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



在位起訖: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生卒年:公元前7593—前7527年。

出生地:泰安(今山東泰安市大汶口)。

立都:汶上(今山東濟寧市西北)。

年號:太昊元年(癸丑,前7568)。

————————————————————————————————————————

太昊,男,姓風,名太昊,又稱太昊伏羲,尊稱白帝。中國氏族聯盟時代伏羲女媧政權的五任帝。

太昊是純血緣伏羲氏族傳人,他的祖輩是三任帝嬟移,母輩是四任帝師嬟。

太昊生於師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是純血緣伏羲氏族的一位絕頂聰明的男子。當時的社會制度是以女人爲尊,男人從屬於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長多數都是女人。只有極少數出類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資格被選爲部落首領。太昊就是其中一個。

公元前7569年,四任帝師嬟病死於宮中。師嬟去世後,族人推薦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前7568)爲太昊元年。

太昊執政時期,其活動區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和山東半島的山地,《淮南子、時則訓》記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國,東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這裡清楚地說明,當時伏羲女媧政權所統治的區域在中國的北方和東部,而在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及西部高原,同時還活動着其它部族的中華人,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氏族聯盟政權。

太昊初都於汶上(今山東濟寧市西北),晚年時遷都於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北)。

太昊執政時期除繼承了先祖伏羲所創造的遠古文明外,還有了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在生活上的發明主要有三項:一是進行農田改革,放水澆田,史稱“畎田”。當時氣候多雨,洪水不斷氾濫,黃河水攜帶着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衝擊着下游窪地,形成大面積的平原。當時人們稱這種河水衝擊形成的平原爲“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時期發明的“畎田”就是在這些平原上開溝挖渠,即可以灌溉農田,又可排泄洪澇,是農業文明的大發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後被周邊氏族稱之爲畎夷。

二是對大風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風雨表爲木質,稱木主,極易損毀。太昊改用石主爲碑,以象髀骨,樹立測試風雨的山碑天齊石主。又稱石晷。

三是發明草編織物——蓑衣。當時的氣候晴天少陰雨多,

夏季裡更是經常陰雨連綿,麻類織成的衣物不利於田間勞作和漁獵。這時候,民間發明了用草和樹皮編成的防雨工具,稱作蓑衣,以適應當時的惡劣天氣。後來,人們便把這項發明歸功於太昊了。

太昊娶五世女媧氏女子爲妻,生有四子。長子名重,次子名該,三子名修,四子名熙。這四個兒子後來都得到了太昊的重用。太昊執政時,提升葛天氏後裔木正勾芒(又作句芒)爲天棟勾陳柱下史總官,拜爲上相。改任長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職,主東方木星,龍星的觀測。因爲人們習慣於稱木正爲勾芒,便把重稱作勾芒。此後“勾芒”便成了木正官職的代名詞。太昊任命次子該爲金正,號蓐收,又稱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觀測。又以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號爲玄冥,負責北方辰星的觀測。

太昊時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貢獻是發明了十二地支。

傳說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發明的,古時的十二地支讀音和寫法與現在完全不同,古時的寫法和讀音是「因上古符號文字無法輸入電腦,寫法暫時空缺,以問號代之」:⑴※讀“孳zi”,即現在的子時;⑵※讀“孬nao”,即現在的丑時;⑶※讀“坳ao”,即現在的寅時;⑷※讀“嬌jiao”,即現在的卯時;⑸※讀“臣chen”,即現在的辰時;⑹※讀“廣guang”,即現在的巳時;⑺※讀“五wu”,即現在的午時;⑻※讀“圍wei”,即現在的未時;⑼※讀“長cang”,即現在的申時;⑽※讀“酋qiu”,即現在的酉時;⑾※讀“渠qu”,即現在的戌時;⑿※讀“礦kuang”,即現在的亥時。(據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

太昊是伏羲女媧政權的一位很有作爲的帝王,史書上曾留有許多記錄,但由於天災人禍的損毀,保留下來的很少,我們也只能從史書的引文和考古中獲得少量的信息。

太昊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三年,卒於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前7527),終年六十七歲。遺體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城北),尊號白帝、帝太昊。

……………………………………………………………………………………………………

太昊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

前7568(癸丑)…………元年……

前7567(甲寅)…………二年……

前7566(乙卯)…………三年……

前7565(丙辰)…………四年……

前7564

(丁巳)…………五年……

前7563(戊午)…………六年……

前7562(己未)…………七年……

前7561(庚申)…………八年……

前7560(辛酉)…………九年……

前7559(壬戌)…………十年……

前7558(癸亥)…………十一年……

前7557(甲子)…………十二年……

前7556(乙丑)…………十三年……

前7555(丙寅)…………十四年……

前7554(丁卯)…………十五年……

前7553(戊辰)…………十六年……

前7552(己巳)…………十七年……

前7551(庚午)…………十八年……

前7550(辛未)…………十九年……

前7549(壬申)…………二十年……

前7548(癸酉)…………二十一年……

前7547(甲戌)…………二十二年……

前7546(乙亥)…………二十三年……

前7545(丙子)…………二十四年……

前7544(丁丑)…………二十五年……

前7543(戊寅)…………二十六年……

前7542(己卯)…………二十七年……

前7541(庚辰)…………二十八年……

前7540(辛巳)…………二十九年……

前7539(壬午)…………三十年……

前7538(癸未)…………三十一年……

前7537(甲申)…………三十二年……

前7536(乙酉)…………三十三年……

前7535(丙戌)…………三十四年……

前7534(丁亥)…………三十五年……

前7533(戊子)…………三十六年……

前7532(己丑)…………三十七年……

前7531(庚寅)…………三十八年……

前7530(辛卯)…………三十九年……

前7529(壬辰)…………四十年……

前7528(癸巳)…………四十一年……

前7527(甲午)…………四十二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二章 團 良(驪連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五章 黃帝姬本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章 澤 治(朱襄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九章 象 團(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長幅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三章 達 河(葛天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五章 周昭王姬瑕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一章 軒轅酋長姬邦卉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中國遠古帝王譜》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中國遠古帝王譜》簡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一章 黃帝恚文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章 羅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六章 赤 禪(祝融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親義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八章 歸 紋(赫胥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二章 團 良(驪連氏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六章 娍 義(赫胥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剛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一章 風 誥(葛天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印 槍(伏羲氏1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強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章 象 偉(中央氏1)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二章 黃帝姬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四章 隨 秦(中央氏5)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章 女 媧(伏羲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二章 蒼 芒(無懷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六章 金 烏(昊英氏2)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姜來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一章 伏 紀(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
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二章 團 良(驪連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五章 黃帝姬本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章 澤 治(朱襄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九章 象 團(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長幅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三章 達 河(葛天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五章 周昭王姬瑕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一章 軒轅酋長姬邦卉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中國遠古帝王譜》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中國遠古帝王譜》簡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一章 黃帝恚文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慄陸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章 羅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十六章 赤 禪(祝融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親義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八章 歸 紋(赫胥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二章 團 良(驪連氏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六章 娍 義(赫胥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剛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一章 風 誥(葛天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印 槍(伏羲氏1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強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章 象 偉(中央氏1)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二章 黃帝姬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六章 媒 蘭(陰康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遠古歷史到底有多遠(卷首語)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四章 隨 秦(中央氏5)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章 女 媧(伏羲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二章 蒼 芒(無懷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六章 金 烏(昊英氏2)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姜來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一章 伏 紀(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