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

趙頊愣了一陣神後,忽然警醒過來。宰相是朝廷的臉面,不能讓小臣冒犯。

“韓卿,此言不妥。畢竟不是一回事。”他口氣倒是迴護韓岡。

“微臣知錯。”韓岡半轉身對馮京一禮:“的確是韓岡失言,還望馮相公見諒。”

韓岡道歉的態度雖然禮數都到了,可落在趙頊眼中,卻是有點硬邦邦的,看上去似有幾分不服氣的樣子。

趙頊回想起了當日韓岡曾要鄭俠到白馬爲官,親眼見一見他爲了安置流民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年輕氣盛,受不得委屈的模樣。韓岡少年得志,從來沒有受過挫折,忽然之間受了污衊,有此情狀也是難怪。

不過馮京也的確做得不像個宰相,趙頊如何看不出來以馮京的私心。從馮京的角度來講,韓岡最好離着政事堂遠遠的,現在倒也是如願了。

趙頊雙眼半眯了起來,宰相如此,難怪韓岡對中書都檢正的任命避之唯恐不及。的確是要畏難啊,這可比安置流民難多了。

韓岡低頭道歉,馮京則回以寬厚一笑:“無妨,無妨,不過是一時失言而已。”

宰相氣度的馮京,此時恨不得生食了韓岡的肉。他沒想到韓岡竟然如此毫無氣度地當面譏諷他這位當朝宰相,而且還是在天子面前。但韓岡的話,硬是推敲起來,卻還不能算是罪名,只能說是比喻不當,所以躬身一禮就算是道歉了!

可天子已經生疑。

同樣是疑心。韓岡讓天子起疑,不過是日後仕途坎坷一點。可宰相若是讓天子起疑,那等於是宰相之位的基礎受到了動搖。任何行動和言辭,都會引起天子狐疑的目光。

這讓馮京怎麼不恨!

從殿中退出來的時候,已是暮色深沉,只有西面的天空還帶着一點殘存的血紅。

“多斜承相公推重,韓岡方能得償所願。”韓岡拱手一禮。無論如何,方纔馮京都是舉薦了他爲判軍器監,這句客套話,是他必須要說的。

“望你無負天子,用心任事。”

馮京套話回了一句,也不等韓岡回話,便一拂袖袍,轉身而去。雖然步履依然保持着宰相沉穩,但他的這個態度,顯是已經氣急敗壞。

“相公放心,韓岡理會得。”韓岡於馮京身後再行一禮,將禮數做得周全。

但這一下,他與馮京可算是正式撕破了臉,差不多可以等着下面的御史出頭來彈劾了。

當然,一兩個月之內不可能,皇帝對今日之事肯定還是記憶猶新,必然會有所懷疑。但三五個月之後,多半事情就會來了。而韓岡拒絕了韓絳、拒絕了呂惠卿,使得他在朝堂上孤立無援,到時候就只能靠着天子的信任。但天子許多時候是爭不過臣子的,宰相做幾個月就出外的可能並不大。既然馮京幾個月後不會離任,肯定就是韓岡要吃虧。

不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確切點說,是燕雀安知鴻鵠之能!

有個三五個月時間,差不多就已經足夠了。

馮京領頭而行,韓岡不便超過他,故意走得稍慢,轉過廊道,馮京便已經遠遠地走到了前面去。

看着前面宰相修長的背影,韓岡冷冷一笑。

“無負天子”,馮京的最後一句話可是半帶着威脅。

想及於此,韓岡的笑容多了幾分譏諷。

天子的看法從來都不足爲恃!王安石在熙寧初年,於趙頊乃是如師如長,言出無不依從,但不過五六年的工夫,這份寵信便不復存在,最後便黯然離京。

打鐵要靠自身硬。韓岡很早就明確了這一點。

王安石養望的手段,韓岡學不來。而且王安石三十年的積累,不過幾年就消磨乾淨,這前車之鑑,更是讓韓岡不會去學。

王安石聲望大落的原因很簡單,他的人望是建立在士大夫階層之中,由朝中的一干重臣常年加以延譽而來。不論是富弼還是呂公著,又或是文彥博,都曾讚許過他,當時期待王安石的盛況,甚至到了“士大夫恨不識其面,朝廷嘗欲授以美官,惟患其不肯就”的程度。

只是當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原本對他讚譽有加的友人,便一個個揹他而去。孤立無援的王安石只能違反朝堂循例,開始大加起用年輕的官員,卻也惹來更多議論。如此一來,他在士林中的人望,當然會如同一級級瀑布綴成河道的山間溪流般一跌再跌。

而韓岡很清楚,如果他要想達成自己的目標,他的聲望就必須建立在更爲穩固的基礎之上。

目送着馮京進了政事堂的宮院,韓岡轉往宮門處走去。現在想這些也有點遠了,不管日後怎麼說,眼下也算是稍稍出了一口氣。方纔殿上的對話,肯定會傳出去,而覺得馮京礙眼的,絕不止韓岡一人。

回到城南驛館,剛剛歇下來沒多久,便有客來訪。韓岡一看名帖,竟是章惇,他連忙出去,迎了章惇進來。

“直院要見韓岡,片紙即可招至,哪能勞動玉趾?”韓岡開着玩笑地說着。

章惇前日剛剛升的知制誥、直學士院,雖然還不是翰林學士,但也已經躋身玉堂,離着學士之位只差一點了。

“片紙?天子的詔書又下了幾道?”章惇笑着反問。

與韓岡說笑了兩句,相邀了坐下,方正色問道:“玉昆,你當真無意任中書都檢正?”

韓岡攤攤手:“兩相兩參各有謀算,中書之中漩渦潛藏,貿然深入其中,哪會有生路?”

去中書門下做五房檢正公事,這並不是難,而是爛!中書之中一攤爛事,韓岡他不願插手,想必章惇他也明白。

章惇當然明白,但有一點他更清楚:“那爲何馮當世、王禹玉都怕玉昆你入中書?韓子華又盼你入中書?”

“實是諸位相公太看得起韓岡了。”韓岡輕描淡寫地頂回去。

“玉昆,你的理由恐不止於此。”章惇追根究底。

“剩下的理由何須韓岡說出口,難道直院還不知道?”

章惇無奈地嘆了口氣,他怎麼會不知道。格物之說,乃是韓岡素來所重。只爲了能推動其在京中傳播,韓岡都跟他的岳父差點翻臉。章惇很清楚在王安石這塊巨石去了江南之後,韓岡打算要做些什麼。

只是韓岡去了軍器監,開始宣揚格物之說,到時候,同判經義局的呂惠卿還是要頭疼。

如果韓岡當真受了韓絳的,那對呂惠卿來說就是腹心之疾。但眼下他得了判軍器監的任命,在呂惠卿看來,那就是心病改腦病,都是讓人睡覺都睡不安穩的。

他爲着呂惠卿笑嘆道:“呂吉甫這個參知政事做得殊是無味,總是不得安生。”

韓岡冷哼一聲:“鎮宅之物一去,屋中豈能幹淨得起來。要想鎮住朝堂,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章惇聞言失聲而笑,笑意中帶着諷刺。

韓絳、馮京、呂惠卿,加上韓岡,在中書五房檢正公事以及判軍器監這兩個職位上,各有各的算盤。

現在看來,韓岡算是遂了心願,馮京雖然也是達成同樣的目的,卻是在這一過程中跟韓岡撕破了臉——這其實對韓岡不趟渾水的本意來說,已經算是失敗了——而韓絳不如意,呂惠卿則更是要頭疼。站幹岸的王珪心思當如馮京差不多,只是沒有與韓岡交惡。

這還真是亂!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各有謀算,卻沒一個稱心如意的。”

韓岡聞言,慨然一嘆,“同在局中,概莫能外,又有誰人能超脫出去?”

章惇聞言微微一笑,各人都有各人的心思,難道他章子厚沒有?只是他的心思與韓岡並不衝突。

章惇雖然與呂惠卿有些交情,如今也算是在輔佐其掌控新黨,但從年齡和地位上說,兩人之間是有競爭的,呂惠卿不可能不提防於他。而與韓岡年紀的差距,讓章惇完全不必擔心十年之內,兩人會產生職位上的衝突。更別說兩人之間的互相支持一直都沒有斷過,互爲政治盟友的關係,可比與呂惠卿要親近得多。

“呂吉甫近日又舉薦兩位崇政殿說書,其中有什麼打算,想必不需要愚兄說了。”章惇說道。

呂惠卿的想法,韓岡怎會不清楚:“呂大參終究還要顧忌着家嶽。不過這個人選私心太重,天子不會看不出來。如今可不是熙寧初年,再想靠着區區兩位經筵官,在天子面前爲新法說話,已是水中撈月,不見得會有多少成效。”

天子爲帝日久,也越發的老練,掌控朝堂的手段日漸嫺熟。呂惠卿效法王安石,以沈季長和呂升卿爲崇政殿說書,這一做法,章惇也是不以爲然。但他今天不是來聽韓岡的嘲諷的:“好了,玉昆,別的愚兄就不多說了。今天愚兄來此本意只是要問你一件事。”

“還請直院明示。”韓岡明知故問。

章惇眼神一下變得尖利起來,彷彿要看透韓岡的內心,語調深沉:“到了軍器監之後,你到底打算怎麼做?!”

韓岡粲然一笑:“當然是蕭規曹隨!”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二章 鞏州(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八章 君臣(中)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七十四章 塵囂(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二章 鞏州(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八章 君臣(中)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七十四章 塵囂(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