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有大人物?

臨沂,張野意亂心煩的在辦公室內來回不斷的踱步,一直緊皺着的眉頭從未放下過。

戰爭,已經開始了十天的時間。李三才和趙克明兩人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可謂是近幾百年以來殲敵人數最多的一次戰鬥。

但是同樣的,李三才和趙克明兩人此時也是疲憊不堪,一封又一封求援的信件不停的發往臨沂。

十天以來,部隊差不多殲滅了一萬五千餘日軍,其中有一萬左右都是日軍的戰鬥部隊。剩餘的日軍戰鬥部隊大約還有六千左右。

而李三才和趙克明本部卻也付出了損失近半的代價,一共一萬人的部隊,如今已經摺損了將近五千人,其中陣亡四千餘人,剩下的幾百人全都是重傷。

至於輕傷的士兵,根本就沒有計算在內。現在海州前線正在上演着輕傷不下火線的一幕,只有區區五千人左右的兵力,卻要面對一萬多日軍的防守,進攻壓力更是壓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且經過十天的戰鬥,日軍方面的彈藥儲備數量也不多了。復漢軍唯一比日軍好的情況就在於彈藥一直都在補充之中。

儘管消耗的數量遠遠大於補充的數量,但起碼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兩個旅的部隊不會達到沒有彈藥可以用的地步,這一點是遠非日軍可以相比的。

敵我雙方可謂是疲憊不堪,十天以來,部隊每一天幾乎都在強行支撐着,就好比將死之人,有一口氣在吊着一樣,一旦鬆了這口氣,人也就不行了。

眼前的情況,張野也只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另一邊,日本的另外兩個師團已經在東營登陸。雖然楊軍威毀掉了東營的碼頭,但是日軍還是用了三天的時間,才修建出一個簡易的碼頭。

步兵們一邊登陸,工兵一邊繼續加固碼頭,等步兵登陸的差不多了,碼頭也基本上搞好了。上次沒能在海州下船的重炮。這次在東營終於成功的下船了,爲此,日軍用了近兩天的時間。

緊接着,日軍又用了一週的時間用來讓步兵恢復體力。楊軍威雖然很想派兵前去攻打,因爲這個時候日軍根本就不在狀態,打敗他們也相對的容易一些。

但這個決定卻被張野給否定了,雙線開戰,復漢軍目前顯然是沒有這種能力的。別的不說,一旦兩邊同時開戰,巨大的物資消耗就能把他們給耗死。

兵工廠只有那麼一個,每天的產量也只有那麼多,平均下來一天消耗的彈藥,兵工廠就需要用三天,或者四天的時間才能補充上來。

儘管之前有存貨,但是別忘了,新兵訓練用的可是實彈,部隊平日訓練也是實彈,這個消耗同樣是巨大的。所以,兵工廠那邊的存貨一直都不太多,如今也只能勉強的供應海州那邊。

而新生產出來的彈藥,則一點點的補充倉庫,同時抽出一部分用來囤積在青州,這個數量不多,每次也只是幾萬,十萬的往那邊送。

“日本的艦隊走了沒有?”

忽然間,張野朝着屋外大聲的問道。

“楊旅長剛剛發來的信件,日本艦隊還在東營附近遊蕩,一直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視線。”

門外的警衛迴應道。

日軍自從在東營登陸之後,除了運輸艦以及幾艘小噸位的軍艦護送他們回去之外,那些噸位稍微大點的軍艦全都留了下來,並且一直沒有離開的跡象。

對於這一點,讓張野很是不解。

日本人謹慎,在步兵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之前留下來保護他們,這個無可厚非。因爲在海州那邊的時候,日本艦隊也是這麼幹的。

但是這一次,日本陸軍早就恢復過來了,但是日本海軍艦隊卻沒有離開的跡象。而且日本陸軍也沒有進攻的跡象。

他們將殘破不堪的東營城大肆休整了一番,雖然時間還太短,但此時的東營城儼然已經成爲了北方最大的軍事堡壘。

若是當時攻擊第三師團的時候,他們的防禦有這麼完善,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攻打下來的了。

‘日本人要幹什麼?東營日軍已經恢復,此時的日本海軍應該去支援海州方面的日軍纔對。畢竟那裡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雖然復漢軍也同樣是強弩之末,但是張野知道,只要他派過去一支兩千人的生力軍,就可以迅速的解決戰鬥。

但是日本人不同,他們沒有援軍,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日本的海軍艦隊。可是日本海軍艦隊卻沒有支援他們的跡象,這是爲什麼?’

張野在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爲他實在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才讓日本艦隊待在東營不肯挪窩。

此時青州有守軍八千,其中城內三千,城外埋伏着五千士兵,進攻雖然兵力少了點。但是防守的話還是夠用的,而且青州遠離海岸線,日本的艦炮根本就打不到這裡。

日本人既不進攻,也不支援海州,這是爲什麼?這根本就不符合戰爭的常理,但凡一個有點經驗的指揮官,都不會這麼坐以待斃的,即便他們無法派出步兵過去,也會派幾艘軍艦過去支援一下。

難道說?

張野忽然被自己的一個想法給鎮住了,難道說,東營那邊有大人物?日本陸軍和海軍爲了保護他,所以只能待在那裡,意圖將東營打造成一個完整的軍事堡壘,任何人都無法輕易攻破的城市?

按照這條線索,張野再一次的往下推算了下去,假如真是這樣。那麼日軍在什麼時候纔會進攻?

關於這一點,並不難推算出來,答案肯定是當他們覺得東營城已經無法攻破的時候纔會主動進攻,海軍也纔會離開一部分。

但是緊接着問題就出來了,那麼這個所謂的‘大人物’是誰?一個日本的大臣,顯然是無法享受到這種待遇的。

而且按照日本人的思維,那麼這個所謂的‘大人物’,就只能是三個級別的,天皇,皇太子和親王。

天皇這一項張野直接就給忽略掉了,因爲他是不可能來到這裡的,這個是可以絕對肯定的。親王很快的也被張野給否定了,日本親王上戰場的例子並不少,根據張野瞭解到的情況,日本親王上戰場也不會有這種待遇。

那麼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一個皇太子了,爲什麼說是皇太子,而不是皇子呢?很簡單,明治天皇只有這一個兒子活了下來,也就是後來的大正天皇。

如果是他來到東營的話,那麼日軍有這種表現也就不足爲奇了。畢竟是日本天皇唯一的接班人,在日本,誰都能出現意外,包括天皇,唯獨這個皇太子不能出現意外。

一旦他出現了意外,那麼天皇家族就算是斷後了,那麼幕府將會藉此重新崛起,再次將日本擾的天翻地覆。

想到這裡,張野漸漸的興奮了起來。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張野也將去掉身上的枷鎖,可以放手一搏了。

說手中沒有多餘的部隊去支援海州,也對也不對,之前一直壓着不肯派兵去支援海州,無非也是顧忌東營的日軍突然發起攻擊,到時候那邊萬一真的頂不住了,自己也好有兵可派。

現在不同了,只需要盯緊東營的情況,打好這個時間差就行了。

“來人!”

張野再次對着門外喊着。

“軍長!”

警衛快速的推門而入,恭敬的說道。

“通知錢莊,讓他從武警和押運隊各自抽出一千人馳援海州,同時告訴李三才和趙克明,一週之內必須解決戰鬥。同時告訴徐世昌,讓他做好準備,特殊時期,轄區內一旦發現作奸犯科之輩,不管是誰,只要敢在這段時間內犯事,全部罪加一等。若是有徇私舞弊者,要嚴懲不貸!”

張野急速命令道。

留守武警有三千人,押運隊也是三千人。兩千人,這是張野目前可以拿出來的極限兵力了。再多的話,整個地盤就空了。

即便如此,內部也是空虛不已,三個城池,那麼大的一塊區域,只有兩千人在防守,壓力也是很大的。

“是!”

警衛應了聲,旋即快速的跑了出去。

轄區內兵力嚴重不足,而這個時候也正是那些宵小之徒犯事的絕佳時機,張野也是不得不考慮到這一點。

做完這一切,張野擡頭看向了海州方向,心中暗暗的唸叨着:‘希望這一次可以取勝吧,只要打敗了海州方面的日軍,屆時兩路大軍匯聚一路,東營這邊自然不在話下。’

而清廷那邊一直都在坐山觀虎鬥,日本人派出這麼多的部隊來山東,也沒見他們放一個屁。這不僅讓張野失望透了,同時也讓西方列強失望透頂。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們也不斷的給日本政府施加壓力,企圖逼迫他們從山東撤軍。而他們的原因也很簡單,清國是大家的,有什麼事大家可以商量着來,你突然派這麼多兵力過去是什麼意思?

難道說,你日本一個區區彈丸之地,想要撇開我們自己去玩嗎?作爲西方列強的他們,自然不允許日本人這麼做。

最重要的是,一旦日本人成功了,那麼他們的利益將會減小,畢竟肉就那麼多,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誰都不願意把肉讓給別人。

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2章 怪陣第80章 清軍潰敗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38章 反衝鋒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4章 勸降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42章 搶錢計劃第2章 不堪一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79章 夜襲清營第9章 戰前對持第61章 各方反應第8章 威力驚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50章 剪辮子第37章 打哪呢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55章 斬鐵良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84章 屈辱第57章 進攻之前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9章 復漢軍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9章 戰前對持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85章 投資美國第32章 卸磨殺驢?232章 多事之秋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54章 夜間突破232章 多事之秋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25章 調兵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50章 剪辮子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6章 軍刺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84章 屈辱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87章 武裝警察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230章 百廢待興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38章 清軍大亂第23章 三個月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2章 怪陣第73章 夜襲失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28章 預備役
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2章 怪陣第80章 清軍潰敗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38章 反衝鋒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4章 勸降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42章 搶錢計劃第2章 不堪一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79章 夜襲清營第9章 戰前對持第61章 各方反應第8章 威力驚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50章 剪辮子第37章 打哪呢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55章 斬鐵良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84章 屈辱第57章 進攻之前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9章 復漢軍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9章 戰前對持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85章 投資美國第32章 卸磨殺驢?232章 多事之秋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154章 夜間突破232章 多事之秋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25章 調兵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50章 剪辮子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6章 軍刺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84章 屈辱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81章 有人來找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87章 武裝警察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230章 百廢待興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38章 清軍大亂第23章 三個月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2章 怪陣第73章 夜襲失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28章 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