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對矯情的人,自有對付他的辦法,李素不慣他這毛病。

說走就走,李素的腳步沒有一絲停頓,李治呆呆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李素快走出房門了才反應過來。

“子正兄且慢!治知錯了!”李治上前一把拽住他的衣袖,一臉可憐巴巴的模樣。

“子正兄若棄我,天下皆棄我也!”

李素回頭眨巴着眼:“你自己都說不是當太子的料,咱們繼續一條道走到黑我看沒這必要了吧?”

“有必要,非常有必要!”李治無比堅定地點頭:“治若不當太子,遲早性命不保,爭太子不爲權力富貴,只爲給自己保命。”

李素哼哼:“不傻呀,心裡什麼都明白,那你剛纔還跟我說什麼……”

“屁!”李治果斷開啓自黑模式,而且下手非常狠,對自己一點也不客氣:“……治剛纔說的全都是屁話,如一股茅房裡吹出來的風,嗯,不僅臭不可聞,而且餘臭繞樑三日而不絕。”

李素呆了半晌,然後立馬改了口風:“好,我決定繼續幫你了。”

這下換李治發呆了:“呃,子正兄改變主意爲何如此快?”

李素嘆道:“罵自己都罵得如此惡毒的人,一定是條不可多見的漢子,這種人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我突然對你有信心了。”

李治不由大喜,神情甚至有些得意:“是嗎?我真能成就一番……”

話沒說完,李治忽然覺得不大對勁,馬上換了一副幽怨的表情,很譴責地看着他:“……你又拐着彎的罵我。”

李素一臉正色道:“胡說,我明明在誇你,這都聽不出來嗎?”

李治又懵了:“是……是在誇我嗎?”

李素暗歎這孩子沒救了,表情卻一本正經地道:“當然,記得我以前跟你說過的三國演義吧?那個戰亂的年代裡,但凡能被稱爲‘英雄’的,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本事,比如曹操,他的本事就是不要臉,在潼關被馬超打敗追擊時,又是割須又是棄袍,身爲一軍主帥,失敗時爲了保命什麼尊嚴體面都不要了,因爲他知道只有保住命他才能翻盤的機會,至於尊嚴體面什麼的,全都是浮雲……”

李治一臉受教地連連點頭。

“知道劉備吧?他的本事也是不要臉,跟東吳借了荊州,借了便不打算還了,孫權三番五次去催,劉備就想方設法賴賬,催了一次又一次,爲了賴賬關二哥甚至都敢單刀赴會了,可見賴賬的精神早已刻進桃園三兄弟的骨子裡了……”

說着李素臉上泛起嚮往之色:“……一塊那麼大的地盤,居然讓他們賴了幾十年,我若有這種本事該多好。”

李治懵懂地道:“子正兄的意思……我也有不要臉的本事,所以能成就一番大功業?”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道:“你又在罵自己了,我的意思是你和他們不同,你平時的表現很慫,但我知道你只是被套上了繮繩而已,一旦掙脫繮繩,你瘋起來連自己都咬,這個本事很獨特,好好保持下去。”

李治:“…………”

跟這種人怎麼聊天?誰來教教我?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笑容漸漸斂起,道:“李治,我一直認定你是大唐未來的太子,我也一直堅信你當上皇帝后會創下一番不遜於你父皇的文治武功,所以在你樣樣不如魏王的時候,我能毫不猶豫地輔佐你,幫助你,我一個外人都能如此相信你,願意爲你賭上全家性命,你爲何卻如此不自信?”

“若連你都踟躕猶豫,你身邊的人如何肯傾力幫你?原本對你有着極大的信心,可你的消極態度卻會一步一步將我們的信心削弱,最後摧毀,到了那一步,你就真的不適合爭太子了,若不想被下一任帝王賜毒酒,還不如現在收拾了行李遠渡重洋,保住自己的性命。”

李治聞言頓時動容,直起身朝李素端正行了一禮,感激地道:“子正兄實乃治的良師益友,聞君一言,如悟大道,治受教了。”

李素笑着扶起了他。

類似的“受教”場面,已經有很多次了。李素不是囉嗦的人,可李治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實在太多,這樣的性格和能力,是不足以當太子的,如果不改一改,將來他當了下一任的皇帝,對百姓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李素只能儘自己的能力教他,爲人處世也好,帝王心術也好,自己知道的,絕不會私藏半點。

李素喜歡這個年代,越來越喜歡。所以他希望大唐能夠越來越好,皇帝一代比一代強,大唐維持數百年的盛世不衰,自己的逍遙日子才能越過越舒坦,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日子也不會差。

所以,“家”與“國”從來都是有關聯的,國若孱弱,家業再怎樣興盛,富貴不過三代。國若強盛,家業再艱難,終歸有條活路。

“那麼,子正兄,現在治已身陷絕境,該如何脫此困境?”李治終於問到正題上。

“你問我,我問誰?”李素白了他一眼:“反正我沒辦法,要不你乾脆伏首認罪,就算被削爵貶爲庶民,也不耽誤咱們喝酒吃肉捉魚打鳥,你覺得咋樣?”

李治:“…………”

剛剛給我灌了那麼大一口雞湯,我好不容易提起了精氣神,結果你又給我泄了氣。

……你是仇家派來氣死我的嗎?

可憐巴巴地看着李素,李治表情很痛苦:“子正兄,……莫鬧了,我現在很焦慮呀,馮渡被刺一案裡,原本我的嫌疑是子正兄安排的,可是現在,不知從哪裡冒出個被滅了口的馮府下人,我身邊那個侍衛也莫名其妙變成了幫兇之一,原本我只是有嫌疑,現在倒坐實了鐵案,我如今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李素尷尬地乾咳了兩聲。

這事歸根結底是自己辦砸了,是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猝不及防下被長孫無忌來了個將計就計,打了個漂亮的反擊,僅此一招便將自己和李治陷入了被動。

下一步怎麼辦?李素確實沒想明白,古代人沒自己想象的那麼蠢,自己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聰明,活了兩輩子的人,在那些老狐狸眼裡還只是個生瓜蛋子,自己想要算計他們得費盡心思,而他們想要算計自己,只需要轉個念頭。

這就是差距,跟活了幾輩子沒任何關係,他們的城府算計都是腥風血雨裡錘鍊出來的,說是人生智慧也好,說是老謀深算也好,總之,經歷過風浪的人,纔不會怕風浪,相比之下,李素經歷的風浪還不夠,兩輩子都不夠。

沉吟許久,李素看着李治,很嚴肅地道:“首先,你絕不能認罪,但也絕不能扯着嗓子喊冤,你越喊冤,你父皇就越會認定你是兇手,還是當初的計劃,你就沉默,那種沉冤難雪的沉默,懂嗎?”

李治使勁點頭,這條演技二人上次練過,很熟。而且這一次根本不用演,李治現在本比竇家的鵝還冤,使勁擰一把,往外滴的全是苦水。

見李治一臉門清的點頭,李素稍微放了心。

沉默片刻,李治忽然道:“那個所謂的馮府下人,還有我身邊那個莫名其妙冒出來的侍衛,他們都是……魏王兄和舅父安排的?”

李素深深看了他一眼,沒吱聲。

李治秒懂,神情忽然浮起幾分悲傷,眼眶有些發紅了。

“我……我也是長孫皇后所出呀,從小到大,我從未失過禮數,舅父大人他爲何,爲何……”

語聲漸漸哽咽,李治越說聲音越小,可那股悲傷的氣息卻愈發濃郁,沉重。

李素抿了抿脣,拍着他的肩,道:“親情在權力和利益面前,算得什麼?同是舅甥,長孫相輔佐魏王而加害你,說到底,還是因爲利益牽扯,魏王親關隴門閥,而你,則被你父皇賜婚山東士族,你們的路不同。”

李治使勁吸了吸鼻子,道:“我明白。”

李素嘆道:“這件事裡,沒有所謂的正與邪,只是二嫡之爭而已,不論誰贏誰輸,最終的結果都無法證明誰是正義誰是邪惡,你的舅父同樣也是如此,幫誰不幫誰,他都是出於利益的考慮,他的任何決定與親情無關,李治,男人越長大,越要明白這一點,感情和利益要分開,未來你若變成了你舅父那樣的人,我也不會奇怪,那說明你真的長大成熟了,只是,當一個人眼裡只看得到利益的時候,他的人生裡也就只剩下利益了,活着未免太可悲,從內心來說,我實在不希望你變成這樣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變成了這種人,我仍祝你一生如願如意,只是我已不敢再離你太近。”

李治頓覺驚訝,愕然道:“子正兄爲何突然說起這個?而且,我怎會變成舅父那種人!”

李素微笑道:“男人長大後,總會變成自己少年時討厭的那種人,因爲老天會掐着你的脖子逼你不得不成爲那樣的人,當然,也有不願妥協的,這種人最笨,也最難得,呵呵,最難得的笨……”

見李治的表情越來越茫然,李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不再往下說了。

純真的東西,在漫長的生命裡只是一閃而過,每個人爲了活下去,爲了活得更好一點,爲了掌握更多的權力和利益,終歸都會變成純真年代時自己最看不起的那種人。

感情和利益,本就是勢不兩立的兩樣東西,怎麼可能做到兩全其美?

天已近黃昏,李素扭頭看了一眼屋外金黃色的斜陽,回過頭來笑道:“委屈只是暫時的,只要腦袋還長在脖子上,就不存在‘絕境’,任何所謂的‘絕境’,其實都有一線生機的,有些人情急惶然之中失了方寸,所以沒有發現這一線生機,到最後,絕境就變成了真正的絕境,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心神,不能慌亂,外面的一切都交給我,當然,你也得配合做一件事……”

李治神情一振,急忙問道:“需要我做什麼?”

李素笑得神秘莫測:“死一次咋樣?”

*****

李素回去了,李治眼巴巴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房門外,不知爲何,李治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而且心中無端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底氣,說不出爲什麼,可他就是知道,這一次困境自己一定能平安度過,而且收穫會非常大。

沒別的原因,就是相信李素,盲目的,沒有任何猶豫的相信他,彷彿背後靠着一座雄偉堅固的大山一般踏實。

李治不知道李素回去會做何安排,李素給他的感覺總是很神秘。總之,老老實實按李素的計劃去做,最後的結果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第二天,李治起得很早,而且心情很不錯,圈禁數日,李治第一次有心情在宗正寺後院的園子裡閒逛,嘴上還哼着不知名的小調,心情可謂愉悅之極。

宗正寺裡的官員小吏不少,也有許多手執長戟的禁衛來回巡弋,見李治到處閒晃,官員小吏們紛紛恭敬地朝他行禮,規規矩矩肅手避到一旁,等李治經過後才擡起頭。

一個囚犯能有如此待遇,當然是不合情理的。但放在李治身上就解釋得通了。

歸根結底,人家投胎的技術好,當今天子的嫡出皇子,而且從小便被天子帶在身邊親自撫育,這份恩寵誰敢比?哪怕如今事涉命案被圈禁,被圈禁的皇嫡子那也是皇嫡子,今日是階下囚,誰知道明日陛下心一軟會不會特旨恩赦了他呢?

所以但凡有點遠見的官員小吏,面對階下囚身份的李治也不敢有半分不敬,今日我對你愛搭不理,明日可就不止是高攀不起那麼簡單了,而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滿地人頭滾滾向東流了……

旁若無人地在院子閒晃了幾圈,老實說,在見多識廣的李治眼裡,宗正寺裡的這點小風景實在上不得檯面,院子不大,一炷香時辰便逛了個遍,然後……李治開始無聊了。

昨日聽了李素的提醒,他才發覺原來看書打發時間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看的書不對說不定也能成爲自己日後的罪名之一,所以,在這個烈陽高照的夏日上午,被圈禁的李治無所事事坐在院子陰涼的樹蔭下,打了個無聊的呵欠,然後伸展着閒出鳥來的懶腰。

快要在樹蔭下睡着時,一名小吏躡手躡腳走上前,鬼鬼祟祟跟做賊似的,不時的左右偷望,生怕有人看見。

李治一直醒着,然後靜靜看着這名可能入錯行的小吏穿着官服,舉手投足一副典型的賊模樣,悄悄向自己靠近。

走到李治跟前,小吏行了一禮,壓低了聲音諂笑道:“晉王殿下,有一位客人來訪,不知殿下可願見?”

李治皺起了眉,年輕稚嫩的臉上很快端起了王爺的架子:“何人?”

“呃,據說是涇陽縣公府上的一位下人……”

李治神情一振,努力抑住心中的喜意,板着臉道:“請進來吧。”

小吏急忙行禮退下,未多時,院外拱門內竟出現一位身材嫋娜多姿的女子身影,女子走得不急不徐,她穿着素色的裙釵,梳着大唐女子很常見的宮髻,待走得近了,李治赫然睜大了眼。

這女子……好生標緻!而且,似乎有幾分面熟。

她是李素府上的……下人?

李治撇了撇嘴,看不出李素這傢伙道貌岸然,家裡連個歌舞伎都不肯買,說什麼怕鬧得家宅不寧,傷了夫妻感情,誰知家裡竟藏着這麼一位國色天香的女子,嘖嘖,太虛僞了!

很快,女子已走到李治身前,垂頭朝李治屈膝襝衽一福。

李治雖然年輕,卻也是富貴皇子,大門閥大家族的規矩自然懂。他很清楚,但凡從權貴家族裡走出來的女子,越美麗就越是名花有主,從無例外,眼前這位女子既然是李素府上的,那麼肯定跟李素有了某種深度的不可告人不可描述的超主僕關係。

換句話說,眼前這個女人名義上是李素府上的下人,但她肯定是李素的女人,就算沒名沒分,李治也不能失禮。

於是李治難得客氣的伸手虛扶了一下,然後道:“這位姑娘不必多禮,呃,你是子正兄府上的……”

女子神情平靜,道:“奴婢是涇陽縣公府上的丫鬟。”

李治好奇道:“是來傳話麼?奇怪了,子正兄爲何派個女子來傳話……”

女子赫然擡頭,直勾勾的盯着李治,目光平靜卻帶着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勢,李治被盯得渾身發毛,隨即臉上露出不悅之色,最後沉下臉來。

他和李素是朋友,二人之間相處怎樣都好,可眼前這位姑娘只是個下人,這個下人就算是李素府上的,就算跟李素有關係,在他面前也不能如此無禮,尤其是,這種無禮還表現在對陌生男子毫不避諱的直視,讓李治覺得自己被冒犯了。

“子正兄派你來究竟傳什麼話,快點說吧。”李治的聲音頓時冷了下來,頭也扭到一邊。

女子毫不畏懼,反而展顏一笑,接着忽然屈膝,朝李治再次行了一禮。

“奴婢想重新介紹一下自己,奴婢姓武,是幷州應國公武士彠之次女,奴婢進過太極宮,當過才人,也被打入過掖庭,性命差點不保,奴婢還當過道姑,現在奴婢又是涇陽縣公府上的丫鬟……”武氏說着,俏臉忽然浮起一絲苦澀的笑,接着道:“或許很快,奴婢的身份又要換一個了,晉王殿下,奴婢如此介紹,不知殿下可聽懂了?”

面對武氏如此直接的自我介紹,李治不由愕然,心中愈發驚疑。

沒頭沒腦的,一個陌生女子找上門來,做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自我介紹,……她到底想幹嘛?

呆怔半晌,李治纔回過神來,表情依舊冷漠道:“你說的這些,與本王何干?”

武氏嫣然一笑,道:“此前或許無干,今日以後,相信晉王殿下會記住我的。”

李治皺眉:“爲何?”

武氏仍直視着他,一字一字地道:“因爲我可助殿下度此危厄。”

李治驚愕地看着她,隨即嘴一撇,冷笑道:“你以爲你是誰?”

“我有匡扶天下之志,亦有管仲樂毅之才,殿下得我,如添十萬兵馬。”武氏平靜地道。

李治繼續冷笑,揮了揮手,冷冷道:“世人只聞狂夫,未嘗聞狂女,今日始聞矣。本王今日給子正兄面子,你快回去吧,本王沒興趣浪費光陰在你身上。”

武氏也不失望,仍直視着李治的眼睛,忽然道:“殿下身陷命案,王爵岌岌可危,除了李縣公,殿下可以說是舉目無援,但殿下似乎忘了,您還有一大援助,只要您一句話,這股援助可以毫無保留的引爲己用,助殿下脫此困境。殿下眼睛只盯着李縣公,孤注一擲何其可惜。”

不得不說,武氏的這番話很勾人,李治對她再是反感,事涉自己的王爵和性命,也終於被這番話吸引了注意。

武氏剛說完,李治便情不自禁地問道:“還有什麼人願意助我?”

武氏眼睛盯着他,一字一字緩緩道:“殿下的丈家,太原王氏,以及……整個山東士族。”

****

長安城,長樂坊一家豪宅內。

李素正在拜訪一個人,這個人姓王,名然。

名字不出奇,可身份卻了不得。

他是太原王氏當代家主的次子。

大唐門閥林立,士族衆多,勢力之大,甚至對皇權都隱隱產生了幾分威脅。這也是李世民有心解決這個內患的根源之一,可惜縱然李世民雄才偉略,在削除門閥影響這方面仍不敢輕舉妄動,只可徐徐圖之。他能做的頂多只是扶持山東士族和跟隨他一同打天下的新興權貴,來對抗和平衡樹大根深的關隴門閥,在削弱門閥這條路上,李世民走得實在很艱難。

太原王氏就是山東士族之一,是李世民刻意扶持的士族。無論關隴門閥還是山東士族,在國都長安城裡都有別院和商鋪,並且通常都是家中核心的子侄在長安坐鎮,說是別院,按現代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一個聯絡處,這個聯絡處並不在乎自家的買賣好壞,他們的眼睛只盯着皇帝,盯着李世民,但凡長安城有什麼風吹草動,或是朝堂裡的君臣搞出什麼幺蛾子,各家便會遣出一匹快馬,飛速出城向本家報信。

王然就是太原王氏安排在長安坐鎮的負責人。

王然是王家當代家主的次子,年紀已三十多了,此刻坐在自家前堂裡,面無表情地看着眼前這個不告而登門的惡客。

惡客絲毫沒有被主人嫌棄的覺悟,反倒是笑得很甜很開心。

“李縣公親臨寒舍,王家蓬蓽生輝,未曾出門遠迎,是王某失禮了。”

大家族自有大家族的氣度和教養,雖然不喜歡這位惡客,王然還是把禮數做足了。

李素毫無芥蒂地微笑,一邊笑一邊打量着王家前堂的擺設,嘖嘖有聲。

“白玉爲堂金作馬,王家果然好氣派,若是這些擺設放在我家該……啊,咳咳,失禮,失禮了。”

王然皺眉,目光露出警惕之色:“李縣公與我王家素無往來,不知今日登門……”

李素嘆了口氣,朝他扔了一記嗔怪的眼神。

“當年在晉陽時我確實與王家有過一些不愉快,這都過多久了,王兄爲何還沒忘懷,真是小氣。”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今天請假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
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二百零九章 國士報之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六百一十六章 賜婚聯姻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今天請假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活擒敵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勝敗生死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