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個月

徵兵對於張野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頂着近衛軍的名頭,開着新軍的軍餉,招兵的隊伍每到一處地方,報名的人更是排起了長龍,絡繹不絕。

若不是有人數限制的話,即便是招募個一兩萬人也不在話下。

畢竟這年頭日子也不好過,百姓們掙錢也不容易,更別提養家餬口了,新軍的軍餉高,又不拖欠軍餉,特別是有北洋新軍的例子在先,所以這一次的徵兵任務極爲順利。

考慮到部隊未來擴充等因素,所以第一次的徵兵張野並沒有以快爲主,張野將徵兵區域劃分的很大,北京城,河北,山東,山西,河南五地全都是徵兵的地點。

每個地方招募七百人,多出來的三百人以雜兵的名義進行安置。

現在每個部隊都有雜兵,只不過是或多或少而已,有的部隊雜兵跟部隊的數量一樣多。

而有的地方雜兵就是幹雜活的,到了戰時則直接擴充入一線部隊進行作戰,這樣的話部隊的戰力自然也就無法得到保證。

近衛軍中,雜兵雖然也幹雜活,但雜活卻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這些雖然頂着雜兵名義的士兵,也要照樣參與日常的訓練,拿着的軍餉也跟其他士兵一樣。

說白了就是頂着雜兵名義的正規軍,如此以來,張野的近衛軍一標也就有了三千五百人之多,將近一個標的兵力了。

武器,依然是令張野最爲頭疼的事情,不過張野卻也知道該怎麼省事,直接把武器的任務丟給了榮祿。

而榮祿頂着近衛軍標統的名頭,又是兵部尚書,自然不可能不出一點力,但是戶部也沒錢給榮祿拿來添置裝備。

無奈之下,最終還是慈禧下令戶部擠一擠,先湊活着搞出三千五百條槍再說。

有了慈禧的支持,張野的經濟壓力陡然而降,威廉那邊的進展也還不錯,已經通過德國駐清使館開辦了一家工廠。

規模雖然不大,但每月也可生產大約一萬塊香皂,一塊按照五兩銀子計算的話,就是五萬兩銀子,除去各種費用等等,威廉能夠拿到手裡的分成大約有將近四千兩銀子,而張野這邊則是四萬多兩。

這還只是初期的收入,等幾個月之後,工人的熟練度上去了,產量自然也就可以增加,屆時在推出更高檔的產品,收入自然會再多一些。

而張野也開始抽空研究新產品,牙膏。

金屬軟管目前國內還沒有,進口的話費用又有點高,所以張野想到的辦法是用那些精緻的木盒子,每盒的容量並不大。

因爲容量大的話,後期容易幹,形成塊狀,不易使用。再者,量多了購買的次數就少了,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吶。

最終,張野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研究成功了牙膏的製作方法

每一盒牙膏只能用十至十五天,一盒新的可以保存四至五個月,啓封之後可以保存二十天。得出這組數據之後,着實讓張野興奮了好幾天。

一塊香皂一個人差不多可以用一個月,而一盒牙膏則每月至少要用兩盒,而且用的人數也同樣不少,如此以來,每個月的銷售額將會高出幾個檔次。

而牙膏的售價同樣也是一兩銀子,雖然還沒有開始,但張野已經對此充滿了希望。

三個月的時間,通過分成,張野手裡已經有了十三萬左右的銀子,而威廉也賺了一萬多兩銀子,換算成馬克的話就是五萬多馬克,而且這還只是三個月的時間,這更是讓威廉看到了希望,幹勁兒更加十足。

十三萬兩銀子,看起來很多,但卻很少,目前軍隊一個月差不多就要花費三四萬兩銀子,十三萬頂多也就夠三個月花費的。

而張野必須要儘快的收攏更多的資金,至少要保證打起仗來,他手裡的資金足夠支撐個一兩年,否則必敗無疑。

將牙膏的流程交給威廉之後,張野便返回了軍營,生產方面的事情有威廉坐鎮張野自然不用操心。

第一個月,部隊出去招募新兵,第二個月和第三個月,部隊開始進行最基本的訓練,也就是新兵訓練,本該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期,愣是被張野給縮減爲兩個月。

主要還是因爲這時代的人訓練起來特別賣力,早在一個半月的時候就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而就在同時,張野又親自組織了一期軍官培訓,一標有三營,十二隊,三十六排,正副軍官加一塊共有一百零二人。

每天晚上訓練結束之後,由張野親自上陣,爲這些軍官們講解軍事知識,以及陸軍的指揮技術等等,之前一隊一百五十餘人,目前只有五十人還沒有得到提拔,不過也就是早晚的事。

大規模的提拔,軍官的素質必然會下降不少,所以軍官的培訓任務也是很繁重的,白天士兵們站軍姿訓練或者其他訓練,不用人一直盯着的時候,以前的軍官就會給手下講解一些基礎知識。

如此兩面開工,經過了兩個月的努力,軍官方面終於算是有點起色了,但距離合格還差的太遠。

而張野也有一個更加龐大的計劃,就是用一年的時間來給這些新提拔的軍官講課,沒辦法,現在要人沒人,要啥沒啥的,張野也就只能親自操刀上陣了。

不過因爲軍官的問題,部隊的戰力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好在他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慢慢的來磨練。

接下來的任務就很簡單了,就是先前他們訓練的那一套,具體的流程這幫人早就已經很熟悉了,按照當初張野訓練他們的方式去訓練這些新兵,而且比以前還更加嚴格

而張野也趁機跟這些軍官講解一些其他環境的作戰方式,等野戰訓練完成之後,就可以立即轉入下一個訓練計劃,如果一切訓練的話,一年半成軍還是沒問題的,但這只是成軍一半,而不是完全成軍。

他們還需要一場戰爭的洗練才能成爲真正的軍人。

戰爭,戰爭,八國聯軍入侵之前,華夏基本上沒有什麼戰爭,若說有的話,那就只剩下義和團了,但是對義和團,張野又不敢下狠手。

畢竟他們是打着扶清滅洋的旗子,真若是對這些人下狠手了,日後百姓肯定會對自己施加阻撓,不管做什麼事,遇到的阻力都會被增加。

這就是袁世凱當時對待義和團的態度爲什麼那麼好的原因,起初袁世凱只是勸說,後來還是因爲義和團在袁世凱的眼皮子底下殺了洋人,絲毫不顧袁世凱的警告,無奈之下這才下狠手。

但即便如此,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袁世凱的名聲也不是很好,至於什麼竊國大賊,這纔是徹頭徹尾的胡扯。

衆所周知,推翻清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爲袁世凱逼宮才造成的,清朝再怎麼弱,也不是那幫只會動嘴的革命黨能推翻的。

若是他們有實力,孫文爲什麼會向袁世凱屈服?屈服之後爲什麼又要去詆譭袁世凱?儘管袁世凱是推翻清朝的主力,但他依然被戴上了竊國大盜的帽子,爲什麼?就是因爲他名聲不好,再加上孫文等人有意的宣傳詆譭。

假若張野也這麼做了,估計孫文詆譭的就該是他張野,而不是袁世凱了。

戰爭,只通過演練是達不到目的的,現在國家相對較爲平穩,也不需要剿匪。

“哎,走一步說一步吧,實在沒辦法的話,就只能多組織幾次演練了。”

張野苦惱的搖了搖頭。

近衛軍的訓練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每天的訓練任務由下面的人自己去定,張野只給他們規定一個期限內要完成的目標,並且不定時的抽查就行了。

至於在軍中樹立威信,這個不需要,也用不上,張野在一隊裡那可是有着絕對的威望,而目前這些軍官又全都是張野的手下,他們在訓練士兵的時候,自然會對他們宣傳張野的形象。

所以,即便張野不親自出去,也依然能在士兵的心中佔據一席之地。

反之榮祿,雖然地位比較高,又爲近衛軍購買了三千多支步槍以及數量衆多的子彈,但士兵們都是漢人,早就對滿人有所不滿了,所以也不會對榮祿有什麼感恩戴德的想法。

甚至將原本應該屬於榮祿的威望,一股腦的全都塞給了張野,大家甚至都以爲,若不是張野,榮祿纔不會購買這些裝備呢,而且這裡面他剋扣了多少銀兩也沒人知道

榮祿自以爲自己在軍中也樹立了一定的威望,但卻不知這次他着實是吃了個啞巴虧,而且還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啞巴虧。

三個月的時間,榮祿只來過近衛軍三次,前兩次是查看訓練的情況,再看了一會兒之後便走了,隊列訓練等基礎訓練,榮祿也沒心思繼續看,第三次則是送槍,而張野也順便給榮祿塞過去了一張一千兩的銀票。

現在小金庫越來越豐富,張野送禮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畏手畏腳。

第38章 清軍大亂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2章 不堪一擊第16章 洋人來了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3章 三個月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74章 勸降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99章 麻煩事第59章 復漢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35章 壞消息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93章 禍水南引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206章 刺殺(1)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17章 突圍?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91章 建學校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28章 預備役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59章 復漢軍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4章 屈辱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208章 刺殺(3)第71章 火炮退敵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38章 反衝鋒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23章 三個月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33章 叛軍?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84章 屈辱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37章 打哪呢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72章 又是夜襲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32章 卸磨殺驢?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44章 發大財了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6章 軍刺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03章 震驚
第38章 清軍大亂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2章 不堪一擊第16章 洋人來了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3章 三個月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74章 勸降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99章 麻煩事第59章 復漢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35章 壞消息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93章 禍水南引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206章 刺殺(1)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17章 突圍?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91章 建學校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28章 預備役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59章 復漢軍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4章 屈辱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208章 刺殺(3)第71章 火炮退敵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38章 反衝鋒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23章 三個月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33章 叛軍?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84章 屈辱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37章 打哪呢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72章 又是夜襲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32章 卸磨殺驢?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44章 發大財了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6章 軍刺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03章 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