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

一場猝不及防的突襲,原本被衝擊得有些慌亂的唐軍在程咬金鎮定的調度下,終於穩住了陣腳,然後迅速集結列陣,開始對敵軍進行反撲。

這一切經過說來漫長,實則短短不到半個時辰,戰場上的形勢便徒然逆轉了。

由此可見,軍隊裡有一位經驗豐富臨危不亂的主帥多麼重要,程咬金平日裡行事蠻橫霸道,性格衝動且不講道理,一副被招安的土匪樣子,然而戰場上真正遇到危機時,性格里冷靜睿智的一面便表現出來了。

一個在長安城吆五喝六,橫行霸道,在帝王面前沒大沒小沒規矩,偶爾還搶小孩子東西的老流氓,李世民能捏着鼻子忍他這麼多年,終究有他的本事的,否則李世民不可能讓一個廢物囂張這麼多年。

程咬金的本事在戰場上徹底表現出來了,很驚豔,很厲害。

從最初受襲時的被動慌亂,到下令組織騎兵列陣反撲,從頭到尾不到半個時辰便將劣勢扭轉過來,生生將一場即將全線潰敗的遇襲戰打成了殲滅戰。

這就是程咬金的本事,無論長安城朝堂裡有多少人恨他罵他仇視他,本事卻是實打實的長在他身上,就憑着這一身本事,恨他的人永遠只能在陰暗的角落裡悄悄的恨。

戰場的情勢突轉而下,唐軍前鋒已對敵軍完成了合圍,黑壓壓的騎兵從東西南三面向敵軍迅速圍隴,趁着敵軍尚未做出及時的應對反應,三個方向的唐軍已飛快地連接上,然後,緩緩向敵軍推進。

敵軍終於急了,他們或許沒想到唐軍的反應居然如此快速,而且軍心竟然如此穩固堅韌,戰場上的廝殺通常只需要殲滅小部分的敵軍,剩下的大部分活着的敵軍便開始軍心動搖,幾乎沒有了戰鬥力,可是沒想到唐軍的軍心竟如此堅韌,遇襲後絲毫不亂,還能迅速組織起有效的抗擊和列陣,最後對他們進行逆襲……

一支軍隊能夠威服四海,令天下畏懼,赫赫威名終究不是僥倖得來的,被唐軍包圍的敵軍直到此刻才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才發現自己是在跟一支怎樣的軍隊在作戰。

然而,一切已遲了,唐軍前鋒已完成了合圍,陽光下閃耀着寒光的長戟長矛握在唐軍將士手中,騎下的戰馬以一種緩慢而穩定的節奏,慢慢向包圍圈中的敵軍推進。

離敵軍尚距三裡左右時,唐軍前鋒將領猛地揮動令旗,數萬人如同一人,動作整齊劃一地開始催馬,對包圍圈裡的敵軍發起了衝鋒……

被包圍的敵軍這時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了,於是在將領的厲聲呵斥下迅速集結列陣,與唐軍一樣列出了攻擊陣型,看這架勢他們竟然不準備防守,而是以攻對攻,放手一搏了。

遠在中軍壓陣的程咬金眯着眼,看着敵軍列出的陣型,不由冷笑兩聲。

“跳樑小醜還想突圍?呵呵,揮令旗,左右兩軍側翼包抄,從敵軍後方進攻,中軍直插敵軍正面,務必將其全殲!”

傳令官策馬飛快傳令去了,程咬金眯眼盯着戰場上的情勢,眼中露出濃郁的殺機。

一輩子打雁,差點讓雁啄瞎了眼,今日遇襲差點陰溝裡翻船,害他一世名聲受損,此時此刻程咬金的內心充滿了羞惱和憤怒,反敗爲勝已算不得什麼,只有將這股敵軍一個不剩的全殲才能消他心頭之怒。

軍令剛傳下,戰場上情勢又發生了變化。

唐軍左右兩翼的騎兵剛準備變換陣型,向敵軍後方包抄而去,誰知敵軍也突然改變了陣型,原本擺出的攻擊陣型徒然一變,由一整支軍隊忽然化爲三股小軍隊,然後,各自朝同一個方向的唐軍衝殺而去。

此時唐軍的左右兩翼剛剛變陣,三個方向的中間產生了一絲極小的縫隙,這是變陣時必須出現的縫隙,然而就是這道縫隙,卻給了包圍圈中的敵軍一線生機。

三股敵軍捨生忘死地朝那一絲縫隙衝鋒而去,領軍的唐軍將領見狀不由一愣,接着大感驚愕,馬上下令麾下將士策馬填補那道縫隙,然而戰機轉瞬即逝,臨戰的唐軍也沒有達到如臂指使的程度,反應終究慢了半拍,待到唐軍迅速朝那道縫隙靠攏時,敵軍已有近半從縫隙中穿插而過,逃出了唐軍的包圍圈,剩下的兩千餘敵軍則大勢已去,被數萬唐軍重重包圍起來,最後便是無盡的交戰,屠戮……

中軍壓陣的程咬金將戰場上的一切情勢變化看在眼裡,見敵軍竟然有一半突圍而出,程咬金瞪大了眼睛,驚異地“咦”了一聲,接着露出深思之色。

“楊萬春麾下的部將……委實不凡!”

良久,神情複雜的程咬金嘴中迸出這句話。

對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來說,能讓他對敵人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已然是非常罕見了。

接下來的戰鬥沒有絲毫懸念,被重重包圍的兩千餘敵軍命運已被註定,一場慘烈殘酷的單方面屠殺開始了,不到一炷香時辰,陷入唐軍包圍的兩千餘敵軍全部屠戮殆盡,至於那突圍跑掉的兩千餘敵軍,程咬金也沒有下令追擊,而是任他們倉皇逃離戰場,畢竟今日的遇襲令程咬金提高了警覺,窮寇莫追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同一個地方不能摔倒兩次,否則便是愚蠢無能了。

**

一場被動的遇襲戰,因爲一位身經百戰的主帥的臨危調度而扭轉了必敗的情勢,接下來的打掃戰場和列陣紮營便無須程咬金親自操心了。

前鋒仍在戒備和忙碌之時,程咬金帶着親衛匆匆向李世民的帥帳飛馳而去。

中軍帥帳內,一身披掛的李世民擰着眉,聽完了程咬金的稟奏,然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陛下,臣麾下斥候打探不力,而致前鋒遇襲,傷亡頗大,臣請陛下降罪。”程咬金垂頭道。

李世民笑了笑:“知節不必如此,驟然遇襲,能臨危不亂,迅速穩住陣腳和軍心,最後反敗爲勝,知節,你分明是大勝而歸,何罪之有?”

程咬金嘆了口氣道:“終歸是遇到了埋伏,我軍驟遇突襲,折損了三千餘將士,此爲主帥不察之罪也,縱然後來穩住陣腳反撲,殺敵七千餘,那也是功不掩過,該當懲處。”

李世民搖頭笑道:“兩軍交戰必有傷亡,知節是領兵多年的老將,何故因此事而自責?且放寬心,朕不怪罪你,陣亡的將士叫人好生安葬,前鋒在安市城外紮營,日夜戒備楊萬春所部的一舉一動。”

程咬金領命。

李世民神情若有所思,道:“知節今日與楊萬春交戰一場,可知楊萬春所部戰力如何?”

程咬金抱拳道:“臣正要向陛下稟奏,楊萬春所部將士戰力不凡,勇謀皆俱,今日與之交戰,敵軍僅只萬餘,而我軍前鋒騎兵有五萬,人數上我軍佔據絕對優勢,可是交戰之時臣卻覺得分外吃力,明明能夠輕易將其全殲,然而敵軍在四面被圍的劣勢居然暴起反抗,最後竟讓他們突圍出去了兩千餘人……”

李世民露出驚訝之色:“竟然如此厲害?”

程咬金神情凝重地點頭:“此人爲老臣今生所遇的罕見之勁敵,戰前他們預先設下埋伏,戰時將士豁命以赴,哪怕全軍被圍亦能做出困獸之鬥,盡最大的可能爭取生機,保存生力,由兵而知將,陛下,楊萬春此人不可小覷,臣以爲,咱們攻打安市城時當謹慎小心,不可稍有冒進,否則後果很嚴重。”

李世民點頭:“知節所言有理,朕原本打算如同攻打遼東城一樣,明日用震天雷將城牆炸塌,迅速攻克此城,不過看今日楊萬春所部將士之戰力,恐怕這座城池不是那麼容易攻下的……”

程咬金沉默垂頭,這一刻,他的腦海中忽然閃過李素的那張臉。

李素好幾次在他面前說過,並不看好東征一戰,而且他認爲李世民在這次戰役中犯了許多錯誤,最後的結果可能比較悲觀,原本程咬金的心中並不太認同李素的看法,和所有大唐的高級將帥一樣,大唐這些年打了太多的勝仗順風仗,程咬金也不知不覺變得有些傲嬌了,漸漸地不將天下的敵人放在眼裡,所以李素多次向他提醒,讓他不可對高句麗敵軍存輕慢之心,程咬金嘴上答應,心裡卻並不是太重視的。

可是今日與楊萬春所部在安市城外交戰一場後,程咬金髮覺李素的話並非沒有道理,僅僅今日這一場交戰,程咬金作爲主帥,能很清楚地感受到來自敵軍的壓力,五萬人對一萬人,明明佔了絕對優勢的兵力,可是最後卻並沒有達到自己欲將其全殲的結果,反倒被他們跑了兩千餘人,這麼說來,敵人就很不簡單了,在戰力和謀策方面,安市城的敵軍並不比唐軍稍差。

難怪前隋多次征伐高句麗,每次皆大敗而歸,高句麗這個國家的軍隊委實厲害,原本以爲十拿九穩的事情,程咬金此刻心中卻第一次開始不確定東征之戰的勝負了。

帥帳內,君臣各懷心思,沉默良久,李世民忽然輕輕嘆了口氣,道:“無論如何,明日攻城時還是先用震天雷試試吧……”

程咬金無奈點頭。

李世民忽然苦笑起來:“老實說,若連震天雷這般利器也拿安市城無可奈何,朕實在想不出還有沒有更好的法子攻下它,或許,李素說的沒錯,對高句麗此國……朕確實輕敵了。”

程咬金笑道:“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李素這娃子還是有些本事的,他的話咱們最好聽一聽。”

李世民苦笑道:“李素反對朕攻打安市城,按他的意思,攻克遼東城之後就應該分兵而擊,朕駁了他的諫,現在想來委實有些輕率了,不過如今已走到了這一步,若再反悔也來不及了,再說,朕還是覺得不分兵的勝算更大,知節試想,若這次咱們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攻下了安市城,整個高句麗再無勁敵可與我王師爭鋒,在咱們的眼裡,高句麗便是一片坦途,只等王師去接收,兵鋒可一路向東直指都城平壤,可以說,安市城是我王師征服高句麗的最後一座堅城,只要能打下它,萬事無憂矣。若是分兵,不可知的意外太多了,朕不敢冒這個風險……”

程咬金張口欲言,然而看着李世民固執的神情,終究欲言又止。

很多選擇在事先根本沒人能知道對錯,程咬金也不知道,所以他不知該怎麼說,只是心中隱隱覺得李世民的選擇可能並不那麼正確,這種沒來由的預感卻無法說出口。

*****

傍晚時分,所有唐軍已就位,全部在安市城外三十里紮營安寨,埋鍋造飯。

二十多萬人的營盤浩浩蕩蕩,連綿數十里不見盡頭,營外放出了數十支斥候小隊,在安市城外遊蕩偵緝。

全軍將士用過晚飯後,各自在營帳中磨刀擦劍,準備第二天的攻城。

今日白天對程咬金所部的伏擊失敗後,安市城主楊萬春再無任何動作,城內安靜得彷彿一座空城,只有城頭高高飄揚的旌旗和巡弋的敵軍將士仍在告訴唐軍,這是一座刀劍出鞘枕戈待旦的堅城。

程咬金遇襲的消息李素傍晚才知道,聽完部曲們打聽到的戰鬥過程後,李素心頭愈發沉重,在營帳中來回踱步許久,終於還是決定去一趟中軍,找程咬金聊一聊。

因爲分兵之策的原因,李素與李世民鬧得頗不愉快,所以李素很少靠近中軍,尤其離李世民的帥帳遠遠的,不想看到他那張討厭的臉,看到就煩,又不敢抽他,最終憋壞的是自己。

程咬金仍在中軍,很快要回到前鋒大營去了,李素在牛進達的營帳中找到了他。

走進營帳時,程咬金與牛進達聊得正歡,見李素進來,程咬金哈哈笑道:“娃子來得巧,正與老牛聊到你呢……”

李素愣了一下:“不會在說我的壞話吧?小子最近老實得很,說我壞話我可是要反擊的……”

程咬金瞥了他一眼:“你待如何反擊?”

“……我當然也在背地裡說你們的壞話呀,比如睡完青樓裡的姑娘不給錢什麼的。”李素笑道。

程咬金大笑道:“這算什麼壞話,明明就是事實。”

李素:“…………”

不能低估老流氓的人品底線,仔細想想,他還真有可能幹出這事,而且毫不爲恥,反以爲榮。

牛進達心情仍不見好,上次被高惠真伏擊之後,牛進達整個人都不好了,心裡一直對陣亡的兩萬多將士深深感到愧疚,當然心情也就一直低落到現在。李素與程咬金互開玩笑,牛進達也只是嘴角扯了扯,算是很給面子的笑過了。

程咬金捋了捋自己亂糟糟的大鬍子,指着牛進達道:“你牛伯伯最近煩得很,沒事過來陪陪他,要俺老程說,咱們這些老不死的打了一輩子的仗,誰沒有走背運倒黴的時候?敗就敗了,這次敗了下次再來過便是,一次敗仗算得個甚?你看看俺老程今日,若不是運氣好,伏擊我的敵軍只有一萬人,只怕也會和你一樣兵敗如山倒了,幸虧他們人少,俺才能從容調度,反敗爲勝,也算是俺老程的運氣了。”

牛進達哼了哼:“個人榮辱算得什麼?老夫對不起的是那陣亡的兩萬多將士,兩萬多人……將來班師回朝,教我有什麼臉面對這些將士們的妻兒老小?”

說着牛進達的臉色又陰鬱起來。

李素想了想,道:“牛伯伯,兩萬多將士陣亡已是事實,還望牛伯伯看開一些,事已至此,無力迴天,若想回去後堂堂正正見那些陣亡將士的家眷,不如馬上振作起來,領兵打一場漂亮仗,聊補心中愧疚於萬一。”

程咬金點頭笑道:“娃子說的在理,老牛啊,再矯情可就不像話了,七尺男兒丈夫,打了敗仗便如此慫樣,反教晚輩看了笑話,差不多就行了,趕緊打起精神去帥帳向陛下請戰,說話明日便要攻打安市城了,在陛下面前爭個領兵的機會,放開手腳打一場,以此將功折罪,仍是一條好漢。”

李素與程咬金二人輪流着勸解許久,牛進達的臉色這才漸漸鬆緩起來,雖然眼中仍有悲悽之色,可表情已經有了幾分鬥志。

見牛進達已振作,李素和程咬金對視一眼,然後各自交換了個笑容。

指了指李素,程咬金道:“對了,你過來是找老牛還是找我?”

李素這纔想起此行目的,急忙道:“都找,二位伯伯,小子聽說今日程伯伯城外遇襲一戰,有了一些想法……”

程咬金大手一揮:“有想法就說,你的話老夫還是頗爲看重的,老牛那次就是因爲沒太把你的話放在心上,這才栽了個大跟頭,老夫跟他不一樣……”

李素很無語地看了他一眼。

這老貨,明知牛進達現在心裡難受,你還來補一刀,究竟是有口無心的豬隊友,還是存心噁心人?

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今天請假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
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迷局如霧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一十一章 鐘鼎山林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八百零六章 利來利往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況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今天請假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造孟嘗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