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

已經是晚春初夏的時節,天氣開始變得有些炎熱,空氣之中的灼熱氣息已經開始讓人有些無法難以忍受。

在魏國的土地上,一支數量將近十二萬的大軍正在浩浩蕩蕩的朝着東方前進。

這支大部隊之中一共包含了整整十萬韓國軍隊,以及李牧的一萬五千名騎兵。

從數量上來說,韓國軍隊無疑佔到了大頭,可是在這支聯軍之中,年輕的趙國將軍李牧其實才是那個真正能夠主導大軍決策的人。

這一點從正在進行的這番談話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韓國上將軍靳黈騎着一匹黑色駿馬和李牧並肩而行,手指着面前不遠處地平線上的那一座雄城,對着李牧說道:“李牧將軍,那一處便是魏國的都城大梁城了。”

李牧點了點頭,看向了李牧所指的方向,果然發現一座雄城在平原上矗立,氣勢非凡。

李牧想了想,對着靳黈說道:“靳黈將軍,汝可願意和我一起去偵察一下這大梁城的情況?”

靳黈愣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笑道:“將軍既然開口,那麼靳黈自無不從。”

於是兩人便率領着數百親衛呼嘯縱馬而出,朝着數裡之外的大梁城奔馳而去。

片刻之後,兩人就來到了大梁城的城外。

先行一步的趙國騎兵們已經清除了大梁城外的所有敵情,而魏國人顯然也已經得到了這兩國大軍前來的警報,整個大梁城所有的城門都已經完全緊閉,城頭之上不時可以看見許多魏國的士兵在來回的走動。

李牧在魏軍城頭勁弩的射程之外停了下來,笑着伸手一指面前的大梁城頭,對着身邊的靳黈說道:“靳黈將軍,汝看到了什麼?”

靳黈皺起了眉頭注視着面前的大梁城,過了好一會才道:“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啊。若是想要攻破這座堅城,恐怕要費上許多手腳。”

自從遷都之後,魏國經營了這座城市整整上百年的時間,這百年的時間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國家曾經兵臨這座都城之下,但是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成功的攻破這座堅城。

但是對於靳黈的這番話,李牧顯然十分的不以爲然。

只見這名年輕的趙國將軍臉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對着靳黈說道:“將軍,吾所見者,卻又與汝不同也。吾從這座城市之中只看到了兩個字,那便是——恐懼。”

李牧繼續說道:“如今魏國主力征戰在外,都城空虛,只需要一舉將這座大梁城拿下,那麼魏國便必定是兵敗如山倒,不得不屈膝求和。如此時刻,正是你我二人建功立業之良機呀!”

盡頭聽了李牧的這番話之後,忍不住露出了一絲苦笑,心中暗自想道:“這大梁城地處中原平坦之處,魏國又是四戰之國,但是這麼多年來也從未見過有誰攻破過大梁城。由此可見,想要將這座城池拿下來談何容易?李牧年紀輕輕卻如此傲氣輕敵,此戰恐難以取勝啊。”

如今的靳黈已經開始有些後悔自己在之前爲什麼會勸韓王然出兵幫助趙國了。

至少從目前的表現來看,這李牧似乎並沒有太過出彩的地方,甚至還十分的輕敵。

輕敵這種事,那可是兵家大忌啊。

難道說這個李牧其實相當的一般,只不過是依靠這具裝甲騎兵的強力纔會取得過往的那段勝利?

李牧當然不知道自己方纔這番信心滿滿的話已經讓靳黈在心中對於自己的指揮水平表現出了懷疑,這位年輕的趙國將軍饒有興致的觀察了一會魏國大梁城頭的防禦之後,笑道:“靳黈將軍,吾還準備在這四周轉轉,不知道靳黈將軍可還要繼續?”

雖然說李牧的語氣是非常誠懇的,但是此時此刻的靳黈卻已經失去了繼續跟李牧待在一起的興趣,搖頭說道:“將軍,吾還要回去指揮部隊紮營,就恕不奉陪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靳黈就帶着身邊的韓國衛兵們轉身撥馬離去。

靳黈這般前恭後倨的表現十分明顯,讓李牧身邊的親衛們一個個看得清楚。

這自然讓趙國親衛們心中憤怒不已,更有人開口對着李牧說道:“將軍,這些韓國人忒也沒道理,竟然如此的不知禮數,應當好好的將其教訓一番!”

李牧並沒有立刻開口說話,而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靳黈離去的方向,嘴角緩緩的浮現出了一絲笑容:“這靳黈……哼,空有忠誠之心,卻無大將之才,韓王以此人爲將,又如何能夠和吾趙國匹敵?本將軍若是和他計較,倒是落了下成。都隨本將軍而來!”

李牧猛然間一拉馬繮,胯下駿馬四蹄滾滾朝着大梁城的南面而去。

對於一個生命大部分時間都在趙國北部草原生活的人來說,眼前的情景對於李牧其實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這個時代的大梁城之外水網密佈綠色田野,阡陌縱橫,看上去就完全和後世的江南水鄉一般無二,說是“中原水鄉”也不爲過。

之所以如此,也和大梁城獨特的地形地貌有關。

大梁城位於中原腹地,附近共有汴水、渦水、睢水、泗水、荷水、濟水、濮水、河水(黃河)、汝水、穎水等諸多河流等河流,形成了一道令人驚歎的中原水網。

由於如此便利的條件,任何時候乘船從大梁城出發都可以極其方便的到達韓國、趙國、齊國、楚國、宋國、魯國等地方,水路早已經成爲了大梁城及附近人們出行的主要選擇之一。

李牧縱馬奔馳,片刻之後就來到了大梁城的東南邊。

在這裡,有一條寬闊的運河出現在李牧的面前,運河的河面寬闊無比,河水滔滔向北,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單單以寬度而論,這條運河足夠容納數艘大船並肩而行。

這條運河的名字就叫做鴻溝。

鴻溝是在戰國時代的魏惠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60開始興建,至今已經有近百年之久。

正是這條運河將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連接了起來,完成了整個中原水網的連接。

由此,鴻溝也成爲了黃淮間中原地區最主要的水運交通線路之一。

在歷史上的秦朝末年,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極爲著名的鴻溝之戰,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在這裡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雙方以鴻溝爲邊界議和。

鴻溝由此也擁有了一個特別有名的外號——“楚河漢界”,這個外號甚至還被搬到了中國象棋的棋盤之上,作爲紅棋和黑棋雙方的分界線。

唐代詩人張祜曾作詩有曰:

龍蛇百戰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在往日,這條鴻溝是非常繁忙的,可以說是船來船往川流不息。

可是如今趙韓聯軍大軍兵臨大梁城下,船家們紛紛跑路回家避難,寬闊的鴻溝自然也就變得冷清無比,只有那滔滔的流水還在其中奔涌,發出無比歡快的聲音。

李牧站在鴻溝的旁邊,跳下馬來,仔細的觀察着面前這滔滔的流水。

從這裡順着水流的方向往北方看去,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大梁城,鴻溝在大梁城的東南角處和汴水匯合,然後再一同匯入滔滔大河之中。

李牧在這裡站了很久很久。

良久之後,李牧翻身上馬,對着身後的趙國侍衛們道:“走!”

接下來的大半個白天,李牧的腳步遍及了整個大梁城的四周。

等到夜晚回到軍營的時候,這位年輕的趙國主將十分高興的告訴了副將許歷一個消息。

“許歷將軍,最多不過半月時間,吾必破大梁城!”

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例行推書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
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大家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例行推書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