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

韓岡覺得五千到一萬應該差不多是兩邊的極限了,正如折可適的推測,多和少的可能性都不大。

“當如經略所言。”

折可適雙眼低垂,隱藏起眼中一閃而過的驚異。韓岡的判斷雖然出自於自己,但就在聽了分析之後,轉瞬間便得到了答案,可見他對軍事瞭解之深,正所謂盛名之下、固無虛士。

“會……會不會是阻卜人私下裡潛來助陣,只是得了西賊的收買,並沒有得到耶律乙辛的許可?”黃裳的質疑一開始有點缺乏自信,但他看了折可適一眼之後,氣勢卻莫名其妙地漲了起來:“由此一來,那一夥賊寇的兵力人數也能解釋得清,藏頭縮尾的原因也就找到了。”

“這個可能不能排除……要是真是這個原因,那就太好了。”韓岡笑了一笑,黃裳似乎是在針對折可適,這文人對武人的鄙視看起來幾乎都是根深蒂固了,“……不過,事情還是得往壞處準備。至少這樣不管怎麼變化,情況都不會變得更糟,若是反過來可就不妙了。”

黃裳一時沉默了下去。

“那些阻卜部族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折可適則是三分不滿、七分冷淡地瞥了黃裳一眼,若非他是韓岡的幕僚,有什麼資格在這件事上插嘴?黃裳是韓岡的幕僚,的確得給他留三分顏面,但折可適卻是忍不下來,小事倒也罷了,這等軍國重事豈能由得書呆子說嘴:“如果僅僅是幾個阻卜的小部族私自出兵相助,他們是不會過來攻打緊鄰西京道的豐州。否則一旦事發,他們只有死路一條。只可能是耶律乙辛,那竊國老賊爲人奸狡,阻卜人的出現,不過是他用來訛詐朝廷的手段。”

韓岡一見折可適針鋒相對,心中就嘆了一聲,這折可適還真是年輕氣盛。正想打個圓場,卻見黃裳拱了拱手,向折可適低頭道:“黃裳受教了。”

黃裳誠懇受教的態度,很有風度,但從折可適的角度來看,卻等於是給他添堵。不過世家出身的折七郎還是很擅長應對這樣的場面,立刻回了一禮,“還要多謝秀才的指點,指明瞭在下的疏漏之處。”

兩人一人一句,三兩句話的工夫,就彷彿化解了兩人之間的芥蒂,言笑甚歡起來。

韓岡一切都看在眼裡,很有幾分欣賞他們這樣的做派,要是他們針尖對麥芒地鬥起來,那就讓人失望了,幸好不是這樣。不過也該打住了,韓岡沒有時間陪兩位閒人談天,見折可適,只是要聽一聽豐州屠村之案的詳情的,不是徵詢折可適的意見。

關於目前西北將三個國家都牽扯進來的戰局,議論得太多就過頭了,這不是折可適、黃裳有資格摻和的話題。即便韓岡想對此做出些應對,應該是召集河東路經略司的主要官員和將領們來議事,然後向朝廷建議。集衆人之智纔是正途,可不是隨便找兩個人議論幾句,拍拍腦袋就下決斷的。

招了屬吏進來,點了湯。折可適喝過飲子之後,識趣地起身告辭。此是爲點湯送客。

折可適離開,韓岡啜着溫熱的香薷飲,皺着眉想着眼下的局面。黃裳不敢打擾,靜靜地守在一邊。

目前還不知道朝廷那裡對於阻卜人的出現是什麼樣的反應,這是肯定要寫奏章上報的,甚至還得在奏章中請罪——豐州、麟州都是河東治下,被屠了村,韓岡難辭其咎。

擡起眼,吩咐黃裳道:“勉仲,你幫我擬一份請罪表,豐、麟兩州的事,我總得給個交代。”

此乃應有之理,黃裳沒有多話,站起身,道了一聲是,卻是去內廳找筆墨寫表章去了。

只剩韓岡一個,一直保持在臉上的沉穩微笑,終於維繫不下去了。咬着牙,從牙縫裡迸着聲音:“呂惠卿!徐禧!”

之前確認了徐禧要鎮守鹽州之後,韓岡不顧自己僅僅是河東經略而不是任官陝西,寫了勸諫的奏章上去,希望還能來得及挽回局面。但眼下阻卜人既然出現,韓岡明白,局勢如同破堤的奔流洪水,已經不是區區幾個沙包就能堵上了。

要不是呂惠卿和徐禧貪功,根本就不用爲區區幾千阻卜人而擔驚受怕。韓岡甚至不擔心遼人出兵幫助西夏攻打夏州、銀州——党項人的後勤體系根本支撐不住太多的兵力。而且補給線越長,中間受到攻擊的可能就越大。

當雙方戰力相差不大時,後勤決定一切。將戰爭的關鍵點放在鹽州,等於是自曝其短。不過這時候後悔也罷,抱怨也罷,一點意義都沒有。

韓岡和折可適對阻卜人的推斷,等種諤發現他們之後,必然能做出同樣的判斷。但種諤敢不敢冒險?他又能不能說服下面的將校冒險?韓岡對種諤沒有一點把握。

之前契丹人試圖劫掠西陘寨外圍村寨的時候,守在雁門寨的宋軍如果有膽量,有實力,完全可以出寨迎戰,堂堂正正地將契丹人的野心給砸爛,諒遠在朔州城的蕭十三也救援不及。可惜就是韓岡都不能下這個命令,他對河東的兵馬沒有信心,下面的人恐怕也不敢依從。

……對了,想到這裡。韓岡突然驚覺,阻卜人南下的消息,種諤到底知道還是不知道?萬一還沒有撞上,就還來得及讓他們做好準備。得趕快遣人去通知鄜延路,就不知道還能不能來得及。另外,發給京城的軍情急報,也要儘快寫好發出去,不能再耽擱了。

但回到眼下的戰局上,卻只能暫且先看看後續。“這一戰的關鍵或許還得回到銀州、夏州上。”韓岡想着。

給京城的請罪表和軍情急報同時發出去了,提醒種諤的急件,也通過馬遞發往鄜延。此外昭告河東西側緣邊各軍州做好防範,韓岡也同時安排了下去。

幾件事一辦,一時間,韓岡似乎就清閒了起來,連着兩天,政務軍情上都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儘管手上的事情依然很多,但經過了之前幾個月的忙碌,韓岡的工作算是上了正軌,只不過他之前的精力有九成偏向了軍事方面。太原府的政務,卻還有許多地方亟須他關注。

秋稅就不用說了,今年的冬播也要開始準備——關鍵的是要將人力合理分配和調遣。一兩個月之後,也就是小麥種植開始的時候,戰爭很有可能進入最爲激烈的環節,那時候,河東要調動大量的民夫。不再眼前做好準備,到時候,可就麻煩了。萬一明年太原的稅賦大減收,第一個忍不住秋後算賬的甚至有可能是天子。

但民夫的使用,是免不了的。轉運糧草,在南方有船的情況下的確是不難,但四方的道路總在山中打轉的太原,卻只能依靠人力。每一次河東臨戰,總會有民夫逃亡、或是闔家遠走的情況。而在轉運的道路上,更多的被徵集而來的民夫,每天都要掙扎在死亡線上。

韓岡不想這樣驅用民夫,效率實在是太低了。他也在考慮着怎麼樣儘可能少地徵發民夫作爲輔助。眼下就有現成的辦法——軌道。

河東是山區加盆地的地形,軌道想要在這裡鋪設起來,達到貫通南北的目的,韓岡不指望能在十年內成功。但如果是在盆地中鋪設軌道,然後在山區則是利用舊有的山路,這樣一來,爲了後勤轉運而徵集來的民夫,就可以集中在幾段山區,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

不過韓岡想想就放棄了,這樣的軌道,只能軍用,在民用上成本就太高了,無法用商業收入來回補。而且想要修造長距離的軌道,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進行先期勘察,確定路線,將預算方案做好。河北軌道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動靜,一方面是受到戰爭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先期的勘察還沒有完成的緣故。卻沒辦法在這一場戰爭上派上用場,等到戰後再修造軌道,那還不如費點時間,連同山路一起設法鋪設起來。

在河北軌道還沒有成功的情況下,缺乏足夠的經驗和人才,河東軌道的事,只能暫且先放到一邊。韓岡現在在政務上,除了一名知府應盡的義務,另外還有心關注一下河東的煤和鐵。

糧食產量是要受土地數量約束的,一時無法改變。但原始的工業,情況卻要好很多。

鋼鐵是工業化的關鍵,韓岡希望大宋的十幾個路,都能有一個煤鋼聯合體的出現,至少在幾個大區域上,有足夠多的鋼鐵產出——這還是很有希望的,後世年產萬噸的鋼鐵廠,是關停並轉的目標,但在眼下,就是一個國家一年的產量。區區一個萬噸級的煤鋼聯合體,礦石和煤炭的需求量都不高,大宋的東南西北,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山西是浮在煤田上的。後世韓岡不止一次的聽過這句話。而在聽到朔州這個地名,韓岡就想起了後世的平朔露天煤礦。可惜朔州眼下在遼人那裡。大同的火山火坑,韓岡在太原這裡聽說過幾次,許多人當成是奇聞軼事。煤層自燃的現象,證明了大同附近也有露天的煤炭礦藏,可惜那也是被遼國佔據的地方。但在河東這裡,還是有煤有鐵的,也早有了生產,儘管規模不大,不過拓展起來也並不難。

韓岡希望在他離開河東的時候,能留下一個足夠大的鋼鐵工場。錢多了那是肥羊,而鋼鐵多了,卻是震懾周邊國家的武器。

就在韓岡命人蒐集河東煤礦鐵礦的資料的時候,李憲重又回到了太原。

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下)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九)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
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下)第二百七十章 長風(七)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九)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