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親利弊

李素喜歡大唐的生活。

從剛開始時的抗拒,到接受,到最後慢慢喜歡,這個過程花了好幾年。

正因爲喜歡,才慢慢投入感情,投入以後未免多了幾分“愛之深,責之切”的情懷,大唐的某些優點甚至是千年之後的現代社會都缺少的,比如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比如直爽豪邁講道理的純樸風氣等等,當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和親制。

所謂“和親”,便是將皇室公主嫁予異國君王或王子,以達到相對穩定和平的外交目的,雖說大唐風氣開放,但女子的地位終究還是比男人低很多的,尤其是皇家的公主,地位雖尊崇,但基本沒有人權可言,每一個公主生下來都是爲將來的政治目的而存在的,皇帝把每一個公主都做好了安排,這個公主將來必須下嫁給某位功臣之子,那位公主必須賜給某國君主爲妃等等,就像飯館廚房後院籠子裡的雞,只要有客人上門,廚子便打開籠子,順手拎只雞出來殺掉,公主基本等同於這般地位。

當年的東陽也曾經歷過這個劫難,若非李素使計,如今的她已成了高家堂上婦了。

正因爲如此,李素纔對所謂的賜婚和親制深惡痛絕。

很奇怪,很矛盾的國度。

一方面自信心無比高漲,軍隊橫掃天下,戰無不勝,令周邊鄰國心驚膽戰,國內民風樸實,君聖臣賢,另一方面,卻將這個國家地位最尊貴的公主當成不要錢的禮物似的到處送,這個國家送一個,那個國家送一個,這種只有戰敗國才幹的屈辱事情,大唐幹起來卻毫無心理壓力,滿朝上下從皇帝到臣民,沒有任何人覺得不妥,彷彿一個戰無不勝的國度送幾個公主出去根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李素很不理解這種邏輯,橫掃天下的大唐帝國就算爲了外交目的有和親的必要,那也應該讓異國的公主嫁給本國的皇子纔對,爲何偏偏反過來,讓本國最尊貴的公主不遠千里跑到異國他鄉獨伺虎狼?

這很不正常,看起來像是精神分裂病人才幹得出來的事,所以李素很反感,所以,李素今日終於忍不住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諱。

有些話,必須要說,不論對國家還是對心愛的人,只有喜歡,纔會癡傻。

“子正言辭中似對賜婚和親隱有憤意……”李世民微微一笑,揮手示意中書舍人暫停,緩緩道:“還在怨恨朕當年將東陽許配給高家之事?”

李素一驚,頓覺自己剛纔說話的情緒有點不對,於是急忙道:“臣不敢,已是往事,臣當年有恨,如今無恨。臣今日所言的,是和親這件事。”

李世民盯着李素的表情看了一陣,然後哂然一笑,也不說信不信,揮手示意中書舍人繼續記錄。

“子正之意,和親制不可取?”

李素垂頭道:“臣以爲,確實不可取。”

李世民嘆道:“然則諸國朝拜臣服,皆以大唐爲宗主,求娶公主亦是爲了邊境安寧,諸國遂以娶得大唐公主爲榮,若大唐不再送公主和親,邊境安寧何所得?若無通姻之好,諸國君主心中不安,怎知不會心生異志,徒生事端?”

李素平靜地道:“諸國之榮,卻是我大唐之恥!諸國若欲求得心安,何妨將他們自己的女兒嫁來大唐?陛下十數皇子,皆是人中龍鳳,任選一人賜婚,也不會委屈了她們,如此,兩國仍是通姻邦交,邊境仍然安寧,大唐是****上國,一無戰敗,二無心虧,豈有將本國公主賜贈番蠻之理?”

李世民苦笑搖頭。

李素的話有道理,關於和親之說,隨着大唐這些年國力軍力愈強大,李世民對異國番邦的政策也漸漸有了改變,這種改變是建立在強大的實力和自信之上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是李世民親口說過的話,這句話充分看出大唐對異國番邦的民族政策傾向,“獨愛之如一”,這句話說得簡單,可做起來卻很難。

既要照顧各國君主的情緒,尊重他們的風俗人情,也不能委屈了自己,變得曲意逢迎,於是“軟中帶硬,恩威並濟”便成了大唐對所有異國的態度,可是,大唐要讓萬邦臣服朝拜,要讓所有異國心甘情願叫李世民一聲“天可汗”,還要邊境安寧,不生戰事,做到這些很難,只有態度是不夠的,還要拿出誠意,什麼是誠意?送公主和親就是誠意,可以說,大唐公主是李世民施行民族政策的重要一環,大概意思就是說:你看,朕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送出去了,你們還不識相點,別老給朕生事添麻煩。

於是,從武德年到貞觀年,許多公主就這樣被送給了異邦和親,成了一件民族政策的犧牲品,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反過來說,如果大唐徒然停止送公主和親,還要異國君主把他們的女兒送來大唐,結果必然不一樣了,這就給了別人一種霸權的印象,從外交上來說,這是很不利的。至少可以肯定,那些君主們一定會炸鍋,通常來說,和親算是國策,國策的突然改變,一定會引諸多連鎖反應,這些連鎖反應的後果,恐怕連李世民都無法預料。

看着李世民苦笑的表情,李素也苦笑起來。

推行一件事。改變一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哪怕是橫掃天下的天可汗,也有他的無奈,有他力所不及的地方,這些不是靠武力便能解決的。

…………

殿內徒然變得很安靜,中書舍人手中的筆蘸飽了墨,卻懸停在紙上,久久不曾落下,靜等着君臣二人開口。

一炷香時辰後,李世民終於打破了沉默。

“子正啊,朕之苦衷,想必爾已清楚,如今大唐雄視萬邦,說是無敵於天下亦不過分,國力軍力愈強,越要小心謹慎,不可輕易國策,朕要的不僅是萬邦朝拜,也要收萬邦君主之心,和親之策諸多弊端,可不得不說,目前它是最穩妥的……子正的意思,朕已明白,但朕……不許諾一定會納諫,此事關係重大,牽扯甚廣,至少目前來說,和親制不可妄改。”

李素也苦笑:“臣只是隨口一說,並不指望能改變什麼。”

李世民點點頭:“有些事,朕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或許,朕的下一代能改變點什麼,只望大唐一代勝一代,世人皆雲如今是貞觀盛世,依朕看來,盛世卻說不上,朕有生之年所作所爲,只爲將來真正的盛世打下基石而已,下一代大唐帝王若不昏庸的話,就算只是守成之君,若能廢除一些弊政惡政,盛世亦必可期……”

說到這裡,李世民的臉色忽然變得有些陰沉。

李素看明白了,如今的大唐太子,下一代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從他目前的德行來看,顯然是擔當不起如此重任的。

任何人都年輕過,輕狂過,李世民曾是秦王時,也幹過縱情酒色,錯殺忠良之事,可以說,李世民這輩子幹的虧心事絕不止玄武門之變這麼一件,然而,一個人錯得再多,性格是不會變的,底線也還是應該有的,像李承乾這般順者生,逆者亡的極端性格,誰反對他他必置之於死地,不僅針對李素和其家人的刺殺陷害,就連東宮左右庶子于志寧等人也成了他的眼中釘,如此暴虐殘忍的性格,將來若真的登上了九五之位,朝野上下豈不屍橫遍地,血流千里?

李世民敢讓他坐上那張尊貴至極的寶座嗎?

看着李世民陰沉的臉色,李素心中微動。

今年已是貞觀十七年了,……時機火候是否已成熟?

東宮那位,不僅是李世民心頭的一抹蚊子血,也是李素心中的一根刺,他比誰都盼望着拔除它。

“不說這個了,關於吐蕃使團一行,子正可要好生招待,莫再怠慢了客人,再過些日子,朕便要擇道宗賢弟之女,遠赴吐蕃與松贊干布和親,子正辛苦幾日,爲朕辦好這件差事……”

“是。臣遵旨。”

李世民笑了笑,若有深意地看着他:“至於你丈人的案子,朕也不說什麼了,一切讓大理寺和刑部秉公而斷,朕可聽說你連大理寺監牢都打點妥當了,你丈人住在裡面舒坦得很,大理寺卿孫伏伽斷案亦不曾用過嚴刑,你儘可放心辦差,你丈人清白與否,孫卿自有公斷。”

“臣謝陛下隆恩。”李素臉色赧然道。

李世民點點頭,語氣不經意似的道:“對了,吐蕃大相送你的禮品,九成上繳國庫,剩下的一成你留着,算是朕賞給你的……”

“啊?”李素驚愕擡頭,汗都冒出來了:“一九開?陛下剛纔不是說,不是說……”

“朕說過不會打臣子家產主意,對吧?”李世民陰惻惻一笑:“你那是家產麼?分明是贓物!是不義之財!不趕緊交上來,等着朕把你罷官流放不成?經了朕的手,給你留下的那一成,纔算正大光明的家產,懂麼?”

李素嘴張了幾下,現太有道理,他竟無言以對,只好泄氣地垂頭:“臣懂了,臣謝陛下厚賜。”

“滾!”

**

出了宮,李素滿心鬱悶。

轉身回頭看看巍峨莊穆的太極宮門,左看右看不順眼。

贓物,不義之財……嘖!

李素鄙夷地撇了撇嘴,一種被皇帝合理合法洗劫的失落感驟然襲上心頭。

真懷疑自己家的庫房連通着國庫,庫房裡的錢財一旦稍微多一點,莫名其妙便流進了國庫裡,都說花錢如流水是敗家子行徑,可李素並不花錢,庫房裡的錢財仍如流水東去不復返可就實在不合情理了。

朝宮門投去鄙夷的眼神,然而並沒有任何用處,被洗劫的事實令李素整個人都變得頹然無比,垂頭喪氣地朝外走去。

上馬前行,部曲們緊跟其後,穿過仁壽坊的坊門時,李素現王直靜靜站在一條暗巷的巷口,朝他微笑。

李素皺了皺眉,扭頭朝方老五等人眼色示意,然後下馬,獨自一人隨王直走進暗巷,方老五等人則將巷口嚴嚴實實堵住。

“有事?”李素直奔主題。

王直點點頭:“這幾日仔細查過了,苦主黃守福往上查了三代,都無人在朝爲官,典型的商賈人家,此事看來不是苦主在背後興風作浪,挑起是非的另有其人……”

李素神情平靜地道:“這個我猜到了,苦主確實是苦主,不過害他的不是我老丈人,我相信老丈人的品性,天大的仇怨也下不了狠手殺人。”

王直道:“還有,這幾****想方設法接近刑部的官員,我一個得力的手下平日與坊官關係不錯,通過那個坊官終於認識了刑部的一名差役,這名差役當日曾隨同侍郎韓由上門鎖拿你丈人,並且將店中一應掌櫃夥計全拿下獄,還扣下了一部分售賣的茶葉回去找仵作驗毒……”

李素面色微動:“結果如何?”

“給那差役使了錢,送了一百貫,差役終於鬆了口,他說,當日查抄你老丈人的店後,帶回去的茶葉馬上叫來了仵作驗過,仵作當時並未查出茶葉裡有毒,可是第二天……仵作遞上去的結果,卻稱茶葉裡有毒。”

李素露出冷笑:“有點意思了,驗的時候無毒,第二天有毒了,那位仵作是什麼來歷?”

王直苦笑:“不管什麼來歷都沒法查了,因爲那位仵作突然死了,就在今日上午,大理寺卿孫伏伽已將仵作的屍帶回了大理寺。”

李素眼皮一跳:“又滅口?”

王直嘆道:“滅口是沒錯,但是,今日開始,長安市井裡忽然又多了一個傳言,說黃守福的死與許家無關,據說是黃守福的妾室傳出來的話,說是案當日黃守福並非未進食水,而是喝茶前吃了一碗蔘湯,裡面似乎多加了幾味相剋相沖的藥材……”

李素閉上眼,沉吟片刻,冷笑道:“很好,看來幕後主使之人已慫了,要息事寧人了。”

*****

ps:這章算昨天的,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上架感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
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家避世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上架感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