗(上)第九章 親情(上)第四章 應對(下)第八章 商定(上)第八章 深入(上)第九章 置腹(上)第二十一章 真情(下)第二章 僵局(2)第三章 餘生三十八章 天晴第二十二章 拔雲(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九章 明暗(下)第二十一章 惡夢(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下)第十二章 狩獵(下)第三章 入手(2)第三章 入手(1)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十四章 激辨(上)第十七章 出征(上)第二十四章 惜別(下)第八章 商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