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

韓國,新鄭。

韓王然神色沉靜的坐在大殿之中,身邊是相邦馮亭和大將軍靳黈。

在大殿的下首,一名黑衣黑裳的秦國使者剛剛落座。

韓王然注視着面前的這名秦國使者,微笑開口:“不知道使者此次前來,究竟有何事情?”

秦使朝着韓王然行了一禮,恭聲道:“回韓王,吾此次奉王命而來,乃是希望韓國和秦國結爲盟友,共同抗擊趙國,以遏制趙國之勃勃野心。”

韓王然看着面前這名秦國使者那畢恭畢敬的模樣,心情突然間就覺得十分的愉快。

要知道自從韓王然登基以來,秦國的使者在這座大殿之中那都是頤氣指使,要多拽就有多拽,要多牛氣就有多牛氣,話裡話外滿滿的大國霸道風範,完全將韓國當成了秦國的附庸國,又何曾將韓國和他韓王然放在眼中?

而像現在這樣畢恭畢敬,那還真的是韓王然登基以來第一次見到的情況啊。

解氣。

太解氣了!

帶着一股十分解氣的心情,韓王然緩緩的開口了:“寡人想要提醒使者一句,若是以勃勃野心而論,秦國一直以來從寡人和韓國手中奪取的土地,那可是太多了一些。”

事實上,韓國從立國到現在,除了三晉的內戰以及土地互換之外,幾乎所有損失的土地都是被秦國給奪走的,這其中就包括了韓國曾經的兩座都城平陽和宜陽。

在長平之戰的大決戰全面爆發之前,韓國被秦國所奪取的領土,可是足足佔到了韓國全盛時期的至少一半面積!

一想到這裡韓王然就覺得自己簡直太特麼英明瞭,竟然能夠及時的抱住了趙國的大腿,通過長平之戰和河東郡之戰兩場勝利成功的爲韓國奪回了不少土地。

在這兩場勝利之後,如今的韓國以土地面積而論的話,和全盛時期的韓國其實已經是相差無幾了。

但不管怎麼說,論到野心勃勃這四個字的話,從韓國的角度來看顯然秦國纔是那個最爲野心勃勃的國家啊。

不過秦國的使者畢竟也是一名專業的說客,聞言立刻便道:“大王此言,外臣所不取也。以外臣之見,如今之亂世,兩國之間相互攻伐,乃是極爲正常之事。且秦國若欲東出,韓國則爲攔路之虎,秦不伐韓,又能討伐何國?”

頓了一頓之後,秦使繼續說道:“但如今時移世易,趙國已然成爲秦韓兩國之心腹大患,若是秦韓兩國此刻仍舊相互仇視,只能夠憑空令趙國得利罷了。”

韓王然摸了摸頜下的鬍鬚,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以使者之意,如今之秦國莫非已經不願繼續東出了?”

秦使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笑容,道:“大王,如今河東郡已經被趙國所佔,趙軍若西進則可威逼關中,若南下便可阻斷崤函通道。外臣敢問大王,當此形勢之下,秦國又如何能夠擁有東出之力?是以如今秦國已並非韓國之敵也,還請大王察之。”

韓王然想了想,然後又開口說道:“可是問題在於,若是寡人同意了秦王的請求,讓秦韓兩國組成同盟一同伐趙,那麼等到秦國獲勝奪回河東郡之後,豈不是又要繼續伐韓?”

秦國使者正色道:“大王此言,粗粗一想,似乎頗有道理,但若仔細考慮,便會發現未免有些不周。”

韓王然眯起了眼睛,一絲莫名的神色從臉上閃過:“寡人想要請問使者,寡人這個想法,究竟不周在何處?”

秦國使者道:“大王,如今趙國連奪上黨、河東兩郡,已然成爲天下第一強國,以那趙王丹所作所爲而觀之,其人必定是欲要吞滅天下諸侯。若是秦韓兩國不在此刻聯手,一旦崤函通道落入趙國之手,則秦韓之間便將會被趙國所分割,屆時趙國或攻秦、或攻韓皆可隨心所欲,而秦韓各自爲戰,亦是必敗無疑。若是時,則悔之晚矣!”

韓王然聞言沉默了下來。

說起來,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如果說在長平之戰前趙國還只是一個第二強國,在河東之戰前趙國也不過就是並列第一的話,那麼現在這河東之戰結束後,趙國可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強國了。

論起單挑,如今的趙國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打得過,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無霸。

這樣的巨無霸,一旦還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恐怕以後就真的沒有什麼國家能夠限制住它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在這個巨無霸變得更加強大之前,將它給完全扼殺掉!

這種心理,實際上就是戰國時代諸侯們的共同心理。

誰強,那麼其他諸侯們就聯手起來對付誰!

正是因爲這種心理,所以纔有了藍田之戰和垂沙之戰中楚國的接連大敗而最終衰落,纔有了五國伐齊導致霸主齊國徹底退出爭霸舞臺。

而在歷史上,其實還有過六國合縱攻秦這樣的事例,然而秦國終究還是憑藉着強大的國力,將齊國和楚國都沒有扛下了的進攻給頑強的抗了過去,並沒有因此而被山東六國聯手壓制下來,這纔有了最後秦國的一統天下。

秦國的使者意思其實也很明顯,既然秦國已經被趙國從霸主的位置給幹下來了,那麼接下來趙國就應該成爲大家眼中要一起幹趴的目標纔對,不然的話讓趙國繼續發展壯大,那麼就所有人都很危險了。

秦使覺得這些厲害關係只要自己說出來,韓王然多半就會動搖,甚至因此而和秦國結盟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然而讓秦使驚訝的是,足足半刻鐘的沉吟之後,韓王然竟然給出了一個讓秦國使者萬萬想不到的答案。

“使者,寡人聽聞,秦國太孫子楚似乎未曾娶妻?”

秦使楞了一下,隨後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韓王然眨了眨眼睛,突然笑道:“寡人有一女,秀外慧中,正是及笄年華,寡人慾要將此女許配於公孫子楚爲妻,不知秦國可否應允?”

秦使眼珠一轉,道:“回大王,此兩國聯姻之大事,豈是外臣能夠決定的?還請大王稍等數日,待外臣將此事回稟咸陽,由吾王定奪。”

似乎是擔心韓王然心中不喜,所以這名秦國使者很快又繼續說道:“不過以外臣之見,吾王應當樂見此樁婚事得成。”

“善。”韓王然聞言笑了起來,道:“既然如此,那麼便請使者先回館驛歇息,待到咸陽回信之後,寡人再慢慢和使者商議其他事情。”

韓王然雖然並沒有直接拒絕,但也沒有答應秦國的提議。

不過在韓王然身邊的其他人看來,既然都已經嫁女兒了,那麼秦韓結盟之事,似乎已經板上釘釘了。

大將軍靳黈心直口快,等到秦使離去之後就忍不住開口問道:“大王這是欲要和秦國結盟?”

韓王然輕輕搖了搖頭。

另外一邊的相邦馮亭又問道:“所以大王這是打算和秦國虛以爲蛇,仍舊維持三晉之盟?”

韓王然仍舊搖頭否定。

這下子,兩名韓國重臣就有點懵了。

看着面前這兩名不明所以的臣子,韓王然的嘴角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在寡人看來,什麼三晉之盟、秦韓之盟統統都是虛的,反正寡人不答應連橫,也自然會有人和秦國去連橫。

至於嫁女之事,寡人之女弟,如今不正是趙國王后麼?既然寡人能將女弟嫁去趙國,那麼又爲何不能將女兒嫁去秦國?

在寡人看來,只要等到秦國和趙國兩敗俱傷之時,再作出對韓國最爲有利的選擇。如此,方是上策也!”

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七十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七章 趙括第十七章 馬具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
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七十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七章 趙括第十七章 馬具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