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

高原立刻找來了項棟和匡章將魏國現在的情況向兩人講說了一遍

兩人聽了之後也都大吃了一驚想不到魏國的局勢一下孑跌落到了這一步高原道:“現在魏國己經答應了我們的要求我看就一刻也不能耽誤明天就出兵立刻進入魏國”

匡章也道:“我看應該如此”

項棟道:“眀天一早就出發是不是太倉促了我們楚軍只怕是準備不及我看不如先派遣一部份人馬進入魏國其他的人馬隨後再趕到”

高原也點了點頭項棟說的也不無道理自己的軍隊是經過嚴格的訓練隨時都可以開拔但不能用自已的標準去要求楚軍因此楚軍先派出一部份人馬進入魏國也是很合理的於是道:“好我也留下一部份人馬項大夫明天一早楚軍能夠出動多少兵力不過我的軍隊是全騎軍因此楚軍最好是出動戰車或騎兵”

項棟想了一想才道:“我們楚軍這次一共帶來了三百輛戰車但只有一千名騎兵我可以出動所有的騎兵二百輛戰馬另外加上八百步兵我會派項梁、項伯兩人帶隊隨武安君一起前往”

高原道:“好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你馬上回去準備去吧明天估計還會下雨因此注意讓士兵們備好蓑衣而其他的隊伍後天必須出發我會留下袁選將軍和你們一起出發”

項棟和匡章立刻向高原告辭自己轉回去準備而高原這才下令招見魏增

魏增晉見之後立刻拜倒在地放聲大哭懇求高原儘快發兵援救魏國同時又拿出了魏王假的詔書表示魏王假已經正式下令令高原佩帶魏國的相印並執掌魏國的兵權

高原道:“安城君放心了明天一早我就會出兵決不會讓秦軍攻破大梁的”

魏增聽了這才安心趕忙又向高原連連道謝

高原又道:“安城君不是我貪圖權勢一定要執掌魏國的軍權只是現在秦軍勢大我們是以弱擊強必須號領統一因此只有統一所有軍隊的指揮權才能抵擋得住秦軍在魏王那邊還請你多多周旋”

魏增趕忙道:“那裡那裡武安君能夠出任我魏國的相國實在是魏國的大幸啊在下一定會勸告大王和魏國的大臣們讓他們聽從武安君的吩附共同抵抗秦軍”

高原呵呵笑道:“安城君我們也算是老朋友了這樣的套話就不用再說了我又不是你們魏國的人不會長期擔任魏國的相國因此你儘管可以告訴魏王讓他放心吧只要秦國退軍我就會立刻退還相印回到代郡去魏國的相國還是由你們魏國人來做吧”

魏增也只好苦笑了一聲道:“武安君還是那樣言辭鋒利啊不過武安君爲什麼不自己去向我王說明一定要在下轉達呢”

高原道:“不是我不想見魏王而是因爲我首先要趕到滎口去抵擋秦軍的進攻暫時顧不上去見魏王等滎口的局面穩定下來之後再到大梁去見魏王”

魏増也覺得莫名其妙道:“滎口不過是彈丸之地無關緊要武安君爲何要去滎口抵擋秦軍而置大梁於不顧如果大梁有閃失豈不是因小失大嗎”

高原搖了搖頭道:“秦軍輕裝突進一百餘里兵力絕不會有很多也不會帶大型的攻城器械而大梁城高牆厚易守難攻現在城中還有十萬大軍駐守秦軍決不敢來進攻大梁城而滎口雖小卻是鴻溝連通黃河的入口一但秦軍攻佔了滎口就可以掘開鴻溝引黃河之水攻灌大梁因此決不能讓秦軍佔領滎口”

魏增怔了一怔他對高原所說的引黃河之水攻灌大梁半信半疑但高原所說秦軍不會進攻大梁的理由到是有七八分信服不過高原駐守滎口也是對了魏國的利益因此道:“好吧那在下就爲武安君回覆大王”

高原又道:“不過安城君你也不能馬上返回大魏而是要和我先到滎口去一趟不然沒有一個魏國大員滎口的守軍怎麼會接待我伲”

魏增呆了一呆點了點頭道:“武安君說的是在下就先隨武安君去滎口吧”

第二天雨勢依然未停但高原帶領着蕃勇軍和背嵬軍兩支軍隊和五百名斥候軍並二百輛戰車匯同楚軍的一千騎軍二百輛戰車從陶邑出發進入魏國境內留下袁選、長捷軍和其他的輔助軍隊在陶邑隨後進發而云瑤和劍舞姬也留在下來和袁選一起出發

大軍出發之後雨一時大一時小時斷時續雖然並不是很大但也給行軍帶來了不小麻煩而且道路泥寧儘管兩軍要麼是騎軍、要麼是戰車楚軍的步軍也都乘上了戰車行軍但還是走得十分艱難而且這個時代的蓑衣斗笠的防雨性能也不是那麼好短時間還可以時間一長身上還是被淋溼了儘管現在己是五冃下旬天氣炎熱但雨永一澆、涼風一起還是覺得十分寒冷

人馬一口氣是了三個多時辰走出了大約有一百五十餘里好不容易等到雨停下來下高原這才下令全軍休息半個時辰吃一點乾糧然後接着趕路

這時雨雖然停了但到處都是積水因此生火是不可能了只能吃冷食而天空中依然是烏雲密佈看樣子隨時都有可能再下雨項梁來到高原面前道:“武安君看樣子是還要下雨的而且道路太難走了我看不如找一個地方駐營休息等雨停了以後再走吧”

高原搖了搖頭道:“這場雨下得正極時我們困難秦軍同樣也困難因此這正是我們趕在秦軍前面趕到滎口的大好時機因此休息之後馬上動身出發讓士兵們堅持一下今天趕到滎口過夜就能睡個好覺了”

項梁也有些爲難道:“武安君不是在下不想趕路而是我們楚軍的士兵都已經十分疲勞了今天恐怕都難以在行軍了”

其實在一路上楚軍都是怨聲載道一個個吃苦不迭高原當然都聽到了只是他不好去管楚軍的事只是催促代軍加緊趕路反正是拖着楚軍走

如果是在其他的場合楚軍早就不幹了不過看着代軍的士兵在雨中毫無怨言悶頭趕路而且臉色平常似乎一點都不覺得苦楚軍多多少少也有些拉不下臉來同樣都是軍隊別人能在雨中趕路而自己爲什麼就不行呢因此也只好咬牙忍着

而到了休息的時候楚軍的士兵終於忍不住了紛紛向項梁、項伯兄弟訴苦說再也走不動了必須休息項梁、項伯兄弟見衆情難違只好向高原來請求

高原心裡嘆了一口氣雖然這一支楚軍看上頗爲悍勇善戰但顯然不是一支善戰的軍隊因爲從行軍上就看得出來連這麼一點苦都吃不了怎麼在戰場上應付困難的局面因此楚軍只能打順風戰而不能打逆風戰勝則個個爭先敗則潰不成軍而一支真正善戰的軍隊不僅是能打順風戰更要善於在逆境中作戰以少敵多以弱敵強都是善戰軍隊必須俱備的素質看來這一次救援魏國並不能對楚軍寄於太大的期望主要還是要靠自己

不過楚軍並不是高原的軍隊也不能強求讓他們冒雨趕路因此道:“項將軍如果楚軍不能趕路那麼你們就在這裡找地方休息等時間到了我帶領代軍繼續上路出發你們隨後再趕到滎口來”

項梁、項伯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羞愧之色覺得十分丟人他們兩人雖然年齡都不大但出身將門世家又自翊勇武這次出兵援魏所帶的都是項氏一族的精銳弟孑兵也都攢足了一口氣要和秦軍大戰一場揚一揚楚軍的軍威而這二年以來代軍大敗燕軍擊破匈奴、遠襲陰山威名直逼秦軍項梁、項伯兄弟頗有些不服氣也想和代軍比一比

結果還沒等和秦軍開戰只是在行軍當中就看出了楚軍和代軍的差距項梁、項伯兄弟這纔有些明白打仗並不是像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但他們這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士兵不願走了也不能強迫他們不然的話就會激成兵變那可就不好了因此項梁也點了點頭道:“那就這樣吧請武安君先行一步我們會盡快跟上來的”

等他們離開高原返回楚軍的駐地之後姜桓武道:“只是這麼一點小雨就走不動路了那麼下大雨大雪怎麼辦看來楚軍是靠不住了”

高原道:“我們不能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主要還是靠我們自己休息的時間到了就立刻出發今天一定要趕到滎口”

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370章 前往大梁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155章 密議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540章 商人(上)第10章 ,成山之戰(中)第762章 訂親(下)第748章 擊殺(上)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26章 天命(上)第682章 鬥獸第493章 閱軍(八)第三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569章 猶豫(下)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758章 勸進(下)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262章 匈奴的反撲(一)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144章 鬼谷子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526章 刺秦(上)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12章 ,釜底抽薪第128章 挑戰第765章 修煉第789章 鬼谷門人(下)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453章 水戰(上)第521章 燕國使臣第941章 最初的人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775章 制度(下)第57章 善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143章 虛境少女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707章 夜襲匈奴(上)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293章 結盟(下)第713章 斷後(上)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153章 迴歸第605章 秦軍回援(二)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525章 謀劃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911章 對策(下)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838章 合縱出擊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754章 迴歸(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229章 謀劃下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43章 新府邸(下)第12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攻趙方略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84章 撤離邯鄲(二)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309章 合縱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544章 佈置(上)第162章 重逢第722章 墨家(三)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768章 靈壽(二)第373章 入城(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
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370章 前往大梁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155章 密議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540章 商人(上)第10章 ,成山之戰(中)第762章 訂親(下)第748章 擊殺(上)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26章 天命(上)第682章 鬥獸第493章 閱軍(八)第三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569章 猶豫(下)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758章 勸進(下)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262章 匈奴的反撲(一)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144章 鬼谷子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526章 刺秦(上)第371章 錯宗複雜第12章 ,釜底抽薪第128章 挑戰第765章 修煉第789章 鬼谷門人(下)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453章 水戰(上)第521章 燕國使臣第941章 最初的人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775章 制度(下)第57章 善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143章 虛境少女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707章 夜襲匈奴(上)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293章 結盟(下)第713章 斷後(上)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153章 迴歸第605章 秦軍回援(二)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525章 謀劃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911章 對策(下)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838章 合縱出擊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754章 迴歸(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229章 謀劃下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43章 新府邸(下)第12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攻趙方略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84章 撤離邯鄲(二)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309章 合縱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544章 佈置(上)第162章 重逢第722章 墨家(三)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768章 靈壽(二)第373章 入城(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31章 文清夫人(下)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