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軍壓境

老將出徵,多少預示着清廷的確不行了,當然了,在張野看來,根本就不用預示什麼,心中那半吊子歷史就能給他指引一個大概的方位。

一週的時間過去了,但馮子材所率領的白衣軍依然沒有抵達臨沂,而是在距離臨沂五十里處駐紮了下來,士兵們似乎也並不着急,該幹什麼幹什麼,操練或者休息,一點也沒有戰爭的意思。

這一異常舉動,讓張野不得不提起了謹慎,馮子材是什麼人?當年那可是面對強大的法軍也不眨眼的主,豈能讓張野這數千軍隊給嚇唬住?

但事實卻就是這樣,馮子材的確停了下來,不再前進。但斥候卻是一波一波不停的往臨沂方向派遣。

只一個偵察營便與馮子材那邊派來的斥候進行了數十次小規模的戰鬥,雙方也算是各有損失,但馮子材那邊因爲裝備落後,訓練不足等原因,在損失方面要遠大於張野。

“報告將軍,兩江地區發現湘軍,人數約有六七萬。”

隨着事態的轉變,張野也逐漸的擴大了偵查範圍,到底有什麼原因才能讓馮子材停下來?很快,經過幾天的偵查之後,偵察營終於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臨沂距離兩江大約有三百多公里,也就是六百里地,加上現在沒有高科技的通訊手段,所以來回傳遞信息就必須要用人來做,所以偵察營的士兵這次也被累的夠嗆。

早在城門處彙報完消息之後,便直接累的昏睡過去,現在來與張野彙報消息的則是城門處的守衛士兵。

“報告將軍,徐州發現大量綠營,人數約有兩萬左右,聽他們說後面好像還有七八萬,都是從河南和安徽調過來的。”

緊接着沒過多久,前去徐州打探消息的士兵也反了回來,帶來了一則新的消息。

“只是兩處便有十六七萬清軍,這一次恐怕還真是個大場面吶。”

張野苦笑着搖搖頭,但對此卻一點也不擔心。

清軍都是什麼貨色?這點不用說也很清楚,到了戰場上別聽到了炮聲便撒腿便跑就謝天謝地了,指望他們打仗?別做夢了。

太平天國時期的清軍尚可一用,到了現在,說白了養着他們就是爲了管理治安的,跟八旗軍一樣,而這些人卻耗費了朝廷大量的資金,每年兩千萬兩白銀,養了這麼一支打不了仗的部隊。

而這一年的資金,就是北洋海軍從建軍到覆滅的總花費,假如清廷將供養這些老爺們的資金每年砍掉一半,北洋水師早就把炮火打上日本本土了,哪會是現在這幅局面?

“從這局勢上來看,北邊估計至少還要有五萬以上的清軍。”

楊軍威看着地圖,迅速的找到徐州以及淮安之後,下意識的意識到了清軍的意圖,想要來個三面合圍,一口氣把復漢軍給吞掉。

“我的天吶,咱們可只有四千多人,他們一下子二十來萬人,這可怎麼打?”

李三才愣了下,旋即被二十多萬人給砸暈了。

復漢軍本就挺強大的,但卻只有一萬二千餘人,正兒八經的作戰部隊也就只有七千多人,其中六千多是三個團的正規編制,其餘的一千人是軍部直屬的兩個營,一般是不會上戰場的。

而這三個團還有一個被留在了沂蒙山,此刻無論從哪一邊來說,復漢軍的兵力都是最薄弱的,按理應該撤出臨沂,據守沂蒙山抵抗清軍的攻擊纔是。

否則的話只能被清軍給切斷聯繫,然後在逐個擊破。

“通知趙克明,等這批百姓進去之後便封山,不準任何人進出,所有百姓靠後,不準臨近關口等防禦陣地,同時加快暗堡的修築,防止清軍進攻沂蒙山根據地。”

張野直接命令道。

合兵一處,在張野看來完全沒必要,即便是二十萬人又怎樣?他們有武器嗎?他們是軍隊嗎?在全現代化裝備的復漢軍面前,那二十萬清軍簡直就是活靶子。

即便獲利最弱的沂蒙山,他們也攻不進去,二十挺機槍,二十門步兵炮,加上上千杆步槍,又是一個峽口,每次衝入的人數有限,除非他們能把趙克明手中的彈藥給耗光,否則的話別想輕易打進沂蒙山。

反觀臨沂城這邊,張野就更有信心了,這麼強大的防守火力,還有鐵絲網這等神器幫忙,別說是二十萬,哪怕三十萬來了也未必會攻的過來。

搞不好的話還會重現當年海城之戰的情景,吳大澂覺得自己兵力薄弱,於是召集起從朝鮮退下來的淮軍舊部,以及東北各地的民兵部隊,這裡面有八旗,有綠營,有獵人組成的雜牌部隊。

三方約定什麼時候到海城,然後什麼時候攻打,結果等他們到了之後,海城城牆上的日軍只對天開了一槍,吳大澂所聚集起來的數萬清軍便直接潰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清廷只能與日本和談,簽訂了馬關條約。

“老大,這次清軍聲勢浩大,我們可要小心應對,可別陰溝裡翻了船。”

李三才謹慎的提醒道,先前雖然被二十萬清軍給砸暈了,但最起碼的局勢還是知道的。

“是啊老大,臨沂雖有城池,但地勢卻不好,若是被清軍給圍了起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而老趙那邊雖然有高山協防,但兵力卻有些少,若是清軍全部去攻,恐怕會開闢出一條新的進山通道。”

楊軍威也同樣擔憂道。

沂蒙山的地勢很好,但卻需要足夠的兵力去防守,去巡邏,嚴防清軍從任何一個角落滲透進去。

一旦有大量的清軍進入,那就等於腹背受敵,防禦的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兩千人,似乎真的有點不太夠。

“放心,清軍不會攻破城池的。這一仗,清軍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巨大的驚喜。”

張野信心滿滿的說道。

但從哪裡來的信心張野卻沒辦法說,總不能直接告訴他們兩個,清朝馬上就要滅亡了,此時的清軍根本就不會打仗,只會欺負百姓吧?

反正這些話以後他們也還是會知道的,倒不如直接暫時隱藏下來,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神,竟然提前知道清軍不可以戰的實際情況,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威望,可以長久的統治部隊。

“報告將軍,偵察營在濟南發現了榮祿,這一次他領了至少有十萬人馬,預計最晚一週之後便可抵達臨沂。”

緊接着,第三路偵察兵也傳回了消息。

榮祿,還是榮祿,上一次領了十萬人來被張野給嚇跑了,這一次竟然心有不甘的再領十萬人來戰,唯一不同的是還有二十萬清軍作爲援軍?

“哼,狗屁的兵部尚書,老子能打的過他一次便能打的過兩次,告訴弟兄們嚴加戒備,即刻開始全城宵禁,每日辰時(7-9點)以前、酉時(17-19點)以後街道上不準任何人行走,違者按奸細處置。守城士兵除崗哨、輪崗部隊以外,其餘全部原地休息,養精蓄銳。”

當聽到榮祿又帶着十萬人來攻的時候,張野也無法淡定了,不得不做出下一步的指示。

四千多人,對陣三十萬,這是什麼概念?平均一個人就要殺七十五人,這可能嗎?根本就不可能,而且他們儲存的彈藥也根本就不夠。

但是不要緊,此時的清軍全都是驚弓之鳥,只需要給他們來個下馬威,別說是三十萬軍隊了,即便是一百萬,也能直接給嚇跑。

畢竟先前榮祿所率領的七萬清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而這也發生在一個多月以前。而且還有一個好處,清廷如此肆意的調兵,必然會造成其他地區的防禦空虛。

義和拳那些想要起事的人也會抓住機會,趁着清軍都被調走了趕緊起事,屆時在臨沂這邊久久攻不下,後方又燃起了大火,看清廷會如何處置?

“得嘞,我親自盯着去,免的那幫臭小子緊張。”

楊軍威點了點頭,既然確定了要幹,那就沒退縮的理由,反正橫豎都是個死,拼命一搏或許還會活下去,怕個鳥?

他這邊想通了,但下面的士兵肯定會緊張,畢竟不管是誰,在精銳的部隊聽到七十餘倍自己的敵人馬上就要來到了,心裡肯定還是要發憷的。

“注意加固陣地,不求攻出去,只要可以依靠陣地守他個一年半年的,另外城外的鐵絲網也在增加一些,萬一他們動了真格,咱也好有個緩衝的餘地。”

張野旋即吩咐道。

現在的任務就是守城,能夠守住臨沂不丟就算成功,那麼加固陣地,增加鐵絲網就成爲重中之重,目前陣地除了機槍陣地和炮兵陣地有一些沙袋掩護以外,步兵陣地上什麼都沒有。

而城外的鐵絲網也只圍了兩道,並不能長久的支撐。所以當下的任務便是在整個城牆上全部增加一層沙袋,將外圍的鐵絲網增加到三道。

張野擡頭緩緩的看向北方,心中暗道:既然你要戰,那我便擺好陣勢等你來戰!你若成功,則清廷可延續個十年十五年的!可你若敗,五年內清廷必亡!

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39章 截擊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54章 投靠?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4章 一鳴驚人第33章 叛軍?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07章 刺殺(2)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35章 沂蒙山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章 欺人太甚第9章 戰前對持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35章 沂蒙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02章 徐世昌第22章 近衛軍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74章 勸降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47章 清軍來了第3章 賭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28章 預備役第184章 屈辱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6章 軍刺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06章 兵發青州236章 拉攏德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1章 國債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54章 投靠?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9章 截擊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49章 監視
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39章 截擊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54章 投靠?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4章 一鳴驚人第33章 叛軍?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07章 刺殺(2)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35章 沂蒙山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章 欺人太甚第9章 戰前對持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35章 沂蒙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02章 徐世昌第22章 近衛軍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74章 勸降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47章 清軍來了第3章 賭注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28章 預備役第184章 屈辱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6章 軍刺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06章 兵發青州236章 拉攏德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1章 國債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54章 投靠?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9章 截擊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49章 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