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

李素覺得有點惋惜。

其實這種跟蹤之類的事最適合王直的那羣手下去做,可惜那股勢力已經被李世民派去的人滲透得跟篩子一樣,李素已不敢動用它了。

現在李素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扔給誰都行,脫手就安全了。

從東宮門前往城外走,李素一邊走一邊琢磨,眼前這個最大的危機,該如何自保?期限似乎越來越近了,李世民駕崩閉眼的那一刻,如果自己還沒有個交代的話,李素絲毫不懷疑李世民的遺詔裡會加上一條,——着令涇陽縣公李素殉葬寢陵。

而自己便只能毫無還手之力的被扔進寢陵裡,與常塗那個像鬼一樣的傢伙大眼瞪小眼,直到自己生機耗盡的那一天,千百年後,寢陵被考古學家打開,一羣專家學者圍着自己的骸骨研究,把自己定性爲殉葬的奴隸,與牛馬羊牲畜一樣,最後蓋棺定論……

想想那種下場,李素就覺得瘮的慌。

甩鍋!必須馬上甩鍋!甩給誰都行。

李素走着走着,腳步忽然一頓,一道靈光如流星般劃過腦海。

對了,有一個大小長短很適合的背鍋俠呀,爲何早沒想到他?

腳步停下,李素忽然轉身道:“五叔,馬上去長安東市,將王直和他的幾位心腹手下叫到東宮門前,快去!”

方老五愣了一下:“這裡?叫到東宮門前?”

“沒錯,趕緊去。”

方老五急忙派出一名部曲,絕塵而去。

李素轉身朝東宮門前走去,門前的禁衛們見李素去而復返,不由奇怪地看着他。

繼續通報,李治再次請李素入內。

走到大殿門口,李素朝李治行禮。

“臣李素,拜見……”

“行了行了,你一天拜見我兩次了,這裡沒外人,不必拘禮。”

李素走進殿內,見李治正在批閱奏疏,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的樣子,很可笑。

李治擱下筆,道:“子正兄爲何去而復返?”

“臣剛纔有東西落在這裡了。”

“什麼東西?”

“節操。”

李治:“…………”

“哈哈,開個玩笑,臣的節操滿滿,不曾掉過,臣想請殿下出宮一趟,有點事想跟殿下說。”

李治疑惑道:“有事在這裡說不行嗎?”

指了指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疏,李治愁道:“看看這些奏疏,我今日怕是連睡覺的時間都沒了,哪裡有空出宮呀。”

李素態度很堅決:“殿下,今日做不完明日再做,有什麼事比出門遊玩更重要呢?這些奏疏扔給三省便是。”

李治遲疑半晌,終究也是少年心性,聞言一咬牙:“也罷!今日做不完明日再做,實在不行扔給三省,總不能啥事都交給我辦吧?三省那麼多臣子是幹啥的?走,出門玩去!”

李素臉頰抽搐一下,嘆道:“話呢,是同樣的話,可不知爲何,從你嘴裡說出來,卻帶着一股濃郁的昏君味道……”

李治臉黑了:“你再說我可就真不去了。”

…………

滿頭霧水的李治被李素拉出了東宮,李治出宮很低調,並未動用儀仗,僅只帶了幾十名禁衛。

宮門外的廣場上,王直帶着四名心腹手下靜靜地等候,他們也是滿頭霧水,不知李素將他們這幾個見不得光的人叫出來做什麼。

李素也不解釋,出了東宮後,與李治並肩而行,朝長安東市走去。

邁步之前,李素特意朝王直的手下看了一眼。

這幾年,王直的那股勢力李素一直未曾參與,不過維持一個組織的日常需要大量的錢財,這一點上,李素並未放下,每年總要交給王直數千貫,讓王直分配給下面的手下部屬,不過李素卻一直沒露過面,他成了這股勢力裡最大的幕後黑手,非常的神秘。

今日看到王直的四名手下,李素特意打量了一下。這四人看起來很沉穩,絕不多話,而且看到李素時也不吃驚,明明李素已經算是正式公開身份了,可這四人神情平靜,目不斜視,似乎早已知情。

李素暗暗嘆了口氣,王直說他可以肯定有兩到三人是朝廷的人,另外一人不大確定,可李素今日僅僅只打量了一眼便已確定,這四人全都是李世民派來的,而且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這股勢力,至於久不露面的王直,大抵已成爲了這股勢力的精神領袖之類的人物,人已不在江湖,而且江湖很快也不會再有他的傳說。

李治稀裡糊塗的被李素帶着節奏,越走越糊塗,好奇心也越高漲。

“子正兄,好歹透露一下,你到底要幹什麼?急死我了。”

李素笑道:“臣想領殿下見識一下好玩的事,殿下也該出來走動一下了,整天待在宮裡批奏疏,偶爾還是要出來看看民間疾苦的,越是掌重權,越不能與百姓脫離,否則,很多政令一拍腦袋便頒佈,沒有調查沒有實踐,原以爲是造福百姓的善政,最後卻禍害了百姓。”

李治點頭:“治明白了,以後我會經常出來走走的,長安城裡看不出究竟,或許該往城外貧困偏僻的村莊去看看。”

李素讚許地點頭:“甚善,殿下有此心,子民之福也。”

既然出了門,李治索性便放開了心思,以遊玩的心態慢慢晃悠起來。

走了小半個時辰,衆人來到長安東市,看着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商賈們賣力的吆喝,以及牽着駱駝的胡人商隊與本地商賈討價還價爭得面紅耳赤的畫面,李治忽然笑了。

“若大唐天下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這般景象,便可稱作盛世了吧?”李治悠然嘆道。

李素笑道:“不必強求每個角落都是這般景象,但求百姓們無論何時都不會爲糧食發愁,那便是盛世,便是殿下的功德。”

李治重重點頭:“會有這一天的,當然,還要靠子正兄不遺餘力輔佐我纔是,子正兄,一定要多出把力氣呀。”

“你這樣說搞得我很惶恐,以後想偷懶編藉口請假都要多費些心思了……”

李治大笑:“何必說出來,你若想偷懶,無論多扯的理由我都會假裝相信你的。”

二人相視而笑,李素忽然神情一肅,道:“殿下在長安城多年,長安的東西兩市也很熟悉了,你對長安城瞭解嗎?”

李治一愣,這個問題問得沒頭沒腦,李治眨了眨眼,道:“那要看怎樣的程度算是‘熟悉’了。比如你問我長安東市裡最便宜的絲綢在哪裡買,我一定不知道,但你若問我東市最好看的雜耍百戲班子在哪裡,我肯定知道。”

李素緩緩道:“臣很少逛東西兩市,不過臣可以告訴你,無論東西兩市裡最貴的,最便宜的,貨物最好的,掌櫃最不老實的等等,我全都知道,可謂瞭如指掌。”

李治驚訝道:“你不逛兩市,爲何都知道?”

李素沒回答,轉移了話題道:“殿下,咱們玩個遊戲如何?”

李治一臉警覺地看着他:“你看上我家啥東西了?直說吧,我送你,別玩什麼遊戲,做人要有底線,不要跟程老匹夫學壞……”

李素黑着臉道:“不跟你賭,純粹玩遊戲。”

李治放了心,釋然笑道:“那就沒問題了,說吧,玩啥遊戲?”

“殿下在腦子裡想想,此時此刻你最想知道什麼事,比如你曾經最想買什麼東西,卻沒買到,或者你想找一個什麼模樣的人,一炷香時辰,臣都能幫你辦到。”

李治驚異地看了他一眼,道:“你有這般本事?”

李素笑道:“臣的本事不小,今日便想讓殿下親眼見識一下。”

李治癒發糊塗,不過眼睛卻大放光彩,顯然李素提議的遊戲讓他突然有了很高的興致。

“今年上元夜,長安城解除了宵禁,我微服出王府遊玩,記得在東市南端的街邊小販那裡買了一根糖霜做的麪點,小販將它雕成一隻狗的模樣,栩栩如生,我都捨不得吃它,後來快化了我才把它吃了,味道特別好,後來那幾日,我心心念念都是它,派王府的管事出去買,管事走遍了東市,卻再也找不到那個小販了,子正兄,你能幫我找到他嗎?”

李素淡淡一笑:“沒問題,殿下請耐心等候一炷香時辰,必有結果。”

說完李素轉過身,朝王直看了一眼,王直會意,馬上朝四名手下下令。

“會雕動物形狀的麪點小販,馬上找,一炷香時辰爲限。”

四名手下抱拳領命,一聲不吭地離開,如滴水匯入了大海,他們的身影很快在人海中消失不見。

李治一臉茫然地看着四人消失不見,又扭頭看了看李素,嘴脣囁嚅幾下,欲言又止。

一炷香時辰很快過去,四人重新出現在李素等人面前,跟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一位神情拘謹緊張的中年人,這人頭髮有點早禿,面貌有些醜陋,臉上坑坑窪窪很不平坦,像個馬蜂窩似的,戰戰兢兢地被四人夾在中間,彷彿一隻被獅羣包圍的兔子。

李治看到中間這名中年人不由眼睛一亮,指着他興奮地道:“不錯,是他是他就是他!”

扭頭看着李素,李治臉上充滿了驚奇:“好厲害,怎麼找到的?我派人在東市找了好幾天都沒找到,你卻一炷香時辰便找到了。”

李素朝四人中的其中一人努了努下巴,這人躬身抱拳道:“太子殿下,此人姓周,名健良,潭州人,五年前攜家小來長安,做麪點爲生,住在東市後巷的矮房裡,上元節後,家中妻子臨盆,此人放下營生,專心在家侍候妻兒,故而有三個多月不曾出來做買賣。”

李治驚愕地睜大了眼睛,聽着這人將小販的來歷如數家珍,越聽越驚奇。

上前走了兩步,李治望着這位名叫周健良的小販,道:“他說的都是真的?”

周健良神情有些畏縮,緊張地點頭,雙手侷促地搓着自己的衣角,道:“回貴人的話,他說的都是真的。”

李治好奇道:“他們是如何把你找到的?”

周健良露出哭相,道:“小人也不知呀,好端端在家裡給孩子把屎把尿,一個沒留神便被人架跑了……”

李治癒發興奮地望向李素:“快說說,怎麼做到的?”

李素含笑不答,道:“這個遊戲好玩嗎?殿下還有什麼想知道的事,儘管說,馬上給你辦。”

李治顯然已投入到這個遊戲裡去了,聞言沉思片刻,道:“隨便找個人出來吧,嗯,找個胡商,缺隻眼睛,瘸了腿,三十歲左右。”

李素點頭,然後望向那四人,四人沉默抱拳,很快又消失在人海里。

一炷香時辰不到,四人帶回了三個胡商,如李治所描述的那般,都是缺了一隻眼睛,瘸了一條腿,而且都是三十歲左右,三人神情惶恐不安地站在李治面前,不停地行禮,說着聽不懂的猢猻話,看神情似乎在求饒或是表示臣服之類的。

李治走到三人面前,一個個輪流看過去,發現他們的特徵果然跟自己的要求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異,李治高興得不行,吩咐身旁的宦官每人贈一貫錢,放他們離去。

“好玩!如此說來,長安城東西兩市無論任何人或物,子正兄都瞭如指掌?”李治興奮地問道。

李素含笑道:“不僅僅是東西兩市,殿下還想知道點什麼,兩市之外的地方,臣也能辦到。”

李治眉梢一挑,神情忽然變得凝重起來,顯然這個時候李治終於不再單純,從這件事上想到了許多。

沉思許久,李治緩緩道:“上月初五是褚相生辰,我代父皇登門恭賀,席間我代父皇向褚相敬酒,褚相滿飲之後,對我低聲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只有我和褚相兩人知道,賓客人聲鼎沸,殊未知也,子正兄能查出來麼?”

李素沉吟片刻,道:“殿下稍待,仍是一炷香時辰。”

李治深深看了他一眼,緩緩點頭。

面前的四人也聽到了,這回不等王直吩咐,馬上轉身離開。

一炷香時辰後,四人回來,朝李治抱拳道:“褚相當日向殿下言道:‘殿下仁孝聰慧,惜惰於學業,字書尤陋鄙,臣有親書《孟法師碑》一帖,願贈殿下,望殿下勤練。’”

李治倒吸一口涼氣,臉色頓時變得很複雜,似驚歎,又似忌憚。

李素靜靜看着李治的表情,沉聲道:“殿下,褚相當日與殿下說的,是這句話麼?”

李治木然點頭:“一字不差。”

李素輕舒出口氣,道:“殿下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李治搖頭:“我已明白你的厲害了,想必長安城裡,無論是市井街巷,還是高門權貴,你想知道一件事,必然會知道。”

李素神情不變,道:“是,我想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

不等李治反應,李素忽然朝他躬身長長一揖,道:“臣今日帶殿下出宮,爲的就是想送殿下一件禮物,普天之下,只有殿下才配擁有這件禮物。”

李治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指了指面前的四人,道:“你想送我的,是他們麼?”

“是。”

李治沉默半晌,道:“他們四人的背後,有多少人供其驅使?”

“成千上萬,不計其數。”

“他們被安插在什麼地方?”

“從宮闈到權貴高門,再到街頭巷尾,無孔不入。”

李治神情愈發平靜:“父皇知道這件事麼?”

“以前不知,現在已知,這四人全是你父皇安插進來的。”

四人聞言大驚,高層的事情,他們並不知情,原以爲自己隱藏得很好,結果李素一句話便道出了他們的身份,於是四人神情惶恐地一齊跪下了。

李治思索許久,問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子正兄向來是坦蕩君子,爲何會暗中培植出這股勢力?你應該知道,這是很犯忌諱的。”

李素苦笑道:“殿下總算問到點子上了,貞觀九年,臣認識了東陽公主,我與她兩情相悅,奈何世事無情,我與她的這份情愫終不被你父皇所容,事泄之前,我便提前做了準備,讓我同村的兄弟王直帶錢長居長安城內,用錢財邀買人心,收服長安街市上的潑皮無賴和遊俠兒……”

“後來,這股勢力漸漸成了氣候,在我和東陽公主事泄之後,在我的吩咐下,這股隱藏在陰暗裡的勢力在長安市井間發起了輿論,幫我和東陽度過了一次劫難,從此以後,這股勢力愈發壯大,不知不覺,它已滲透進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當有一天我自省歸結之時,發現這股勢力已龐大到連我都害怕了,於是趕緊急流勇退,從此不再露面,而你父皇早已察覺了這股勢力的存在,暗中安插的人漸漸掌握了它,我與王直便順水推舟,將這股勢力無聲無息地交給了眼前這四個人……”

李治聽着李素娓娓而道,神情愈發複雜起來。

待李素說完,李治陷入久久沉默之中,不知過了多久,李治幽然嘆道:“這股勢力的可怕,我今日也感受到了,它……委實太可怕了,子正兄,你向來甚少犯錯,可這件事……”

李素嘆道:“這件事,我原本的初衷是爲了自保,殿下應該清楚,我爲人從來沒有野心,高官顯爵從未在意,甚至經常有意退拒,我想過的是田園牧歌,炊煙裊裊的淡泊日子,我對陛下,對你,對朝廷並無一絲反意,這股勢力,已不能掌握在我手裡了,而殿下是大唐未來的君主,你的手中若掌握着這股勢力,想必很多事情解決起來會方便許多,從今日起,它已完全屬於殿下,屬於大唐朝廷,臣從此絕不再過問。”

李治沉思片刻,道:“好,我便收下了,不過,我還是要跟父皇稟奏此事的,相信你也清楚,既然父皇早知此事而隱忍不言,說明他在等你的反應,今日你將它送給我,或許是最合適的結果,這股勢力只能掌握在大唐的君主手中,不能落入旁人。”

李素笑了:“殿下監國半年,長進很多了。”

李治也笑了,接着又道:“子正兄能向我坦陳如此機密大事,治領情了,還是那句話,你我先是朋友,其次纔是君臣,願你我一生君臣不疑,共創盛世,給未來的史書留下一段佳話。”

“臣,謝殿下寬容。”

燙手山芋扔出去了,李治欣然接受,李素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這個結果很好,幾乎完美。李世民想必也鬆了口氣。

窗戶紙沒被捅破的前提下,這樁要命的麻煩事其實君臣心裡都憋得慌,想必李世民的內心深處也不願殺李素,因爲他是李世民留給李治的肱骨重臣,輕易不可殺,李素當然更不願因爲這件事稀裡糊塗的掉了腦袋。

如今無聲無息間將它解決,李素很滿意,李世民也會滿意,李治更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皆大歡喜,不亦樂乎。

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
第七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二百九十六章 迷津難解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溝渠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十七章 流言蜚語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七百六十一章 功臣何覓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