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馳見葉菱走了沒說話,其實他心裡挺難受的。葉菱這個姐姐,在他小時候扮演着姐姐和母親的角色,他們之間的感情自然是不必說的。但現在卻搞成這個樣子。
葉星劍嘆口氣,“你跟一敏說一下,什麼時候來家裡吃頓飯,到時候我把你姐也叫過來,緩和一下她們兩個的關係。以後都是一家人了,不能一直這個樣子啊!”
葉馳沒有接他的話,當初葉菱當着一敏說那些話,本來就是她的不對,葉菱要是不先低頭,關係怎麼緩和?讓一敏先低頭,別說一敏不同意,他也不同意。
葉星劍見他不說話,又嘆口氣不再說那事兒,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婚後你們住在哪兒,你跟一敏商量好。”說到這裡,葉星劍又道:“軍部開始有人提軍事改革了,這個是勢在必行的。你在這方面注意些,軍事改革是機遇,要抓住。”
“我知道。”葉馳自然明白機遇來了就要抓住,而且從京都軍區調到軍部是需要機會的。現在是和平年代,軍人立功的機會很少。
葉馳回家說結婚的事情,張子俊也急着結婚呢。今天張景同回了京都,他從顧家出來後就開車往張景林家趕。張景同年後就要調回京都了,有很多事情要跟張景林談。
張子俊到家的時候,張景同和張景林正在書房談事情,他只能在外邊等。大伯母路舒雲拿了些水果放在他面前,問:“夏家的夏媛最後怎麼樣了?”
張子俊拿了個蘋果啃,邊吃邊說:“還能怎樣?被開除了...還有個事兒,伯母你肯定不知道。”
“什麼事?”路舒雲問。
“夏媛丈夫你聽說過吧?”
路舒雲點頭,“我還見過呢,長的斯斯文文的,還是大學教師。”
張子俊:“就他,在外邊找了個女人。”
路舒雲驚訝了,就聽張子俊又說:“更可笑的是,那個女人懷孕了,孩子不是他的。”
路舒雲:“......”
真是荒唐的人,遇到荒唐的事情,荒唐到家了。
“那現在怎麼樣了?”路舒雲覺得肯定得離婚了,這樣的男人不離婚留着幹嘛?
張子俊咔嚓咬了下蘋果,邊吃邊說:“不知道他們兩個怎麼樣,就是夏媛可能要去香江。”
他這還是聽顧思晴說的。
路舒雲嘆口氣,“這個夏媛之前看着多好啊,長得好又有氣質,平常說話的時候也好啊,誰知道是個沒腦子的。”
說到了這裡,她還看着張子俊說:“咱可不能學她。”
張子俊嗤了一聲,“伯母,你別拿她跟我比,她怎麼能跟我比?”
路舒雲笑,“是,她不如你。”
說着她端起水杯喝水,就聽張子俊又說:“二慧媽,就是我王阿姨,跟夏媛是雙胞胎。”
路舒雲聽到這句話,直接一口水嗆到了喉嚨口,然後就咳了起來。張子俊連忙給她順背,他也沒說什麼啊!
這時張景林和張景同從書房出來了,見路舒雲咳得厲害,就問怎麼回事。路舒雲擺手,咳了兩聲就問張子俊:‘到底怎麼回事?”
張子俊就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路舒雲聽了後道:“這事兒怎麼這麼巧?以後這關係不好處,有夏媛在呢。”
“就當普通親戚。”張子俊說着看向張景同,“二慧家明年就都搬到京都了,我想明年結婚。”
張景同覺得他明年結婚也合適,就道:“你先跟二慧商量一下,然後我抽個日子過去商量。”
張景同也考慮到了夏家,但又一想,夏家參與的可能性不大,顧二慧姓顧又不姓夏,再說看現在的情況,兩家的關係並不是特別親密。
葉馳和張子俊都急着結婚,第二天兩人就找顧一敏和顧二慧商量,然後晚上顧建國和王月菊就商量兩個女兒的婚事。
他們自然是想多留閨女幾年,但也得考慮到葉馳和張子俊。特別是葉馳,年齡那麼大了。
“他們處對象也這麼長時間了,想結婚結吧。”王月菊道。
顧建國也沒有太糾結,以後他們都在京都,而且一敏和二慧以後也在家裡的公司上班,結不結婚對他們來說沒大區別。他現在考慮的是嫁妝的問題。
顧建國想了想說:“之前他們四姐妹每人給5%的股份,現在要結婚了,我想着再給5%,加起來一共10%,都算是她們的嫁妝。家裡買的宅子,一人給一套,之前她們自己買的,也一起當嫁妝帶走。”
女孩子結婚,嫁妝多了心裡有底氣。
王月菊聽了後道:“行,反正家裡的東西以後都是她們四姐妹的。”
顧建國給自己點上一根菸,抽了幾口又說:“婚禮普普通通就行,別大辦。”
“爲什麼?”王月菊問,女人結婚都想事情辦的風風光光的。
“樹大招風,”顧建國說:“葉家和張家在京都有些權勢,我們家又是做生意的,太招搖了不好。”
悶聲發大財纔是正確的選擇。
王月菊也不傻,聽了他話馬上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了,道:“我明天跟一敏二慧說。”
說完王月菊嘆口氣,“轉眼一敏和二慧都要結婚了,時間過的真快,老了啊!”
顧建國扭頭看自家媳婦,雖然四十了,但臉上也沒什麼皺紋,身材也沒大變,反倒是他這兩年有些胖了。他也運動減肥了啊,怎麼就不管用呢?
正想着,就聽自家媳婦說:“眼看要過年了,明天去多割些肉。”
顧建國一聽肉,就覺得那些肉會馬上長到自己的肚子上一樣,就有些不高興的說:“弄那麼多肉乾嘛?”
“你不是喜歡吃肉嗎?再說,我看葉馳和子俊也喜歡吃,大過年的,喜歡吃就多弄些唄。”
顧建國哼了一聲,“今年過年我吃素,他們兩個也跟着吃素。”
老丈人不吃肉,當女婿的還想吃肉不成?
王月菊不知道他抽哪門子風,不理他,心裡想着明天讓二慧開着車跟自己去菜市場,多買點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