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戰前準備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瞥了眼川村景明,暗暗的點了點頭。但他卻並不認同川村景明的建議,自己隨時大日本帝國的皇太子,但在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走的。

第五和第六兩個師團目前情況不明,艦隊要先到朝鮮補充燃煤,這一來一回,等他們抵達海州的時候,起碼也要在明天了。

而東營這邊的情況也還不穩定,此時他若是走了,對軍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他這次來東營雖說是爲了撈戰功,給自己在軍方這邊增添印象分的。

雖說他身爲皇太子,日後的天皇,即便是坐在日本本土,軍方也不敢對他有什麼不敬。所以現在離開也沒什麼,反正這一次他的確是來了,而且還守住了東營一個多月,迫使復漢軍不敢進攻。

暫且不說這其中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反正復漢軍沒有進攻這是事實。單憑這一點,再加上東營那牢不可破的防務,這一次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川村君,本王身爲皇太子,怎能在這個時候丟下將士們獨自離開?去工作吧,只要你們盡心盡力的做好工作,本王就是安全的。”

明宮嘉仁親王對着川村景明安撫道。

他很清楚川村景明的心思,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待在這邊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他纔不能離開。

他是日本的象徵,在這裡雖然很危險,但卻能激勵部隊的士氣。而且越是危險,所能給他帶來的好處就越大。要知道國內的那幫人可是還沒死心呢。他們時刻都在等着一個反擊的機會。

所以,此時明宮嘉仁親王是絕不會離開的。否則就是給那些人開炮的藉口。雖然只是因爲這個原因,對於日本皇室來說無傷大雅,但他身爲一個有責任,又是皇室唯一的繼承人,明宮嘉仁親王覺得自己不能這麼做。

他必須要將皇室的風險降到最低,使自己可以順利的接替皇位,成爲日本新的領袖。而且他也很清楚,明治天皇把他安排在這裡的苦心。

若是四個師團,加上國內還有一個師團隨時準備支援的前提下。自己仍然無法在山東站穩腳跟,那麼對於皇室的威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

剛剛統一日本幾十年的日本,根本就經不起這種打擊的。而大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爲明治維新,所以日本趕上了強國的末班車。

現在滿清也有維新改革的意思,明宮嘉仁親王和明治天皇都很清楚,一旦讓滿清完成維新改革,後果將會是什麼。

所以。他們不得不力排衆議,答應了鷹派的請求,派兵侵略滿清。其一是希望藉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其二則是希望可以掠奪滿清的資源,使日本帝國更加強大。不再受人制約。

這一系列的原因加在一起,所以,明宮嘉仁親王很明白。在將第一批鐵礦石運回國之前,自己絕不能走。假如他帶着鐵礦石回國。並且建立了長久的基地,那麼他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將會越來越穩固。

因爲沒有其他的皇子。所以皇室之爭在他這裡是完全不用操心的。他現在只有一個目的,全力的幫助明治天皇和配合他,完成對國內的掌控,以確保皇室的絕對威望。

“嗨!不過請殿下答應我,一旦有什麼危險,殿下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撤離。”

川村景明似乎也明白了明宮嘉仁親王的意思,更是讀懂了他的心思,所以也就沒有繼續再勸,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個後手。

“如果遇到危險,我會離開的。”

最終,明宮嘉仁親王還是做出了口頭上的妥協。他知道自己自己這話的意思,無非也就是給這些將士們吃下一顆定心丸,讓他們不必時時刻刻都爲自己的安危擔憂。

但是說到底,明宮嘉仁親王對於日本的陸軍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爲他根本就不相信,在兩個師團的保護下,復漢軍會給他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在川村景明的安排下,七艘日本海軍艦隊離開了五艘,他們將會前往朝鮮進行補充燃料。補充完之後,四艘軍艦將會直接南下海州,支援在那裡作戰的第五第六兩個師團,剩下的一艘則回到東營,接替另外兩艘軍艦到朝鮮去補充燃料。

因爲東營這邊的碼頭設備並不完善,加上也只有東營一地,並沒有可以供軍艦使用的燃煤。日本人同樣也不放心清廷,所以,他們寧可跑到朝鮮去加煤,也不願意到更近一些的天津去。

當然,更近一些的旅順口肯定是日軍的首選,作爲昔日的北洋海軍駐地,那裡的各種設施都能滿足日軍艦隊的需求。

但是最近因爲一些緣故,所以那邊的物資存儲量也不是特別的大。爲了以防萬一,日本人還是決定暫時先不去動用旅順口的資源。他們要在那裡囤積更多的資源,然後準備與清廷的最後一戰。

青州城外,楊軍威的指揮部內。

剛剛接到了消息的楊軍威,也有些迷糊了。日本艦隊一下子走了五艘軍艦?這可絕對是個稀罕事,之前一個多月裡,日本艦隊也不是沒離開過,但是一次離開最多就是兩艘軍艦。

然後等他們回來了之後纔會有其他的軍艦離開,而且這個時間也沒有超過一天,所以楊軍威很輕易的就得知,日本艦隊這是去補給了。

可是這次一下子走了五艘,難道是他們一起沒燃料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多月都沒出現這種情況,現在怎麼突然會一起沒燃料了呢?

拋開這個原因,那麼這其中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所在。至於是什麼,楊軍威暫時還不清楚,他也猜不到。

楊軍威一邊命人將這個消息傳回臨沂,一邊命人繼續觀察日軍的動向。同時,也不忘派人暗暗的接近東營城,企圖打探到城內的狀況。

但是效果卻很是不理想,因爲城內沒有百姓,周邊也沒有。要想進入東營城,就必須要僞裝成日軍。除了語言限制之外,日本鬼子很少有出城的,既然沒有出城的鬼子,那麼從城外回來的假鬼子又是哪來的呢?

再損失了一個班的兵力之後,楊軍威也果斷的叫停了潛入東營城的計劃,這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只能說,過去一個就折損一個。

“老唐,你親自跑一趟,讓工兵和炮兵辛苦一些,稍微加快點速度。”

既然搞不清楚具體的原因,索性就不找這個原因了。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是等。

自從十門120毫米榴彈炮被拉到青州之後,楊軍威便徹底的忙活了起來。讓工兵和炮兵聯合行動,在沿海地區尋找出至少十個炮位。

這十個炮位既要隱蔽,也要可以威脅到日本的軍艦。日本人對於這點似乎也沒什麼太多的防範,所有軍艦距離海岸線均不超過三海里。或許是提前得知了復漢軍火炮的射程,所以在三海里的範圍內,他們可以最大程度的給地面陸軍提供火力保障,同時也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因爲復漢軍的火炮想要攻擊他們的話,就必須要繞過整個東營城。而這段距離有將近三公里左右,再加上三海里的距離,以復漢軍的火炮,目前的確打不到海面上的軍艦,除非他們能將火炮搬到海岸邊。

而楊軍威所讓人乾的,就是去尋找這些適合的炮位。但是日本人同樣也料到了這一點,他們早就先將位置好的炮位給佔了下來。

也不用大肆的動用兵力,只需要在每一個地方安置一個班的步兵守着就行了。這樣的話,一旦復漢軍派人去尋找炮位,他們就能得知消息。

或是直接將他們趕跑,或是等他們將火炮運過來之後,在派兵去把火炮給奪過來。反正對於日軍來說,這麼做無非也就是多浪費幾個班的兵力守點而已,根本沒什麼太大的損失。

“好,不過炮位實在是不太好找,小鬼子對此早就有了防範。”

唐堯點了點頭,作爲楊軍威的副手,很多工作都是唐堯在直接負責的,他對於具體的情況甚至要比楊軍威還清楚一些。

“再不好找也要找,日本軍艦一日不除,我們就一日沒辦法進攻。現在他們好不容易走了五艘艦,這可是個絕好的機會,哪怕損失幾門炮也要把這五艘艦給打掉。”

楊軍威猛的一揮拳頭,惡狠狠的道。

當初拱手把東營讓出去的時候,楊軍威還沒覺得會有這麼大的麻煩。現在只是想起就覺得後悔,早知道當時即便是要撤,也要留個後手,先找幾個隱蔽的炮位,把炮安進去藏好再走。

要是那樣的話,現在也就不用這麼頭疼了。沒有海軍,也沒有岸防炮,這的確很讓楊軍威感到深深的無力。

面對着日軍,卻沒辦法進攻,哪怕有十二門120毫米榴彈炮也不行,因爲他們根本就扛不住艦炮的威脅。從步兵衝鋒,到艦隊反應過來組織還擊,僅僅只是這一段距離就能讓他們損失不小。

而且一旦衝上去之後,還不能撤退,否則的話將會遭遇到日軍艦炮的二次攻擊,甚至三次四次攻擊。

手中只有這麼點人,而且一個個的還都跟個寶貝似的,誰敢去這麼折騰?

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35章 壞消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77章 炸軍艦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49章 監視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59章 下馬威第225章 調兵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2章 怪陣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5章 調兵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225章 調兵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207章 刺殺(2)第91章 建學校第184章 屈辱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8章 威力驚人第128章 預備役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78章 調來調去第63章 艱難時刻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54章 投靠?第177章 炸軍艦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93章 禍水南引第59章 復漢軍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17章 試探第117章 突圍?第149章 監視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6章 拉攏德國第8章 威力驚人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55章 斬鐵良236章 拉攏德國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02章 徐世昌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225章 調兵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33章 叛軍?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49章 監視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47章 身在局中
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35章 壞消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77章 炸軍艦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49章 監視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57章 進攻之前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59章 下馬威第225章 調兵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2章 怪陣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5章 調兵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225章 調兵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207章 刺殺(2)第91章 建學校第184章 屈辱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8章 威力驚人第128章 預備役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78章 調來調去第63章 艱難時刻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54章 投靠?第177章 炸軍艦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93章 禍水南引第59章 復漢軍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17章 試探第117章 突圍?第149章 監視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6章 拉攏德國第8章 威力驚人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55章 斬鐵良236章 拉攏德國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02章 徐世昌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225章 調兵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33章 叛軍?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49章 監視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47章 身在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