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

bookmark

出晉州城,城外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文

官吏和百姓都很忙,忙着上山採木,忙着搭建棚帳。現有的棚帳已足夠晉州難民所用,只是李素和餘刺史等人一致認爲,晉州城外放賑糧的消息很快會傳出去,各方難民必然聞訊而來,那麼現有的棚帳必然不夠用,未來上萬甚至數萬人宗一起,絕不能太擁擠,否則容易傳染疾病,擴建棚帳已是勢在必行。

車馬在城外停留了許久,李素和李治騎在馬上,靜靜地看着餘刺史一臉疲憊地指揮百姓搭建工程,各級官吏前後奔忙,百姓們扛木採石,還有遠處伙伕用大勺在巨大的鐵鍋裡不停翻攪,凜冽的寒風裡隱隱夾雜着幾許粥香

李素嘴角綻開了笑容。

華夏數千年,其實就是一部數千年的苦難史,天災,**,戰爭,瘟疫,種種磨難被老天毫不留情地加諸在這些勤勞樸實的百姓身上,無數人因此死去,又有無數人滿懷希望出生,總有一種精神代代相傳,那就是不認命的活着,與老天爭搶生機。

這個民族儘管諸多磨難,可是仍舊一代一代蓬勃繁衍着,與天鬥,與災鬥,與人鬥。

仍舊是陰沉的天氣,仍舊是一片蕭然的初春,可是此時此刻,李素卻彷彿在晉州城外看到了一片綠意盎然的春光,綠油油的青草地裡,百花綻放。

“啓程!”

李素依依不捨地再次看了一眼生機勃勃的景象,揮手下令。

前方,還有種種艱險困厄等着他,要像城外這些人一樣,遺牙一件一件去克服,去度過,去活着,不能懈怠啊。

儀仗車馬緩緩啓行,大車的軲轆出吱吱的轉動聲。

千人的儀仗禁衛,兩千多臨時徵調的民夫押運着五千石的糧食,浩蕩的隊伍很快引起了城外官吏和百姓們的注目。

遠錘揮工程的餘刺史呆了片刻,急忙撩起官袍下襬朝李素等人跑來。

李素遠遠地朝他揮手,笑着制止他的舉動,並朝他遙遙拱手,算是作別。

餘刺史停下腳步,眼眶似乎有些紅,沉默片刻,忽然揚聲大喝道:“所有官民人等,停下手裡的活計!”

周圍的官民一愣,不解地停下,好奇地看着餘刺史。

餘刺史深吸一口氣,嘶啞着嗓子大聲道:“晉州官民,拜謝晉王殿下,涇陽李縣侯活命之恩,皇恩浩蕩,澤被萬民,生於斯世,蒼生之幸!”

餘刺史說完,周圍所有官民愣了片刻,然後一個接一個地朝李素和李治跪拜,就連在棚帳裡休憩養息的婦孺老人們也紛紛走出棚帳,遠遠地朝騎在馬上的那兩位年輕人跪拜下去。

“謝晉王殿下,李侯爺活命之恩!”

聲如萬馬齊奔,震盪山野。

李素眼眶也紅了,抿着脣沒說一句話,一旁的李治早已感動得不行,坐在馬鞍上淚如雨下。

與李治一同默默地翻身下馬,二人整了整衣冠,肅然朝四周跪拜的百姓長長一揖,以作回禮。

“李素李治)謝過晉州父老”二人齊聲道。

直起身,李素含淚笑了起來,朝四周揮了揮手,道:“各位父老請起,大家一定要好好活着!”

說完二人上馬,留戀地環視一眼,隊伍再次徐徐啓行。

晉州官民仍跪拜於地,靜靜注視着儀仗隊伍漸行漸遠。

***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救一人於水火,只是小道,解萬民於倒懸,遂稱大道。

走在去往晉陽的路上,李治一直躥興奮狀態,就連活了兩輩子見多識廣的李素,心情也久久激盪不已。

李治滿臉紅光,騎在馬上抓耳撓腮,興奮得不知如何宣泄。

李素扭頭看了他一眼,笑道:“殿下很高興?”

“嗯!”李治重重點頭,笑道:“治今日始知行善之樂,原來竟如此如此”

“滿足?充實?”李素笑着幫他接話。

“對,滿足,充實,如飲瓊漿,酣暢淋漓”李治靦腆地笑了笑,接着嘆道:“治常年居於宮中,不知民間疾苦,當初父皇遣我赴晉陽,我心中其實是有些不情願的,覺得是趟不討好的苦差,可是今日見晉州城外百姓朝我拜謝,我忽然覺得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了。”

李素笑道:“陛下時常掛在嘴邊的‘水亦載舟,水亦覆舟’,殿下居於宮中,或許體會不到這句話的深意,今日親眼所見,親身所歷,想必已知其然也,大唐的百姓都是善良本分且知足的,只要不讓他們餓肚子,他們心甘情願供養包括你父皇在內的權貴,‘民爲水,君爲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水載則舟行,水傾則舟覆,我們這些做舟的,也應該爲水承擔一些責任,我們在晉州做的事,便是責任的一部分。”

李治露出迷茫之色,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李素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語。

還是個孩子,世間的道理真正能懂的不多,說到這裡差不多就行了,以後的日子長着,慢慢潛移默化便是。

自從與李治相識開始,李素便自覺或不自覺地灌輸一些道理給他,有的道理淺顯易懂,有的比較深奧,李治有的聽懂了,有的卻無法深刻理解。

作爲未來必然繼承李世民皇位,成爲大唐第三位皇帝的皇子,並且在他治理下開創出一番不遜於貞觀的功績,李素覺得自己有責任在李治還年幼時,將一切正能量的東西深深植入他的骨子裡。

因爲自己的到來,有些歷史的大勢和方向已然改變了,可是李素已漸漸喜歡上這個樸實單純的年代,並且在不太累的前提下,讓這個朝代走得更高,更遠,更強盛,皇帝對國家的作用和影響是非侈大的,李素希望李世民之後能夠再出一位明君,聖君,不負天下百姓所望,一肩擔負國家重任,繼續帶領大唐帝國向前推進。

這就是李素這麼一個懶惰到令人指的人,一路上卻不厭其煩地給楔孩灌輸人生道理和心靈雞湯的原因,乾了這碗走心不走腎的雞湯,給楔孩充點節操值。

大道理說完,其實李素也覺得彆扭,他現自己很不習慣說這些大道理,一路給李治灌輸的這些東西,連他自己有時候也做不到,典型的假大空口號,可喜的是,楔孩居然毫不懷疑的信了。

很好,就喜歡這種容易糊弄的楔孩。

隊伍走出晉州百里,便進入了晉陽地界,兩個地方的地名看似只差一個字,實則相距得有數百里,眼下的隊伍除了儀仗禁衛外,還有民夫和一車車的糧食,所以這幾百里路少說也要走個十來天。

興奮過後,該過的日子還得繼續過,該走的路還得繼續走。

隊伍很快又變得沉寂枯燥,無聲中緩緩行進。

“子正兄,好無聊”

聽完大道理的李治覺得乏味了,旅途嘛,就是這麼枯燥,這年頭沒有手機放音樂看電影什麼的,整天騎在馬上叉開腿,又累又無味,李治這個年紀的孩子能一路忍受下來,李素都覺得挺佩服的。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殿下無聊啊?要不要臣爲殿下找幾十個歌舞伎過來,聞殿下載歌載舞?”

李治兩眼一亮:“這荒郊野外的,子正兄真有辦法弄來”

話沒說完,看着李素面無表情的臉,李治頓時止了話頭,垂頭喪氣地道:“子正兄你又誑我”

隨即神情立馬變得諂媚,夾雜着一絲絲蠍瑣,李素嫌棄地撇了撇嘴。

“子正兄,三國故事,多少天沒說三國故事了”李治央求道。

“三國啊你的隨身財物不是被我敲詐光了麼?又有錢聽故事了?”李素露出市儈的嘴臉。

李治:“”

剛剛子正兄那偉光正的高大形象呢?那“民如水,君如舟”的正義模樣呢?畫風轉變太快,楔孩一時無法適應心理落差。

“治寫欠條,回長安定然如數歸還。”李治咬牙道。

李素從懷裡掏出厚厚的一疊欠條,慢條斯理道:“殿下,你這一路上都欠了我多少錢了?回長安了你確定能還上?”

“子正兄看我誠懇的表情”李治眨着大眼賣萌。

嘖!

李素嫌棄得不行,楔孩這些日子不學好,連他的招牌語氣都學會了

“好吧,先寫欠條,再說故事上次說到哪裡了?”

“三英戰呂布。”楔孩記憶力很不錯。

“哦,對,三英戰呂布,話說奸臣董卓篡政,曹操召天下十八路諸侯討賊等等,這是何人?他在寫什麼?”李素停下了話頭,好奇地望着剛被李治召過來的一名書吏打扮的人,這人雖是書吏打扮,騎馬的功夫卻不錯,不僅雙手放開繮繩,還一手執筆,一手端着一塊硬木板,上面鋪陳着一疊紙。

李治討好地笑:“子正兄勿疑,治只想記一記,你的故事太有趣了,聽一遍不夠,所以治命書吏記下,有瑕時再看”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悠悠地道:“記故事啊這個,價錢可不一樣了,要漲價的,版權費什麼的嗯嗯。”

“治再寫欠條。”楔孩爽快地道,一副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的光棍嘴臉。(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
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五百二十八章 鏖戰對峙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五百五十三章 低卑謙遜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