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我出全資

徐世昌不停的在心中算計着王林的話,但最終還是隻能搖頭否定。既便是如此,規模也太龐大了。

全國有那麼多地方,別的不說,單單只是一個省,少則十多個市,多則二十。這麼多加在一起,單單是每年的教育經費就要幾百萬,如果全國加在一起的話,恐怕得上億吧?

雖然日後維護起來的費用不會這麼多,可到那時還是要建新的學校的。因爲按照王林的計劃,適齡兒童是都要進入學校去上課的。只是這一條規定,就足以讓每一個市都至少需要幾十所學校才能滿足需求。

“不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還得嚴格控制學校的數量。這建設學校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徐世昌說。

“我說老徐啊,這規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咱不會想點別的辦法嗎?例如工業園區,那裡有幾十萬的工人,這就是幾十萬個家庭。我們完全可以讓每一個工廠拿出一部分錢來,然後由政府出地皮來建設學校。這樣的話,工人們等於一家人都可以待在這邊,對工廠的發展以及擴建是很有利的。”張野笑着說道。

政府沒有足夠的能力,但卻可以利用那些工廠來辦事。那些作爲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現在一個個的可是富的流油。

而且現在工廠高層的工作任務也早就改變了,以前是想盡了辦法的提高產量,然後去拉訂單。現在的情況完全轉變了,他們已經不需要再去想辦法提高產量。更不需要去爲訂單發愁。而是不斷的在基層跑着。對工人們驅寒溫暖。生怕這些工人被別人給搶走。

對於他們來說,工人就是他們的財富,只要這些熟練的工人還在,他們就能保證源源不斷的貨物產出,利潤也能源源不斷的進入工廠。

別以爲張野什麼也不管不問的就非要這麼幹。其實在此之前,張野還是做過調查的。也正是在得知了這種情況之後,他纔會這麼決定。

工業園區無非也就是建設一所小學,一所初中以及一所高中一共三所學校。這對於數百家工廠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一個工廠拿出來一千塊就能解決了,而且後續又不讓他們負責維持運轉。

wωw⊕ тTk дn⊕ C 〇

其實按照現在的物價,建一所學校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錢。地皮由政府來出,他們只不過需要買些建材,然後僱傭一些工人來建房子就是了。現在一間普通的民房,所有成本加在一起大約需要十多塊錢。如果是現在最流行的紅磚樓板房,一間大約需要三十兩銀子。

而修建教室的話,一間大約需要七十兩銀子,兩間需要一百二十兩銀子,三間則只需要一百六十兩銀子。這個是因爲中間有一道牆是可以兩間共用的。不用在單獨砌牆,中間也沒有那麼多的牆。只需要加上一道房樑就可以了,最貴的還是鋼筋。

當然了,價格是按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例如民用,不管是百姓個人,還是工廠使用,這些東西都是按照市場價來買的。可如果你能得到政府的批文,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從國營工廠拿到成本價的價格,另外在加上運費。

如果這麼搞的話,三間教室只需要一百四十兩銀子左右就能建起來。而三間教室就能容納一百五十個學生上課。

臺兒莊工業區,作爲中華帝國的第一個大型工業區,這裡的地位被凸顯的特別的重要。目前中華帝國幾乎所有熱銷的產品,幾乎全部來自於這裡,而且還是供不應求。同時爲了保證工業區的正常運轉,政府甚至申請了派遣部隊進駐這裡,負責拱衛工業區的安全。

在其他省份的工業區內,政府在建設的時候也有過考慮。基本上都是大家商量好的,比如說,我生產布匹,哪一片是我的銷售區,那麼這一片你的貨就不能進來。當然,如果我的產量不足,不足以供應這一片區域,那麼你可以把貨放進來。

同樣的一個道理,如果某一個產業的市場已經飽和,那麼其他地方在修建工業區的時候,也就不會再考慮這個產業。

當然,這只是大家商議後的決定。事實上到目前爲止,這個決定還沒有實施。別的不說,就拿徐氏紗廠來說吧,它是目前整個中華帝國規模最大,產量最大的紗廠。可如今他的銷售區域也只在山東而已。

每個月平均有百分之十的貨出給外省,連山東本地的市場都不能填滿。而徐老也更是急的不得了,要不是廠子周圍實在是沒地了,他都想直接貸款去再將工廠擴建一倍。

現在的徐氏紗廠基本上已經算是中華帝國的品牌貨了,質量好,顏色好,價格還便宜,深受百姓的喜歡。而且隨着工業的發展,工人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人也都能買的起這些。

原本布匹基本上算是半奢侈品,可現在已經慢慢的淪爲快速消費品了,誰家一年不添個三四身衣服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徐老,晚輩又來打擾您了!”徐老的廠長辦公室內,一名三十來歲的男子,一臉笑容的打着招呼。

“原來是陳副區長啊,什麼打擾不打擾的,要是沒有你們這些人的幫助,我這徐氏紗廠恐怕還沒影呢。”徐老哈哈一笑,直接拉着陳副區長坐了下來。

以前他們這些人簡直就是恨透了官府,因爲他們從來都是見禮辦事,否則的話,哪怕你哭破了天他們也不會搭理你。

現在的政府更是一改前態,只要你沒違法,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他們都會盡心盡力的去辦。當然了,如果你非要送禮什麼的,那就請直接送到救貧扶助站去,官員們本身誰要是敢收禮。那等着他的可絕不是什麼好消息。同時也連帶着送禮人。兩人是要一起被處理的。

“徐老說哪的話。我等食君俸祿,奉命爲民,只要奉公守法,我等就要盡心盡力。”陳副區長沒有坐下,繼續說道。

向他們這些工業園區的官員,平時只要閒下來就要到各個工廠裡去轉轉,一是檢查一下工廠的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麼安全隱患。以及其他的問題。二是促進一下工廠與園區之間的關係,方便以後政令的實施。

陳副區長雖然不是徐氏紗廠的常客,但也來這裡檢查過好幾次,徐老對他的印象也還不錯。哪怕中午在廠裡的食堂吃飯,他也是留下了錢才吃的。

所以,這一次徐老也認爲陳副區長是下來檢查的。“陳副區長,先歇一會兒在下去吧,大熱天的你們也不容易。”

“徐老,不瞞您說,這次我可不是來檢查的。”陳副區長呵呵一笑。坦言道。

“哦?”徐老疑惑的看向陳副區長,不來檢查?要知道平時這些官員們不檢查的時候可是從不下來的。難道他有什麼事要讓自己辦不成?

“是這樣的,前段日子陛下籤署了一條命令。規定各地人口足五千則需建立一所小學,規模大小,按就讀學生人數來定。至少五所小學區域內,要建立一所中學。五所中學以上區域內要建立一所高中。

想必徐老也知道,目前帝國財政有些困難,難以支撐起這麼大的計劃,而且還有日後的運作費用。根據陛下的旨意,我們工業區要建設兩所萬人規模的小學,一所中學與高中同校的學校。所以……”

說到這裡,陳副區長停了下來。其實他也挺不好意思的,這指令上面是下來了,但卻沒錢。工業園區每月收稅的確不少,可大多數都要上繳,而且這筆錢他們也不能動。所以,早上的時候園區開了個會,一個領導負責一片區域,分別上門去遊說,希望這些企業能夠拿出一部分分錢來建設學校。

“這樣啊?敢問陳副區長,這一所學校所需多少錢財?”徐老想了下,問道。

至於建學校給誰上,這還用問嗎?學校既然建在了工業區,那就肯定是給工人子女上學的。而且他的紗廠也有兩千多千工人,是這個園區內最大的企業。無論是從企業方面考慮,還是從其他的方面,這個錢他都必須要出,對於這一點,徐老並沒有異議。

“按照陛下的規劃,一所小學大概需要五萬塊左右,到時候中央政府會給批文的,所以下來估計會在三萬多不到四萬塊。”陳副區長說着。

這點他倒是沒有胡說,一所萬人學校,至少需要兩百間教室,再加上其他的辦公室,倉庫,宿舍等等,至少需要四百間以上的房子。而且有些還是要分開建的,還有操場,圍牆,等等。算下來的話,單是建設費就得五萬左右,即便是拿到了批文,下來也得四萬塊。

這都是上面計算好的數字發下來的,所有地區也都要嚴格按照這個規定去辦,建成之後,上面是要驗收的,不合格的話,領導們是要受罰的。當然,這也僅僅只是針對萬人學校而已。

“我可以出全資建立一所學校,這沒問題。但是陳副區長,我也有事想要麻煩你。”徐老想了一刻鐘,最終決定道。

“徐老儘管說,只要不違反規矩,園區一定會盡全力的。”陳副區長見徐老竟然要出全資,心中頓時一陣興奮,因爲這些學校不僅只是給工人孩子上的,像他們這些園區公務員的孩子也能上。

“最近我打算將工廠在擴建一下,本來這些錢是用來購置地皮和設備的。可如果建了學校,我的錢就不夠了。我希望園區方面可以協調一下,看能不能在建學校的同時,也讓我的工廠可以按時擴建?”徐老說道。

“這個問題應該不大,我回去跟區裡說下,如果有可能的話,我盡力說服區長,讓他同意先批給您地皮,款項可以拖延半年或者一年。購置機器方面,園區會爲你做擔保的,保證可以從銀行拿到低息貸款。”陳副區長想了下,說道。反正這也不違紀,人家拿錢出來建了學校,政府就應該給與一定的支持。

“那好,徐某就靜候佳音了。只要區長同意,我這邊立即撥款。”徐老哈哈一笑,說道。

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4章 屈辱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35章 壞消息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72章 又是夜襲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54章 投靠?第206章 刺殺(1)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35章 壞消息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49章 監視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17章 試探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95章 徐州城破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章 重回小站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3章 三個月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17章 試探第12章 怪陣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232章 多事之秋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58章 未戰先潰第32章 卸磨殺驢?第35章 沂蒙山第23章 三個月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73章 夜襲失敗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87章 武裝警察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02章 徐世昌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96章 綁架美國
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4章 屈辱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35章 壞消息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72章 又是夜襲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54章 投靠?第206章 刺殺(1)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35章 壞消息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49章 監視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217章 試探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95章 徐州城破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章 重回小站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3章 三個月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17章 試探第12章 怪陣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232章 多事之秋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58章 未戰先潰第32章 卸磨殺驢?第35章 沂蒙山第23章 三個月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73章 夜襲失敗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87章 武裝警察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02章 徐世昌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96章 綁架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