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新野鄧芝

呂布本來想把李嚴撥給黃忠做副手,但恐李嚴這樣的人物不肯誠心實意輔佐黃忠,乾脆先把李嚴放在身邊調教數年後,待他性情被磨練得謙和一些再行外放,而在呂布身邊有諸多英才爲之羽翼,李嚴不論是從治政還是用兵上都不是最傑出者,他現在在呂布的幕府裡只能夾着尾巴做人,不敢有絲毫桀驁。

在歷史上劉備任命李嚴爲諸葛亮的副手,實在是蜀地乏有大才,是沒辦法的辦法,但在呂布麾下人才濟濟,而李嚴之纔不足以登到那樣的高位,呂布對李嚴的安排最高不過是邊境一州的州刺史或州將軍而已。

李嚴乖乖地走到呂布身後,接受了他現在的身份,做呂布近衛師教導旅的一個營參軍。

呂布收了大將李嚴後,忽然想起南陽宛城又有一員大將,只是不知他是否在野。

呂布便問李嚴:“正方,你可知文聘文仲業何在?”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在歷史上,爲荊州劉表麾下大將,劉表死後,其子劉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隨見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見,問其何以遲,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於見人,曹操被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動,先嗆然而譽之,仍舊讓他守衛江夏,使其典北兵、鎮荊江。文聘也不負曹操所望,守禦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輜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威名遠播。曹睿即位年間,孫權曾以五萬人圍於石陽的文聘,形勢危急。文聘堅守不動,圍城二十多日後,孫權惟有撤出。文聘乘機追上並大敗孫軍。文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信、恩惠,名震各國,令敵人不敢侵入。

文聘現在雖然年輕,沒有名聲,但同在一城的李嚴對他還是頗爲知曉,知道他有名將之風大將之才,看呂布着急相問的模樣。知道主公很想得到文聘爲將。

李嚴輕輕搖搖頭,嘆息道:“主公,文聘數月前已經前去襄陽袁紹麾下爲將。”

什麼,文聘已經投靠袁紹了,呂布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爲失望,但也無法可想。

呂布大軍在宛城休整兩日。便火速起兵往襄陽進發,不數日,便到新野城。

呂布大軍駐紮在新野城外,只領了四千名近衛入城接納,黃忠、李嚴跟隨身後。

新野城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西臨秦隴,東通寧滬,沃野百里,八水競流,呂布原以爲它是一座小城池,以爲新野城也是在歷史上劉備在這裡蝸居了多年纔有些名氣,現在看來竟然有股說不清的氣勢,說虛一點,就是給人地傑人靈物華天寶的感覺。

呂布策馬站在新野城外,凝視着面前這座城牆矮小、城門破舊的小城,覺得很荒謬,這個小地方怎麼會給自己那種地傑人靈、物華天寶的感覺呢。

黃忠和李嚴見呂布表情甚是奇怪,連忙問道:“主公,這新野城有什麼蹊蹺不成?”

呂布便問這兩個本地人:“這新野城可有什麼名人?”

李嚴笑道:“主公,這新野城雖小,可對我們大漢有特殊意義,沒有這新野城裡走出來的兩個人,咱們的光武皇帝就不能平滅王莽,使得大漢中興。”

呂布來了興趣,忙問道:“哪兩個人?”

李嚴笑道:“一位是我們開國宰相鄧禹,一位是光武皇帝的陰皇后。”

呂布聽後,信服地點點頭:“正方言之有理,要沒有新野城裡走出來的這兩個人,就沒有後來的大漢。”

鄧禹爲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爲光武中興功臣之首,以運籌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協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業之謀,後來以知人薦賢名世,並在一系列決策性問題上發揮了重大作用。鄧禹之於光武帝劉秀,如諸葛亮之於劉備,如李善長之於朱元璋。

而陰皇后陰麗華美貌出衆,賢而有德,早年,劉秀曾立下誓言“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得天下,在外有云臺二十八將之功,在內便有陰麗華鼓舞之功。

陰麗華縱然再美,亦是枯骨,呂布沒有任何興趣,但他對鄧禹的後人產生了興趣。

自鄧氏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29人,公2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擔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但東漢安帝時,有人誣告鄧禹後人鄧悝、鄧弘等曾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此後,鄧氏不斷外遷,新野縣裡存留的鄧氏已經多是鄧氏的旁系子弟。

在這些旁系子弟裡,有兩人最得呂布重視,一個是鄧芝,一個是鄧艾。

最讓呂布感到可笑的是,鄧禹協助劉秀建立了東漢,鄧禹的後人鄧艾則幫助司馬昭消滅了劉漢皇室最後的政權蜀漢,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漢是興也鄧氏亡也鄧氏。

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爲傑出的軍事家之一,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爲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鄧艾又善於屯田,本身就是從典農都尉學士出身,後來得到司馬懿賞識才開始發跡。除了鄧艾不善於在政治上自保之外,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統帥。

呂布大概記得鄧艾出生在公元197年左右,而現在只是公元192年,有可能鄧艾的父母還沒有成親。

呂布遺憾地想到,歷史已經被自己改變了,鄧艾父母的命運也被自己改變了,那鄧艾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出現呢。

不只是鄧艾,姜維、杜預、王睿等在三國晚期大發異彩的人物能不能重現歷史的光芒,都是一個未知數,甚至有可能都會湮滅在歷史之中,這算是呂布改變歷史的一個致命傷吧。

呂布現在唯一能夠招攬的鄧禹後人便是鄧芝。

鄧芝,字伯苗,是在曹操打到荊州的時候,逃往蜀地,雖然是世家子弟,卻是流亡的旁系子弟,並沒有受到重視和禮遇。當時在益州做從事的張裕擅長相術,鄧芝去投奔他,張裕對鄧芝說:“先生七十歲過後,做官可做到大將軍,而且會封侯。”鄧芝聽說巴西太守龐羲好接待士人,就前去依附他。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鄧芝做郫縣邸閣督。先主出巡來到郫縣,和他談話,感覺他有過人之處,於是提拔他做郫縣令,後又升爲廣漢郡的太守。

插一句閒話,劉備這傢伙算是慧眼識英的明主,從軍旅裡提拔魏延,從小吏間提拔鄧芝,說馬謖言過其實,可謂有識人之明,這樣的一個傢伙,若不是基礎太差,恐怕早就崢嶸起來了。

鄧芝所在之處都清廉嚴整,很有政績,內調入朝升做尚書的職務。

劉備在永安駕崩後,鄧芝出使東吳,成功勸服孫權與魏國絕交與蜀國交好,孫權甚是器重鄧芝,屢次有書信和鄧芝互通音信,並送給他豐厚禮物。

等到諸葛亮往北進駐漢中之後,任命鄧芝爲中監軍、揚武將軍,同趙雲伏兵箕谷,後來蜀軍撤退,唯趙雲、鄧芝軍不損兵將。鄧芝後來屯守江州,官至車騎將軍。延熙十一年,涪陵屬國的人殺了都尉反叛,鄧芝率領軍隊去征討,一去便殺了他們的統帥示衆,百姓因此可以平安過日子。

鄧芝做將軍二十多年,賞罰分明而有決斷,善於體恤部下士兵;他自己本身的衣食依靠公家供給,不隨便接受不明不白的錢財。他一向儉樸,但始終不肯營謀私人財產,妻子兒女不能免於挨餓受凍,他死的那一天,家裡沒有剩下什麼財物。他個性剛強直率,不會掩藏自己的心事和感受,爭取不到士人們的友誼。他對同時代的人很少有尊敬推崇的,只是特別器重姜維一個人罷了。

這樣的一個人才,現在在做什麼呢?呂布派人探訪,發現年滿二十一歲的鄧芝在新野縣衙當差,做一個普通的刀筆縣吏而已。鄧芝做刀筆小吏,也是迫不得已,畢竟原本不可一世的鄧氏已經衰落了,畢竟他只是鄧氏的旁系子弟,縱然才學出衆,也只能尋得縣吏官職養家餬口而已。

呂布命人招來鄧芝,跟鄧芝暢談一番,發現鄧芝雖然年輕,但熟讀典籍,對軍政諸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看來他很有希望成長爲歷史上那個蜀漢名臣,再經過呂布的用心培養,有可能比歷史上的他還要卓越。

呂布本來想如同歷史上那樣任命鄧芝爲趙雲的參軍,以重現他們歷史上共同搭檔而產生的榮光。

後來呂布轉念一想,歷史上鄧芝和趙雲搭檔時,趙雲已經五十多歲了,鄧芝也五十多歲了,兩人都是曉暢兵事的宿將,所以搭檔在一起,配合默契,不會出什麼問題,但現在趙雲跟隨呂布三年,逐步成長爲獨當一面的大將,但鄧芝只是縣吏出身,還沒有經歷過陣仗磨練,現在驟然讓他做一個師兩萬人的參軍,有很大可能幹不好,又會破壞他跟趙雲本來可以建立起的搭檔友誼,不妥。

第19章 袁紹董卓謀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852章 滅野豬皮的祖先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74章 得此美嬌娘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601章 兔死狐悲公孫度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542章 董卓重修函谷關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358章 討董之盟軍被伏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785章 江東二張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189章 鴛鴦刀法第586章 典韋大戟士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843章 登基稱帝上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36章 呂布的家世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31章 大劍師王越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669章 關羽夫人胡氏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425章 統一打擊第256章 對良家婦女要敬而遠之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366章 討董之呂布擒獲徐榮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705章 堅定改革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66章 討董之呂布擒獲徐榮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
第19章 袁紹董卓謀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253章 天下無敵的我又回來了第738章 人命關天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852章 滅野豬皮的祖先第618章 微服私訪三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74章 得此美嬌娘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601章 兔死狐悲公孫度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401章 郭嘉義正辭嚴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542章 董卓重修函谷關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358章 討董之盟軍被伏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785章 江東二張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189章 鴛鴦刀法第586章 典韋大戟士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423章 一隻白鴿第322章 管亥退卻第843章 登基稱帝上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36章 呂布的家世第735章 戰爭真爽第31章 大劍師王越第800章 董白的快樂上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478章 石油燒山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666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669章 關羽夫人胡氏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425章 統一打擊第256章 對良家婦女要敬而遠之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111章 大將徐晃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501章 以佛平胡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366章 討董之呂布擒獲徐榮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705章 堅定改革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66章 討董之呂布擒獲徐榮第370章 討董之元芳你怎麼看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553章 獻帝皇后伏壽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