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

鼎建大工搶過來,不必自己做,五百萬銀的大工,先拿走三百萬,接下來發包,兩轉、三轉、四五六七八轉,第把手接大工的人,不偷工減料,怎麼賺錢?

這就是王崇古自萬曆元年開始填宣大段長城鼎建窟窿後,最深惡痛絕的事兒,所以他督辦的皇宮、通和宮禁苑、皇家格物院、講武學堂、潞王府德王府、佛塔、十王城、皇家理工學院,全都是用的自組建工兵團營,從他在宣大安置十九萬流民開始,這法子一直用了十多年。

好用,鼎建大工的質量有保障,至少不用擔心自己人頭不保。

本來應該用‘八腳’之力的石灰水泥,用成了‘一腳’之力,那這鼎建大工不塌纔怪。

大明的水泥,或者說石灰,是當年茅坤獻上鄭和下西洋的舊案文牘,大明進行考古科研找到的。

永樂年間,龍江造船廠用來給船塢底部硬化所用,後來松江造船廠,專門到龍江造船廠舊址,刨開了浮土,找到了硬底,一百七十年時光荏苒,船塢底部的硬化,依舊堅硬如初。

爲了區分石灰,大明將這種硬化石灰叫做水泥,而衡量標準,則以腳爲單位。

一腳的單位是:陛下十八歲那年,用力踹十腳後取平均力度,對力度進行測算後,再將陛下鞋底面積計算,做成標準鑄鐵方型壓力平面,最終用螺旋軋印施加壓力,確定一腳的標準。

只有皇宮和通和宮禁苑是九腳標號,九腳,即九倍陛下腳力以相同面積施加壓力而不崩,就是皇宮鼎建的標號。

朱翊鈞曾經極力反對這種標號,但最終還是如此確定了這種標準,因爲工部也實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衡量標準了。

你燒的水泥,和他燒的水泥,哪裡有區別呢?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標準去衡量。而天下標準的制定,都發端於陛下,那就以陛下的腳力爲準好了。

之所以要標號,是萬曆二年的度數旁通,精確計量帶來的結果。

一如矛盾說的矛盾,給大明帶來的改變,大明政令的制定,變得極爲謹慎,而不是拍腦袋決定。

思想文化上的思辨,看起來沒什麼效用,但時間線一旦拉長到了以十年計算時,這些不起眼的思辨成果,往往會令人驚歎不可思議。

層層轉包被禁止的同時,還有債務禁止更名轉移。

這後面一項,沒幾十年的貪官經驗,能這麼清晰洞徹其中的內情?!

都知道府庫虧空,都知道火龍燒倉,可是這府庫是怎麼虧空的?王崇古用自己掏空大同府府庫現身說法,告訴了皇帝,告訴了天下人,府庫就是這麼虧空的。

一個一萬銀的營堡,經過這麼一魚兩吃,直接就是九萬銀的虧空。

朝中的賤儒們,之所以要以郭有章爲首,發動倒王運動,甚至已經開始聯袂,這王崇古再特麼不死,這些個手段,全都要被王崇古給暴露了!

這兩面包夾的禁止,讓‘一魚兩吃’成爲了一種非常困難。

郭有章要倒王,把王崇古扳倒,那是在反對王崇古嗎?那是在反對皇帝!在反對大明新政!反對萬曆維新!

忠君上重振大志,體國朝振奮之心,是忠君體國,郭有章既不忠君,也不體國!

郭有章看着黃公子那年輕而銳利的模樣,嗤笑了一聲說道:“你不過住在大將軍府的一個闊公子罷了,你讓我去爪哇,我就得去嗎?”

“咱不行,但大將軍可以,回頭讓大將軍參你一本。”朱翊鈞極其囂張的說道,臉上寫滿了仗勢欺人,你奈我何的狷狂和囂張。

郭有章還真沒辦法,王崇古還能鬥一鬥,大將軍府那是個碰都不能碰的禁忌話題。

郭有章面色通紅,怒急攻心,氣的眼睛珠子都紅了,憤怒無比的喊道:“你!”

“收隊!”朱翊鈞一甩袖子,帶着人耀武揚威的離開了,再次留下了黃公子仗着戚繼光的威名囂張跋扈的傳奇故事。

黃公子姓甚名誰,京師無人知曉,朱翊鈞以黃公子的名義行事,但黃公子做的那些事兒,舉世皆知,恨不得把仗勢欺人四個字刻在臉上那種。

朱翊鈞離開了郭有章的家宅之後,看到了林輔成等在門外,林輔成也是過來瞧熱鬧,他主要是來找兩位投資人的。

總算是見到了這兩位爺!

別人家投個生意,恨不得派十八個賬房,把生意裡的賬全都盤的明明白白,但這兩位爺投了光德書坊,銀子沒少花,賬房就派了一個,直接不管不顧全都丟給了林輔成去打理。

賣雜報其實沒幾個錢,王謙都把賣雜報賺的錢,都留給了書坊用於發展,但雜報上賣廣告的錢,王謙和陛下直接五五分成了。

賣廣告多數都是王謙聯繫,所以就是在光德書坊走個賬,銀子不會入書坊。

王謙和朱翊鈞很少干涉雜報的內容,除了官逼民反這種實在是禁忌的話題。

“林大師這等久了吧,走走走,茶樓裡喝口茶,吃點點心。”朱翊鈞樂呵呵的招呼着林輔成進了茶樓的包廂裡。

王謙和林輔成寒暄了兩句問道:“林大師是有什麼事兒嗎?”

“這光德書坊現在賬上有七百兩銀子,二位公子不拿走嗎?”林輔成說起了賬目,光德書坊賣雜報的盈利,超過了七百兩。

七百兩,很多很多銀子!能買一百多個倭女了。

“七百銀,不是七百萬銀啊,林大師拿着零花吧。”王謙十分大度的說道,七百銀的確沒多少,還不夠王謙在太白樓給花魁送十個花籃的。

一個花籃一百銀,可十個花籃一起送是一千二百銀,只有鬥富的地方,纔能有這種反向優惠的事情發生,而且賣的極爲火爆。

你就送一個花籃,你也好意思出手?

王謙不缺這點銀子,最重要的是,逍遙逸聞最重要的是書刊內容,林輔成輸出的內容是重點,是逍遙逸聞競爭、銷量的核心,而銷量則是廣告議價權的核心。

“還有一件事。”林輔成面色猶豫的說道:“我有一個想法。”

“林大師有什麼想法?”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基於自由的想法。”林輔成眉頭緊皺的說道:“朝廷其實完全可以不顧及窮民苦力的死活,但依舊能夠長久而穩定。”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伱這個說辭,是不是有點過於大膽了?不顧忌窮民苦力的死活?坐看窮民苦力揭竿而起,然後進京來摘了皇帝的腦袋當球踢?”

“的確,戚帥很強,但是面對這種天下沸反的局面,戚帥就是四處救火,救得過來嗎?”

“而且,你的自由說裡,大自由的基礎是物質大豐富,沒有生產力提高,哪來的物質大自由?你今天這個想法,背離了你的大同世界。”

“你這是對自由的背叛!”

朱翊鈞非常非常不喜歡林輔成說的這個想法,他進一步教訓道:“大家來到世上都是做人的,不是做畜生的。”

“是可以做到的。”林輔成左右看了看,有點心虛的說道。

林輔成深吸了口氣說道:“我們在地方上,將田賦和人頭稅完全交給地方自決,換來地方對朝廷的擁戴。”

“朝廷財稅則完全依賴於三件事。”

“第一個就是關,都餉館的海關、馳道的鈔關抽分局等等,將關稅的抽分從6%增加到30%以上;”

“除了關稅之外,第二就是官營,煤鐵鹽酒礬鹼官營,煤鐵在快速增長,鹼面剛剛開始,只需要將這些關稅掌控在手裡,朝廷是不會缺錢的。”

“第三個就是海外種植園,煙土利極厚,只需要在海外種植園種植,掌控了船隻,就掌控了煙土的流入,就掌控了銀子。”

“朝廷還是組建京營水師,只要強軍能壓得住地方就足夠了。”

“這樣一來,就很自由了。”

朱翊鈞聽完歎爲觀止!

這麼玩的話,其實就是封建制+官僚制+軍閥割據的三座大山,再加上煙土對身心健康的殘害,這要是壓在老百姓的頭上,老百姓還有活路可言?

“草,自由個屁!”王謙拍桌而起,猛地站了起來,作爲讀書人,他出口成髒,一點都不斯文,作爲大明官僚,他察覺到了這一套的可行性,顯然是被林輔成兜售的自由給氣到頭暈。

作爲大明官僚,他立刻就明白了這個制度的‘可靠性’。

大明的京營、水師,只要足夠的強大,可以將田賦和丁口四差銀,完全的交給地方,這樣一來,地方絕對擁戴朝廷,至於是不是真心擁戴,但表面上一定如此,朝廷維持強軍,就沒人能挑戰皇帝的地位。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這樣一來就不用費勁清丈、還田、組織工兵團營了,這些費勁,但是對於朝廷而言,並不會增加太多收入的活兒,費力不討好。

王謙擼起了袖子說道:“林大師,你是不是覺得刑部大牢的牢犯好吃啊!今天我王謙,就仗勢欺人一次,把你林輔成扔進大牢裡!讓你見識下什麼是自由!”

這個林輔成在妖言惑衆!他給皇帝提供了一種十分輕鬆且穩定可靠的統治辦法,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陛下覺得這個法子可行,那大明會向何等方向滑落?!

讒言,絕對是讒言,簡直是該死!

“這不就是閒談嗎?”林輔成連連擺手說道:“這是基於自由貿易,或者說自由說的另外一種形式。”

“矛盾說告訴咱,這天下就沒有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兒,那麼這個絕對自由之下的朝廷,看似江山萬代傳,它的問題在哪兒呢?”朱翊鈞示意王謙稍安勿躁,林輔成這個讀書人,最喜歡的就是欲揚先抑,顯然他還有話要說。

林輔成十分肯定的說道:“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

“啊,不適合,那沒事了。”王謙穩穩當當的坐下了,這個模型乍一聽是十分合理的,唯一承受代價的就是百姓罷了,但看起來林輔成還有高論。

林輔成搖頭說道:“千好萬好,它不適合大明,看起來,地方完全財稅自決,就能夠充分壓制底層小民,而朝廷呢,只需要維持強盛的京營,就可以維持江山的存續,但這兩件事,一個也做不到。”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百姓揭竿而起之時,就是大明亡國之日,地方財稅自理,真的能壓制地方的民亂嗎?歷史會說話,告訴我們,並不能。”

“而另一方面,京營、水師憑什麼忠誠於朝廷呢?武力在手,缺你那點銀子?沒銀子搶就是行了,所以軍隊一定不會忠誠,而且一旦民亂四起,恐怕帶兵打仗的將領,就要黃袍加身了。”大明就這個文化,這封建+官僚+軍閥三座大山的模式,在構想中,看起來十分的合理,但唯一問題就是對大明而言不合適。

中原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先秦時候的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朝歷代,亡國都是因爲百姓活不下去,大規模起義,造成的天下動盪,直到完成生產資料再分配才結束。

而另一方面,黃袍加身的戲碼也在上演,前有王莽篡漢,後有董卓入京、司馬懿老驥伏櫪、趙匡胤黃袍加身等等,這類的戲碼並不稀奇。

軍隊的忠誠,也就是向心力,需要軍餉去保障,但也需要更加崇高的目標去共同努力。

墩臺遠侯、海防巡檢,陣亡率奇高無比的時候,依舊有人前赴後繼的成爲墩臺遠侯、海防巡檢,這就是崇高目標的魅力所在。

只靠銀子是無法保證忠誠的,當然,沒有銀子更不行。

“那麼,這套自由說得到的設想,其實可以出口到海外去,不適合大明,但是它適合泰西,費利佩二世的附庸封建制已經走到了盡頭,這一套,正正好。”林輔成不疾不徐平靜的說道。

“林大師這燕國的地圖實在是太長了。”朱翊鈞聽完也是唏噓不已,這哪是林大師,分明就是林毒夫,就這些個讀書人的陰謀詭計,實在是太可怕了。

“地圖太長了?”林輔成愣了愣,才明白了黃公子的意思,圖窮匕見。

“嘖嘖嘖!嘖嘖嘖!林輔成,你還真的是個讀書人啊!”王謙聽完只能感慨,林輔成真的是個王八蛋,又不方便罵人,就只能以讀書人代稱了。

朱翊鈞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還是算了,他們家門裡的事兒,咱們不便過於干涉。”

一飲一啄,今天大明輸出這些東西,明天就會反噬大明,這麼反動的玩意兒,朱翊鈞也就在民國身上見過。

朱翊鈞和林輔成又聊了兩句,明白了林輔成是怎麼想到這件事的,其實還是沒寫出來那一卷遊記,官逼民反引發的思考,他其實描繪的就是大明繼續衰亡下去後的模樣。

大明皇帝的黃衣使者再也無法離開京師,皇帝的政令,被完完全全的束縛在了京師,地方官衙財權自理,土地兼併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流民遍地都是,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雖然沒寫出來,但他還是在思考,但是拿不準能不能討論,就找看熱鬧的黃公子、王公子把把關。

朱翊鈞覺得沒什麼不能談的,他描繪的景象,恰恰就是大明必須要避免發生的情況。

最終朱翊鈞覈准了林輔成新一期逍遙逸聞的文章,讓他發在逍遙逸聞上,探討這個問題。

朱翊鈞離開了茶樓後,就去了戚繼光的大將軍府,還真找戚繼光說道了要彈劾郭有章的事兒,主打一個有始有終。

大明皇帝的承諾重比千金,說讓戚帥彈劾就讓戚帥彈劾!

“行,以什麼罪名劾其罪責呢?”戚繼光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具體罪名戚帥不掌握材料,自然不知道罪名是什麼。

戚繼光已經差人去了戶部要戶貼了,大將軍府辦這點事還是極爲輕鬆的,再加上戶部堂上官張學顏知道黃公子根本就是皇帝,也不會阻攔,戶部支持陛下收拾賤儒。

收拾賤儒等於維護新政,等於維護戶部地位。

戶部上下各級,都不願意再回到過去那個兜裡沒有一釐銀子,地位低下,走到哪裡都得點頭哈腰的年代了。

現在,戶部上下各級官員,那都是財神爺,走到哪裡都是趾高氣昂!

咱大明國帑、內帑有銀子了!

所以,沈安孃的那個兒子,改姓沈,並且落戶官廠就成了必然,而且也到惠民藥局看過了,情況有點不太妙。

“大工鼎建,貪腐成性。”朱翊鈞拿出了一本奏疏。

這是都察院總憲海瑞上的一本奏疏,自從海瑞從王崇古處知道還能這麼玩之後,就去找了戶部的舊案,發現了這個郭有章銀子的來源。

他養外室,那麼多銀子,俸祿是決計不夠用的,那麼銀子從哪裡來的,就變得有趣了起來。

郭有章裡外拐一共掏了十萬兩銀子,按着洪武舊法,五十兩銀子,就該剝皮揎草,樹立在土地廟前了,但大明國朝已經兩百年了,貪腐十萬銀,還真的罪不至死,他的事蹟會立在朝陽門外的快活碑林裡,他全家都要被流放到爪哇去。

一死了之對郭有章反而算是解脫,想一死了之也沒門,子孫後代都在爪哇受苦吧!

“這不是萬曆元年,應天府尹顧章志四十八萬河道疏浚銀,貪腐了三十萬銀的那個案子嗎?”戚繼光看完了海瑞的奏疏,愣了片刻,這居然是個十年前的舊案。

戚繼光印象極爲深刻,四十八萬銀貪三十萬,王崇古都沒這麼大的膽子,但顧章志就有,這個案子也是大明萬曆朝第一件反腐抓貪的案子。

自此以後,反腐抓貪就成了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當海瑞領着緹騎提刑千戶開始四處調查的時候,反腐抓貪終於成爲可以執行的吏治手段。

這一步步走來,實屬不易。

朱翊鈞點頭說道:“就是那個案子,層層撲買轉包多製造了一筆三十萬銀的債務,這筆不應該存在的債務,掏空了南衙戶部太倉庫,所以萬曆元年河道疏浚,其實成本不是四十八萬,而是七十八萬。”

“原來如此。”戚繼光在奏疏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後下印。

戚繼光眉頭緊皺的說道:“陛下爲何不手刃了這等人渣?這個郭有章還是個人嗎?”

“浪費糧食。”

“這不是不想給大將軍找麻煩嗎?”朱翊鈞搖頭說道,他披着馬甲出去的,要是當街殺人,恐怕戚繼光要背罵名了。

如果是以皇帝身份出行,朱翊鈞當場把郭有章給殺了也沒關係,刑部尚書可是給了十張空白的駕帖,直接填名就是合法殺人。

這十張空白的駕帖,朱翊鈞一張也沒用過,作爲規則最大受益人,不應該去破壞對自己有利的規則。

戚繼光一臉複雜的說道:“陛下當年手刃了賤儒陳友仁。”

這也是賤儒們始終不敢去伏闕的原因,這年頭去伏闕,搞不好會被陛下親自罵一頓,然後手刃,成爲大明笑話。

陳友仁這個事兒,戚繼光其實想不明白,那時候詆譭他戚繼光的人很多,詆譭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的也不少,但陛下從來沒管過後者,反而殺了陳友仁。

戚繼光沒問過,其實理由也蠻簡單的,戚繼光還活着,戚繼光還有滿腔雄心等着實現,大明也需要振武,一切都是爲了萬曆維新,當然殺陳友仁,裡面也夾雜着朱翊鈞大量的個人情緒。

陳友仁說了什麼不重要,沒有陳友仁對朱翊鈞很重要!

朱翊鈞和戚繼光聊了聊重開西域之事,戚繼光表示自己老當益壯,雖然五十多歲了,不能親自殺敵,但還能長途行軍,陛下不必擔心。

綏遠馳道修完之後,朝廷纔會修京師到嘉峪關的馳道,這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但看戚繼光的狀態,朱翊鈞覺得戚繼光等得到那一天。

郭有章被都察院總憲海瑞彈劾,這說得過去,因爲海瑞就是反貪的,但是奏疏上有戚繼光的名字,實在是讓人出乎意料之外!

戚繼光成爲遷安伯提領京營成爲總兵,已經十一年的時間了,戚繼光從未彈劾過任何一個朝官。

這是唯一的一次,稍微一打聽,原來是黃公子去看熱鬧,郭有章得罪了黃公子,那就不意外了!

知道黃公子是皇帝的大臣,不意外,因爲那是皇帝的意思,不知道的也不意外,奉國公戚繼光對別的也沒有太多的慾望,也就縱容一下家門裡的黃公子,這不算什麼,大明京堂紈絝那麼多,不缺這麼一個。

郭有章的處置,廷議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流放爪哇,一家人都去對着大鱷魚齜牙去吧。

爪哇隸屬於舊港總督府,但也沒有多少統治力量,當地的土著、大猩猩以及大蚊子,會教會郭有章應該如何做人。

這些年壞人見多了,這個郭有章屬實是噁心。

林輔成的逍遙逸聞,很快就成了京師最大的熱點,甚至是蓋過了對郭有章的口誅筆伐,很快翰林院的大學士甚至上奏皇帝,請皇帝看看逍遙逸聞這一篇,提醒皇帝要引以爲戒。

朱翊鈞十分意外,士大夫階級,看起來像是這一套的框架下的既得利益者,但其實翰林院的翰林們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完全失序後,他們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州、縣城都能攻破的民亂,一般會把鄉賢縉紳和勢要豪右一併給殺了。

民亂是暴動,是走投無路之下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嘶吼,州縣被攻破,鄉賢縉紳們一個也躲不過去。

林輔成的逍遙逸聞,促使了大明上下對工兵團營法的認可,讓郭有章更顯得像個小丑了,在一片罵聲之中,郭有章被押解離開了京師,向着爪哇而去,這是一個漫長的海上旅行,而到了地方,更是有大蚊子的瘧疾在等着他。

“國帑和內帑現在的確富了,但是王次輔搞這個東西,我還是不認可!”文華殿上王國光炮轟王崇古!

王國光雙手一攤說道:“沒錢,京開馳道的修建就沒什麼錢,是借陛下的,你拿一百二十萬銀,建這麼個玩意兒,我不同意!”

王崇古上了一道奏疏,請求建一個奇觀,一個高三十丈,九層八面的琉璃塔,總預算高達一百二十萬兩銀子的琉璃塔,什麼用都沒有,就爲了給李太后祝壽。

三十七歲的李太后,現在用得着如此興師動衆的祝壽嗎!

“就是技術驗證,全玻璃外牆,內骨爲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是爲了提高燒玻璃的技術。”王崇古一臉無奈的解釋道,祝壽是個名義,主要還是爲了燒玻璃技術進步。

各色奇形怪狀的玻璃燒製,目的是爲了把玻璃顏色研究明白,比如磁選後的玻璃就不會過綠,雖然仍然帶着一點綠色,那麼什麼樣的雜質會呈現什麼顏色,都可以成體系的研究並且總結。

“那也太多了。”張學顏立刻搭腔說道:“我們還欠着陛下七百萬銀,欠着國債1000萬銀,這就一千七百萬銀的負債了,不能再欠錢了,真的弄到了借新還舊的地步,那朝堂體統何在?”

“燒玻璃這個不急,可以慢慢來。”

“一百二十萬銀,可以修120裡的馳道了,還有的剩,不行,絕對不行。”

戶部現在對花錢非常的牴觸,現在國帑雖然還算充盈,可是欠債1700萬銀,還是壓力很大,陛下那700萬銀無息,可是這1000萬銀的國債,還是有利息的。

戶部的意思很明確,奇觀誤國,大建興邦!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請假條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章 全是妖孽請假條高燒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請假條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章 全是妖孽請假條高燒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