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龐大而使君主勞心,這是句大實話,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隨着疆域的擴大,需要處理的事務就越來越多,可皇帝不能分身,又不可能讓外人分享皇權,所以就只能分給李承乾一些。
尤其是刑獄方面的事,事關人命,不可不慎重待之;除了削去地方刑決的權力外,上報到刑部需要勾決的案件,都必須由東宮親自審覈。然後再呈報給皇帝批紅,這都是爲了保證不冤殺一人,確保司法的公正性。
張亮當刑部尚書的時候,日子很不好多,他是個武將出身,本來就不擅長這種事,所以經常漏洞百出,每個季度都得在東宮挨一頓罵,都弄得是灰頭土臉的,很沒有面子。
可戴胄不同,刑官出身不說,事事嚴絲合縫,又素來與東宮交好,對於來說呈報卷宗這樣的事,就像是在赴宴,吃喝一頓不說,還可以在太子那掏弄點稀奇古怪的玩意,而且從來不認爲自己倚老賣老。
不過,今兒戴胄卻拿來一份特殊卷宗,這案子是寧州刺史府發來的;當地有一戶人家姓張,老漢只有一子,一家三口相依爲命,日子雖然過得不富裕,但也算幸福。
可兩個月前,張老漢在打柴的路上與當地的地痞發生衝突,廝打之下,柴刀失手痛死了地痞。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不管怎麼說殺人的是張老漢,問罪的時候抓他也就是了。
但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張老漢在廝打當中受了重傷,已經癱瘓在牀了,根本就不能對其行爲負責,寧州刺史-史仁基也不能欺負一個癱子。
又趕上其子願意替父贖罪,主動投案,所以在斬監侯的批文後面加註了從輕處置的請求,戴胄今兒來的時候特意把此卷宗放在了最後,就是爲了讓太子有時間可以好好思量一番。
唐律中是有連坐一法,同時老百姓中也有父債子還的說法,不管地痞如何可惡畢竟傷及了人命,不要說地方官吏不好辦,就算把官司打到三法司也不好決斷。
“史仁基官箴不錯,吏部今年的考覈,孤前幾天剛看過,在刺史一級中他算是拔尖的了,寧州在他的治下也比從前富庶的多。可刑獄之事,事關國家法度,不是簡單的“同情”二字就能寬免的。人犯一到送來了嗎?”
按照常理,卷宗和人犯都應該一同解送京師,可這案子畢竟特殊,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稍微押後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殿下,史刺史辦事牢靠,除了詳細的卷宗外,人也同時送到刑部大牢,因爲案件的特殊性,老臣特意關照了監牢的差役多多關照,隨時恭候殿下垂詢!”
戴胄也是人父,他也有兒女,對於孝子當然另眼相看,所謂百善孝爲先,他當然會在自己利索能力的地方高擡貴手。
“行了,難得玄胤公發了一回慈悲,孤也不能不開面,家貧出孝子,也算是難得,明日把人提到正堂,過一過再說。”,李承乾這話算是給了戴胄足夠的面子,隨後邊邀請戴胄一起用膳,且言明,今日的膳食肉管夠,戴尚書可以隨意吃喝。
翌日,刑部大堂,先是複審了幾個罪大惡極的人犯,畢竟在卷宗中說的十惡不赦,爲了預防冤假錯案的形成,該走的程序必須要走,這不僅是對人犯負責,更是對唐律負責,即使李承乾是儲君,有些規矩他也不得不遵守。
忙活了一上午的時間,總算把該過的都過了,李承乾拒絕了戴胄到後堂用膳的好意,堂官們一人分開了一碗白粥,一邊吃,一邊再問這最後一個。東宮還有很多政務沒處理完,他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這裡。
—————
“張幀,按照唐律殺人者償命,雖然人不是你殺的,但既然你自願替父頂嘴,那自然沒什麼好說的,明年秋後批紅後斬立決。”,放下手中的白粥後,李承乾淡淡地問道。老實說,他對這個叫張幀的第一印象不錯,看上去憨厚的很,是個典型的關中農漢。
“是的,草民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得什麼字,但殺人償命的道理還是知道的,可身爲人子怎麼能坐視癱瘓在牀的老父身死呢。
姓劉的那地痞,屢屢其辱鄉鄰,鄉親們都是敢怒不敢言,早就該死了,殺了也乾淨。反正就是償命,用誰的不行,殺了我既盡了孝,又爲鄉鄰出了一口氣,划算的很哩!”
張幀的話說完,李承乾和戴胄等堂官都笑了起來,這憨厚的漢子夠有意思的了,頂罪還這麼硬氣,也算是一朵奇葩了。再說,史仁基發的卷宗中還附帶了一份鄉鄰爲其求情的聯名書,看來那地痞在當地早就怨聲載道了。
“不怕死?”
“不怕,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那你想過你死之後,你的父母何人贍養嗎?”
“唉,那沒辦法,當兒子的只能爲他們做到這一點。好在鄉鄰之間相處的不錯,應該能幫扶一二,俺出來的時候已經給大夥兒磕過頭了。”
張幀這話說的沒錯,唐人重諾,既然答應的事,那就一定會完成,即使一代不行,後代子孫也會奉行下去。如果有人背信棄義,那這輩子都甭想在鄉中擡起頭來,所以張幀纔敢把父母擺脫給他們,一人來頂罪。
恩,笑着點了點頭,李承乾思索了片刻,隨即沉聲言道:“張幀,即使你是孝子,可也傷及了人命,所以罪一定是不能脫的。
我大唐的律法既考慮法理,也考慮人情,孤考慮到案情特殊,又有刺史府和鄉鄰爲你求情,是以罰你苦役三月贖罪作爲處罰。”
話間,走上面走了下來,從懷中套出一個錢袋放在張幀的手中,繼續說:“國法說完了,那就要說人情,孤也是人子、人父,知道孝之一字想要身體力行有多難。家貧出孝子,你是個好漢子,拿着這些錢回去給令尊看病,好好奉養雙親,孤相信自己沒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