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戰將起

莒城之戰結束後,趙何宣佈了一系列的政策。

齊國已經滅亡,所以什麼五都制自然也就完全取消,改用趙國的郡縣制。

黃河以北和燕趙毗鄰的這一部分爲鉅鹿郡,以鉅鹿城作爲郡治。

黃河以南臨淄以西,包括平原、歷城、漯陰、著城等城池在內的這一部分爲濟北郡,以歷城作爲郡治。

臨淄附近的這一代則爲臨淄郡,以臨淄城作爲郡治。

臨淄以東的膠東半島則爲膠東郡,以即墨城作爲郡治。

最南部包含了莒城和琅琊城在內的地區則爲琅琊郡,以琅琊城作爲郡治。

再加上趙國原有的晉陽郡、九原郡、五原郡、雲中郡、雁門郡、代郡、中山郡以及邯鄲直轄地和半個上郡,趙國如今握有十三個半的郡,面積和秦國不相上下,人口更是超過了七百萬,一躍成爲諸侯之冠。

大量的趙國官員和齊地降臣被任命爲齊地諸郡縣的官員,其中趙國官員作爲主官,齊地降臣則大部分出任副手和吏員,僅有臨淄和鉅鹿兩郡例外。臨淄郡守爲原齊國公族成員田靜,鉅鹿郡郡守爲原齊國相邦呂禮。

軍事方面,所有的郡尉和將軍都由趙國人出任。

全面廢除齊國文字和語言,在齊地諸郡境內推行趙國文字、語言以及度量衡。

在一年的過渡期後,全面廢除舊齊國法律,以趙國法律取而代之。

在宣佈了這些事項之後,趙何就將具體的實施扔給了邯鄲方面,反正那邊有主父和肥義坐鎮,他非常放心。

此刻,趙國大軍正在浩浩蕩蕩的西進,煙塵滾滾,旌旗漫天。

趙何坐在自己的王駕之上,這是一輛十分巨大的馬車,比起後世的中巴車也是不遑多讓,一共由八匹純白色的駿馬所拉,一張巨大的白虎皮鋪在寬得可以睡覺的大座位上,頭頂是一面巨大的紅色傘蓋。

燕軍的主將劇辛剛剛從趙何的面前離開。

劇辛是前來告辭的。

在莒城之戰中,燕軍傷亡過萬。

考慮到只有五萬燕軍南下助戰,超過兩成的傷亡率已經算得上是相當高了。

對於燕國人的離去,趙何倒是相當痛快的就批准了。

對此,一旁的樂毅有着自己不同的意見。

“大王,如今大趙即將和秦國開戰,此刻將燕軍放回去,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面對着樂毅的疑惑,趙何笑道:“無妨,燕國……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再說了,這燕軍戰鬥力也一般,與其寡人養着他們,還不如從大趙其他地方再多徵調五萬兵卒呢。”

樂毅想了想,贊同的點了點頭:“大王說的是,燕軍……確實是有些差距。”

樂乘策馬而至:“大王,魏國相邦薛公田文在前方求見。”

趙何咦了一聲,有些驚訝:“這還沒出陶郡呢……讓他過來吧。”

片刻之後,風塵僕僕的孟嘗君田文果然出現在了趙何的王駕上,朝着趙何拱手:“外臣見過大王。”

趙何眨了眨眼睛,有些好奇的說道:“薛公爲何如此匆忙?”

孟嘗君苦笑一聲,道:“大王,不是臣想要在大王面前失態,實在是……秦國人太猖狂了。”

趙何心中跳了一下,道:“難道大梁城已經失守了?”

出於對秦國的擔心,趙何可是在莒城一戰之後就立刻打發魏國大將芒卯帶着參戰的魏軍回國了,難道這都守不下來?

孟嘗君瞪大了眼睛,道:“這怎麼可能?不過,若是大王再晚來幾天,大梁城……說不定就真沒了。”

趙何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看着孟嘗君的急切的神情,心中也是悄悄的嘀咕了起來。

看來,秦軍這一次給魏國人的壓力很大啊。

要知道現在趙軍主力還在陶郡境內,距離大梁城還有幾百裡的路程呢,這一路上河流衆多水網密佈,對於大軍的行軍速度也是一種不小的拖累。

中原水鄉啊。

趙何想了想,道:“來人,去把廉頗和趙奢找來吧。”

秦軍確實在猛攻大梁城。

巨石從天空之中呼嘯落下,砸在城牆上,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響聲。

然而在激烈無比的戰場之中,如此響亮的聲音卻也僅僅如同大海之中一朵稍微大一些的浪花罷了,瞬間就被淹沒在了震天的喊殺聲之中。

秦軍猶如黑色的潮水,一次次的衝擊着高大的大梁城城牆。

護城河已經被填平,高高的箭樓正在緊張的建立之中,魏國軍隊數次出城衝殺想要阻止秦軍在城外製造箭樓,然而卻被秦軍接連打退,甚至有一次還險些被秦銳士咬着敗軍衝入城中。

大梁城之中,一片風聲鶴唳。

自從魏國遷都到大梁以來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的時間,這還是第一次有他國軍隊包圍了大梁,並展開如此大規模的進攻。

即便是事先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當魏王坐在宮殿之中,聽着城外那近在咫尺的喊殺聲之時,想要讓這位從未親身經歷過戰爭的魏王淡定下來實在是太難了一些。

臨淄不久之前纔剛剛被攻破呢,雖然攻破臨淄的是趙國,可現在圍攻大梁的也是被公認爲唯一一個有能力和趙國對抗的秦國。

魏王拉住負責整個大梁城防衛的魏國將軍芒卯,連聲詢問道:“上將軍,這大梁究竟還能不能守住?”

不僅僅是魏王,其他的幾名大臣也同樣緊張的看着芒卯。

芒卯心中也是有些打鼓,但芒卯畢竟是領過兵的人,臉上卻頗爲沉靜,安慰道:“大王稍安勿躁,秦軍攻勢雖然聲勢浩大,但是臣等早就已經有了準備,秦國人是不可能攻破大梁城防的。等到趙國大軍一至,那就是秦軍的敗亡之日了!”

別的不說,芒卯的這句話在這個時候無疑還是起到了很不錯的作用,頓時就讓大殿之中的氣氛爲之安定了不少。

魏王擦了擦頭上的汗,咬牙切齒的說道:“這些該死的秦國人,先是謀奪了大魏的河西河東,現在又來圖謀大魏中原之地!遲早有一天,寡人要給秦國人一個好看!”

城外。

魏冉站在自己的主帥戰車之上,皺眉看着面前的攻城情形,對着身邊的白起道:“這大梁城……看起來很難打啊。”

如果將魏國的先後兩任都城安邑和大梁來做一個對比的話,在防守方面安邑是佔據了絕對上風的。安邑位於河東盆地之中,東部和北部都被太行山脈圍住,西部和南部則是滔滔黃河作爲天險,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

反觀大梁城則位於華夏中部的平原之中,方圓百里之內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只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和衆多的河流作爲點綴,但是這些都不足以阻擋進攻者的腳步,正如張儀當年和魏王所言“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繶,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樑,不過百里;從陳(齊國)至樑,二百餘里。馬馳人趨,不待倦而至樑。”

在魏國鼎盛時期,大梁城四通八達的交通可以讓魏武卒十分方便的四處征伐,鎮壓天下各種不服。然而當魏國從霸主衰落之後,局面就變成了四處捱打而無還手之力了。

正如現在這般。

但即便如此,大梁城對於秦軍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

魏國的君臣或許才能不足,但絕對不至於連這種相當簡單的地理因素都看不出來。

因此,在城防本身,魏國人投入了極大的精力。

首先是大梁城外寬闊的護城河,這條人流在魏惠王遷都之時就已經興建,完全由人工開鑿所成,河面寬達五丈,甚至可以容納樓船在河中通行,平日裡則是船舶密佈,讓船隻運輸成爲了大梁城和中原各地交通運輸的一個極爲重要的方式。

魏冉動用了上萬民夫士卒,頂着魏國人的箭雨整整五天的時間,才終於填平了其中的一小段區域,讓秦軍得以展開攻擊。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這座護城河沒有徹底填平之前,秦軍甚至無法同時對大梁城的四面城牆發動進攻。

過了護城河之後,還有城防之中最爲重要的一個部分——大梁城的城牆在等着秦軍。

大梁城的城牆是魏冉平生所見的最高城牆,粗略估計至少超過了六丈,即便是站在數裡之外的遠處,這樣高大而蔓延開來的城池依舊給人一種十分驚人的壓迫力和厚重感。

這甚至讓秦軍的工匠們產生了誤判,一開始製造的雲梯長度完全不足,搞得魏冉大發雷霆,當場處死了上百人。

除此之外,投石機也是個問題。作爲這個時代最爲重型的攻城武器,投石機由於重量問題無法長途運輸,通常都是由工匠們在抵達戰場之後再行製造。

投石機個子雖大,但製造起來卻也是個精細活,能夠製作投石機的匠人們數量頗爲有限,加上還有其他攻城器械需要製作,導致秦軍到現在也就不過堪堪擁有了五架投石機而已。

從這幾天的攻城來看,五架投石機對大梁城牆造成的傷害幾乎總是很快就被修復,等於是毫無作用。

至於戰爭最關鍵的因素——人,這方面秦軍倒是明顯的佔據了上風,秦國士卒無論是數量、戰鬥力還是士氣上都全面超越了魏軍。

但魏國雖弱,卻也還算得上是六大戰國之中保四爭三的國家,再加上保家衛國本土作戰的加成,魏軍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也同樣不可小覷。

“這樣不行。”魏冉對着白起說道:“如果再繼續打下去的話,我們的傷亡太高了。”

攻城方在城池沒有攻破之前往往會付出數倍甚至十倍於守城方的傷亡,直到城破之後攻城方纔會在城中將傷亡比例瞬間改寫過來。

如果是單單打這一座大梁城,魏冉當然不會吝惜兵力,但現在的事實是趙國人就要到了,那纔是秦軍真正需要全力應對的大敵,秦軍不應該白白把力量消耗在這裡。

魏冉看着白起,希望能夠得到白起的解釋。

魏冉原先的計劃是圍而不攻,但白起的建議改變了魏冉的主意。

白起並沒有解釋。

或者說,白起說的話並不是解釋:“君上,是時候停止繼續攻擊大梁城了。”

魏冉頗爲不滿的挑了一下眉頭,道:“所以,我們這些天來就這麼白白的做了這些無用功?”

白起搖了搖頭,道:“君上有所不知,這並非是無用功。通過這些天的進攻,大秦至少已經搞清楚了魏國在大梁的整個城防體系。”

魏冉哼了一聲,道:“這有什麼用?”

白起看着魏冉,十分認真的說道:“這樣的話,只要大秦能夠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擊敗趙國,那麼大梁就指日可下了。”

魏冉愣了一下,看了看面前的大梁高牆:“你確定?”

說實話,即便是真的擊敗了趙國,但只要大梁城之中還有哪怕四五萬的軍隊,魏冉都覺得自己攻克大梁得用年來計數。

白起道:“白起可以向君上擔保,只要擊敗趙軍,無論接下來大梁城之中還有多少守軍,大秦都能在半個月之內拿下大梁城。”

魏冉聞言頓時心情大暢,用力的拍了拍白起的肩膀:“很好,你做得很不錯!那麼,就傳令下去,準備撤軍吧。對了,你打算在哪裡和趙國人決戰?”

白起道:“西方三十里之外的林中地可以作爲戰場。”

魏冉回想着那片地方,那裡是一大片的平原和一小部分的丘陵以及森林,正是附近最爲適合大兵團決戰的地方,當下點了點頭,道:“好,就這麼辦吧。”

秦軍突然退兵撤圍的消息,無疑讓魏王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爲此,魏王特地表彰了一番芒卯。

然而很快魏王就知道了新的消息,那就是秦軍並沒有遠去,而是在三十里之外紮下營來,靜靜等待。

魏王對着周圍的大臣說道:“秦國人,這一次是真的要和寡人分一個生死了啊!”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魏王的心中多少有着幾分鬱悶。

秦國是衝着什麼來的,魏王心知肚明。

爲什麼秦國和趙國決戰,卻偏偏用寡人魏國的土地來當做戰場?

這讓魏王十分的不爽,但卻又無可奈何。

誰讓魏國更弱呢?弱者,就只能夠對強者言聽計從。

魏王咬牙切齒的下定了決心,將來一定要把大魏復興,不再重演今日這般恥辱!

終於,趙何帶着十五萬趙軍抵達了大梁城。

第178章 邯鄲之中的爭議(四更完畢,求訂閱)第339章 請大王南巡!(第二更)第433章 又是荀況?趙何的思考(今天就兩更了)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394章 趙何渡河,韓文掌軍,屈原開戰(第二更)第277章 趙魏韓三王相會(第一更)第402章 芒相,想想辦法(第二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149章 誰爲大趙往咸陽一行?第206章 齊燕震驚(4.2K章節,第一更)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340章 陰晉新鄭大梁,趙王韓王魏王(第一更)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82章 讓秦國人永遠回不去(萬更完畢求訂閱)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178章 邯鄲之中的爭議(四更完畢,求訂閱)第413章 滅魯國(第二更)第26章 安陽君的臭棋?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計(第一更)第324章 蒙驁入隴西(第二更)第101章 白起VS樂毅,前奏第487章 不愧是你(第一更)第324章 蒙驁入隴西(第二更)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238章 割讓河東?(第二更)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268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更)第205章 給寡人打到臨淄去(4K章節,一萬二爆發完畢,求訂閱)第276章 秦燕兩王皆驚恐(第二更)第58章 牛翦驚,秦王怒,蘇秦今天要跑路第369章 與和氏璧齊名的垂棘壁(第一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378章 大王又要親征?(第一更)第52章 正統和叛逆,兩代人的交接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70章 敵進我退第331章 屈原的建議,四國共分秦!(第一更)第510章 寡人有一些意見(第一章)第399章 初攻城(第二更)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393章 白起之謀,趙軍渡河(第一更)第89章 樂毅,行不行?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220章 恭喜薛王,賀喜楚王(6.7k章節,一萬一更新完畢求訂閱)第95章 邯鄲廷議第529章 月氏來客(第二更)第144章 神藥人蔘。和齊國全面開戰?第75章 主父破上黨,秦使至邯鄲第448章 大趙明年先滅誰?(第一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394章 趙何渡河,韓文掌軍,屈原開戰(第二更)第300章 武陽降,燕國滅(第一更)第342章 秦王想跑?給本將軍追!(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72章 敵退我……不需要追了!第95章 邯鄲廷議第389章 韓文喜,昭齊怒(第一更)第10章 寡人有一言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158章 天大的好處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511章 單單滅掉秦國好像沒有什麼挑戰性(第二更)第399章 初攻城(第二更)第12章 安陽君第106章 會盟事成第330章 屈原奪宛城(第二更)第121章 大王和主父果然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第17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八更,求訂閱!)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232章 河東還是中原?秦國大爭議(第二更)第406章 一個不留(第二更)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89章 樂毅,行不行?第408章 魏亡(第四更)今天的第二更會晚一些。第424章 寡人打算推行一項新制度(第四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11章 太傅,你這個人思想出了問題第434章 老夫有一孫女(咦居然有三更)第446章 楚國的戰火(第一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376章 薛邑平,諸侯未平(第一更)第142章 人蔘是什麼東西,能管用嗎?第173章 蘇秦妙計安齊王(第三更)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409章 趙國太強,還是遷都吧(第一更)第251章 鄒衍說蘇秦,趙何見無忌(第一更)第45章 十六歲的大王,懂什麼兵事?
第178章 邯鄲之中的爭議(四更完畢,求訂閱)第339章 請大王南巡!(第二更)第433章 又是荀況?趙何的思考(今天就兩更了)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394章 趙何渡河,韓文掌軍,屈原開戰(第二更)第277章 趙魏韓三王相會(第一更)第402章 芒相,想想辦法(第二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149章 誰爲大趙往咸陽一行?第206章 齊燕震驚(4.2K章節,第一更)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340章 陰晉新鄭大梁,趙王韓王魏王(第一更)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82章 讓秦國人永遠回不去(萬更完畢求訂閱)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178章 邯鄲之中的爭議(四更完畢,求訂閱)第413章 滅魯國(第二更)第26章 安陽君的臭棋?第244章 時機未到(第二更)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計(第一更)第324章 蒙驁入隴西(第二更)第101章 白起VS樂毅,前奏第487章 不愧是你(第一更)第324章 蒙驁入隴西(第二更)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238章 割讓河東?(第二更)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268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更)第205章 給寡人打到臨淄去(4K章節,一萬二爆發完畢,求訂閱)第276章 秦燕兩王皆驚恐(第二更)第58章 牛翦驚,秦王怒,蘇秦今天要跑路第369章 與和氏璧齊名的垂棘壁(第一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378章 大王又要親征?(第一更)第52章 正統和叛逆,兩代人的交接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70章 敵進我退第331章 屈原的建議,四國共分秦!(第一更)第510章 寡人有一些意見(第一章)第399章 初攻城(第二更)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393章 白起之謀,趙軍渡河(第一更)第89章 樂毅,行不行?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220章 恭喜薛王,賀喜楚王(6.7k章節,一萬一更新完畢求訂閱)第95章 邯鄲廷議第529章 月氏來客(第二更)第144章 神藥人蔘。和齊國全面開戰?第75章 主父破上黨,秦使至邯鄲第448章 大趙明年先滅誰?(第一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394章 趙何渡河,韓文掌軍,屈原開戰(第二更)第300章 武陽降,燕國滅(第一更)第342章 秦王想跑?給本將軍追!(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72章 敵退我……不需要追了!第95章 邯鄲廷議第389章 韓文喜,昭齊怒(第一更)第10章 寡人有一言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158章 天大的好處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511章 單單滅掉秦國好像沒有什麼挑戰性(第二更)第399章 初攻城(第二更)第12章 安陽君第106章 會盟事成第330章 屈原奪宛城(第二更)第121章 大王和主父果然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第170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八更,求訂閱!)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232章 河東還是中原?秦國大爭議(第二更)第406章 一個不留(第二更)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89章 樂毅,行不行?第408章 魏亡(第四更)今天的第二更會晚一些。第424章 寡人打算推行一項新制度(第四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11章 太傅,你這個人思想出了問題第434章 老夫有一孫女(咦居然有三更)第446章 楚國的戰火(第一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376章 薛邑平,諸侯未平(第一更)第142章 人蔘是什麼東西,能管用嗎?第173章 蘇秦妙計安齊王(第三更)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409章 趙國太強,還是遷都吧(第一更)第251章 鄒衍說蘇秦,趙何見無忌(第一更)第45章 十六歲的大王,懂什麼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