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

今天的李績有點奇怪,進了監牢到現在,說話沒頭沒腦的,令李素十分奇怪,每句話的意思他都懂,但串聯起來就很糊塗了,總覺得他腦子壞掉了,李素想勸勸他要不要進來和他一起住幾天,就當是度假村療養了。

李績沒理會已一臉茫然的李素,徑自道:“此事陛下亦束手無策,吐蕃使團那邊鬧個不休,老夫估摸他們不會善了,聽陛下說,你主動要求住進大理寺,老夫想了想,覺得也沒錯,先避其鋒芒,在牢裡好好想想辦法……”

頓了頓,李績道:“如若實在想不出辦法解決也無妨,老夫再爲你向陛下求情,從輕落便是,大不了不當這縣侯了,以後老夫幫你找找機會,讓你再立幾個大功,把爵位再拿回來。你小小年紀,一力擔起一個家,這些年委實苦了你,往後不必太爲難自己,但有不決之事,儘可來問老夫。”

李素唯唯稱是,神情愈茫然。

李績自顧道:“太子李承乾謀反時,吐蕃忽然陳兵邊境,共計五萬大軍,對我大唐邊城虎視眈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欲趁我大唐內亂而取利,老夫聯名程咬金,李靖,牛進達等將領向陛下上疏,從劍南道調撥府兵三萬開赴邊境,與吐蕃大軍遙遙相對,這頭兩國和親成與不成,不妨先談着,但邊境卻不能由着吐蕃耀武揚威,大唐若無應對,反倒助長了賊子氣焰,反正一頭談和親,另一頭磨刀劍,兩頭都不耽誤。”

李素愣了片刻,隨即感動不已。

話說得冠冕堂皇,可李素明白,李績這是在用實際行動給自己撐腰,從軍事上給自己提供了底氣,邊境的大唐軍隊對吐蕃形成威壓制約,從而間接地影響長安城的吐蕃使團,減輕李素解決和親麻煩的壓力。

李素感動地看着李績,訥訥道:“李伯伯高義,小子銘記在心……您這麼做可是擔了風險呀,小子實在想不通,您爲何……”

李績擺擺手,道:“閒話休提,一切待你出獄後再說,老夫今來看看你,主要是想說說這事,事說完了,老夫這便走,出來後不妨先來老夫家裡坐坐,往年盡看你跟程家那羣大小土匪廝混,以後多往老夫這裡來,莫厚此薄彼了。”

說完李績轉身便走,留下一頭霧水的李素獨自呆。

*****

第三天,李素從牢裡放出來了。

這次也是他自己要求的,找人向太極宮遞了一份奏疏,很快李世民便下旨釋放李素,還遣宦官給他帶了一句話,“由爾定奪”。

李素知道李世民的意思,放他出來是要讓他解決和親和稻種之事,而且必須做得兩全其美,否則,可就不止是蹲牢那麼簡單了。

在獄卒們送瘟神般的目光裡,李素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大理寺監牢,上了門外等候的馬車,匆匆往家裡趕。

牢裡蹲了十幾天,實在太想念家人和家裡那個大浴池了,必須泡個痛快。

回到家剛與老爹和許明珠見着面,還沒來得及跳進大浴池裡泡個熱水澡,李素便聽到一個極度震驚的消息。

“舅舅?誰家舅舅?”李素愕然地看着李道正。

“你的舅舅!”李道正神情有些怔怔。

李素呆滯地看着老爹,隨即笑道:“孩兒什麼時候冒出個舅舅了?爹,莫鬧,快去地裡看看莊稼,孩兒先去泡個澡……”

李道正怒道:“大冬天的,地裡莊稼早割了,看個屁的莊稼!我說你有個舅舅你不信咋?”

“當然不信,這些年一直是咱們父子相依爲命,什麼時候冒出個舅舅了?”李素笑了笑,隨即臉色一變,看着老爹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道:“不會是孩兒蹲牢這幾天,您不聲不響續了一房弦,給孩兒找了個後孃吧?這位後孃上面有個哥哥?”

李道正呼吸開始急促,殺氣醞釀中……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笑道:“爹您放心,孩兒很開明的,爹您才四十來歲,正是龍精虎猛一柱擎天之年,早該娶一門親了,不管看上哪家女子,哪怕是寡婦也行,孩兒一定給您把親事辦得隆重熱鬧,滿城皆知,風風光光把她娶進門,往後孩兒把她當娘一樣尊敬……”

頓了頓,李素小心地道:“孩兒多嘴問一句啊,您找的是女的吧?實在是長安城那些權貴近年尚好男風,謂之曰‘風雅’,爹您沒染上那毛病吧?老實說,如果爹您找的是個男的,孩兒的情緒可能有點複雜,或許一時接受不了,給孩兒一點時間……”

李道正終於忍不下去了,暴起飆,隨手抄起門旁一根藤條,然後滿院子追殺李素,李素被揍得抱頭鼠竄,李家院子很快熱鬧起來,許明珠一臉惶急地站在一旁,想勸又不敢勸,薛管家聞聲跑出來,見自家老爺正抄着藤條滿院子追殺侯爺,薛管家一愣,接着反應飛快地轉身,換個地方看風景去了。

李素不記得自己被揍了多少下,疼倒是不怎麼疼,只是二十多歲的人了還被老爹揍,實在很沒面子。

李道正揍完也爽了,手撐着藤條喘息了一陣,然後瞪着李素:“早想抽你了,以前看你是縣侯,揍你怕折了你的官威,如今陛下已將你的官爵罷免,老子就不必跟你客氣了。”

李素嘆了口氣,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有點上進心了,至少也該把爵位拿回來纔是,就當是爲了自己的人身安全着想。

當然,自己如果戒掉嘴賤這個毛病可能更容易一點。

“現在可以說人話了嗎?”李道正瞪着他道。

李素點頭嘆氣。

“你不是一直奇怪你孃親到底是什麼出身嗎?自從上次太子謀反,我在窯洞前殺了許多人以後,你這些日子或明或暗的試探,套老子的話,想知道我當年的身份,對不對?”

李素眼睛一亮:“難道這些都與我那個剛冒出來的舅舅有關?”

李道正嗯了一聲,隨即挺直了腰,道:“聽清楚了,你娘是當朝國公的親妹妹,而我,也曾是那位大將軍身邊的親衛,當年追隨他南征北戰,沙場喋血,手上攢了百十條人命,大大小小也曾爲他立過不少功勞……”

李素神情漸漸凝重:“爹,當年您跟隨的是哪位大將軍?”

李道正沉默片刻,緩緩地道:“英國公,李績。”

李素吃了一驚,失聲道:“竟然是他!”

李道正黯然嘆道:“你娘她……生在功勳之家,隋末天下大亂,她隨家人顛沛流離,好不容易等到天下太平,大將軍封官晉爵,她本該安享富貴,一生無憂,可她卻偏偏看上我這個身份低微的親衛,義無反顧離家,與我在這貧苦鄉村裡受盡苦楚,那些年她缺衣少食,病痛纏身,卻無怨無悔,生下你後便撒手而去,這一生我欠她實在太多,是我對不起她……”

李素呆滯地看着老爹,腦中一片空白。

直到現在,他仍未接受自己是李績外甥這個事實,想到前日李績來牢裡探望他,當時他那眼神,還有神神叨叨不明其意的一番話,李素此刻才明白,原來李績並非神神叨叨,那次去牢裡探望他,目的是去認親的。而且這次李素入獄,長安城的長輩們都在爲他奔走求情,可李績出力卻最大,甚至將自家的安危都賭上了,李素一直覺得奇怪,按理李績不是這麼不冷靜的人,幫他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情分盡到最大的力也就夠了,實在沒有道理把自家的安危都押了上來,從聯名上疏,到請求調兵開赴邊境,分明已大大出了幫人的範圍了。

原來自己竟是李績的親外甥,李績這些日子做的這一切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以前再怎樣疼愛李素這個晚輩,李素對李績來說終究是外人,疼愛和維護都是有限度的,可李素的身份若突然成了自家親人,那麼待遇就不一樣了,幫忙的底線也大大提升了。

李素抿了抿脣,看着老爹道:“爹,孩兒入獄後便突然多了一位舅舅,是爹主動與他相認,求他來救孩兒吧?”

李道正嘆道:“這些年看你加官晉爵,爲國屢立功勞,我甚覺欣慰的同時,也深感擔憂,爹沒當過官,但我知道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爬得越高便越危險,看你官當得越來越大,背後卻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大人物幫襯你,我時常感到憂心如焚,事實上,你當官的這些年,大大小小蹲過幾次大獄,也闖了不少禍,得罪了不少人,遇到的危機一次比一次嚴重,招惹的人物一個比一個大,每到危難臨頭,放眼四顧,卻無一人真正能幫到你,每次都是你獨自一人咬着牙度過危厄,爹看在眼裡心疼。”

“……你爹我沒本事,到死也只是個平凡庸碌的農戶,幫不上你什麼忙,主動上門認親這事,其實我早已在猶豫了,我知道你懂得‘獨木不成林’的道理,所以自從你展露頭角之後,沒事搗鼓出來的新玩意總是朝程家,牛家那些大將軍府上送,逢年過節從來不耽誤,見着人了叔叔伯伯喊得甜,人前人後都堆着笑,娃啊,我明白你的苦處,踏進朝堂這個是非圈裡,你一個人獨力支撐實在太辛苦,太累了,你希望爹和婆姨能過上無憂無慮的好日子,先就必須先保全自己,你知道自己已是家裡的頂樑柱,頂樑柱不能倒,你若倒了,家也就完了,所以你在找靠山,交朋友,認長輩,你像蜘蛛一樣在編網,編出一張足夠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網,這些年下來,這張網約莫已看到形狀了,可是它仍然太脆弱,經不起風雨,人家那些門閥世家都是積累了千年纔有歷經風浪而不倒的底蘊,咱家沒有,你在慢慢的積攢底蘊,你做的一切都在爲了這個家……”

“看你如此辛苦,我着實心疼,左思右想,總該爲你做點什麼,當年我與你孃的那段往事早已過去,本不應再提起,可是,如果重提往事能給你找到一座靠山,讓你以後不必那麼累,想必你娘九泉之下也不會怪我,……這次你出事之前,我便猶豫很久,打算將你孃的事仔細和你說說,後來聽道陛下下旨要將你流放黔南,我倒是下定了決心,索性進城找到了李大將軍……”

李素垂着頭,聽着李道正娓娓而道,眼眶卻不由自主地紅了。

做這一切再辛苦,他都覺得是自己應該做的,必須做的,父子一場緣分,夫妻一場緣分,未來與孩子還有一場緣分,來到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場神奇到不可思議的緣分,他很珍惜這場緣分,希望不負此生,希望不負身邊人,希望這場緣分有始有終,不負今生。

做這一切的初衷,無所謂被不被人理解,更沒必要四處宣揚嚷嚷說自己多麼偉大,多麼辛苦,李素一點也不在乎。

他沒想到,他在乎的人,其實很在乎。

真正的父子,是心有靈犀的,苦不苦,快樂不快樂,一個字都不必說,他全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拍了拍李素的肩,李道正嘆道:“前日聽大將軍說,你現在的麻煩不小,就算被放出來了,麻煩也還在,對吧?趕緊去大將軍府上拜望他,聽聽他的說法,或許能幫到你,自家舅舅,求人不丟臉。”

李素搖搖頭,沉默片刻,忽然道:“爹,我想去孃的墳上看看。”

李道正一怔,接着笑了笑:“好,我陪你去。”

**

父子二人騎着馬,領着方老五等十幾個部曲,慢悠悠地出了太平村,朝西面那座不知名的荒山行去。

一個多時辰後,衆人到了荒山下,山下是一片平地,平地長滿了野草,哪怕是寒冷的冬天,野草也生得異常茂密。荒地不遠的正中,一座土墳孤零零地佇立在那裡,墳頭周圍的野草被除得乾乾淨淨,顯然經常有人清理打掃,墳頭兩側一左一右仍立着兩尊縮小的石馬,墳前立有墓碑,碑上卻無字。

方老五等人知道這是李素孃親的墓,下了馬後遠遠地屈膝朝墳墓拜了三拜,然後識趣地牽着馬原地等候,李家父子則一步步朝墳墓走去。

墓前地上很乾淨,還備着一罈酒和一些祭拜用的香燭,李素一言不,面朝墳墓三拜,李道正站在一旁,癡癡地盯着墳頭土堆,黯然道:“你娘……她是個很有擔當的人,有巾幗之風,或許受其兄薰陶,平日也喜好喝點酒,所以我常帶一罈酒來看她,當年和我離家之後,我們隱居在太平村裡,每逢她兄長生辰,她總是要喝一罈酒的,不過那壇酒她只喝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朝着長安城的方向,全數灑在地上,然後摔了酒罈便睡去,第二天醒來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繼續和我過着貧苦的日子……”

李素也定定看着這座孤零零的墳頭,久久無言,不知多久,輕聲道:“爹,你和我娘……當初是怎麼走到一起的?”

李道正笑了,露出幾分甜蜜的目光,悠悠地道:“一個是大將軍身邊的親衛,一個是大將軍的妹妹,自然認識得早,只是我身份低微,不過是大將軍收養的孤兒,而大小姐卻是富貴閨秀,平日縱然見了也只是行主僕之禮而已,那時大唐剛立國,天下並不太平,各地反軍諸侯仍不願奉大唐爲主,大將軍那幾年忙着四處平亂,大約武德二年,大將軍奉旨平幷州,平亂之後,高祖皇帝索性命大將軍領兵常駐幷州,以震懾北方突厥。大將軍便命我帶着百十親衛,將家眷接到幷州來,而他則奉旨留守幷州。我領命去了長安,誰知接了家眷上路後,路上竟遇到一股盜匪,這股盜匪可能是被衝散的義軍,佈陣頗有章法,戰力非常強悍,我和袍澤兄弟百十人苦苦抵擋,堪堪戰成平手,後來有幾個盜匪趁亂朝大將軍家眷的馬車衝殺而去,當時我就急了,生恐護衛不力傷了大將軍的家人,於是拼了命衝上去,背上捱了三刀,將那幾個人全殺了,當時你娘就坐在馬車裡,見我如此奮不顧身,大約……被感動了吧,從那以後,她便有事沒事與我接近,對我噓寒問暖,從來不看低我親衛的身份,慢慢的,我們便私下裡訂了終生。”

李素盯着墳頭,淡淡笑道:“李伯伯……也就是我那個舅舅,知道你與我孃的事之後,恐怕不願答應,是吧?”

李道正嘆了口氣,道:“大將軍知道後,確實不高興,甚至很生氣,但此事卻怪不得他,你娘早在很小的時候便與別人訂了親的,那人據說也是山東豪門,你娘脾氣倔,一直不答應,但親事豈能由得她?自是父母媒妁說了算,大將軍待我如親兄弟,從來沒有任何看不起我的意思,那些年我追隨他,好幾次救過他的性命,大將軍都記得的,他生氣的是我和你娘瞞着他,氣的是我和你孃的私情壞了早已訂好的親事,害李家失了誠信,而你娘也是烈性子,當時便與他大吵起來,吵過之後當夜便帶着我離開了李家,這一走,便再也沒有回去過了……”

李素扭頭深深看了老爹一眼,嘆道:“原來咱們父子竟然同病相憐,年輕時的經歷也是一樣的……”

李道正一愣,接着反應過來了。

兒子與東陽公主的事,不正是他和英孃的翻版麼?

李道正呆了片刻,然後搖頭失笑:“果然同病相憐,只不過,你做得比我好,結局……也比我好。”

定定看着墳頭,李道正黯然嘆道:“當年我若有你這麼聰明,或許我和你孃的結局會不一樣吧,至少,不會讓她這些年缺衣少食,貧苦度日,她一個富貴人家的小姐,吃用皆是錦衣玉食,跟了我以後,她還要學着做飯種田,操持家務,你娘原本生得花容月貌,跟着我以後的那幾年,我眼見着你孃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皮膚也越來越粗糙,她就是那幾年落下了病根,生下你之後,終於支撐不住,撒手西去了。”

李素也露出黯然之色,靜靜地看着眼前這座孤零零的墳頭,喃喃道:“我……還沒見過她呢。”

李道正眼眶一紅:“她若能活到現在該多好,你娘她特別美,你長得像她,所以生來便白淨英俊,眼睛鼻子都長得講究……”

李素眼眶也紅了,抿了抿脣,深吸一口氣,忍住即將落下的淚。

“娃啊,往後常來看看她,別看你娘躺在這裡,可我知道,她也盼着你來咧,你孃的墳這些年都是我打理的,以後就交給你了,我……越來越老了,也許有一天,我老到已走不到這裡來了。”

李素拽住了他的袖子,強笑道:“爹,您還不老,孩兒眼裡,您正當壯年呢。當初窯洞前您橫刀立馬,羣敵敬畏,那一幕孩兒至今還記得的,爹,您是個英雄。”

李道正淡淡一笑:“英雄也有老的時候,老了的英雄,便不能叫英雄了,人啊,一代接一代,一代老了,新的一代又長大了,所謂‘世世代代’,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指了指墳頭,李道正道:“將來我若壽終,你把我埋在這裡,你孃的旁邊,她在這裡等了我許多年了,我怕她等不及了,也不知道她投胎了沒有,如果沒有就好了……不對,還是早點投胎吧,總好過孤零零躺在這裡,每天只有蟲鳴鳥叫陪着她,沒處遮陽,沒處躲雨的,淒冷得很。……下世再投個富貴人家,長大後周周正正許一門親,許個門當戶對的,莫再許我這個又窮又低微的粗鄙武夫了,下一世好好享福,錦衣玉食的,儘管多吃多用,少喝點酒,婦道人家的喝甚酒,以前總罵她,她也不聽,說得多了她就不高興,臉一垮拉,我便慫了,不敢說了,下一世許婆家啊,找個能治得了你的,看你還敢不敢喝……”

李道正一邊絮絮叨叨的說着話,一邊俯着身子,拔着墳頭周圍新長出來的野草。

拔了一陣,李道正站起身,伸手捶了捶泛酸的腰,神情忽然露出迷茫無措之色,盯着墳頭喃喃道:“下一世你若許了別人,我咋辦咧?”

隨即釋然笑了笑,李道正輕聲道:“下一世我若運氣好,也投了個富貴人家,有身份有官身的,便來尋你,那時的我,應是配得起你的,我再多讀點書,也能和你多聊些話,若還是投在貧苦人家,三餐無着的,我……便不尋你了。”

李素一直沒說話,只看着他拔草,聽着他念唸叨叨說着話,突然現自己不知何時已淚流滿面。

**

ps:最近更新太勤奮了,身體搞得很累,而且作息又顛倒了,明天請假一天,休息一下。。。(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求首訂!!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求首訂!!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求保底月票!!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
第八百零一章 捅破窗紙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求首訂!!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子保媒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五百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求首訂!!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衆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二百零五章 留下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防奪權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戰 上求保底月票!!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空打算盤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