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炮兵陣地

烈日炎炎,驕陽似火。

頭頂着烈日,一隊人馬一席布衣,一副百姓模樣的打扮,但走起路來卻是鏗鏘有力,動作整齊而劃一,並且在身上還藏着武器。

即便是普通百姓見了他們,恐怕也不會把這羣人當做是百姓。一行人正是楊軍威派出來尋找炮位的隊伍之一。

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或者說,他們已經幹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到如今,卻只找到了一個炮位,其餘的不是有日軍把守,就是不適合,或者地點很適合,但他們卻沒辦法將炮給運上去。

種種原因,造成了如今這副尷尬的局面。李聰,是一名炮兵部隊的少尉排長,因業務熟練,在海州戰役中立下了功勞,所以也是當仁不讓的被晉升爲少尉排長,同時還接受了一個一等功獎勵。

炮兵與其他兵種並不一樣,這是個技術兵種,一般人根本就玩不轉。而且擴軍的話,陸軍可以大規模的擴充,但是炮兵卻不行。

即便是強行擴軍,戰鬥力也無法得到保證。所以,在張野定下的計劃中,炮兵是唯一一個得到寬鬆條件的部隊。

他們同樣需要帶新兵,但帶兵的地點卻是部隊中,而且還是一帶一。重炮營的人手,從步兵炮那邊挑選,過來之後由老的炮兵帶着熟悉火炮,這樣可以儘快的形成戰鬥力。

畢竟都是老炮手了,步兵炮和榴彈炮只是一小部分理論不太一樣,給那些老手們稍微講解一下。讓他們在熟練一段時間,由老兵親自指導。效率要高的多。

而步兵炮的人員,主要來自於迫擊炮和新兵當中。其中迫擊炮手佔的人數比例很小。大概只有一比五左右。主要是因爲兩者的原理根本就不一樣,唯一相同的便是測距。

培養一名合格的炮兵並不難,難的是培養一名合格的炮長。因爲各種條件的限制,原本屬於炮手的職責,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炮長來完成的。例如測距,例如下令調整炮口角度等等。

炮兵們只需要跟着炮長的指令嚴格進行操作,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的。所以,咋目前的炮兵中,炮長的責任很大。其他人都可以出錯,唯獨他不能出錯。

所以,現在也就造成了兵多將少的局面。往往炮兵的主副炮手各帶一名學員,其餘的炮組成員則需要帶兩三個成員,而炮長則同樣是至少帶兩名成員。

李聰之前就是炮長,經過海州一戰,李聰通過自身的示範,在一個多月之內,只經過一戰便教導出了三個勉強合格的炮長。也正是因爲這個,所以才授予他一等功獎勵。

而這一次,身爲排長的李聰,同樣也要帶領兩名以上的學員。復漢軍卻炮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上至長官下至普通炮組,每個人都需要帶新人。誰都不能講條件。

頂着烈日,一行二十多人爬上了一座山頭。李聰不停的伸着手,通過古老的方式測出不同的數據。同時要求所帶的新人一起參與進來,最終幾人的數據拿出來對比,以實踐告訴他們錯在哪裡。

“真是塊好地方吶!”

經過一番忙碌,李聰終於鬆了口氣,這座小山包還真是個好地方。

首先,海拔不高,與地面凸起的距離頂多也就不到五十米。而且距離東營大約有將近四公里左右,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榴彈炮的射程。即便如此,若是將火炮安置在這裡,也只能覆蓋東營的一部分地區。

但這並不要緊,把炮兵陣地設置在這裡,至少可以確保能夠打到日軍的艦隊。而且艦隊目標大,在海面上又一直漂浮着,所以陸地火力打海面軍艦的話是稍微容易一些的,而軍艦打陸地則不是那麼的容易。

特別是海軍作戰的時候,爲什麼海軍從一出現就被列爲技術兵種?一個合格的炮手甚至比一個指揮長還要重要?很簡單,在海面上自身軍艦和敵方軍艦都是漂浮不定的。

而且作戰的時候雙方還要快速的機動,這就給炮手的瞄準帶來了巨大的難題。在海面上作戰,即便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也不敢保證十發炮彈中有一發能夠擊中對方。

所以在小規模的海戰當中,雙方全部把彈藥打光了之後也沒能擊沉對方,也是常有發生的事情。

但是陸地防禦就不一樣了,只要火炮的威力足夠,很輕易的就能擊沉對方軍艦。

“這裡可以安置三門重炮,但也無險可守,萬一日軍來攻,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根據初步的預測,若是在這裡設置陣地,至少需要一個營的步兵來保護。”

李聰對着隊伍中的一行人解釋着。

地方雖好,但日本人沒有注意到這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日本人也看到了這一點,但卻依然沒有管他們,爲什麼?還不是有信心攻下這裡?

火炮可以很輕易的就被拉上小山頭,那麼步兵也就可以很輕易的衝上去。若是防守的力量不夠,陣地設在這裡也沒用,只能是白白給對方送人頭。

“強子,你去把情況彙報給上面,看那邊是什麼意見?”

許久之後,李聰吩咐道。

這樣的陣地,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話,一般是不會用的,因爲有些不太划算。首先,火炮的數量不能安置的太多,否則日軍艦炮過來了以後,很容易將他們摧毀。

而且全部將火力集中在一點,也等於是將日軍的炮火全都吸引到了這邊,這可是炮戰中最大的忌諱。所以,儘管這片區域很大,但李聰還是給出了最多三門炮的結論,再多的話,安全就無法保證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還需要至少一個營的兵力來保護。這對於兵力本就不足的復漢軍來說,顯的很是困難。除了與地面軍隊交戰之外,在炮兵交戰之中,這些保護炮兵的士兵也有可能被日軍艦炮給波及到。

所以,李聰只能給出結論,具體怎麼辦,還需要由上級來決定。

下完命令之後,李聰擡頭看向了遠處那漂浮着的日本軍艦。他沒有覺得復漢軍沒有軍艦是件多麼可惜的事,他只是覺得,自己要是有更大口徑的火炮該有多好?

那樣的話,部隊就完全不需要跑這麼遠來找陣地,他們甚至可以站在遠遠的地方,站在日本軍艦所看不到的地方去襲擊他們,這樣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炮兵的安全。

同時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的120毫米榴彈炮,基本上是無法擊穿軍艦裝甲的。因爲先前的準備不足,他們根本就沒有裝備穿甲彈,再者,120毫米榴彈炮也完全不用裝備穿甲彈。

這一次其實是沒辦法了,愣是把步兵支援火炮來當做岸防炮用。其目的也很一般,就是儘可能的把敵軍軍艦的火力系統摧毀,讓他們無法對地面上的日軍提供支援。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那麼陸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去進攻了。再也不用擔心日軍艦炮的威脅了。

1898年7月23日。

沂蒙山那邊又送來了兩門120毫米榴彈炮,隨着兵工廠工人們越來越熟練,一門火炮從製造到出廠所用的時間也是越來越短。從美國訂購的設備也已經到達,目前正在組裝調試之中,到了下個月,產量將會更上一層樓。

直到這兩門榴彈炮的到來,整個青州方面的重炮已經達到了十四門之多,七十毫米步兵炮更是達到了兩百多門。其中有一百多門都是後來隨着李三才以及趙克明兩個人的部隊過來的。

而張野給他們的休整時間是一週,最終部隊只休息了五天的時間,在補充了新兵之後,一邊走着一邊訓練,最終在7月23日抵達了青州附近。

隨着一萬援軍的抵達,青州方面的陸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兩萬人,但從作戰兵力上來比的話,復漢軍的戰鬥兵力已經超過了日軍,所以儘管有不少的新兵,但是在四千從屍體中爬出來的老兵們的帶領下,他們的戰鬥力絕對不弱。

楊軍威最終同意了李聰的建議,將他們發現的那座小山包設置爲炮兵陣地。並且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營的兵力來進行保護,除了這一個營,同時還分給他們了五門七十毫米步兵炮。

步兵炮是團屬裝備,機槍則是連級裝備,每連裝備兩挺,一個營則是八挺。迫擊炮同樣也是連級裝備,每連同樣是兩門,一個營八門。這八挺機槍和八門迫擊炮共同組成了各個營的火力支援連,也就是說,若是加在一起的話,其實一個營是五個連的編制。

與此同時,其餘的炮兵陣地也基本上找的差不多了,都分佈在東營的南北兩端,中間所間隔的距離也很遠,基本可以達到分散日本艦隊注意力的目的。

但同樣也有悲劇的一點,那就是岸邊一共只找到了三處陣地,加在一起也只能安排七門榴彈炮,這對於日本軍艦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

大戰,一觸即發,楊軍威將自己準備好的計劃拿出來,與趙克明和李三才一起商議,同時命人將完整的計劃送回臨沂上報張野,到底什麼時候打,就看張野的命令什麼時候到了。

ps:??感謝養鮮花的牛糞童鞋以及龍天君童鞋的打賞!感謝済みになった童鞋的月票支持,這可是本書的第一張月票吶,哈哈,再次感謝!

第50章 剪辮子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02章 徐世昌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8章 威力驚人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02章 徐世昌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79章 夜襲清營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84章 屈辱第47章 清軍來了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55章 斬鐵良第39章 截擊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2章 又是夜襲第209章 刺殺(4)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8章 深入合作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07章 刺殺(2)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3章 賭注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33章 叛軍?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章 重回小站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17章 試探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42章 搶錢計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234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未戰先死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77章 炸軍艦第58章 未戰先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84章 屈辱第6章 軍刺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209章 刺殺(4)第184章 屈辱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9章 戰前對持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
第50章 剪辮子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02章 徐世昌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8章 威力驚人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02章 徐世昌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79章 夜襲清營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84章 屈辱第47章 清軍來了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55章 斬鐵良第39章 截擊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2章 又是夜襲第209章 刺殺(4)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8章 深入合作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07章 刺殺(2)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3章 賭注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33章 叛軍?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章 重回小站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17章 試探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42章 搶錢計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234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未戰先死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77章 炸軍艦第58章 未戰先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84章 屈辱第6章 軍刺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209章 刺殺(4)第184章 屈辱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9章 戰前對持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