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託爸爸幫忙尋找衛十親生兒子衛松濤,將近半個月之後,爸爸總算是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爸爸特意帶着好酒好菜來醫館吃晚飯,正好給二端他們加菜。
都不是外人,爸爸在看吃的差不多了,就把情況說了。
爸爸託人打聽了附近的所有寺廟,都沒找到衛松濤。失望之餘倒是得到了一條有用的信息,將近二十年前山城市轄區內的千山寺請了位得道高僧來講經傳佛法。
後來高僧走的時候,帶走了一位皈依的弟子。
這個消息雖然不能確定那位弟子就是衛松濤,但是即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不能放過。
於是順着這條線索,爸爸託人去那位高僧所在的伽藍寺打聽,別說,還真讓爸爸找到了衛松濤。
只是現在的衛松濤已經不叫這個名字了,而是有了法號,喚作了塵。並且他已經繼承了他師傅,也就是那位得道高僧彌光法師的衣鉢,成爲了伽藍寺的住持。
能夠這麼順利地找到衛松濤,爸爸也很意外,不過幫着尋找的人卻說,這大概就是緣分到了。早幾年可能找不到,晚幾年可能也找不到,現在這個時機剛剛好。
爸爸是不懂這些,不過好消息還是要第一時間來通知衛十,畢竟這是老爺子的一塊心病。
衛十聽聞找到了兒子,激動得抓着周景林的胳膊,追問:“松濤他現在好不好?他在哪裡?”
周景林拍拍老爺子,仔仔細細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訴衛十。
“衛大爺,您老別激動。現在您兒子,在姑蘇伽藍寺,他很好,已經是寺廟的住持了。”再多周景林也不知道了,畢竟現在資訊並不發達,能找着人就不錯了。
“我,我要去找松濤。”衛十心中無法平靜,分別近二十年的親兒,現在尋到了影蹤,他實在按捺不住想要即刻見到兒子。
“衛大爺,我知道你心急,可您也得安排妥當再去呀。姑蘇離咱這兒挺老遠的,這樣,我給您訂機票,再找個人陪您老一起去。”周景林趕緊勸解,老爺子年歲大了,按理說應該讓了塵來看看他老爹,可人家既然已經出家,自然是斷了塵緣,衛十想看兒子,只能是自己找上門兒。
況且當年的事兒,周景林是知道個大概,本就是傷了心的人,再見到老父親,不知道會不會勾起過往的傷痛。
“爺爺,伯伯他既然已經找到,也不差這一會兒半會兒的。我看您就聽我爸的,保準給你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二端在一邊也跟着勸,不過心裡頭卻在打鼓。
她擔心的是那位不曾謀面的伯伯,會不會不見爺爺?老爺子滿心歡喜的去,可別吃個閉門羹啊。
有的人出家是真的一心向着佛祖,可有的人出家卻是爲了逃避。當年衛伯伯出家應該就是後一種情況啊。也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是否心裡還有怨念,我佛慈悲不知道有沒有解開他心中的結呢?
二端看過衛伯伯的照片,竟然和衛十不同,是個風姿綽約的美男子。就是不知道過了二十年,美男子有沒有變成乾癟大叔。
聽衛爺爺講,衛伯伯長得像他母親,生得高大俊朗,和他的妻子是一對羨煞旁人的天作之合。
也難怪母親和妻子接連離世對衛伯伯的打擊如此巨大,當初選擇跟雲遊的高僧出走,多半是一種逃避的心態吧。
只可憐了衛爺爺,一個人孤苦伶仃。
所以從感情上,二端更偏向衛爺爺,多少有些埋怨衛松濤。
都說出家人慈悲爲懷,可他對自己的老父親可半點兒不慈悲啊。
衛十在衆人的勸慰下,才勉強穩住心神,不再一副立馬要衝出家門去尋親兒的衝動模樣。
不過看他這樣急切,周景林也不多耽擱。找人儘快訂機票,另外派了公司裡一位穩重的職員外加小蘇,一起陪衛十去姑蘇。
其實二端很想陪着去,不過一方面她要上學,另一方面是去寺廟,她一個女孩兒還不是很方便。所以就作罷,只是格外叮囑小蘇路上要好好照顧衛十。
等送走了衛十,周家又接到了京城老叔周景然的電話,說宮月娥要生了。
這個消息一來,奶奶瞬間就坐不住了,本來嘛,知道老二媳婦終於懷上了,她就想上京城去瞅瞅,但是放不下家裡頭老頭子。
另一方面吧,也怕她去了,老二媳婦反而還得照顧她,就強忍着沒動身。
這回周景然打電話,意思很明確,誠意邀請老太太上京城給兒媳婦伺候月子。
周景然和宮月娥並非找不到人伺候月子,只是想着家裡頭老孃對這個孩子的期盼,之前怕給添麻煩,愣生生忍住沒上京來。等到快生了,倆口子一合計,乾脆藉着這個理由,把老太太請來,也讓她稀罕稀罕馬上要出生的孫子。
是了,宮月娥肚子裡懷的是男孩兒,早就知道了性別的。
這倒不是對生男生女有啥想頭,就是無意間做檢查的時候瞅見了。周景然那狙擊手的眼神兒,一瞄監視器就瞄到了。回家當個笑話講給宮月娥,倆人也算是提前知道了孩子的性別。
至少準備小衣服什麼的,還能省點兒事兒。
周景然私底下跟他大哥打過招呼,所以周景林看奶奶笑得開心,又有點猶豫的樣子,趕緊幫老弟助攻。
“媽,您就放心去,家裡我爸有我們照顧你有啥不放心的?等端端他們放寒假,我就帶全家一起去京城看你們。你就放心在景然那兒看孩子,他們兩口子上班,孩子沒人照顧你忍心啊?”說都是些勸老太太動身的話,其實奶奶能不知道周景然兩口子不缺人伺候麼?但是孩子的心意,她不想白瞎了。
所以大兒子一勸,老太太也就歡歡喜喜地收拾東西,準備上京城看老兒子一家,迎接她的老孫子降生了。
二端趁奶奶沒走的幾天,天天粘着奶奶。這一去得好幾個月回不來呢,二端有些捨不得奶奶。
奶奶看着她的大孫女兒這麼黏糊她,笑得甜滋滋的。摟着二端拍着她的後背,哄着:“奶的大孫女兒喲,別吃心哈,奶最疼你。”
得,合着奶奶以爲二端怕失寵所以才這麼黏黏糊糊地,趕緊安撫大孫女兒,還保證最疼她。
二端倒也不解釋這個美麗的誤會,反正她確實很在意奶奶的疼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