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

不告而登門,謂之“惡客”。

如果這位惡客還幹出傷害主人的事,那就不止是惡客了,簡直是刺客。

李素現在很惱火,很後悔剛纔爲什麼不在廊下埋伏刀斧手,等這死胖子進來後摔杯爲號,把他剁成肉醬後裝進棺材埋了,李泰這體型,能裝倆棺材。

李泰面目猙獰,兩眼噴薄着怒火,紅通通地瞪着他,李素也鬧不明白這傢伙到底爲什麼發怒。

聽到前堂李素的大叫聲,門口痛揍魏王隨從的部曲們紛紛從照壁外探出頭,見自家侯爺正被魏王死死拽住胳膊,露出痛苦之色,部曲們頓時炸了,扔下滿地呻.吟痛呼的魏王隨從不管,瘋了似的朝前堂蜂擁而來。

“賊子放開我家侯爺!”方老五一馬當先,邊跑邊指着李泰厲喝。

李素忍着痛直視李泰,努力平靜地道:“再不鬆手你就要捱揍了,不要懷疑,我家的部曲都是屍山血海裡打滾出來的殺才,他們眼裡可沒有什麼王爺皇子。”

李泰這時也恢復了冷靜,就在部曲們即將跨過前堂門檻時,李泰非常識時務地鬆開了手,而且往後退了兩步。

李素也急忙朝方老五等人揮了揮手:“沒事,魏王殿下與我玩鬧,你們莫慌,讓人家笑話,都退下。”

方老五等人停下腳步,猶疑不定地打量了二人一番,見李素表情平靜,不像被脅迫的樣子,衆人這才朝他行禮之後退出前堂,但都沒走遠,數十號人烏泱泱坐在前堂外的廊珠和石階下,離前堂只有十來步距離,死活不肯走遠。

李素無奈地笑了笑,扭頭望向李泰,卻見這死胖子額角已滲出了冷汗,臉色也有些發白。

李素朝他齜牙一笑:“是不是覺得自己不小心闖進了龍潭虎穴,而且非常作死地摸了老虎屁股?”

李泰回以難看的笑容:“……適才泰滿心牽掛那日千秋殿內的那道題,泰治學太過沉迷,故而忘形,剛纔是我無禮了,向子正兄賠罪,……但,我沒摸你屁股!”

李素笑道:“好啦好啦,你就算摸了我也只能忍氣吞聲,傳出去太丟人了。”

李泰垂頭沉默片刻,這一次終於學會了彬彬有禮,非常正式地朝李素長長一揖,正色道:“子正兄高才,弟不及也。當日大殿出題,最後那道逼得祿東贊認輸的題,恕弟愚鈍,回去後我在家苦苦思索多日,仍不得其解,今日實在忍不住了,特意登門求教,還望子正兄不吝賜教,解我多日之疑,泰不勝感激。”

李素撓頭:“啥題?”

李泰愕然:“就是那道選擇生門和死門的題啊,那位睿智之士問的那句話究竟是問的誰,問的什麼,這是子正兄親自出的題,爲何卻不記得了?”

李素恍然,然後嘆道:“這都過去好幾天了,你怎麼還記着這事呢?我都忘了答案了……”

李泰大驚:“啊?”

李素正色道:“……我真忘了,其實那題吧,就是一個玩笑,殿下莫放在心上,既然事情已經過了,而且皆大歡喜,咱們便揭過不提了吧。”

李泰從懷裡掏出一方潔白的絲絹擦了擦滿頭的汗,強笑道:“子正兄,子正兄莫鬧了,泰知道今日來得孟浪,而且剛纔在門口諸多不敬,剛纔已向子正兄賠過罪了,兄莫與我計較,這題的答案,還請千萬要記起來呀……”

李素眨眼:“你若是一直得不到它的答案,何如?”

李泰神色泫然,白白胖胖如圓球般的臉上竟露出黛玉葬花般傷感悽婉的表情。

“我若不知其解,這一生怕是好不了了,子正兄實不知我這幾日在府裡是怎麼過的,白天想,晚上想,府裡的隨從侍衛都被我拉出來當那守門人,我一個一個問題試着問了,無論怎麼分辨真話假話,還是問不出哪扇門是生門,答案沒問出來,府裡侍衛的腿被我打斷三條,我也茶飯不思,日夜難寐……”

伸手露出足比李素大腿還粗的白胖胳膊,李泰憂傷地道:“……短短數日,我已清減了十來斤,真正是人比黃花瘦……”

“停!打住!殿下好好說話,不要隨便侮辱‘黃花’這個詞,快跟黃花寶寶道歉。”李素受不了了,趕緊喊停。

李泰嚴肅地道:“雖不至於真的比黃花瘦,但也相去不遠矣……”

李素同情地看着他,當一個死胖子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憂傷的死胖子,該如何才能……忍住不哈哈狂笑?

“殿下,呃,殿下受苦了。”李素忍住笑道。

李泰嘆道:“說句得罪人的話,以前我確實看不起你,這與你我的出身地位無關,我自幼識字斷文,五歲起博覽羣書,通曉古今,十歲可作詩賦,十五歲時胸中已精曉聖賢百家,天下人莫不驚詫,冠泰以‘才子’之名,當世大儒如孔穎達,褚遂良等,泰已有與二人平坐而論道的資格,作爲讀書人,近幾年我以爲自己差不多已攀到了巔峰,一度甚感寂寥孤獨……”

李素咋舌,這個逼必須給一百零一分。你在巔峰那麼寂寥孤獨,咋不跳下去呢?

李泰嘆了口氣,看着他道:“沒想到,世上無端冒出來一個你,這幾年父皇總在諸皇子面前誇你,說你才華不凡,說你少年英傑,每次聽到他誇你,我都甚覺刺耳,這些誇讚的話,以往父皇都是用在我身上的,卻被你生生搶走了風頭,說實話,那時你我還未見過面,我心中便記恨上你了,後來這些年,我親耳聞你所作的詩賦,‘勸君莫惜金縷衣’‘但使龍城飛將在’,還有你在朝堂金殿上公然諷刺父皇的《阿房宮賦》等等,文采絕世,才華傾佔世間八斗,泰自問無數次,不得不承認,我確實不如你,我費盡一生才思亦不可能作出的東西,而你,彷彿信手拈來,隨意那麼一揮灑,便是一篇千古流芳的絕世詩賦,泰之才,委實不如子正兄。”

“再後來,你被父皇封官賜爵,從收復鬆州,到血戰西州,再到晉陽平亂……父皇交給你的任何差事,到了你手裡似乎毫無難處,伸手便將它辦得漂亮利落,這些年你立下無數功勞,我很清楚,父皇對你越來越倚重,若非因你年紀太輕,如今就算被封國公亦不爲過,到了今日,我不得不承認,無論才華還是治世,我……樣樣不如你,你是當今世上唯一一個有資格讓我服氣的人。”

李泰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然後擡頭看着他,笑道:“‘求教’這種事,以前我是不願乾的,因爲我總覺得世上已沒有能難倒我的事情了,無論聖賢經義還是算學格物,泰自問不遜世上任何人,所謂‘求教’,委實屈尊降貴,不願爲之,唯獨子正兄之才,實是泰今生唯一敬服者,今日登門求教,泰虛心誠意,還請子正兄萬萬莫要爲難泰的一片誠心。”

李素笑了,話說得很漂亮,裡裡外外都透着崇拜讚揚,任何人聽了都舒服,只可惜李泰終究還是沒有磨去心高氣傲的脾性,說是求教不嫌丟人,可還是有一種睥睨世上的清高傲氣,彷彿能夠親自登門求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謙卑態度的極致了,也不知他的優越感從哪裡冒出來的。

脾氣不能慣,尤其是這種連盟友已經過了有效期,如今連朋友都算不上的人,畢竟李素不是他爹,沒有義務慣他的毛病,教育他的事不用自己做,敲他一筆卻是應當應分的職責。

“啊,答案是吧?這個答案……很值錢啊,”李素摸着下巴,兩眼望着堂外喃喃自語。

李泰又愣了:“值錢?”

李素朝他齜牙一笑:“殿下這位名冠天下的大才子都想不出的答案,難道不值錢嗎?”

李泰愕然道:“這,這是學問的事,怎麼跟錢財阿堵物扯上關係了?”

李素笑得更燦爛了,特別喜歡這些紈絝敗家子把錢財當成阿堵物的混賬語氣,李素喜歡阿堵物,他不嫌髒,多多益善。

“殿下啊,那道難倒祿東讚的題,可是我費盡心神想了三天三夜纔想出來的,不瞞你說,那三天三夜把我折磨得,真正的‘人比黃花瘦’啊,記住,我的黃花肯定跟你的黃花不是一個品種,你想想,花費如此多的心神想出來的題,你說要答案就要答案,是不是不太合適?”

李素充滿指責地看着他:“今日殿下空着兩手登門已經很失禮了,登門還跟我家部曲打了起來,那就更失禮了,現在又空口白牙嘴一張就要答案,殿下好好回想一下,今日所舉是否過分了?官府抄家都沒這麼不講理呀,所以,答案我知道,但,它是有價格的。”

李泰愣了半天,終於明悟了,長長嘆道:“我果然錯了,長安皆傳子正兄對錢財那真是……呵呵,好,三千貫,馬上派人送來,情當是今日泰登門失禮的賠罪,請子正兄笑納。”

李素高興極了:“哈哈,當然笑納,別的東西不一定,但錢財我是一定笑納的,不信的話你多送幾次,保證每次都笑納……”

李泰微笑道:“子正兄滿意就好,那麼,接下來……”

錢財到手,李素也不端着了,兩個人一旦扯上骯髒的金錢關係,李素的態度總是特別和藹親切,連笑容都像信徒仰望上帝般虔誠,顧客就是上帝嘛,服務態度不好可就真說不過去了。

坐直了身子,李素緩緩道:“題目裡的那位睿智之人只有一次問話的機會,一個是隻說謊話的人,另一個是隻說真話的人,那麼,問題該如何問,該問誰呢?”

李泰也猛地挺直了身子,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他很久,快把他逼瘋了,眼看答案即將揭曉,李泰的神情不由浮上幾許緊張。

李素笑道:“其實沒那麼複雜,這個問題應該同時問兩個人,不論他們誰說謊話還是說真話,只問一句話便知生門還是死門……”

李泰的肥臉激動得浮上一層油光,兩眼大放光芒:“同時問兩個人?果然,人不是關鍵,問題纔是關鍵,我這幾日一心想着先如何分辨誰說真話誰說謊話,何其愚也!”

神色越來越激動,越來越興奮,李泰緊張地又行了一禮:“這個問題該如何問?還請子正兄賜告。”

李素笑道:“走到兩位守門人面前,提的這個問題是,‘如果我問另一個人,哪扇門是生門,他將如何回答?’”

李泰愣住,兩眼發直,將李素的答案反覆咀嚼,回味。

李素將他仍舊困惑的模樣,笑着解釋道:“如果被問到的這個人是個只說真話的人,那麼他便會指向那扇死門,因爲他知道另一個守門人是說謊話的,另一個人只說謊話,所以他的答案必然是假的,錯的,於是指向死門,你看,說實話的人果然說的是實話,對不對?”

李泰懵懂點頭。

李素接着道:“如果問到的是那個只說謊話的人呢?他也只能指向死門,因爲這個問題同樣不是問的他,他知道另一個人是隻說真話的,按理他應該指向生門,可被問到的人只說謊話呀,怎麼可能說真話呢?所以,他指向的也只能是死門。”

李素頓了頓,笑道:“兩個守門人的答案一樣,都是指向死門,那麼,另一扇沒人指的門就是正確答案了,這位被困的智者只需要打開另一扇生門,從容離去便可。殿下,這個答案你想明白了嗎?”

李泰的神情先是不解,疑惑,然後懵懂,似懂非懂,李素詳細解釋之後,最後恍然大悟,神色卻依然興奮激動。

李素神情淡然,這道題說容易確實不容易,它當時難倒了整個大殿的人,今日還給自己創收了三千貫,這就是這道題的威力。

說難其實也不難,簡單的說,一句話可以解釋,“負負得正,雙重否定便是肯定”,典型的邏輯怪圈,腦子清醒一點便可穿透迷霧,豁然開朗。

“泰明白了!明白了!是耶?非耶?虛耶?實耶?一切皆是夢幻泡影,算定了人心,自可破除迷障!”

說完李泰忽然站起身,朝李素長長一禮:“一言之師,泰終生受益,謝子正兄賜教。”

李素淡淡笑道:“殿下不必多禮,我呢,是收錢辦事,如今銀貨兩訖,從此兩清,什麼賜教啊,受益啊,都是些虛妄的說法。你就當花錢從我這裡買了一樣東西,東西呢,我已經賣給你了,嗯,記得給錢哦,不然我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子王爺,派人到你家圍牆上刷紅油漆去。”

李泰認真地道:“子正兄謙虛了,這個答案我想了幾天幾夜仍不得,沒想到問題竟然能這樣問,看似簡單的一個答案,實則算盡了世道人心,子正兄,此題是你所出,由此看來,子正兄盛名無虛,若非心智高絕而近妖之輩,斷然想不出這樣的難題,也想不出如此奇妙的答案,泰今日對子正兄真是心服口服了。”

李素一滯,接着眼神不善地瞥了他一眼。

你才近妖,你全家都妖。

銀貨兩訖,兩人的目的都達到了,李素與李泰之間又沒什麼太多共同語言,當初對付太子時大家情投意合,可是如今太子倒了,二人的同盟蜜月期已過,感情早已破裂,貌合神離的兩個人坐在一起,聊什麼話題都沒意思,於是李素便想端茶送客。

無奈這個年代沒有端茶送客的規矩,李素當着死胖子的面端了幾次茶杯,仍被死胖子徹底無視,得到答案了,這圓滾滾的傢伙還死賴着不肯走,難道覺得一下送出去三千貫有點肉疼,打算在李家蹭一頓飯撈回點損失?

“呃,殿下,今天的天氣,實在是哈哈哈啊……”李素沒話找話,找的話題讓場面愈發尷尬。

李泰倒安之若怡,跪坐在李素對面,仍不停地擊節讚歎,看來李素出的難題和給出的答案已徹底征服了胖子的芳心,再這樣發展下去,……死胖子很有可能暗戀上他,必須把這種苗頭掐死在搖籃中!

李素正打算找個有營養點的話題,打斷胖子擊節讚歎的思路,誰知李泰卻搶先開口了。

“子正兄,自太子承乾被流放後,距今已數月,期間有朝臣上疏,請父皇考慮立新太子之事,可父皇卻置而不聞,毫無表示,子正兄,你覺得父皇會不會……仍對太子承乾沒死心?該不會數年之後再赦免了李承乾的罪,將他重新立爲太子吧?”李泰忐忑不安地道。

李素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他一眼:“殿下,這種事,你該問你府中的幕僚謀士纔對,問我作甚?我被陛下罷官除爵,至今還是一介草民白身呢,可不敢摻和朝堂之事。”

李泰不滿地瞪着他:“子正兄何必敷衍我?天下人都清楚,你的罷官除爵只是父皇做做樣子罷了,這次和親的麻煩被你解決了,恢復官爵是遲早的事,父皇只是在敲打拿捏你而已,但這個問題我必須要問,你也必須要說,別忘了,李承乾可是你我一起推下去的,他若被父皇重新立爲太子,便是你我的末日了。”

李素嘆道:“殿下實在多慮了,李承乾犯的可是謀反大罪,陛下立誰都不可能再立他了,一個謀反的太子,若輕易原諒他,甚至將他重新立爲太子,陛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這豈不是間接慫恿天下人造你李家的反麼?反正謀反事敗也能被原諒的,李承乾就是個例子,你父皇非昏庸之君,斷然不會做此昏聵的決定,所以,未來的大唐太子絕不可能是李承乾。”

李泰聞言頓時放了心,釋然笑道:“我府裡的幕僚謀士們也都是這麼說,不過我總是不太相信他們的話,畢竟,聖心難測呀,今日子正兄亦如斯言,泰徹底放心了。”

再次露出傲然睥睨之色,李泰笑道:“若李承乾不可能當太子,那麼,父皇諸皇子裡面,唯一有可能當上太子的人,捨我其誰?論長幼排序,論學識深淺,論爲人品性,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比我更出色,更得父皇的歡心……”

沒皮沒臉誇了自己一通後,李泰語聲一頓,轉眼望向李素,微笑道:“子正兄素有高才,泰向來敬佩仰望,子正兄若願爲我籌謀,來日必爲從龍重臣,我當以國士待之,位比今日的長孫舅舅,正是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泰發誓一生永不相疑,永不猜忌,不知子正兄可願輔佐泰,你我攜手,共創一番遠邁貞觀的千秋功業,垂名於青史,澤惠於後人?”

李素笑容漸漸收斂起來。

嗯,廢話了半天,直到此刻恐怕才說到了正題,這纔是李泰今日登門的真正目的吧?

李泰是學問人,但他更是一個皇子,很有可能登上太子之位的皇子,相比之下,後者的身份尤爲重要,也是他最看重的。

現在的李泰,志得意滿,神采飛揚。

他確實有這個資格,排名第二的嫡子,李承乾倒下後,最有資格當太子的人,只有他,魏王李泰。

當年親手弒兄殺弟,李世民幹下了這件天怒人怨的事,至今仍被天下人背地裡唾罵鄙夷,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往往要做百件千件對的事,才能堪堪消弭這件錯事的污點,所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毫不猶豫便立下了自己的嫡長子李承乾爲太子,便是公然昭告天下人,以弟篡兄之事僅此一次,日後任何人都不能再重複,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這已成了李家皇朝鐵定的法則,任何人都不能更改。

李世民知道,只有立下這條規矩,天下人才能勉強原諒他當年幹下的惡事,才能維持李家江山的萬年久安。

李泰之所以如此篤定下一任的太子人選必然是自己,也是因爲這條規矩。

李承乾倒了,唯一合法且能服天下之衆的皇位繼承人,除了他還能有誰呢?

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鐵定事實了,父皇會下這道冊封太子的詔令的,遲早而已。

未來的太子,今日紆尊降貴親自登門,親自拉攏李素投入他的門下,只要李素一點頭,他便是李泰將來最爲倚重的肱股之臣,君臣二人的關係如同李世民和長孫無忌。

話已說得如此明白,而且李泰敢對天發誓,這些話確實出自他的本心,絕無半句虛假,這個時候他確實需要一位真正的人才來幫他出謀劃策,李素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將來登基後列李素爲掌管三省的中樞重臣宰相,也是李泰發自內心的念頭,和李世民一樣,他也看出了李素這個人對權力並無野心,而且每件差事都辦得非常完美漂亮,這樣的人若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心裡,用起來將是多麼的放心和安全,將他列爲中樞重臣宰相,有什麼不對?(未完待續。)

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
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