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深入合作

初步搞定這幫地主之後,趙克明的心中也是鬆了口氣,至少從現在開始,他不用和這些地主們站在對立面了。

在臨沂那邊的時候,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他們表面上的風光,當卻沒能能夠體會到他們實際的感受。

這年頭有文化的大多都是有錢人,有錢人大多都跟地主有關係,張野抄了他們的家,那麼自然也會有人站出來反對張野,而且還是不留餘力的那種反對,應付起來甚是麻煩。

當然了,雖然麻煩有很多。但張野卻深知道,臨沂附近的地主必須要殺,而且還要狠狠的殺。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地區的地主感到危機感。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張野並不好惹。

而趙克明今日的勸說,其實也只不過是張野大計劃中的一個小計劃罷了。臨沂那邊的事情,頂多算是個開場,也可以將它比作殺雞儆猴。

要想真正的獲得這些地主們的支持,張野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例如,暫時分配他們手中的土地,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或者相差太遠的話。

地主們有權收回土地,這些都是張野給這些地主們吃下的一顆定心丸,雖然張野不會給他們收回土地的機會,但目前也必須要這樣做,否則的話下一步的計劃根本就無法展開。

當然了,將一個團體分散成多股力量,雖然可以分散他們的勢力,但對於工業發展來說,卻是極爲不利的因素。

所以張野目前的任務主要分爲兩步,第一步是化解矛盾,第二步則是將這些地主凝聚在一起,按照當下所需要的東西來形成一個產業鏈。

一個徐州地區固然無法滿足全國的需要,但就目前而言,張野更加傾向於基礎建設方面的發展。

例如公路的修建,紡織產業等等軍民急需的產業,而這,也是張野接下來所需要做的。

隨後,趙克明將他們的計劃與衆人分享,並且達成了一致。由徐老以及幾個大地主擔任商會的理事,負責掌管商會的事物,以及與復漢軍方面的協調。

同時也要負責監督納稅,雖然這個是以後的事,但現在至少可以先提出來,免得以後覺得欺負人。況且趙克明也直接表明,稅收肯定比清廷規定的稅收要低,但具體怎麼收目前還沒有商議。

最終,以地主組成的商會也同意了趙克明的建議,由復漢軍負責指導工廠的建設與定型,他們負責建造廠房,招募工人,以及聯絡買家。

當然了,衆人最關心的還是工人薪水問題。衆人覺得農民們已經有了土地,這些都是地主們放棄的利益,所以在薪水方面,地主們也必須要得到相應的回報。

否則的話即沒了地,在工廠方面也沒了利潤,那他們還玩個什麼?關於這一點,雙方也是探討了許久,最終得出了兩個結果。

第一是按照計件發放薪水,每一件多少錢這個是死的,幹多少給多少。第二則是按照月薪發放,不管幹多少,每月就是這麼點固定薪水。

至於地主們怎麼選,這就不是趙克明的問題了,反正不管他們怎麼選,農民們除了得到了土地以外,也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銀子,只要達到這兩點就足夠了。

臨沂。

在趙克明搞定地主之後的第一時間內,張野便得到了消息。

雖然之前有着不小的把握,可當真的搞定了之後,張野還是鬆了口氣。這些地主們雖然有錢,有文化,但卻不是個好坑的主。

雖然自己並沒有坑他們,但他們卻沒見過這些新玩意兒,以傳統的觀念去看待現代的事情,有時候難免會覺得被人坑。這是常理,也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否則的話華夏早就成爲世界第一了。

不過還好,只要能夠搞定,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張野按照趙克明統計出來的地主人數,土地總量,然後計算出自己大概需要拿出多少錢來置辦機器。

最終,張野選擇了幾種設備,分別是石灰、水泥、石子、紡織等設備。至於鋼鐵設備,這個則不再計算範疇之內,鋼鐵的生產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這一點張野可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

而此時的地主們,多少也有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像是被張野給綁架了。要麼合作,要麼去死,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

在選擇與張野合作的同時,他們又很擔心張野會被朝廷給滅掉,這樣的話他們作爲順從張野的一方,日後也肯定會被朝廷算總賬的,所以,這還真是個讓人糾結的選擇。

“軍長,京城那邊傳來消息,朝廷打算讓日本人來山東。”

剛剛寫好計劃要採購的設備,親兵便給張野帶來了一條重磅消息。

“恩,我知道了。”

張野輕輕的點點頭,卻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日本兵力不足,所以纔會再次據守海城,不敢輕易的出擊。儘管他們知道清軍不是日軍的對手,但還是不敢輕易的出來,這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朝廷把日本引入山東,無非也就是想將山東的局勢在擾亂一些。如此以來,他們雖然失去了山東的控制權,但同時也保全了其他地方。

德國距離遠東太遠,兵力也不夠。朝廷想要讓日本人去跟德國人死磕,讓他們從德國人和自己手中去搶地盤。

這個計劃的確不錯,可千算萬算,卻還是沒算準一點,此時的日本人,他敢跟德國人叫板嗎?

此時的日本還不是幾十年後的日本,而且經過甲午一戰之後,日本也是元氣大傷。別看德國遠東海軍的噸位不如日本,但每一條軍艦都是主力艦,打日本海軍還是不成問題的。

德國沒辦法一口氣吞下山東,日本同樣也不行,即便是在兵力方面佔據優勢的張野,也依然做不到吞下山東。

三方陸地實力相差無幾,無論哪一方都沒把握一口氣幹掉對方,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平衡,幾個勢力規劃好區域,在各自的區域內謀求利益,等局勢漸漸的穩定了之後,再作打算。

朝廷沒有算準,張野也同樣沒有算準,談判地界,的確是正在談判,可卻沒張野什麼事。人家德國跟日本人自己商談去了,而且兩國也都知道自己在這邊的實力,若是打起來的話誰也佔不到便宜。

所以也就和平相處了,唯獨將張野給扔到了一邊,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將張野放在一個層面上。

就在張野得到這條消息的同時,日本大使與德國公使海靖也已秘密商談完畢,雙方談判的過程很愉快,結果也很滿意。

德國方面雖然到手的地盤小了很多,但安全係數卻增加了不少,至少不必擔心日本人會擔心着他們這邊。

而德國人也可以通過這個喘息的機會,增加在山東的實力。事實上德國人這一次的決定是正確的。

歷史上德國人獨自佔領了山東,但1914年的時候山東卻被日本人強行佔領。而德國人因爲先前沒有做足夠的準備,所以德軍只能舉手投降,交出山東。

現在山東局勢不穩,德國人也只能加派兵力,增加山東的防守力量,另一方面則企圖向其他地區伸手,繼續擴大德國人的勢力範圍。

沂蒙山。

看着整套的設備被擺在眼前,張野不由興奮的大笑了幾聲,搞的許多人都一愣一愣的。

大炮,是戰略性武器,西方列強是不可能外銷的。但有一個國家是個例外,那就是美國。

此時的美國在遠東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利益,因爲都被歐洲強國給佔完了,沒他們什麼事。但是美國人卻又不甘心,無奈清廷也太不給力了,其他國家基本上是一打一個準。

美國又因爲國內的事情無法分出兵力來遠東搶佔利益,所以美國不得不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扶持起一個地方軍閥與之抗衡,徹底擾亂遠東的局勢。

局勢越亂,美國插手遠東的機會也就越大,加上現在還沒有八國聯軍事件,也沒有其他的事件,美國也不是最強大的。所以它纔會這麼做,他也敢這麼做。

德國拒絕張野的訂單,無非也就是考慮到德國接下來在山東的計劃,所以不想讓張野強大起來。美國人可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只要你給錢,我就敢賣給你。況且張野的出現,是有利於美國的,至少可以拖住歐洲列強,給美國營造一點時間。

一條完整的火炮生產線,就這麼擺在張野面前,他能不高興嗎?這意味着從今以後,自己的打擊範圍不在適用於兩公里以內,只要他願意,甚至可以將這個範圍擴展到四公里,八公里,甚至是更遠。

“田先生,還是你們美國靠譜啊,作爲朋友,我想我們有必要進入更深一步的合作。”

張野哈哈大笑,一邊將一張紙遞給了田貝,上面寫着的是即將採購的設備,也是他要置換給地主們的設備。

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38章 反衝鋒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3章 賭注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17章 突圍?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7章 新的開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74章 勸降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08章 刺殺(3)第78章 調來調去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49章 監視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208章 刺殺(3)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37章 打哪呢你?第59章 復漢軍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0章 辦學236章 拉攏德國第74章 勸降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200章 辦學第33章 叛軍?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0章 辦學第102章 徐世昌第91章 建學校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21章 凌遲鬼子
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38章 反衝鋒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3章 賭注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17章 突圍?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7章 新的開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74章 勸降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208章 刺殺(3)第78章 調來調去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49章 監視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208章 刺殺(3)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37章 打哪呢你?第59章 復漢軍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0章 辦學236章 拉攏德國第74章 勸降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200章 辦學第33章 叛軍?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0章 辦學第102章 徐世昌第91章 建學校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21章 凌遲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