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虔誠的伊比利亞

16世紀初頁的伊比利亞是個到處都洋溢着沸騰與激情的地方,幾個世紀以來被摩爾人統治佔領的土地終於得到光復,接着因爲自身越來越強大也被歐洲強國越來越重視,不論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還是葡萄牙,王室都因爲在這一時期做出的種種有爲舉動而備受尊重。

然後,就是在開闢海外領地上各國那令人眼花繚亂的種種收穫。

就在歐洲各國在爲地中海上自己的勢力被奧斯曼人擠壓得快要喘過不氣來怨聲載道時,伊比利亞半島卻是一片欣欣向榮。

緊靠着大西洋位置讓他們的目光更多的投向那漫無邊際的大洋,在伊比利亞人眼中,地中海也就比個澡盆大不了多少,他們的目光早就投向了神秘而富饒的東方,還有那迄今爲止依舊被哥倫布視爲是印度東海岸的神秘大陸。

或者哪怕是在並不十分明白這一切的鄉村,人們也因爲生意變得好做起來而欣喜,他們知道自己葡萄園裡釀的酒可以不費什麼力氣就能送到那些大城市裡賣光,因爲那裡有很多人整天成桶成桶的豪飲,他們也知道沿海很多城市正在興建大大小小的船廠,只要有把力氣就可以到那些船廠裡去做工,然後賺上幾個銀埃居就可以養活一大家人,他們也知道那些從非洲來的船隊劫掠了很多的奴隸,除了有錢人盯上了那些皮膚光滑有着異國情調的女奴外,更多的人看上了身體健壯,只要給頓飯吃,而又完全不用支付報酬的男奴。

這一切都是在伊比利亞發生的種種新變化,從北方的葡萄牙的波爾圖到南方阿拉貢的馬拉加,整個半島上到處都有着一種歐洲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充滿勃勃生機的熱火氣。

亞歷山大可以感受到這種氣息是那麼濃烈,這從那些舉着木頭十字架,衣着樸素神情莊嚴的牧師身上可以看出來,和這些虔誠的神僕相比意大利的那些牧師簡直就是羣腦滿腸肥的混蛋,在這裡幾乎看不到那種一看就是肥得流油的傢伙,更聽不到那些關於神職人員的各種傷風敗俗的笑話。

這裡的民衆從心底裡尊敬那些伺候上帝的人,同時他們也異常的虔誠,這也可以從到處都能看到的依舊謹守着一日四祈的古老的本尼迪克教規的舉動就能明白,儘管並不穿着教袍,可在伊比利亞,本尼迪克教規卻成了很多家庭自覺遵守的生活法則。

這一切都讓人覺得似乎正身處一個人間天國的典範之鄉,甚至讓做爲正教徒的謝爾都不禁唏噓伊比利亞人的虔誠。

亞歷山大同樣被這裡吸引了,歐洲大陸他待的太久了,在那裡他看到的到處都是隨着新舊時代到來人們表現出的迷茫和無所適從,上千年的信仰正隨着很多新東西的出現而漸漸瓦解崩潰,人們因爲教會的墮落和教士們的道德淪陷從憤怒到冷嘲熱諷,然後再到漠不關心,而且據他所知再過不多久,就會發生那讓整個基督世界陷入混亂的大分裂時期,那將是繼東西教會分裂之後的有一件幾乎讓梵蒂岡教廷陷入滅頂之災的可怕災難。

而這些在伊比利亞都好像就只是傳說,教廷,教會,牧師和獲得他們支持的王室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威望,這威望足以讓他們能做任何事。

“國王依舊對經過非洲的新航線更感興趣,他覺得那裡是已經成熟的航線,所以雖然對開闢西大西洋航線同樣有着渴望,可顯然他還是認爲應該先穩固通往非洲的那條路。”

坐在椅子裡喝着黑乎乎的熱咖啡,達伽馬稍顯憂心忡忡的說,對於公爵認真推薦的這種味道古怪的飲料他並不陌生,只是卻始終不能適應,現在他乾脆放下杯子有些激動起來:“公爵,您有把握嗎,我是說那些航海日記,我仔細研究過裡面的路線,可以確定只要那裡面的內容都是真的,我們完全不用浪費什麼力氣只要有2到3條船就可以到達那些地方,而且我有個預感,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到達的或許只是那片土地上很小的地區,也許那裡要比他描述的大得多。如果真是那樣,那就足夠讓我們有個落腳的地方了。”

亞歷山大看着激動的航海家,這是他第一次與這位名人見面,給他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其實是個性格固執而又有些暴躁,而且對財富過於執着的人,大概也正是因爲這樣曼努埃爾纔想要用自己的親信替代他,畢竟誰也不想讓個不那麼聽話的人掌握着那麼巨大的財富來源。

亞歷山大也相信達伽馬如今對通往西方的航線如此熱衷,大概也是因爲他聽說了從卡斯蒂利亞傳來的新消息,就在2個多月前,哥倫布再次從被他視爲印度的那片土地歸來,雖然這一次他是被人押解戴着鐐銬回來的,但是他自己的陳述和一些證人的敘述證明了包括哥倫布自己在內那些已經到了“西印度海岸”的西班牙人是如何肆意爭搶掠奪當地財富,又是如何瘋狂的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划着一個又一個的勢力範圍。

這些都讓達伽馬有些坐不住了,和被曼努埃爾冷落比起來,能夠重新航海和獲取財富的雙重誘惑讓他再也無法蜷縮在家裡乾等着國王的重新眷顧。

“必須做些事,要組織足夠大的船隊,要把他們完全武裝起來,已經有人在那裡爲了爭奪土地發生衝突了,既然那樣就不會只發生那麼一起,所以我們要組織的是一個全副武裝的探險隊,”達伽馬不停的說着,他因爲有些激動口渴,就拿起咖啡杯子一口喝下“這些都需要有人贊助,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得到國王的許可。”

“那麼就讓我們來做這些事吧,”亞歷山大向坐在一旁只是認真聽着並不開口的堤埃戈說“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籌集船隻,招募經驗豐富的水手,還有爲這趟航向提供足夠多物資的資金,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國王改變主意。”

堤埃戈無聲的點點頭,他知道這就是他的任務了,不過想要讓曼努埃爾改變主意,這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曼努埃爾一世是個很固執的人,雖然對西大西洋航線可能帶來的財富很是熱衷,但是他卻依舊更看重東方航線,另外就不能不說瑪利亞王后對他的影響了。

瑪利亞對開闢大西洋航線是堅決持反對態度的,她認爲這麼做“不但荒謬而且是背信的”,她會這麼想當然有很多原因,不過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她不希望葡萄牙與她的母國之間爆發一場新的爭奪殖民地的衝突。

雖然之前亞歷山大六世已經用一條教皇子午線暫時化解了兩個航海大國之間的爭端,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矛盾就真的不存在了,現在如果爲了新航向再起衝突,這就讓她很爲難了。

“這真是個很艱難的任務。”

亞歷山大也不能不承認這件事的確不那麼容易,不論怎麼看要說服那對夫妻改變主意都是個很麻煩的事,更何況其中還牽扯着信仰,利益和種種觀念的衝突。

10月初,傑姆斯在接受了國王的召見後就匆匆離開了里斯本,他是因爲聽說他的哥哥吃了官司,所以要急着趕往卡斯蒂利亞去看個究竟。

在上船前,亞歷山大找到了傑姆斯,經過一番密談後傑姆斯帶着亞歷山大給他的吩咐踏上了前往卡斯蒂利亞的旅行。

瑪利亞王后依舊緊盯着胡安娜,這其實已經成了她日常生活中排解無聊的一個節目,在瑪利亞看來胡安娜總有一天是要生出事端的,即便她如今整天在慈悲瑪利亞女修院裡深居淺出,甚至連聖若熱城堡都很少去了,可這絲毫不能減少瑪利亞對她的懷疑。

倒是亞歷山大,讓瑪利亞多少有些失望。

從開始聽說亞歷山大去拜訪胡安娜之後,瑪利亞就堅定的認爲這位公爵肯定是參與了什麼,雖然她還沒有認爲教皇的女婿就是敵人,但一想到這裡面牽扯到了貢薩洛,她就不由自主的覺得似乎有什麼大陰謀。

所以她早早就給母親寫了信報告聽說的一切,而且還不不止一封,只是伊莎貝拉女王似乎完全不相信女兒的話,她在回信裡告訴瑪利亞,貢薩洛是她最信任的將軍,或許他有些地方做的讓人不是很滿意,可在忠誠這件事上他是無可指摘的。

瑪利亞雖然對母親一向言聽計從,可這一次卻是怎麼也無法坐到視而不見,特別是在又派人打聽到亞歷山大之後還有兩次去拜訪過胡安娜後,她就對這件事更上心了。

很快,她就從安插在胡安娜身邊的一些人那裡知道了那位公爵的目的,讓瑪利亞驚訝的是,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爲樞機主教馬希莫當初在西西里巡視時從當地駐守的阿拉貢軍隊當中聽到的一些傳言。

那些參加了阿拉貢軍隊的葡萄牙士兵當中有人傳言說被軟禁在里斯本的胡安娜遭受到了很苛刻的對待,王后不但經常故意找她的岔,甚至還剋扣她應有的待遇,所以卡斯蒂利亞的前王位繼承人如今的日子過的不但十分窘迫,甚至有些潦倒。

那位樞機顯然認爲既然知道了這種事就不能充耳不聞,於是他報告了教皇,而後那位羅馬特西亞公爵就在秘密審覈聖蹟之外又多了份任務。

至少瑪利亞聽到的是這樣的說法,雖然對此她依舊心有懷疑,可至少稍微放下了些心。

畢竟怎麼想那位公爵似乎也和胡安娜扯不上什麼關係,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如聽到的那樣,他是奉了教皇的命令來看一看胡安娜是否真如那位馬西莫樞機聽到的那樣遭受了不公平的對待。

瑪利亞很惱火,她覺得自己對那位表姐還是太仁慈了,如果真的把她囚禁在了里斯本的石崖監獄也就罷了,可現在顯然她是隻落了個壞名聲。

瑪利亞覺得有必要向那位公爵澄清這一切,而且因爲那位公爵肩負這審查本地聖蹟的任務,她就更希望不要因爲胡安娜的事情引來誤會。

只是那位公爵似乎不是很熱衷和國王夫妻處好關係,他這段時間頻頻走訪那些教堂和修道院,或是和一些商人來來往往,雖然這讓瑪利亞多少放下了心,可考慮到要獲得梵蒂岡的好感,她覺得還是應該和這位公爵多多接觸更好。

所以當聽說那位公爵再次拜訪了在慈悲瑪利亞修道院的胡安娜後,雖然知道整個過程都是在有旁人陪同的情況下,瑪利亞還是覺得應該趁與這位公爵一起參加主訓紀念日的機會提醒一下他。

主訓紀念日是每年的10月第一個禮拜天,這一天所有教堂都會在凌晨的時候就每隔差不多半個小時敲一次鍾,這樣一直要延續到天完全黑下來之後。

亞歷山大是被這鐘聲吵醒的,他從牀上爬起來有些踉蹌的走到窗戶邊。

聽着外面隱約喧鬧的聲響,他推開窗戶,然後驚訝的發現雖然天還黑着,可街上已經有很多人了。

因爲天還沒亮,有些人手裡舉着火把,雖然街上人不少,可人們儘量把聲音放的很低,聽着鐘聲在胸前默默划着十字,有些則跪在街上,嘴裡輕輕詠頌着經文。

亞歷山大站在窗子裡看着街上的情景,過了會兒他發出一聲輕微的嘆息。

15世紀末16世紀初,這是個很特別的時代。

如被漫天幕布籠罩了千年的歐洲大陸上,根深蒂固的信仰出現了裂痕,一絲以往從未出現過的曙光正透過那裂痕投射下來,爲黑暗的大地帶來了一縷光明。

不過也是在這個時候,同樣依舊抱持着對信仰無比崇敬的那些人卻從內心中迸發出了較之以往更加強烈的信念。

這種信念在伊比利亞半島上以濃烈的狂熱四下蔓延,同樣多年後也會出現在更遠處的德意志諸侯們的領地上,那時候引發的那場變革,會讓整個基督世界爲之震顫。

在天使大教堂的門口,亞歷山大見到了布若宗總主教。

看到亞歷山大,高大總主教就遠遠用洪亮的聲調打着招呼,隨後他邁着騎士而不是牧師的有力步伐向亞歷山大走去。

“公爵,我可以向您保證您看到的一切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相信即便是在回到梵蒂岡之後您也不會忘記這一幕。”

總主教說着向前方張開手臂,隨着他的手勢,亞歷山大看向天使大教堂前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羣,伴隨那潮水般人流的,是如大西洋浪潮般震耳欲聾的吟誦聲。

“公爵,您不覺得自己是在見證真正的奇蹟嗎,”總主教向亞歷山大問“我知道您的身份讓您或許不能做出更公正的判斷,但是我可以猜想到您在梵蒂岡應該是看不到這一幕的。”

亞歷山大默然點頭,他知道總主教話中的意思,不過他也不能不承認這樣的場景也的確在梵蒂岡是看不到的。

梵蒂岡的廣場上也雲集着很多人,不過那都是些什麼人呢,妓女,片子,刺客,和專門鑽營的掮客,眼前這一幕似乎只曾經在薩伏那洛拉時代的佛羅倫薩出現過,但充滿諷刺的是,那個人最終卻因爲他那過於狂熱的信仰被送上了火刑架。

而在伊比利亞,同樣狂熱的舉動卻得到了君主的支持,看着在衆多貴族騎士簇擁下穿過人羣向着天使大教堂慢慢走來的國王夫妻,亞歷山大深深吸口氣。

他要面對的不只是伊莎貝拉的女兒,還有曼努埃爾一世這個看上去似乎因爲妻子背後雙王的壓迫而被佔盡上風,可實際上卻有着異常堅定,甚至同樣近乎狂熱信念的葡萄牙國王。

亞歷山大忽然覺得自己之前決定首先到葡萄牙來是個明智的選擇,只要看看這裡的民衆就不難想象更加狂熱的卡斯蒂利亞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那隻會是較之這裡更加狂熱吧。

亞歷山大也並不認爲在這種情況下自己能有動搖那對雙王的機會,除非是有個能夠撬動他們那看似無比牢固的寶座基石的機會,或者是能讓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這兩個王國之間牢不可破的聯盟出現裂痕。

已經穿過人羣登上大教堂臺階的國王夫妻走到了總主教面前,他們同時向總主教手中的十字架低頭行禮,同時接受總主教的祝福。

只是當經過亞歷山大面前時,瑪利亞首先停了下來,她被厚厚白粉遮蓋得幾乎看不出本來面目的臉上一雙黑色的眼睛盯着亞歷山大,過了一會她才緩緩的說:“公爵,你已經看到了在這裡發生的這一切,而且我相信你也一定親自證明了一些謠言有多麼荒謬,所以我希望你接下來能用公正的方式向梵蒂岡報告你的所見所聞。”

瑪利亞的話讓亞歷山大不由向布若宗總主教看去,瞥了眼總主教面無表情的樣子,亞歷山大向瑪利亞躬身行禮。

“請您放心陛下,我以我家族的名譽起誓,我一定會把我看到的一切真實的向梵蒂岡報告。”瑪利亞看着亞歷山大沉默了下,隨即緩緩點頭,伸手搭在一直看着這一幕的曼努埃爾手臂上,倆人緩緩向着大教堂裡走去。

“看來沒有直接去卡斯蒂利亞還是正確的。”望着那對夫妻的背影,亞歷山大心裡暗暗自語。

之前還在爲如何動搖西班牙雙王的根基而一籌莫展的亞歷山大,這一刻卻在葡萄牙看到了希望。

第九十二章 王者之戰(中)第八十三章 青銅時代第三十八章 變味的“家書”第五十二章 遙望未來第三章 麻煩初顯第七十五章 比薩不平等條約第二十章 “傭兵”第一二三章 騎士夏爾侖第二百一十二章 波河~波河~第一七八章 比薩人第八十四章 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教皇也失蹤?第十一章 採石場上第三十七章 顛覆(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教堂事件第一百零八章 決定命運之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動第一百四十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1498年的開始第七十三章 夜殺第九章 夜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萬歲,公爵小姐!”第八章 羅馬人的那些事第三十八章 關於薩格勒布的預言第二十四章 聊聊藝術,說說陰謀第九章 離別路上第一百章 東方使者第七十七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修女公主第二十一章 西耶公敵第一二零章 野心的僕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斐迪南的陰影第四十三章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第三十五章 戰雲將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虔誠與純潔(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十三章 哥倫布第四十七章 過往再顯第一百一十九章 仇恨的價碼第七十章 等待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六十九章 沉溺權力還是忠於愛情第五十七章 夜戰(下)第九十六章 故地第四十六章 洞穴之間第一百七十章 參戰,參戰,參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戰前夜第五十六章 “刺客信條”第三百一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九十四章 羅馬衆生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妹妹與妻子與王位第六十六章 第三次羅馬涅戰爭第一一八章 索菲婭的宣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馬德里第七十四章 “擲彈兵~射擊!”第八十七章 遠方來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下落?第七十一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十)第六十一章 貢帕蒂歷險記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四十章 阿里霍埃修道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巴爾幹之春第二十章 浪漫的貴族,狂熱的信徒第三百零二章 今日之友,明日之敵?第二十七章 磨難中的磨鍊第一百三十三章 執拗的女人第五十五章 “比利謝利事件”第九十一章 王者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六十二章 目標,是馬德里第四十一章 “傭兵貢佈雷”第二百七十七章 宣誓!第二章 哎呦,熟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外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入侵倫巴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夜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合圍戰(二十七)第七十五章 獻金第三十九章 薩格勒布,是戰是降?第十七章 “佛羅倫薩,爲我所有”第四章 “交易”第七章 訪客連連第六章 奧拉爾鎮(中)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九十一章 法奧大戰第五十八章 奪還之前第六十八章 賠本生意第四十二章 “薩格勒布之主”(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師們第八十四章 行路難第十四章 飛刀,又見飛刀第三百零一章 助人爲樂馬希莫第一百二十六章 妹妹,情人,與修羅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虛僞的歷史and真實的傳說第九十章 初戰(下)第一四六章 亞歷山大六世的煩惱第九章 離別路上第一百零六章 齊聚西西里第二百九十八章 “國王萬歲!”第十三章 瘋子國王
第九十二章 王者之戰(中)第八十三章 青銅時代第三十八章 變味的“家書”第五十二章 遙望未來第三章 麻煩初顯第七十五章 比薩不平等條約第二十章 “傭兵”第一二三章 騎士夏爾侖第二百一十二章 波河~波河~第一七八章 比薩人第八十四章 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教皇也失蹤?第十一章 採石場上第三十七章 顛覆(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教堂事件第一百零八章 決定命運之夜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動第一百四十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1498年的開始第七十三章 夜殺第九章 夜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萬歲,公爵小姐!”第八章 羅馬人的那些事第三十八章 關於薩格勒布的預言第二十四章 聊聊藝術,說說陰謀第九章 離別路上第一百章 東方使者第七十七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修女公主第二十一章 西耶公敵第一二零章 野心的僕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斐迪南的陰影第四十三章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第三十五章 戰雲將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虔誠與純潔(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十三章 哥倫布第四十七章 過往再顯第一百一十九章 仇恨的價碼第七十章 等待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六十九章 沉溺權力還是忠於愛情第五十七章 夜戰(下)第九十六章 故地第四十六章 洞穴之間第一百七十章 參戰,參戰,參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戰前夜第五十六章 “刺客信條”第三百一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九十四章 羅馬衆生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妹妹與妻子與王位第六十六章 第三次羅馬涅戰爭第一一八章 索菲婭的宣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馬德里第七十四章 “擲彈兵~射擊!”第八十七章 遠方來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下落?第七十一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十)第六十一章 貢帕蒂歷險記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四十章 阿里霍埃修道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巴爾幹之春第二十章 浪漫的貴族,狂熱的信徒第三百零二章 今日之友,明日之敵?第二十七章 磨難中的磨鍊第一百三十三章 執拗的女人第五十五章 “比利謝利事件”第九十一章 王者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六十二章 目標,是馬德里第四十一章 “傭兵貢佈雷”第二百七十七章 宣誓!第二章 哎呦,熟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外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入侵倫巴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夜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合圍戰(二十七)第七十五章 獻金第三十九章 薩格勒布,是戰是降?第十七章 “佛羅倫薩,爲我所有”第四章 “交易”第七章 訪客連連第六章 奧拉爾鎮(中)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九十一章 法奧大戰第五十八章 奪還之前第六十八章 賠本生意第四十二章 “薩格勒布之主”(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師們第八十四章 行路難第十四章 飛刀,又見飛刀第三百零一章 助人爲樂馬希莫第一百二十六章 妹妹,情人,與修羅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虛僞的歷史and真實的傳說第九十章 初戰(下)第一四六章 亞歷山大六世的煩惱第九章 離別路上第一百零六章 齊聚西西里第二百九十八章 “國王萬歲!”第十三章 瘋子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