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兵發青州

?徐世昌原本是不打算髮表意見的,畢竟自己剛來。

張野雖然表現出了對自己的信任,但徐世昌也不會拿着張野的信任就目中無人,對張野的軍事部署指手畫腳。

但是當張野做出決定之後,徐世昌還是忍不住了。他有跟日軍交手的經歷,對日軍的戰鬥特點雖然不能說是很清楚,但也要比張野他們這些完全沒跟日本人交過手的人要好很多。

可以說,張野的計劃雖然是正確的。但卻怎麼也無法讓徐世昌放心,因爲袁世凱也是這麼敗的。

雖然他知道張野的實力要比袁世凱好很多,炮火的數量也遠遠的將袁世凱甩開了幾條街。但他畢竟是敗在日本人手下過,心裡面還是有些顧慮的。

“將軍,萬萬不可。我軍雖然勇猛無敵,但日軍的戰力也很強大,或許在武器方面他們還不如我們,但是日本人戰鬥的方式可跟清軍是完全的兩種模式,將士們沒有做足準備,貿然上戰場的話,恐怕會發生不測。”

徐世昌雖然要提醒張野,但也沒有表現的太過於強硬,只是提出了日軍跟清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

張野的軍隊打清軍打慣了,一開炮清軍就會亂跑,這到了日軍那邊可完全不會發生。遇見那幫孫子,他們可是會頂着你的炮火直接攻過來的。

袁世凱的失敗雖然讓徐世昌倍受打擊,但不得不說,經過那一戰之後,徐世昌也得到了成長。北洋新軍的將士們也得到了成長,那些活下來的老兵,也將會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日本,一個早晚都要面對的敵人。我早就對他們做足了準備,部隊也有過一些訓練。所以,這一戰,我親自去打。”

讓李三才那個猛將單獨去打青州,張野還真不放心。

若是清軍也就算了,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怎麼打怎麼有。可對面是日軍一個全軍都沒有接觸過的敵人,他們又剛剛戰勝了北洋新軍,可謂是士氣猛漲。

唯一對日軍有些瞭解的,恐怕也就只有張野一個人了。而且日本人又奉行武士道精神,特別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更加歪曲了武士道精神的意義。

而武士道精神本是推崇名、忠、勇、義、禮、誠、克、仁這些優秀傳統的。再簡單點的說,這八個字,是日本人總結了儒學和佛學之後,將兩家的精華給總結出來了。

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武士道精神明顯的被分爲了兩派,分別爲葉隱武士道,主要強調名、忠、勇、死和狂。也就是二戰時期幾乎所有日本軍人都在奉行的武士道主義。

而另一個流派則是儒學武士道,強調義、勇、奉公、忠誠和仁。可以說這一派是比較理性的,他們跟華夏的觀念有些相同,忠君守法,以德服人。

但是面對着日本的現狀,加上天皇有意走向軍國主義道路,所以這一派必然要被拋棄掉。就在這種環境下,葉隱武士道開始壯大了起來。在日本國內被政府瘋狂的宣傳,推廣。

總之,目前在對待日本人的時候,不可以用常人的理念去對待。葉隱武士道正在慢慢的壯大,但是儒學武士道也還沒有完全的退出。

只是因爲日本在對清戰爭中屢次嚐到甜頭,所以讓儒學武士道的日子很不好過。而這個時候,需要給他們來個迎頭痛擊,不僅要打醒小日本,同時還要暗暗的幫一把儒學武士道流派,讓他們在日本國內的競爭中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一般的人去,張野自然不放心。所以,這一次張野也打算親自上陣。

“將軍,三思啊。你是復漢軍的魂。你若在,復漢軍方可繼續壯大,你若吃了敗仗,則復漢軍將會士氣大跌,清廷也會聯合日德兩國開始對我們進行圍剿。這次貿然出去進攻,得不償失吶。況且我們的防禦這麼穩固,又有這麼多的兵力,哪怕日軍真的來攻,我們也不怕。”

徐世昌被張野的話給嚇的連連出聲制止,也管不上什麼自己是不是剛來之類的。

袁世凱經營了那麼久的北洋新軍到了日本人面前都還沒有還手之力,他就不信張野能夠打敗日本人。

而且東營距離青州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而臨沂距離青州卻有兩百公里,相差一倍的距離。這注定了等張野他們抵達青州之後,也將會是進行攻城。

換句話說,他們很有可能會面臨着與北洋新軍同樣的結局。徐世昌已經經過了一次失敗,所以這一次,他不想在經歷一次失敗,而且還是剛剛投奔張野便有可能要再次面臨失敗。

“劉備且戰且敗方能建立蜀國,我軍在裝備上要勝過日軍,在將領的準備上又強於日本。即便日軍採取守勢又能如何?我有大量的火炮,而日軍剛剛登陸東營便迫不及待的兵發青州,補給物資都未能跟上,現在上去,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此戰意義重大,若是我軍得勝,這便是一次絕佳的宣傳時機。清廷打不過的對手,我能打的過,袁世凱打不過的對手,我能打的過。卜五大哥,風險與收穫是成正比的,你不必再勸,我意已決。”

張野意氣風發的說着。

尊重和威望僅憑着一張嘴是換不來的,必須要依靠強大的拳頭才行。趁着此時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大,張野覺得自己必須要抓緊這個機會。

否則的話,日後誰不誰都敢來欺負一下華夏,那華夏還上哪去獲得絕佳的發展時機?

此時國內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刻,只要自己能夠戰勝日軍,便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同時也是在告訴其他國家,若是想在我嘴邊搶肉,那就要先看看你的拳頭夠不夠硬。

所以,這一戰張野必須要打,而且還要打得漂亮,勝的漂亮。

“將軍,還是多帶一些人去吧,畢竟日軍有五千多人,而且他們距離大本營更近一些,得到支援的速度也更快一些。”

徐世昌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張野的計劃,他甚至都還不知道李三才手下到底有多少人,所以她只能建議張野多帶一些人去,以免出現什麼差錯。

“嗯,也是。那就從楊軍威和趙克明那邊各自抽調兩千人與我一同前去青州。”

張野仔細一想,這一點他剛纔倒是忘了。

此次與日軍交手,除了有更深的戰略意圖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練兵!

以前是沒那個機會,雖然與德國人鬧了些不愉快,但雙方也還沒有到刀兵相見的地步。所以張野這邊練兵自然就只能去找清軍了,現在有了日軍當陪練,若是不好好把握機會的話,以後恐怕可就沒這機會了。

楊軍威這邊倒是好說,直接抽調兩千人跟着走就行。至於趙克明那邊,只能讓他派出兩千人直奔青州,同時也當做是生力軍,反正在沂蒙山等的話,是來不及了。

而且張野也知道,這一次日軍雖然要佔領青州,但他們的目的恐怕還不是來找自己的麻煩。十有八九是他們與德國人商議的結果,而且這一個旅團的日軍,恐怕接下來會繼續前往其他的地方進行佔領。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既然你敢來,那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張野可不管你是不是跟人商量好了,只要沒跟我商量,那就是要打你。

接到命令之後,李三才直接集結了部隊,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便收拾好了行裝,乘坐着馬車不停的趕路,直至次日夜晚才抵達沂蒙山外圍。

而此時,從楊軍威這邊抽調出來的軍隊也早就攜帶着物資在外圍等候他們。部隊在沂蒙山外圍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一行七千人攜帶着上百門步兵炮以及數不盡的迫擊炮、重機槍浩浩蕩蕩的直接殺向青州。

而趙克明那邊就輕鬆了許多,因爲只有一個時間限制,十天之內兩千人必須趕到青州與大部隊會合,所以儘管他們準備的也很積極,但在離開棗莊和徐州的時候,張野這邊也率領着七千人出發了。

青州;

已經佔領了青州的日軍旅團日子過的很舒服,在城內過着人上人的生活。青州雖小,但卻五臟俱全,城內各種設施一樣不少,只是規模稍小了點而已。

離開了日本或者朝鮮的日軍士兵,就像是一頭脫繮的猛獸一般,風捲殘雲的摧殘着青州城的大小街道。

紅樓,是他們主要活動的地點之一,而那些姑娘們也紛紛想辦法要逃走,但在日軍的掌控下,他們根本連紅樓的大門也走不出去,每天被強迫接客十來次,甚至更多,卻得不到一分錢的回報。

更糟糕的是,日軍這纔來了兩天的時間,除了第一天一切正常以外,這第二天還未過完,便有不少紅樓的姑娘們感到身體不適,但日本人卻不管那麼多,只顧自己**作樂,以解身體的需要。

“旅團長閣下,發現大量支那軍正在往我們這裡集結,看上去應該是張野的部隊。”

第三師團第五旅團旅團長小野次郎正在一名抓來的美貌婦人肚皮上賣力的動着,絲毫不顧身下婦人的哭泣與阻擋,而此時,門外卻忽然傳來了衛兵的聲音。

第221章 國債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3章 震驚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28章 預備役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6章 洋人來了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84章 屈辱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7章 一語道破第8章 威力驚人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230章 百廢待興230章 百廢待興232章 多事之秋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91章 建學校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02章 徐世昌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17章 突圍?第74章 勸降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77章 炸軍艦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28章 預備役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87章 武裝警察第61章 各方反應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221章 國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32章 卸磨殺驢?第54章 投靠?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28章 預備役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207章 刺殺(2)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94章 打仗別怕死
第221章 國債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3章 震驚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28章 預備役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6章 洋人來了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84章 屈辱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7章 一語道破第8章 威力驚人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230章 百廢待興230章 百廢待興232章 多事之秋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91章 建學校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02章 徐世昌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17章 突圍?第74章 勸降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77章 炸軍艦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28章 預備役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87章 武裝警察第61章 各方反應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221章 國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32章 卸磨殺驢?第54章 投靠?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28章 預備役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207章 刺殺(2)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94章 打仗別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