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崑崙弟子上

當天晚上,高原還留在李瑛鴻的宮裡,陪着李瑛鴻說話,而荷華、雲瑤、淳于鍾秀都在一起陪同,因爲話題離不開這次白靈族之行。

高原的妻妾們都知道蚩尤的事情,由其是李瑛鴻和淳于鍾秀,都參與過和九黎族的戰爭,因此高原對她們也沒有隱瞞,將這一次白靈族之行的經過向她們都詳細的講說了一遍,當然,不能講的話都一點沒說。

聽完了高原的講說之後,李瑛鴻和淳于鍾秀也都大爲震驚,畢竟有許多事情確實都是她們所沒有想到的事情,比如蚩尤竟然會借韓騰的身體復活。

雖然李瑛鴻和淳于鍾秀都不知道所謂的黃帝、蚩尤其實都是外星人,而且在前面還存在有兩次史前文明,但蚩尤的兇名,在這個時代還是相當有名的,不少地方甚致將蚩尤尊爲戰神,因此如果蚩尤真的借韓騰的身體復活,確實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不過這一次白靈族之行,高原、荷華得到了黃帝留下來對付蚩尤的武器,戰勝蚩尤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淳于鍾秀的目光閃爍,似乎在思考什麼事情,而李瑛鴻卻道:“如果蚩尤己經借韓騰的身體復活了,那麼他就應該有所行動纔對,但前幾天我們剛剛收到楚國的消息,似乎一切正常,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啊。”

雲瑤道:“會不會是因爲九黎族的駐地並不是在楚國呢?”

李瑛鴻搖了搖頭,道:“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九黎族的駐地就是在南方,而且也只有南方有大規模的山脈,可以容納九黎族數十萬人口,另外就算是九黎族的駐地不在南方,但齊國國內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啊。”

高原道:“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九黎族實際己經在暗中控制了齊楚兩國,只是沒有公開而己,這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上一次漢齊楚三國合縱伐秦,九黎族就已經俱備了在暗中左右齊楚兩國的能力,否則齊楚兩國也不會突然背叛合縱,與我們爲敵。”

李瑛鴻道:“既然九黎族己經能夠在暗中控制齊楚兩國,那麼爲什麼不索性公開呢?上一次是想在我們背後插一刀,而這一次又是爲了什麼?”

高原道:“因爲我們漢國不僅沒有滅亡,相反還更爲強大,就算是集合了齊楚兩國之力,也只能陷於下風,因此九黎族也許會認爲,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暗中控制爲好,多少還能夠爲自己留有一點餘地,而另一種可能性則是九黎族跟本就沒有行動,蚩尤決定就在九黎族裡等着我們。”

李瑛鴻有些驚訝,道:“蚩尤爲什麼會在九黎族裡等我們?”

高原道:“我剛纔說了,現在我們漢國的實力,比齊楚兩國合力還要強,而且我們在關中的統治雖然不穩定,但齊楚兩國也剛剛遭到大敗,也未必比我們好到那裡去,因此在這個時候控制齊楚兩國和我們對抗,勝算極小,就算是九黎族隱藏得再好,也不可能全無漏洞,一但被我們抓住,對九黎族也是不小的損失。而留在九黎族等我們,有三點優勢,一是我們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趕到九黎族的駐地去作戰,兵老師疲,而九黎族卻是以逸待勞,己佔天時;二是在九黎族的駐地作戰,他們熟悉地理環境,我們卻是人生地不熟,因此又佔了地利;三是我們要到九黎族的駐地去作戰,就必須穿越過楚國的國境,楚國的國力雖然不如我們,但畢竟也是大國,除非是被我們滅國,否則又豈會讓我們通過,這樣他們又佔了人和,所以說在九黎族裡等着我們,纔是最好的戰術。”

李瑛鴻聽了之後,才恍然大悟,道:“我們現在對關中的統治還不穩定,因此在三五年內,恐怕還不能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更不用說滅亡楚國了,那麼我們乾脆不理他,安心的穩定我們在關中的統治,等我們的統治穩定了以後,再有所行動。”

荷華笑了一笑,道:“蚩尤可不會那麼好心,讓我們能安安心心在關中穩定我們的統治,雖然他現在沒有能力正面和我們對抗,但九黎族的高手衆多,在暗中搞一些破壞,煽動其他人反叛,是完全做得到的,讓我們疲無應付,不能安心發展。”

李瑛鴻道:“那我們不是沒有辦法嗎?夫君可有什麼好對策嗎?”

高原搖了搖頭,道:“現在還沒有什麼好對策。”

李瑛鴻轉頭看了看淳于鍾秀,道:“鍾秀今天怎麼不說話了,不知道鍾秀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平時衆人在一起討論事情的時候,淳于鍾秀的話都不少,但今天卻有些反常,剛纔一直都一言不發,而聽了李瑛鴻的話之後,淳于鍾秀笑道:“我剛纔一直都想呢?不過到是想出來一個辦法。”

荷華微徵一笑,道:“你想出一個什麼辦法,不訪說來聽聽?”

淳于鍾秀道:“我們漢國現在的局面雖然不算好,但也絕不是危在旦夕,只要是把官職制度處理好,就算夫君與荷華不在咸陽,但瑛鴻和我也能夠維持住局面,而我們發動大規模戰爭雖然不行,但打幾場小仗卻是完全能夠,因此我建議不如選出一支精銳軍隊,人數不用多,五七萬既可,由夫君、荷華親自領軍,雖然不能滅亡楚國,但以夫君、荷華的實力,率領軍隊突破楚國的國境是完全可以做到,而糧草補濟,也可以在楚國各地取得,然後直撲九黎族,與蚩尤決戰。”

高原點了點頭,道:“鍾秀的建議確實很好,而且我也想到過,靠我和荷華兩人,橫行楚國到是不難,不過與九黎族決戰的勝算卻並不大,因爲九黎族不僅熟悉地形,而且族中的高手衆多,就算是桑、屠雍、姜黎三族從九黎族中分裂出來,仍然不可小視,因此我估計要擊敗九黎族,至少需要二十萬左右的軍隊才行,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九黎族駐地的俱體位置。”

聽了高原的話之後,荷華、李瑛鴻也不禁都沉思起來,雖然漢國抓到一些九黎族軍隊的俘虜,但審問起來,卻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由其是九黎族駐地的詳細位置,因爲所抓的俘虜在九黎族的地位都不高,並不知道九黎族駐地的詳細位置,所有的俘虜都招認,出九黎族駐地都要通過一段迷谷,谷中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只能憑着感覺走,連出了谷都不知道是怎麼出來的,而且每次出谷的地點都不一樣,據有的俘虜說,在當年九黎族退進山裡的時候,蚩尤曾在山谷口布下一個霧陣,保護九黎族,歷年來都有一些私自出族的九黎族人,結果在谷中迷路,走不出去。

李瑛鴻不禁道:“桑青緹不是說桑、屠雍、姜黎三族要歸附我們嗎?這都過去了五個多月,怎麼還沒有消息,如果他們來了,也許會對我們有不少的幫助。”

荷華搖了搖頭,道:“我們可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桑、屠雍、姜黎三族身上,何況蚩尤借韓騰的身體復活之後,三族還會不會從九黎族中分裂出來,還不得而知,因此我們必須依靠自己,從現在的情況,出谷的地點還是可以確定的,如果我們到達出谷的地點,使用黃帝留下來的武器,也許還有辦法,但人手不足,到確實是一個難題。一但開戰,我和高原必然會被蚩尤牽制,對付九黎族,就要靠其他人了,不過進攻九黎族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下去,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就越是不利,只能拼一拼了。”

高原道:“也只有如此了,確實不能再拖下去,這次我們多帶一些白靈族人,多訓化一些野獸,或許還能與九黎族一戰。”

就在這時,淳于鍾秀忽然道:“夫君,人手的事情,我也許可以幫得上一點忙。”

高原到是有些意外,道:“鍾秀,你能夠幫上什麼忙?說來聽聽?”

淳于鍾秀起身,向衆人躬身一揖,道:“夫君,瑛鴻、荷華,請恕鍾秀有一些事情一直都瞞着你們,現在才向你們坦白,其實算起來鍾秀,還有爹,以及張良張孑房先生,都可以稱得上是鬼谷門人。”

高原怔了一怔,他到是知道淳于博、淳于鍾秀父女確實有些秘密,不過他畢竟是現代人,對這些事情看得到很開,誰都會有一些秘密,自己就是一個最大的秘密,而淳于博、淳于鍾秀父女可是幫了自己不少忙,由其是淳于鍾秀入門之後,確實是盡心盡力的幫助自己,因此也就並不在意,卻沒想到淳于父女會和鬼谷門人有聯繫,但無論是鬼谷孑還是赤松孑,似乎都沒有提過鬼谷一系還隱藏着什麼力量,兩人也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隱瞞自己。

這時淳于鍾秀又道:“其實嚴格來說,我們應該被稱爲崑崙弟子,不過是被崑崙遺棄的弟子。”

高原“啊”了一聲,這才明白了過來。

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623章 退軍(五)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223章 商機第146章 白靈族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17章 ,河關第四章 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154章 撤離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128章 挑戰第859章 潛入邯鄲(二)第642章 啓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223章 商機第569章 猶豫(下)第7章 ,羣英會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70章 議和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136章 擔憂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454章 水戰(下)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93章 使命第301章 商鋪第23章 ,水軍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619章 退軍(一)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925章 挑戰(三)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230章 移民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771 章 求親(下)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496章 潛入咸陽(一)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136章 擔憂第239章 白靈族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280章 情報第183章 人材第756章 迴歸(四)第66章 名士才女第80章 三策(下)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53章 局勢突變(三)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721章 墨家(二)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44章 邯鄲集市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59章 會戰(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529章 刺秦(四)第705章 轉移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494章 閱軍(九)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293章 結盟(下)
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623章 退軍(五)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223章 商機第146章 白靈族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17章 ,河關第四章 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154章 撤離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128章 挑戰第859章 潛入邯鄲(二)第642章 啓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223章 商機第569章 猶豫(下)第7章 ,羣英會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70章 議和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136章 擔憂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454章 水戰(下)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93章 使命第301章 商鋪第23章 ,水軍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619章 退軍(一)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681章 精銳盡出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925章 挑戰(三)第500章 潛入咸陽(五)第230章 移民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771 章 求親(下)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496章 潛入咸陽(一)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136章 擔憂第239章 白靈族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280章 情報第183章 人材第756章 迴歸(四)第66章 名士才女第80章 三策(下)第227章 初見荊柯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53章 局勢突變(三)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721章 墨家(二)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44章 邯鄲集市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59章 會戰(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529章 刺秦(四)第705章 轉移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494章 閱軍(九)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293章 結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