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廢孝廉開設科舉

荊州牧劉表、冀州牧皇甫嵩、幽州牧劉虞、涼州牧黃忠、幷州牧丁原,這些人的位置都沒有動,原本位極人臣,下一步就是三公九卿。

幾個小兒當了九卿,畢竟有人有想法,可惜又能如何?

袁隗掛着一個太傅,他是劉辯的師傅,理所當然卸掉了三公的位置。

袁逢也封了一個上蔡侯,縣侯已經很不錯了,告老還鄉理所當然。

劉辯與何太后隔離開來,荀攸這麼厲害的人,當一個光祿勳還是綽綽有餘的。要是其還不能避免他們娘倆見面,那就說明不稱職了。

沒辦法,所有的人都到了崇政殿裡開朝會,畢竟京城裡面大軍雲集。尚書賈詡可不是鬧着玩兒的,一舉摧毀了董卓的勢力,所有的涼州軍一分爲二,涼州牧與護羌校尉各分去一半。

“諸位,下面紹在此給大家道喜。”皇帝還沒說話,袁紹搶先說了:“從今往後,新皇有新氣象,皇上決定廢除長期以來跪拜的禮儀。”

他這話一出,各地趕來的州牧們臉上各有異色,不是趙雲佔優嗎?爲何是他在講話?

“太尉大人,”劉虞儘管封了一個宗正,並不領情:“祖宗之法不可廢,此舉不妥吧。”

“劉大人想要叩拜無妨,”審配如今也是尚書,陰陽怪氣地說:“原本的辯皇子如今的皇上,年未及冠。從內心講,誰願意跪拜誰跪拜。”

劉虞差點一口氣沒噎死,尼瑪德,趙雲這小子太狡猾了,把自己藏在後面。

他心裡有所懷疑,按說趙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袁家不可能是他的下屬吧?

可惜,不管是袁紹還是趙雲,眼觀鼻鼻觀心,兩人都不說話,好像在看他笑話。

劉虞瞅了一眼同宗的劉焉,發現他居然心不在焉,麻痹,難怪你的名字叫焉。

“劉大人,此事不宜再辯。”太傅袁隗地位超然,還是出來解圍:“祖宗之法好的自是不可變,有些陋習,變化一下也無妨。皇上如今都要本官來教習。”

言下之意,我這麼大年齡了,每次給他上課按照你的意思我還要先跪拜?門兒都沒有。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執行下去吧。”袁紹面有得色:“包括所有的下面州牧、郡守、縣令,勞煩各位回去之後,一定不興跪拜。”

“諸位!”趙雲很不耐煩:“雲也說句話,在家裡面,下人們都不要跪拜了。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要是我們的祖先沒有那麼顯赫,反過來他們的祖宗爭氣,是不是要跪拜他們?”

“這一跪,盡顯奴才之氣。我等熟讀聖賢書,誰願意當奴才的,絕不阻攔。”

大宗師的氣勢沒有顯露,不過說話的時候,聲音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邊上,嗡嗡聲不絕。這時候劉焉還想說什麼,才發現連嘴巴都有些不聽使喚了,只好作罷。

“各位大人,你們都是各個州的領軍人物。”盧植咳嗽了一聲,凸顯出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先皇給了有些州是州牧,另外一些州卻是刺史,顯然不公平。”

一個小黃門馬上尖聲尖氣宣讀聖旨:“新封青州牧趙風、兗州牧楊彪、豫州牧王允、揚州牧徐璆、徐州牧陶謙、交州牧荀諶、司隸校尉趙溫,欽此!”

黃忠與丁原沒啥表情,要知道,劉家人自己當州牧,原先有了三個。

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不管怎麼說,以前確實做出了一些成績。可特喵的荊州牧劉表是咋回事兒?莫名其妙,從一個解禁黨錮之後直接到了這麼大的官,也算是蠍子粑粑。

趙溫老爺子有些意外,不過他資格在這裡,眼看年歲已高,要不是怕侄子難做,就是三公也做的,倒覺得無所謂,穩如泰山。

趙風是趙雲的兄長,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成爲最年輕的州牧。楊彪是代替他叔叔楊秉去當兗州刺史的,沒想到自己也成了州牧。

剎那間,百感交集,想起了先父楊賜的舉動,和趙子龍相交是楊家之福。

徐州牧陶謙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在朝廷裡沒有過硬的關係,咋也成了州牧?

徐璆則是苦盡甘來,一時之間心裡百味雜陳。

王允儘管沒有進入中樞,心裡面頗有微詞,哪知道也有了州牧的名分。他斜睨了一眼那邊的劉家三人,看來今後世家的力量要重新擡頭了。

劉志和劉宏開始,對世家盡是打壓,果報啊,你們的子孫來承擔這後果吧。

他再快意地看了一眼在龍椅之上百無聊賴的小皇帝一眼,心底說不出的快慰。

“諸位,專門召集大家進京,可不是鬧着玩兒的。”趙雲沉聲說道:“當今天下,先皇賓天。可曾記否,甲子年的黃巾蛾賊遍地,何耶?”

“天下患不均!在朝廷的官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開始權錢交換。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難不成你們就無動於衷麼?”

“先皇在日,就一直在想辦法,遏制世家的產生。可是,誰願意把到手的利益讓出來?”

“世人都道我趙家位極人臣,然則不管是誰,你們可以到交州到真定去打聽一下,我趙家可曾多佔了一分田地?”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趙家永遠不會佔地,那是老百姓的根。那樣的話,就會讓大量的老百姓流離失所,說不定再來一次蛾賊,你們就是罪人!”

一個個惶恐不已,剛纔不是在封官嗎?爲啥一下子又扯到了世家、土地?

有些事情大家都明白,真要擺上檯面,那就有些尷尬了。

袁紹一下子也被說懵了,他們袁家可沒少佔土地,原來還納悶兒,爲何祖宗之地的平輿封給了趙謙,在這裡等着自己呢。

二叔袁逢這個上蔡侯,畢竟不是在自己的家鄉啊。罷罷罷,看來自己是輸了一局。

“大漢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爲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此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趙雲的聲音在殿內迴盪:“自此以後,孝廉不再是升官途經。各地今後要把教諭落實下去,皇上等會擬旨,調惠乘爲尚書,掌管教育事宜。”

“今後,州有州的教諭;郡有郡的教諭;縣有縣的教諭!”

“我們的印刷術,在整個星球上都是最先進的,我們的紙張也是最好的。你們掌握了文化,大肆奴役不懂文化的老百姓,虧心不虧心!”

“今後的官員,德行是考覈的最主要標準之一。着尚書與廷尉交叉監督,沒有德行的讀書人,開革,到邊疆去打戰,去修路。”

“新的官員,將由學校的學生產生,考試謂之科舉!”

第203章 正兵輔兵退伍兵第3章 天下武者坐不住了第97章 郭嘉楊修齊露面第162章 戲志才兵進合浦第6章 雞猴一起殺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23章 夜未央第231章 宗師強者齊上陣第110章 進退維谷的某人和某人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148章 我看見:達摩地尼滅上清第37章 夜襲歇馬部第198章 殺劣紳血流成河第124章 青梅竹馬樊娟第145章 戰前佈署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67章 突圍總在子夜時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73章 家有賢妻第99章 趙孟之威第58章 交叉火力顯威,南岸聯軍投降第63章 要不聽聽趙雲的意見?第76章 何公子何文第181章 葛洪葛尤第96章 慕容鮮卑第244章 最終解決三苗事第89章 張允落網第120章 鞠義的困惑第165章 花落現今世第86章 趙子龍鬧哪般?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253章 廢功散經脈全封第1章 前世今生第14章 老趙忠辭官歸省第147章 書院架構第96章 偷得半日閒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56章 商賈星散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123章 頂級武者秘辛第124章 小女王卑呼彌第10章 平輿城外硬碰硬第18章 保俘虜仁義趙滿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178章 大婚第72章 關羽的成長第142章 布山外兩軍會師第39章 朋友和敵人第154章 桃園結義第166章 焚書坑儒真相第150章 土人屠夫全殺光第14章 老趙忠辭官歸省第99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47章 好自爲之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134章 桃園結義成空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46章 許子遠論兵第126章 爲夏侯蘭做媒第47章 好自爲之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46章 趙子龍哪兒去了第87章 魔教出世第6章 收土地政令遭拒第16章 糾結趙忠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244章 最終解決三苗事第21章 趙孟辭官第40章 該殺則殺,三老照殺不誤第11章 步人甲第148章 我看見:達摩地尼滅上清第7章 書房計議第70章 摩柯低頭第117章 幷州軍出擊!第8章 人命如草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154章 邊讓陶丘洪第19章 初見劉宏第90章 劉備鬧市得謀主第5章 先天之助,北冥神功第38章 封元帥定爵位白日飛昇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8章 廷議受阻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76章 夏侯蘭至雷家堡第149章 你們不滅天理難容第7章 立威廖立,校場上的宣言和震懾第31章 校場誓師第125章 張角把議題帶溝裡了第234章 似降頭術蚩尤殿第54章 檀石槐安排身後事第117章 幷州軍出擊!第90章 張允伏誅第156章 青州軍斥候遇襲
第203章 正兵輔兵退伍兵第3章 天下武者坐不住了第97章 郭嘉楊修齊露面第162章 戲志才兵進合浦第6章 雞猴一起殺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23章 夜未央第231章 宗師強者齊上陣第110章 進退維谷的某人和某人第132章 童淵V張角:能動手就別吵吵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148章 我看見:達摩地尼滅上清第37章 夜襲歇馬部第198章 殺劣紳血流成河第124章 青梅竹馬樊娟第145章 戰前佈署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110章 黃巾又在露蹤影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167章 突圍總在子夜時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73章 家有賢妻第99章 趙孟之威第58章 交叉火力顯威,南岸聯軍投降第63章 要不聽聽趙雲的意見?第76章 何公子何文第181章 葛洪葛尤第96章 慕容鮮卑第244章 最終解決三苗事第89章 張允落網第120章 鞠義的困惑第165章 花落現今世第86章 趙子龍鬧哪般?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第253章 廢功散經脈全封第1章 前世今生第14章 老趙忠辭官歸省第147章 書院架構第96章 偷得半日閒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56章 商賈星散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123章 頂級武者秘辛第124章 小女王卑呼彌第10章 平輿城外硬碰硬第18章 保俘虜仁義趙滿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178章 大婚第72章 關羽的成長第142章 布山外兩軍會師第39章 朋友和敵人第154章 桃園結義第166章 焚書坑儒真相第150章 土人屠夫全殺光第14章 老趙忠辭官歸省第99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47章 好自爲之第248章 截龍脈道家顯威第134章 桃園結義成空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46章 許子遠論兵第126章 爲夏侯蘭做媒第47章 好自爲之第189章 忽悠葛家兄弟第46章 趙子龍哪兒去了第87章 魔教出世第6章 收土地政令遭拒第16章 糾結趙忠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244章 最終解決三苗事第21章 趙孟辭官第40章 該殺則殺,三老照殺不誤第11章 步人甲第148章 我看見:達摩地尼滅上清第7章 書房計議第70章 摩柯低頭第117章 幷州軍出擊!第8章 人命如草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第154章 邊讓陶丘洪第19章 初見劉宏第90章 劉備鬧市得謀主第5章 先天之助,北冥神功第38章 封元帥定爵位白日飛昇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8章 廷議受阻第2章 黃巾起義天下動第76章 夏侯蘭至雷家堡第149章 你們不滅天理難容第7章 立威廖立,校場上的宣言和震懾第31章 校場誓師第125章 張角把議題帶溝裡了第234章 似降頭術蚩尤殿第54章 檀石槐安排身後事第117章 幷州軍出擊!第90章 張允伏誅第156章 青州軍斥候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