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霧裡看花

bookmark

接到黎利下令集結的命令時,交州城裡的叛軍正過着悠閒的日子,不少人在街上游蕩尋找樂子,等待黎利正式執掌交趾政權後立功行賞。

伴隨着黎利命令的下達,整個交州城頓時亂成了一團,膠州城裡到處可以看見火急火燎地返回軍營的叛軍士兵。

令黎利感到有些惱火的是,第二天,他召集手下將領和文官前來商議此次軍事行動的時候,有幾名將領和文官竟然無法聯繫上,也不知道去了哪裡,看樣子沒在交州城裡。

黎利一邊讓人尋找那幾名將領和文官,一邊將安樑縣城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參與議事的衆人,使得現場的人們無不大吃了一驚,誰也沒有想到三江城的明軍還有反擊的力量。

後來,在黎利的提醒下,那些官員紛紛意識到可能是明軍的援軍來了,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官府告示上所說的驍武軍,這使得現場的氣氛頓時就緊張了起來,誰也沒有想到驍武軍來得如此之快。

“王爺,會不會明軍早就趕了過來,官府所發的告示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在衆人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一名中等身材、四十多歲的男子望向了黎利,沉聲問道。

這名中等身材的男子就是黎利的身邊的重要謀臣黎只,讓黎利從明軍重兵把守的清化府南下攻擊乂安府,進而一舉給黎利打開了局面,迅速發展壯大。

聽聞此言,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人們紛紛望向了黎利,這也是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

“王爺,下官覺得偷襲安樑縣城的人應該不是驍武軍,明廷的皇上豈會意料到他派來交趾的徵虜副將會戰死,並且得到一場大敗?”

這時,一名坐在黎利下首位的消瘦中年人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望着黎利說道,“在下官看來,這次偷襲了安樑縣城的人一定是三江城中的那些明軍,新來的定南將軍此時就在三江城裡,這極有可能出自他的手筆。”

這位消瘦中年人就是阮焉,黎利身旁的首席謀臣,幫黎利打理交趾叛軍的軍政事宜,如果沒有阮焉的話黎利根本不可能發展得如此之快。

值得一提的是,《平吳大誥》就是出自阮焉之手,深得黎利的信賴。

“你是說,是明軍定南將軍籌劃了這次偷襲?”黎利的眉頭頓時緊緊皺了起來,由於一直輕視李雲天所以他沒有想到這一點,豈會認爲李雲天能有如此的魄力?沉吟了一下後眉關緊鎖地問向了阮焉。

“正是。”阮焉聞言點了點頭,有條不紊地說道,“下官聽聞這位定南將軍雖然年輕,但是行軍打仗很有一手,在黑牛鎮擊敗了明廷兵強馬壯的漢王。”

“王爺,那位定南將軍雖然年輕,不過不可小覷此人,此人是進士出身,又能被明廷皇上任命爲統兵主帥,足見其有幾分真本事,否則在軍中將無以服衆。”說着,阮焉不動生色地提醒黎利。

曾幾何時,阮焉還與黎利無話不談,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可是隨着叛軍在交趾日益壯大,黎利身上的威嚴也跟着日重,這使得阮焉不得不進行改變,逐漸調整了自己在黎利面前的角色,從兄弟成爲黎利的部下,對黎利多出了幾分恭敬。

黎利聞言雙目閃過一絲詫異的神色,沒有想到阮焉竟然如此器重李雲天,也如此看好三江城的那些殘兵敗將。

“阮大人,你說本王該如何做?”不過,阮焉的主意歷來獨到,看待事物堪稱一針見血,從未出過紕漏,故而擡頭看向了他。

現場的衆人也紛紛望向了阮焉,阮焉堪稱是叛軍的軍師,叛軍遇到重大事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他的主意爲準。

“王爺,下官以爲當務之急是趕到立濂州,明軍善於攻城,下官擔心立濂州的陳將軍會吃虧。”阮焉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說道,“同時,調集城中大軍進攻三江城!”

“進攻三江城?”在座的衆人聞言不由得面面相覷,三江城前面可還有一個安樑縣城,如果繞過安樑縣城的話,豈不是很容易就被明軍截斷了進入三江府叛軍的退路?

“王爺,三江城的明軍主要來自交州城,兵馬不過數萬而已,明軍既然能在短暫時間內攻破安樑縣城,意味着進攻安樑縣城的明軍是精銳,那麼留守三江城的明軍自然是老弱之兵。”

阮焉微微一笑,向黎利解釋道,“明軍定南將軍之所以要冒險派兵襲擊安樑縣城,一方面是鼓舞明軍的士氣,另外一方面是想以此嚇住我軍,依託安樑縣城與我軍對峙,拖延時間,只要我軍趁機攻打兵力空虛的三江城,三江城旦夕可下。”

“至於安樑縣城的明軍,他們攻城時一定傷了不少元氣,人數又少,面對我軍一定會固守待援,屆時只要派兵將安樑縣城爲主,城裡的明軍就是甕中之鱉。”說着,阮焉伸出右手手掌在空中一攥,排除了安樑縣城明軍對叛軍的威脅。

阮焉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爲叛軍面對三江城和安樑縣城的明軍時佔據了絕對優勢,爲了攻打三江城抓住李雲天,黎利已經下令向北江府、鎮蠻府和歸化直隸州等明軍控制州府進軍的叛軍返回交州城。

此時此刻,交州城的叛軍已經高達十五萬人,加上立濂州的兩萬叛軍,兵力達到了十七萬人,是三江城和安樑縣城明軍的數倍,自然也就能對安樑縣城進行有效的圍城。

“傳本王命令,全軍明日出發,圍困安樑縣城。”黎利見阮焉說得頭頭是道,心中覺得甚是有理,於是想了想,心中很快就拿定了主意,沉聲向在座的衆人下達了命令。

正如阮焉所說的那樣,如果三江城兵力空虛的話,那麼正是黎利攻取三江城的好機會,大軍一旦圍城,那麼裡面的李雲天可就插翅難逃了。

“報。”就在他的話音剛落,門外傳來了一個急促的聲音,一名軍士快步走進了房間,衝着黎利單膝跪下,高聲稟告,“探子來報,明廷的定南將軍啓程趕往安樑縣城督戰,現在恐怕已經到達安樑縣城。”

聽聞此言,現場的人們又是感到一陣驚訝,沒人會想到李雲天竟然不在城高牆厚的三江城待着,而是去了安樑縣城,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此消息可準確?”阮焉的眉頭頓時就是一皺,他也沒有想到李雲天會來這麼一手,隨後不動聲色地沉聲問道。

“千真萬確,據探子說親眼目睹了定南將軍在護衛的簇擁下出城。”那名軍士聞言連忙點着頭。

“他怎麼認識定南將軍?”這時,黎只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在他看來李雲天此舉無疑是找死,有些懷疑消息是假的。

“明廷定南將軍進入三江城的時候他在街上見過,三江城裡的大小官員無不對其敬畏有加,明廷的成山伯正是被他下令送去京城治罪。”那名軍士喘了幾口氣,高聲回答着。

嗡的一聲,現場頓時騷動了起來,在座的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臉上無不流露出興奮的神色,如此說來明軍的那個定南將軍果然去了安樑縣城。

至於李雲天爲何去安樑縣城,那麼也很好解釋,是爲了鼓舞安樑縣城明軍的士氣,真要是這樣的話,叛軍只要集結重兵攻下安樑縣城,即使不能活捉李雲天,也能讓李雲天客死他鄉。

與興奮的衆人不同,阮焉眉關緊鎖,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他實在是想不明白,李雲天爲何要捨棄三江城這麼好的城池不要,而要去安樑縣城冒險。

固然李雲天的到來會振奮安樑縣城明軍的士氣,但是也將自己陷入了危險中,作爲交趾明軍的主帥,一旦李雲天有個意外,那麼交趾明軍必然會崩潰,難道李雲天看不見這一點?

“王爺,明廷的這個定南將軍太過狂妄,竟然想憑藉着小小的安樑縣城與我軍對抗,簡直就是自不量力。”

就在阮焉琢磨着李雲天這樣做的用意時,一名身材強壯的中年武將站了起來,一臉傲然地說道,“只要王爺給卑職五萬大軍,卑職就將定南將軍給王爺擒來。”

這名中年武將是黎利手下的大將範友,是最早跟隨黎利叛亂的一批人,故而深得黎利的信賴,正是他帶人設伏,射死了孤軍冒進的柳升,使得平叛的明軍羣龍無首,進而陷入到慌亂中,最終被叛軍所擊潰。

經歷了與柳升手下的明軍主力交戰後,範友覺得明軍的精銳部隊也不過如此,故而心中不由自主地就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認爲明軍已經不復張輔進入交趾平叛時期的勇武。

張輔之所以能在短短數月就攻下了安南,活捉安南國的權臣黎季犛,與明軍的勇武善戰休慼相關,這些前來交趾平叛的明軍剛剛經歷了靖難之戰,可謂是百戰雄獅,自然令安南國的士兵無法抵擋。

如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隨着大明屯兵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大明衛所軍隊的戰鬥力逐年下降,現在即便是大明最精銳的京衛,也無法再有昔日橫掃安南國時那些明軍的風采。

因此,在接連擊敗前來交趾平叛的明軍後,範友把明軍看扁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畢竟戰場上憑藉實力來說話,以往的那些輝煌都已經成爲了過往雲煙。

第1241章 案情由來第465章 驚人隱情第191章 懼內第10章 各展所能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864章 下馬威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765章 反擊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762章 同謀第1220章 酷刑逼供第524章 孫皇后第536章 無心之言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093章 分兵出城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1093章 分兵出城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353章 攻城第562章 不速之客第214章 虛驚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422章 求援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288章 一錘定音第1286章 真正的對手第642章 另有所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1176章 公平之舉第732章 錯綜複雜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219章 疑心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799章 緩兵之計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157章 陷阱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706章 風雲突變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3章 逢場作戲第710章 暗探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1377章 鴻門宴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498章 海外領土第1455章 內憂外患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540章 負隅頑抗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1234章 蛛絲馬跡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223章 密謀第54章 虛與委蛇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1109章 整軍備戰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436章 壞消息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79章 完美收官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273章 顧忌第1124章 各持己見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241章 案情由來第465章 驚人隱情第191章 懼內第10章 各展所能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864章 下馬威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765章 反擊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762章 同謀第1220章 酷刑逼供第524章 孫皇后第536章 無心之言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606章 當堂對質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093章 分兵出城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1093章 分兵出城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353章 攻城第562章 不速之客第214章 虛驚第900章 狡辯之言第1422章 求援第938章 暗中挑撥第288章 一錘定音第1286章 真正的對手第642章 另有所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1176章 公平之舉第732章 錯綜複雜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219章 疑心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799章 緩兵之計第1311章 守株待兔第157章 陷阱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706章 風雲突變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3章 逢場作戲第710章 暗探第826章 審時度勢第425章 小琉球倭患的由來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1377章 鴻門宴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498章 海外領土第1455章 內憂外患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540章 負隅頑抗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1234章 蛛絲馬跡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223章 密謀第54章 虛與委蛇第241章 激烈交鋒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1109章 整軍備戰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436章 壞消息第118章 巡按御史督辦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79章 完美收官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842章 意外驚喜第273章 顧忌第1124章 各持己見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880章 委以重任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137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