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馬具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馬具是一個名字,指的是包含馬鞍、馬轡、馬鞭、馬鐙、馬褲等等在內的能夠輔助騎兵的工具,而在這些工具之中以軍事的用途來說,起到最大作用的絕對就是馬鞍和馬鐙。

馬鞍是騎手的屁股和馬背之間,作用有些類似於汽車的懸架,能夠讓騎兵在顛簸不平的馬背上坐得更加的舒服,從而增強騎兵們長途前進時候的耐久力。

如果坐過長途汽車(非臥鋪)或者長途火車硬座的人都知道,一個好的座椅其實是能夠極大的緩解人在旅途之中的承受力和心情的,馬鞍正是起到了這麼一個好座椅的作用。

不僅如此,像高橋馬鞍這種馬具還可以非常方便的把騎士固定住,是重騎兵的絕佳輔助工具。

至於馬鐙,那就更加了不得了,正是因爲馬鐙這個東西的出現,才讓中國古代的騎兵這個兵種直接從類似車兵一樣的輔助兵種,一躍成爲和步兵平起平坐、甚至凌駕步兵之上的主力兵種。

在工業革命之前地球上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正是憑藉着天下無敵所向披靡的騎兵,在短短几十年中橫掃了當時大半個文明世界。

直到兩次世界大戰之時,以坦克爲首的機械化部隊的興起才終於讓騎兵走向窮途末路。

可以這麼說,從馬鐙的出現開始直到坦克這種機械化部隊大規模成建制投入戰場的這整整兩千年裡,騎兵這個兵種,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兵種!

爲什麼馬鐙這個東西,對於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騎兵史能夠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馬鐙的存在能夠讓騎兵,尤其是輕騎兵們更加容易控制自己的身體,當在高速前進的時候可以比之前更加方便的維持在馬背上的平衡。

有了馬鐙,想要做出比如騎馬射箭,馬上衝陣,舉刀砍殺這些動作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容易。

這“容易”兩個字,其實就是馬鐙此物的精髓所在。

有了馬鐙之後,學習騎術對於中原地區的人民來說,就不再像之前那麼困難了。

舉個人人皆知的例子,合格的騎術就相當於是駕照,而沒有馬鐙的馬相當於手動擋,有馬鐙的馬相當於自動擋。

你學手動擋,點火之後得踩離合、掛擋、放手剎、鬆離合至半離合狀態同時稍微踩油門,然後還得穩穩控制好離合才能夠起步,離合不能鬆太快不然可能熄火,油門不能踩太多不然可能竄車。

自動擋呢?點火,踩剎車掛d擋,鬆手剎,鬆剎車,一腳油門穩穩走人。熄火?不存在的。

單從上面兩句話的字數,都能夠體會到手動擋相較於自動擋的繁瑣和難學。

在考取駕照(騎術)這方面,無馬鐙的手動擋,絕對是被有馬鐙自動擋給碾壓出幾條街的。

對於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來說,因爲他們是在馬背上長大的,相當於天天開車跑山路,什麼漂移那是信手就來,手動擋也一樣的開,有沒有馬鐙這個自動擋都無關緊要。

但是對於中原的農耕民族來說,馬鐙這個自動擋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騎術這個駕照的獲得難度和門檻,能夠讓更多之前從沒有騎過馬的士兵迅速的通過培訓成爲騎兵,從而在騎兵數量上擁有了抗衡草原騎兵的本錢。

這,纔是馬鐙的最大意義!

平原君趙勝並不是傻子,相反這位趙國相邦雖然算不上趙國時代最聰明的那一批人,但也絕對屬於聰明人之類,所以立刻就想明白了馬鐙和馬鞍這一套馬具的意義,雙眼放光十分激動的說道:“大王,若我趙國騎兵擁有此套馬具,想必橫掃六國必定不在話下!”

春秋時期,戰車兵是戰場的主角,以至於人們喜歡用戰車的數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比如說什麼“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等等。

而在戰國這個年代,正是車兵漸漸衰落,騎兵開始興起的年代,但騎兵在這個時候其實並不是主力兵種。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秦始皇兵馬俑之中都仍然有着車兵的存在,以及兵馬俑裡的騎兵們腳下都是沒有馬鐙存在的。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沒有馬鞍馬鐙這些馬具的出現和大規模的應用,導致騎兵在機動性,耐久性和殺傷力上都存在問題,而且本身培養騎兵的門檻也太高。

所以在這個時候,馬鐙乃至這整套馬具出現的意義,絕對是無以倫比的。

趙丹的小兒子趙偃跑到馬旁邊東摸摸西摸摸,一臉的好奇。

趙恆則站在一旁認真的聽着自家父王和叔爺爺的對話,這名趙國的大王子隱隱有些感覺,今天父王帶自己來看的這個東西,怕不僅僅是“好玩”而已。

趙丹微微一笑,道:“叔父所言甚是,這些馬具將來必定成爲我趙國橫掃天下之利器,但以寡人之見,馬具此時尚且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

“啊?”趙勝愣住了。

看着不明所以的趙勝,趙丹笑道:“叔父以爲,若論騎兵,我趙國如何?”

趙勝嘿了一聲,道:“我趙國騎兵,放眼天下無敵手也!”

趙勝說的還真不是吹牛,趙國的騎兵在這個時候,還真就是天下第一的存在。

之所以如此,當然還要歸功於趙丹爺爺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自從穿上了短袖窄褲長靴、更加方便在馬上行動的胡服之後,趙國騎兵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戰鬥力都大爲提升,一躍而成諸國之冠。

而且在打敗了林胡、樓煩之後,大量投降的林胡人和樓煩人成爲了趙國北方五郡的子民和士兵,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民天生就是出色無比的騎兵,有了他們的加入之後趙國騎兵的實力又更加的強大。

在整個戰國時代,趙國是七雄之中唯一一個徹底淘汰了車兵,全面組建純騎兵軍團、並且也是唯一一個擁有遊牧民族騎兵的國家。

即便是滅掉了趙國的秦始皇,他的兵馬俑裡面都還有車兵呢。

所以無論是從理念還是戰鬥力來說,趙國的騎兵都和其他國家不是一個檔次的。

就算是歷史上趙國後來到了滅國的邊緣,趙國騎兵之神李牧仍然能夠利用少量騎兵配合步兵接連擊敗秦國大軍,這也是對趙國騎兵戰鬥力的極佳證明。

如果長平之戰不是爆發在崎嶇無比根本發揮不出騎兵優勢的太行山脈之中,而是爆發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那麼秦趙之間的攻守之勢就會直接逆轉,變成趙攻秦守了。

所以趙勝在說出“老子趙國騎兵天下第一”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自信滿滿,底氣十足。

趙丹讚許的點頭,對趙勝的話表示的認同,然後又道:“叔父既然明白我趙國騎兵乃當世無雙,那麼叔父想想,若這馬具泄露出去的話,受益最大的會是何人呢?”

趙勝聞言就是一呆。

說實在的,馬鐙這個東西,乃至於此刻戰馬上的全套馬具,它們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在裡面。只要搞到一個成品,那麼依樣畫葫蘆的仿製起來,絕對不要太容易。

所以一旦趙國騎兵大規模裝備起來的話,其他國家也絕對能夠很快就把這些馬具給仿製出來。

由於趙國的騎兵本身實力就是天下第一,那麼馬具給趙國騎兵所帶來的提升,其實就比較有限。

而其他騎兵水平比較捉急的六國,說不定反而會因爲這些馬具的出現而讓他們的騎兵水平奮起直追,拉近和趙國之間的差距。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造出馬具的趙國真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一想到這裡,原本滿腔熱情的趙勝感覺自己就好像被人從頭澆了一盆冷水,整個人都涼了。

別看趙勝有這麼大的啤酒肚,其實他年輕時候也是一個騎馬愛好者,騎術也還算可以,每年也都還會來上幾次遊獵,否則的話剛纔也不會這麼策馬如飛了。

正是因爲趙勝是一個懂馬的人,他才更加深刻的瞭解到馬具的好處,纔會更加的渴望馬具的實裝。

這就好像一個改裝愛好者,明明手裡有一個超跑的引擎,但是卻不能裝進自己的改裝車裡,這特麼不是急死人嘛!

看着趙勝這抓耳撓腮的模樣,趙丹心裡也不由得感到好笑,自家這個叔父馬上都要五十歲的人了,沒想到也有這麼不穩重的時候。

但趙勝其實這就叫關心則亂,他也不想想,趙丹特地搞這個東西出來,難道只是吊他的胃口嗎?

趙丹很快就開口了:“叔父,若馬具此刻暴露,確實對我趙國不利。但若先將其大量造出並存放,於關鍵時刻裝備我軍,則必定能夠使敵軍不備,有出其不意之效也。”

這纔是趙丹的真正意思。畢竟馬具這些東西真的要仿製的話太容易了,想拿出來給敵人狠狠一擊的機會其實就只有一次,因爲第二次敵人就有防備了,甚至可能都大規模的仿製出來了。

趙勝眼睛一亮,聞言一拍大腿:“大王果然高見!勝這就去準備此事!”

趙丹點了點頭,叮囑道:“叔父,此事事關重大絕對不可泄密,叔父務必選那親信可靠之人操持纔是。魏國那邊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叔父儘快安排好此事然後出使魏國吧。”

頓了一頓之後,趙丹伸手一指自己的大兒子趙恆:“另外,寡人希望恆兒能夠參與到此事之中,還希望叔父安排一下,一定要給恆兒一個接觸到普通匠人的機會。”

趙勝聞言又是一愣。

在這個年代,“士農工商”四個階級之間可以說是差別極大,屬於完全不同的四種人。

趙恆身爲國君長子,甚至很有可能成爲未來趙國的國君之人,乃是“士”這一級的頂端人物,爲什麼要跑去和那些比農民還要賤一些的“工”們混在一起?

難道說國君對於這個長子有所不滿,這是一種敲打和懲罰?

但是趙勝還是應了下來,隨後很快把這件事情拋在一旁,反正這是大王自家的事,管他呢。

趙勝帶着人美滋滋的把這一套馬具從馬身上卸下來,然後出宮去了。

等到趙勝走後,趙丹纔將目光收了回來,放到了自家長子趙恆的身上:“怎麼,對寡人的安排不太理解?”

老實說,趙恆現在確實是一臉懵逼,畢竟作爲這個時代的土著,“士農工商”這種等級分明的觀念也是在趙恆腦海之中紮了根的,所以這位趙國大王子確實很難理解自己父王的想法。

趙丹拍了拍趙恆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孩子,記住父王今天跟你說的這句話。凡自食其力者,皆非賤業!這個社會和國家的進步,歸根結底,還是要靠那該死的資本家和可敬的工程師啊!”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
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一章 穿越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