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

開始書寫詔書時,孫洙手有些顫,這個參知政事的人選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一旦在宣德門外張榜公佈,不知會驚到多少人。

時隔七八年,沉浮於南方諸州。

想不到天子竟然還能記得他。

曾布曾子宣。

……

“竟然是曾布!”

“曾布爲參知政事?!”

韓岡猛然坐直了身子!與蘇頌對望的眼神中滿是訝色。

已經不是“新黨大興”的問題了,天子這明擺着是等不及形勢自然而然地發展,而是光明正大的要逼新黨分裂!

曾布可是被王安石恨之入骨,與呂惠卿都是死對頭。但這個曾布,畢竟也是新黨的干將,一旦他上臺,一樣會堅持新法,只是跟王安石、呂惠卿肯定合不來。

控制得好的話,異論相攪同樣可以成立。

趙頊雖然病重,但帝王心術還是用得這麼溜。得到的結果遠遠出乎韓岡的預料,“家嶽這一回可是要跳腳了。”

“當真這般恨曾子宣?”蘇頌有些驚訝。

“恨之入骨。”韓岡很肯定。自曾布叛離新黨,他從王安石口中聽到曾布曾子宣這個名字,加起來也不到十次。

蘇頌沉默了片刻,嘿然一嘆:“這就是大拜除!”

韓岡點頭附和:“的確是大拜除!”

不約而同,韓岡和蘇頌都是將重音落在“大”字上。

只要在朝堂上有三分經驗,一看招入三名翰林學士草詔,就知道是什麼樣的情況了。但更迭兩府人事,是一樁極爲精細的手術。絕對不會如今天這般劇烈。即便因爲國政需要,通常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王安石主掌變法,政事堂中的生老病死苦,分了王安石太多的精力。趙頊欲加以改變。可除王安石和曾公亮以外的三位,也是用了一年的時間才逐步更換完畢,換成了對新法掣肘不多的一批新人。

韓琦舊日曾一紙落下四宰執,那時倒是特例,今天則同樣是特例。

曾布上來了,但兩府中似乎人選還是不足。韓岡和蘇頌又猜測起剩下的可能,最多也只有一兩個空位了。

章惇轉入東府升任參政的可能給他們共同否定了,這不是受到了韓岡的牽累,而是在曾布任參政後,東府中不需要再多一名新黨。

“籓邸呢?”蘇頌問着,“曾在開封府做過的那位。”

“是說孫曼叔?”韓岡立刻道。孫曼叔就是孫永,韓岡在開封任職時的老上司,去河東時的前任,韓岡與他頗有些交情,可他並不是個好人選,“孫曼叔更近於舊黨,上去就會被弄下來。蔡確、呂惠卿容不下他。”

“愚兄說的是孫和父。”蘇頌更正道。

“孫固?”同在籓邸,孫固的確也做過開封知府,不過韓岡仍搖頭,“他的脾性可是跟他的名諱一樣硬啊!”

元豐初,京城中已經被傳言將要晉身樞密院的孫固,因爲反對伐夏,被踢到河北去了。如果當時他鬆鬆口,絕不會是又回去知真定府的結果。而且他的立場也偏向舊黨,上來就是被圍攻的份。

此外曾經在兩府中任職過的老臣們,元老們不用去考慮了,那是笑話。吳充前些時候已經病故,馮京倒是還活得滋潤,但因立場關係,也是沒戲。

韓絳年紀太大,快七十了。加之底蘊不足,回來也撐不住局面。當年以兩任相國的資格,都壓制不住政事堂,手腕實在是弱了點。而且他回來還會把韓縝逼出去,有不如無。

元絳元厚之年紀更大,已經養老了,更不可能捲土重來。

真正有資格就任兩府的人選也只有這麼幾個,韓岡數來數去,也沒有更合適的。

蘇頌看了韓岡半天,突然問道:“玉昆,你怎麼不說自己?”

韓岡咧嘴一笑:“小弟是不願意……”他看看蘇頌,“而子容兄你是不需要提,天子考慮兩府之選,必然少不了你。”

蘇頌沒理會韓岡的後半段,追問道:“爲何不願意?”

“還是再過兩年吧。小弟的年齒擺在這裡,現在上去心裡也不踏實。何況若是鬧將起來就沒時間做正事了。”韓岡衝蘇頌笑了笑,“小弟倒是覺得子容兄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愚兄不可能的。”蘇頌很乾脆地搖頭。

“爲什麼?”韓岡疑惑起來。

雖然蘇頌跟自己走得很近,又有姻親。但他的年紀已長,在兩府中做不了幾年,完全沒有章惇那般讓人擔心。且即便他不是趙頊心目中的第一人選,可因爲近於氣學,只要韓岡這邊辭位,蘇頌絕對是個最佳的替代選擇,必然能得到韓岡全心全意地支持。

“籍貫啊……”蘇頌對韓岡在這裡犯糊塗有些驚訝,“玉昆,你不覺得兩府中南人太多了一點嗎?”

韓岡眨了眨眼睛,隨即恍然。不比後世,如今地域之別,其實被看得極重。

南人不可爲宰相,世傳是太祖皇帝所說。而寇準知貢舉,據傳也曾經將南方士子大加刪落,還說又奪南人一狀元。到了王安石主持變法,司馬光好像也拿他的籍貫說過事。而起新舊兩黨中,籍貫之分也十分明顯。北人多舊黨,南人則多隸新黨。

眼下兩府之中,天子大用新黨,所以南人成了主流。章惇福建人,呂惠卿福建人,蔡確福建人,王安石江西人,曾布江西人,薛向、郭逵是另類可以不計,韓縝倒是河北的,有名的靈壽韓,可他眼下就是孤家寡人一個。

若是按照這一張名單定下了兩府人事,再加一個福建籍的蘇頌,兩府之中北方人的比例的確是低過頭了,而福建籍的宰執數目也未免太高了一點。

那麼再接下來,就不再是新舊黨爭,而是南北之爭了。情況反而會比之前更麻煩,天子穩定朝綱的心意也不可能達成。

不能身登兩府,蘇頌卻毫無芥蒂地對韓岡笑道,“所以愚兄不可能入兩府,之前也沒有提鄉貫淮南滁州的張璪,但玉昆,你可是北人啊。”

韓岡現籍關西,祖籍京東,當然是標準的北方人,但他不願意湊熱鬧,搖搖頭,繼續喝酒吃菜。

蘇頌卻道:“不管玉昆你願與不願,只看你的身份、籍貫,天子不會落下你。”

“爲什麼不可能是韓子華【韓絳】替代?”

“說不定真的會有他。你一個,再加韓子華,就算韓玉汝不得不離開,也說得過去了。”蘇頌看着手上的酒杯,“新舊兩黨處置完畢,現在天子應該想到籍貫了。”

要想平衡南北,必然要有個北人宰相。韓縝的政治傾向並不是新黨,他是不可能被提到宰相位置上的,那隻會讓他成爲衆矢之的,根本坐不穩位置。維持現在的參知政事已經很勉強了。而韓絳現在卻成了最合適的人選。而韓岡身份特殊,還是太子師,宰相之位不可能給他,可做參知政事或是樞密副使也能有足夠的影響力。

小半刻後,拜韓絳爲宰相的詔書出來了,而韓岡爲樞密副使的詔書也只隔了兩刻鐘。

一切盡如所料。

“糟了,家裡沒人啊,別糊里糊塗地接下來。”韓岡雖是這麼說,身子卻動也沒動,倒是開玩笑的意思居多。

蘇頌也沒催韓岡,這本來就是笑話,“拜除的詔書當會留到了明天的官衙中宣讀。”

但片刻之後,韓岡和蘇頌都跳了起來。石得一竟然揹着個黃綾包裹帶着十幾名班直,找到了西十字大街橫巷裡這間不起眼的小酒店中來。

“好個皇城司!”韓岡和蘇頌的眼神中隱隱閃過怒意。連重臣都敢派人跟蹤,改日揪住幾個不長眼的,好好敲打一番!

但現在兩人都不可能發作,只能出店到了院子裡,小小的院落擠滿了韓岡和蘇頌的隨從,根本就不是受詔的地方。

幸而拜除執政,不可能在小酒店裡完成。石得一先滿臉堆笑的向韓岡道了喜,然後就催促他快快回府接詔。韓岡搖頭,辭而不受,三句兩句就將石得一打發走了。

石得一走時倒也不以爲意,宰執的任命,受命者肯定是要做作一番的。

一名受清涼傘的相公差點就在他家的院子裡接了詔,躲在廚房裡的店主一家已經有人嚇得昏過去了。韓家的一名元隨不耐煩,過去潑了兩瓢涼水將他弄醒,讓人繼續上菜。

韓岡和蘇頌重新坐定下來,蘇頌笑問道:“玉昆,你現在還不想做嗎?”

“我可不湊熱鬧!”韓岡搖搖頭,他堅持着。

但接下來的消息讓他眉頭皺了起來。

或許是感受到了韓岡拒絕時的決絕,新一份詔書出來了,卻不是有關兩府的——程顥爲資善堂說書,王安石爲資善堂翊善。

說書和翊善都是資善堂的講讀官,與韓岡同爲太子師。這兩人,一個與韓岡有半師之誼,一個更是韓岡的岳父,平章軍國重事。無論哪一個,都能在資善堂裡壓韓岡一頭。

韓岡嘆了一聲,天子終究還是要壓着自己。

“玉昆,樞密副使,你還不接嗎?”蘇頌語氣沉沉地說道。

一抹嘲諷的笑意浮現在韓岡臉上:“天子以爲小弟不擔任樞密副使,就壓不下新學洛學嗎?”他的眼神轉利,“若說新學、洛學,乃至其他學派,都是師長建個房子,然後學生們在裡面疊牀架鋪。但氣學不同,是一代更勝一代,後人學習前人經驗,改正前人的錯誤,一步步向前。哪個能走得更遠,站得更高,還用說嗎?!”

對韓岡而言,《自然》期刊的意義,可比樞密副使重要得多,在剛起步時,他並不打算分心。何況一張清涼傘乃是自家物,遲早到手,有必要向皇帝低這個頭?

不幹就是不幹!

而且皇帝的算盤,可不一定打得響。有些事,不是他把握得了的。

韓岡笑容中的自信,真實無虛。

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二)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五)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
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二)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五)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