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預備役

地牢內,皮鞭抽在人的身上啪啪作響,被鞭打的人發出痛苦的叫喊聲,聲音貫徹整個地牢。

鮮血一滴滴的留下,身上一道道鮮紅的痕跡。

十幾人被綁在柱子上,親眼看着一個人捱打,他們恨不能自盡,但此時對於他們來說,連死都是最大的奢望。

負責審訊的士兵並沒有一個個的去打那些日本鬼子,而是選擇一個一個的來,在用刑的同時,所有的日本鬼子,無論有沒有受過刑,全部都要在現場觀看。

每當抽打一段時間之後,一名士兵便會端着一盆辣椒水走近,然後用刷子一點點的把辣椒水塗在日軍的身上。

傷口處不斷的傳來火辣辣的感覺,整個身體似乎都要燃燒起來。

審訊,整整進行了兩天,不間斷的抽打,不間斷的辣椒水供應。最終,日軍士兵終於無法忍受了。

如果是他們來受刑,那還好說一點,大不了一咬牙也就堅持過去了。可最要命的是看着別人受刑,看着別人痛苦的叫喊聲。

一點點的衝擊着他們的心靈,一點點的擊垮他們的心理防線。

“軍長,那些日本人招了。”

警衛拿着日本人的口供進入了張野的辦公室,將口供遞給張野。

張野接過口供,看完之後有些失望。日本人的計劃並不是什麼難度比較大的計劃,而這些方面自己先前都有做出過應對。

例如,炮兵陣地加強防禦,陣地周邊不準任何人靠近,武警以及炮兵本身的保衛部隊不停的巡邏,一旦發現陌生人進入,立即抓起來。

在一個就是提醒那些軍官注意身邊,出行的時候一定要帶足了護衛,免的被人給刺殺等等。

在得到德國人的提醒之後,張野也是派出了偵察營到南邊去偵查,南隊從日照出發,一直海岸線到上海,主要去查看一些港口是否能夠滿足登陸。

北線從日照到青島,這之間都是德國人的地盤,日本人從這裡登陸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德國人已經將日本人的計劃告訴了自己。除非德國人是在玩欲擒故縱,否則的話決然不可能讓日本人從他們的地盤登陸。

偵查的結果還算是不錯,有一些適合登陸的地點,但這個適合,是根據張野說出的條件來判定的,只要滿足這些條件,那就屬於適合登陸。

在其他人眼中,只有那些有碼頭的地方纔算是適合登陸。一路上走來,日照有一個小碼頭,大型船隻根本無法進入,否則有擱淺的可能。

海州那邊也是一樣,因爲不是什麼戰略要地,而且靠海,大多數碼頭都是漁民停靠船隻用的碼頭,根本無法滿足大型軍艦的靠岸。

可以說整個海岸線以內,只有青島和上海具備大規模登陸的條件。而且日軍在上海也不可能登陸,否則的話其他列強肯定會加以制衡。

而現在也不是幾十年後,還沒有搶灘登陸這麼一說。所以最終張野總結出來的結果便是,日軍不可能登陸。

但話又說回來了,越是不可能,就越是可能。自己兵力不足,肯定不會再每一個地點都安排人手駐防,況且那邊也不是自己的地盤。

日軍若是真的找個小碼頭,靠漁船一點點的來擺渡,那也是沒辦法的,雖然在時間上會多費一些,但也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殺掉,同時讓偵察營的弟兄們辛苦一下,多派點人手在海岸線附近暗中偵查,一旦發現日軍登陸,立即回來彙報。”

許久,張野終於做出了決定。

海岸線太長,派兵去防根本是不可能的,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去防。而且日本還有艦炮,這個可不是步兵能夠抗住的。

“軍爺,俺可是拖家帶口的來了,您這要是不要俺的話,那俺這一大家子可不就只能等死了嗎?”

徐州城門外,募兵工作已經結束。上級分給徐州的募兵名額已經招滿,但是後面陸陸續續的還有不少人前來報名。

看的出來,這些都是拖家帶口,從遠處趕來報名參軍的人。雖然募兵的軍官也很想收下他們,但在復漢軍中,令行禁止卻是深入人心,任務已經完成,不管再來多少的人,他們都不能再收,否則就是違反命令,是要被處罰的。

“老鄉,不是俺不要嫩,這人實在是招滿了,兵營都住不下了,再招了話,就超標了。”

秦漢一聽對方是河南話音,加上他本人也是第一批來自河南的兵,所以也就用家鄉話與對方勸說道。

“哎呀,軍爺呀,您就行行好吧,俺大老遠的跑來,可不就是爲了給家人找一口飯吃,這除了種地,別的手藝也不會,就剩下當兵這一條路子了。”

說着,漢子帶着一家老小跪了下來,而周邊同樣等待着參軍的人也一同跪了下來。

這下就連秦漢也忍不住了,雖然這裡面有不少的家屬,但真要是招的話,一千人還是沒問題的。

黑壓壓的一片,前面的人知道說的是什麼,就跪了下來,後面的人只是看前面的人跪了下來,加上一個一個的傳話過來,也就跟隨着跪了下來。

“旅長!這怎麼辦啊?”

秦漢一邊扶着跪在地上的百姓,眼角瞥到了剛剛出城的旅長身上,急忙低聲詢問道。

“怎麼還有這麼多人?”

趙克明皺了皺眉頭,募兵工作已經開始了半個月,他手下的防區有兩個,臨沂和徐州。張野給了他一萬人的募兵名額,由軍隊負責具體的招募,政府負責宣傳和組織。

截止昨天,他們一共招到了九千八百多人,今天只需要招不足二百人就完成任務了。但眼下城外卻還有數千人,這倒是超出了趙克明的預計。

“這些都是河南安徽等地過來的百姓,聽口音像是商丘和毫州一帶的,估計接下來還會有不少百姓過來。”

秦漢迴應着。

徐州周邊的百姓想參軍的基本上都已經報過名了,並且已經進入了新兵營。其他地區因爲距離稍遠一些,加上拖家帶口的,所以走的比較慢。

昨天他就有注意到,前來報名的人中有一部分河南人,沒想到今天徐州本地人倒是沒幾個,大多數都變成了河南人和安徽人。

這些人在家鄉吃不飽穿不暖的,如今得知了復漢軍招兵的消息,所以也就拖家帶口的全部趕過來了。

要知道復漢軍的軍餉可是在國內響噹噹的,說是一人當兵,全家奔小康也一點都不誇張。至於什麼叛軍不叛軍的,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連飯都吃不起了,誰還會去管叛軍?只要是能給他們飯吃,不讓他們的家人餓肚子,哪怕是佔山爲王,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這樣,你先安排給他們發點吃的,我去跟軍長彙報一下,看軍長那邊是什麼意見。”

趙克明想了下,覺得這事不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也就必須要跟張野彙報一下才行。

招兵,人自然是越多越好,這一點是毫無懸念的。

張野心中有一副更大的藍圖,所以這兵員的數量,自然也是越多越好。雖然陣亡的兩千多人讓張野的腰包縮水了不少,但是剩下的錢,也不是招不起更多的人。

在復漢軍,陣亡有一定的補助,當士兵在陣亡了之後,軍隊會把士兵個人存放在軍內的軍餉,加上補助一併取出來交給其家屬。

當然,若是士兵們沒人願意把錢放在軍隊的話,那纔是張野最頭疼的事,哪怕把所有的錢都給他們,也還有不小的缺口。

五萬多人,這每月至少三十萬兩的軍餉費用可不是誰都能承擔的起的。

接到趙克明的彙報,張野想也沒想的直接回復趙克明,招!有多少招多少,但是這些人不能按野戰軍招,把他們編入預備役,軍餉是正規軍的一半,什麼時候轉入正規軍,軍餉就按照正規軍的標準發放。

至於他們的家屬,願意種地的,由政府負責統計各地區的荒地,把他們安置在那裡讓他們開荒種地,不願意種地的,儘可能的給他們找一些活幹。

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39章 截擊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17章 突圍?第63章 艱難時刻第35章 沂蒙山第1章 重回小站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17章 突圍?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58章 未戰先潰第225章 調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03章 震驚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2章 怪陣第198章 軍校行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35章 壞消息第103章 震驚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52章 清軍偷襲?第6章 軍刺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87章 武裝警察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00章 辦學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91章 建學校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6章 洋人來了第200章 辦學第207章 刺殺(2)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9章 頤和園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00章 辦學第122章 局勢變了
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39章 截擊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17章 突圍?第63章 艱難時刻第35章 沂蒙山第1章 重回小站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17章 突圍?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58章 未戰先潰第225章 調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03章 震驚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2章 怪陣第198章 軍校行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35章 壞消息第103章 震驚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52章 清軍偷襲?第6章 軍刺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87章 武裝警察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00章 辦學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91章 建學校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6章 洋人來了第200章 辦學第207章 刺殺(2)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9章 頤和園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00章 辦學第122章 局勢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