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三順王

當看着這麼多大中軍人馬潮水一般衝出關城之後,幾乎讓他們眼花繚亂的便迅速的在關外完成了重新集結,吳襄不由得哀嘆,幸好沒有讓他帶兵跟着出戰,要是他也領兵跟着出去的話,這次單單是在關外集結,恐怕他和他手下的這些兵將,就丟人丟到家了,他相信以他麾下的這些官兵,根本無法看懂大中軍的那種令旗的含義,也肯定無法跟其他大中軍兵將一般,迅速的在軍令之下完成集結和佈陣,所以他們如果出去的話,也只會給大中軍添亂,讓人鄙視他們,今後成爲笑柄罷了。

所以吳襄對肖天健的控兵能力,可以說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僅僅是中軍官一個人,便輕輕鬆鬆如臂使指一般的對着數萬大軍完成了調集,於是單憑此種作風,便可以看出來,大中軍確確實實是一支訓練有素,組織有效的精銳之師,這一點根本不用再懷疑了,如果他們還打不過建奴大軍的話,那麼這世上還有誰能是建奴的對手呢?不由得吳襄又開始暗自對自己這一次明智的選擇慶幸不已,幸好他選擇了投靠大中朝,要不然的話,這會兒估摸着即便是他領着建奴入關了,只要碰上大中軍,他和麾下的這些兵將們,照樣也肯定像前些日子打死的那些建奴的漢軍一樣下場。

人生男人最怕的是入錯行,女人怕的是嫁錯郎,但是吳襄覺得他最怕的就是選錯路,一旦走錯一步的話,便可能會淪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當這段時間和這些大中軍兵將們打交道一來,吳襄現在鐵了心認爲,這一次他做出的選擇,是他這一生一來,最明智最英明的選擇。

同時吳襄對於肖天健這個大中皇帝佩服的也可以說是五體投地,在他眼中,雖然肖天健這個大中皇帝,似乎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但是現在肖天健這個皇帝,確確實實是個皇帝,他能御駕親征率兵從南京城一直殺到山海關,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已經算是極其難能可貴了,絕對算是一個標準的馬上皇帝了,可是沒想到今天大中軍出關與建奴決戰,肖天健貴爲一國之主,居然沒有留在山海關之中調兵遣將坐觀麾下兵馬出關大戰,而是斷然親自出馬,率兵殺出了關外。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人肯定會說,肖天健這麼做是不明智的,以他的身份以身犯險,一旦遇上了什麼不測的話,那麼對於麾下的兵馬和他的大中朝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但是這種事情也是幾說幾講的事情,在山海關這邊的將士們來看,肖天健這種做法卻並無什麼不妥之處,雖然他們也曾經力勸肖天健不必出關,但是在被肖天健斷然回絕之後,誰都可以看出來,肖天健這麼做,對於大中軍的士氣提振,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

隨便讓任何一個大中軍的兵卒想想看,他們的皇帝陛下,在這樣的戰場上,居然會跟着他們一起出戰,站在他們之中,誰不感動?誰還會惜命不前?僅從這一點上,吳襄便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勇氣,在大明王朝建立至今,除了開國的皇帝朱重八之外,恐怕也只有當初搶了自己侄子建文皇帝皇位的燕王朱棣,才親自提刀上陣過,從此再無一個皇帝幹過這樣的事情了吧!何況即便是朱重八和朱棣在內,登基稱皇之後,也再無親自提刀上陣過了吧!可是肖天健這個皇帝,還真是異類的很,現在都到了這種地位,可是他卻還是毅然決然的帶兵出戰,想想看麾下的那些將士,如果不爲此賣命的話,那還真是奇怪了。

就在吳襄站在山海關城樓上看着肖天健親率大軍出關的時候,遠處的建奴大軍所有人也都在緊張的朝着山海關方向觀望着。

就連建奴皇帝皇太極,這個時候也同樣騎上了一頭膘肥體壯的戰馬(這廝三百多斤的體重,不騎這樣的戰馬,估計也撐不住他!),遠遠的在建奴大軍之後,看着山海關大中軍出關的這一幕。

當遠遠看到代表着大中皇帝的那面大中朝的龍旗出現在關外的時候,連皇太極不由得也對肖天健這個仇敵的勇氣感到欽佩。

在這一點上,他認爲肖天健這個大中皇帝和他這個大清皇帝還是有一拼的,最起碼他這個大中皇帝沒有躲在山海關之中觀戰,遇上這樣的對手,他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對方,但是他可以確認的是,今天他遇上了此生以來最強勁的對手了。

特別是看着魚貫而出的大中軍,如臂使指一般的在關外迅速的結陣,幾乎是以讓他們眼花繚亂的速度,完成了在關下的集結,這讓皇太極更是心悸不已,他也是自幼便跟着他爹野豬皮出征的,而且經歷過無數大仗,見過無數的明軍和蒙古人還有朝鮮的兵馬,但是從來沒有一支軍隊,能像眼前這大中軍一般,顯得如此士氣昂揚而且訓練有素,即便是他一直以來引以爲傲的他們建州兒郎,也無法做到像大中軍這樣如臂使指一般,以這麼快的速度,便完成了出關集結的動作。

原本他定策之後,還想過趁着大中軍出關尚未完成集結,處於混亂的時候,令麾下最強勁的騎兵去衝擊一下大中軍,先殺他們一個下馬威再說,但是當看到大中軍如此有序的出關,並且相互配合的天衣無縫的完成了這次集結之後,他的心一下沉到了谷底之中,現在他知道爲什麼多爾袞在這支大中軍面前,屢戰屢敗,屢戰屢挫了,任誰碰上這樣強勁的對手,恐怕都沒法在大中軍面前,討得多少便宜,而且他也明白了肖天健爲何能一口便將他派出關內的阿巴泰和豪格所部給吞沒了,以大中軍今天展示給他的這種實力,僅以阿巴泰和豪格拼湊起來的那些各族兵馬,根本無法和大中軍相抗,他們的失敗也是正常的。

所以皇太極在看到大中軍出關集結的動作之後,當即便打消了派麾下的騎兵人馬突襲大中軍的想法,斷然回絕了麾下代善等諸將的請戰,令其稍安勿躁,就等大中軍出關,然後堂堂正正的直面大中軍,和大中軍來一場公平的對決。

隨着皇太極的命令一道道的傳下去之後,建奴這邊的兵馬也隨即開始被調動了起來,一支支建奴軍隨着令旗的擺動,還有傳令兵的傳令之聲,紛紛也開始結陣。

皇太極這一次佈陣,將懷順王耿仲明、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這三順王麾下的烏真超哈營全部排布在了建奴大軍陣前,其後鱗次佈置的則是蒙古諸旗的兵馬,而他們滿洲八旗的兵馬則被放在了最後。

皇太極之所以這麼安排,其心可誅到了極點,他這一戰雖然有心取勝,但是皇太極對於獲勝的把握並不大,而他主要的目的,便是趁着這一戰大批消耗掉這漢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實力,即便是這一仗他們打不贏,損失的也是這些漢人和蒙古人,他們滿洲的旗人卻還可以保存實力,即便是撤回到遼東,他們滿州女真還可以稱王稱霸,牢牢的控制關外的局勢。

皇太極的這種險惡居心可以說是昭然若揭,所有人都看的是明明白白,但是那些漢軍兵將和蒙古旗兵們卻對他的這種安排毫無一點辦法,只能依令行事,否則的話他們很清楚,他們沒有死在大中軍手中,現在就回立即被皇太極給以不尊號令爲由,先拖下去給幹掉了。

於是兩軍就此開始在山海關之外相互拉開了架勢,並且隨着兩軍中軍的號角聲以及戰鼓聲響起之後,雙方都開始緩緩的朝着對方逼近。

烏真超哈在滿語之中的意思便是重軍的意思,建奴起兵之後,之前一直是以騎兵爲主,步軍爲輔,裝備也基本上都是以弓弩刀槍之類的冷兵器爲主,火器極少,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叛投,對於建奴來說,卻使得他們獲得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火炮技術以及熟悉操作訓練火炮火槍之類火器的漢人兵將,這對於建奴獲得更強的攻堅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而當初三順王叛投建奴之前,都是毛文龍的手下,後來毛文龍被袁崇煥冤殺之後,毛文龍辛辛苦苦一手打造出來的東江軍隨即也四分五裂,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毛文龍的舊部,便投奔了當時的萊蕪巡撫孫元化。

孫元化這個人其實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他不但是大明的一個文人,而且是文人之中的異類,他和徐光啓一樣,除了熟知國學之外,還都深諳西學,在幾何、代數方面頗有建樹,而且他們都精通火炮和火銃技術以及這些火器的應用,還信奉西方的天主教,力主在軍中推廣火炮和各種火器,以此來加強明軍的戰鬥力,防備關外的建奴大軍。

所以當孫元化當了萊蕪巡撫之後,便加強練兵,大批鑄造火炮,打造各種火器,其中以鳥銃爲主的火器成爲了他麾下明軍裝備的主要武器,而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歸於他麾下之後,他們的部曲都大批量裝備了各種火炮、鳥銃等火器,並且不斷的加以操練,可以說是當時明軍之中,火器裝備數量最多的兵馬,也是戰鬥力極強的兵馬。

可惜的是孫元化控兵能力不怎麼樣,只知道督造火器,加緊練兵,卻對於這些麾下的大將疏於防範,後來僅僅是因爲補給的問題還有他們山東軍和遼東軍之間的矛盾,孔有德率部造反,最終雖然他們抓住了孫元化,但是念在孫元化對他們不錯的份上,並未殺掉孫元化,還放走了孫元化,但是孫元化最終卻被崇禎給下旨砍了腦袋,使得這個明末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就這麼含冤而死。

後來雖然在朝廷調集兵馬的圍剿之下,克復了萊州登州等地,但是三順王卻最終帶着殘部,還裹挾了不少當時在登州和萊州鑄炮的明朝工匠叛投了建奴,使得建奴從此之後擁有了這個時代當時最好的鑄炮技術,大大增強了建奴的實力。

對於孔、耿、尚三人的叛降,皇太極相當重視,而且可以說是喜出望外,當即封他們爲王,還以他們的舊部還有俘獲的明軍兵將交還給他們,令他們組建起了烏真超哈營,也就是重兵的意思,這也是漢軍旗的最早的前身。

(今日特別鳴謝一醉人兄弟的不吝打賞!)

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7章 捨命救主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62章 收復失地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46章 煩惱第5章 重拾舊業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92章 棄卒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25章 赴宴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12章 夜襲2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88章 揮師汝陽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91章 單挑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236章 大閱兵3第23章 震懾第59章 勾心鬥角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93章 潰逃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33章 朝議2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68章 強行敲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13章 烏龍第61章 擒賊擒王第76章 受降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21章 佈置第11章 夜襲第7章 潛入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20章 調兵遣將第42章 極其無恥第64章 世事難料第3章 不堪回首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53章 新式鳥銃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103章 震懾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111章 暗算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7章 突擊第10章 清點第5章 口水戰第4章 北伐第60章 棄城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76章 休整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20章 調兵遣將第91章 實證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108章 白旗第88章 揮師汝陽第45章 靜觀其變第66章 步騎對陣1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40章 缺才第10章 宿命?第76章 需求、給予第13章 謀主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5章 密道第231章 拍賣第104章 焦頭爛額第125章 覲見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30章 困獸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95章 宿敵第78章 噩耗第87章 請辭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
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7章 捨命救主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62章 收復失地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46章 煩惱第5章 重拾舊業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92章 棄卒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25章 赴宴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12章 夜襲2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88章 揮師汝陽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91章 單挑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236章 大閱兵3第23章 震懾第59章 勾心鬥角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93章 潰逃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33章 朝議2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68章 強行敲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13章 烏龍第61章 擒賊擒王第76章 受降第38章 留髮不留頭第21章 佈置第11章 夜襲第7章 潛入第153章 首戰建功第20章 調兵遣將第42章 極其無恥第64章 世事難料第3章 不堪回首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53章 新式鳥銃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237章 大閱兵5第173章 山雨欲來第103章 震懾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111章 暗算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7章 突擊第10章 清點第5章 口水戰第4章 北伐第60章 棄城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76章 休整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20章 調兵遣將第91章 實證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179章 豫西亂戰第108章 白旗第88章 揮師汝陽第45章 靜觀其變第66章 步騎對陣1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40章 缺才第10章 宿命?第76章 需求、給予第13章 謀主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5章 密道第231章 拍賣第104章 焦頭爛額第125章 覲見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30章 困獸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95章 宿敵第78章 噩耗第87章 請辭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