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升任大司馬

?呂布平定幽州劉虞、公孫瓚,又平滅中部鮮卑魁頭、步度根,又滅東部鮮卑,又平定遼東公孫度叛亂,又平定涼州韓遂羌亂,又平定兗州曹操叛亂,又擊退荊州刺史袁紹、揚州刺史袁術、徐州刺史陶謙的進攻,有大功於朝廷,只是一個三公中的太尉之職已經無法表達朝廷對呂布的犒賞與感激。

??所以天子劉辯、太后何蓮與內閣諸輔臣做過一番商議,決定任命呂布爲大將軍,錄尚書事,這前面不加驃騎、車騎的大將軍,便如當年的何進一樣,爲朝廷第一大臣,執掌朝廷軍政大權。

??呂布興高采烈地想要接受這個賜封,卻被郭嘉、賈詡、王朗、華歆一起勸諫呂布莫要答應。

??王朗進言道:“本朝的大將軍,如竇憲、鄧騭、樑冀、竇武、何進者,皆無好下場!

??竇憲,章德皇后兄,章帝建初二年,以外戚拜爲郎,遷侍中,不久又升爲虎賁中郎將,日益受到寵任,和帝即位,太后臨朝,竇憲在內掌握機密,對外宣佈詔命;其弟篤、景、並居要職。永元元年,竇憲遣客刺殺太后倖臣,得罪,被囚於宮內;因害怕被殺,自求擊北匈奴以贖死。適逢南匈奴單于請兵北伐,乃拜竇憲爲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爲副,各領四千騎,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餘出征。竇憲遣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北單于逃走。竇憲追擊諸部,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紀功,命中護軍班固作銘。回師以後,拜憲爲大將軍,位次太傅,在三公上。三年,竇憲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敗北匈奴於金微山。北單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從此破散。竇憲既破匈奴,威權震朝廷,和帝恐其功高蓋主。與中常侍鄭衆定計予以懲治。四年。竇憲還朝,帝勒兵沒收其大將軍印綬,改封爲冠軍侯,命令他到封邑去。等他到達以後,迫令自殺。

??鄧騭,字昭伯,南陽新野人,初闢大將軍竇憲府。因妹入宮,兄弟皆除郎中,及妹爲後,他三遷虎賁中郎將,和帝死後,策立出生百日的殤帝和年幼的安帝,鄧太后臨朝,自任大將軍,專斷朝政。他曾倡節儉。並舉薦楊震等人,藉以取得世家的支持。太后死,安帝與宦官李閏合謀誅滅鄧氏家族,騭絕食自殺。

??樑冀,字伯卓。安定人,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時曾協助光武帝推翻王莽,其父親爲樑商。有一妹,乃順帝的皇后。永和元年。樑冀成爲河南尹,順帝時因皇后的關係,樑商成爲輔政的大將軍,梁氏一族左右國政,後來樑冀代父親成爲大將軍,順帝死後,2歲的衝帝即位不久就去世,樑冀之妹樑太后立8歲的質帝,因質帝當面稱樑冀爲‘跋扈將軍’,次年即被他毒殺,另立十五歲的桓帝,此後他更加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且大封梁氏一門爲侯爲官。到延熹二年,樑太后薨,早對樑冀專權亂政不滿的桓帝,借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殺死樑冀,其全族都一併被殺。

??竇武,字遊平,扶風平陵人,竇融玄孫。桓帝延熹八年因長女立爲皇后,遂以郎中遷越騎校尉,封槐裡侯。次年,拜城門校尉。竇武任職時,多方辟召名士,所得兩宮賞賜,也都捐助給太學諸生,並因以太后詔誅戮專制宮省的中常侍管霸、蘇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擁護。建寧元年八月,竇武與陳蕃定計翦除諸宦官,後事機泄露,結果兵敗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宗親、賓客、姻屬悉被處死,家屬徙日南。

??至於何進,下場與竇武一樣,不說也罷,以此觀之,大將軍之尊號不詳,主公不可受之!”

??呂布聽了王朗這番話,大驚,這個大將軍竟然是如此邪門的尊位,簡直是誰坐誰死。

??呂布便固辭不就,接連推卻了四次,按照這個時代的禮儀,像大將軍這種尊位封賞是要拒絕三次才能應諾,但呂布拒絕了四次,天子劉辯、太后何蓮明白,呂布是不想做大將軍。

??天子劉辯、太后何蓮頓時慌了神,呂布到底想要坐在哪個位置,難道是至尊寶座?

??董昭入宮面見天子劉辯、太后何蓮,獻策道:“奉先公之功,可比衛青、霍去病,當年衛青、霍去病加官爲大司馬大將軍,冠加大司馬後,其位秩不變,大司馬大將軍尊比丞相,大司馬大將軍除外掌兵政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可進入內朝參決政事,秉掌樞機,如此便可全面輔佐天子、太后處理軍政大事。”

??劉辯欣喜道:“既然如此,朕便封呂卿爲大司馬大將軍!”

??董昭搖頭道:“陛下,成帝末確立了三公制,大司馬後面不再聯以將軍之號,和丞相、大司空並列爲三公,三公爲皇帝的三個最高輔政之臣,但仍以大司馬居首位,而本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馬爲太尉,以後不再見大司馬的名稱,而大將軍留存下來。

??然則歷任大將軍皆有不法之舉,與皇帝不睦,奉先公不願重蹈之前大將軍之覆轍,不願接受大將軍之位。

??微臣建議,依然保留太尉之職,而將大將軍改爲大司馬,如此一來,奉先公定然欣然接受!”

??董昭嘴角掠過一絲竊笑,恐怕天子劉辯、太后何蓮都記不得了,當年顛覆西漢的王莽就曾擔任過大司馬。

??王莽幼年坎坷,父王曼、兄王永先後去世,由其叔父們撫養成人。青年時期的王莽,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尊敬長輩,被譽爲楷模。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爲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爲黃門郎,後升爲射聲校尉,後其叔父王商上書表示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當時朝中的許多知名人士都爲王莽說好話,漢成帝也認爲王莽很賢能。

??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長髮跡在先,地位超過了王莽,而且他善於阿諛奉承,又曾爲漢成帝立趙飛燕爲皇后出過力,深受漢成帝信任。很快升爲衛尉,掌管皇宮的禁衛,成爲九卿之一。這時大司馬王根準備退休,很多人認爲淳于長應繼任大司馬。王莽爲了扳到他仕途上的競爭對手,秘密地蒐集了淳于長的罪行。然後王莽利用探望的機會告訴王根。淳于長暗中爲接替擔任大司馬已做好了準備,他已經給不少人封官許願了;同時又說出淳于長與被廢皇后許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他趕快向太后彙報,王太后讓成帝罷免了淳于長。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獄中將其殺死。

??在淳于長死後,王莽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三十八歲,後來的事情自不必待言。

??董昭心中暗道。雖然主公家族根基不如王莽,但主公遠見卓識勝過王莽,由大司馬而篡漢自立,必定不會重蹈王莽的覆轍。

??董昭此人處事低調,卻眼光高遠,早已看出大漢式微不可拯救,遲早要改朝換代,在這一點上,他比田豐、沮授等人都值得呂布信賴。

??朝中縱然有人因大司馬這個官職聯想起王莽。卻沒人敢在天子劉辯、太后何蓮面前提及,因爲呂布在天子劉辯、太后何蓮面前一直是一副赤膽忠心的模樣,跟歷史上曹操屢次欺凌漢獻帝劉協的狀態迥然不同,天子劉辯將呂布視爲義父,而太后何蓮視呂布如同親老公。這樣親密的關係下,有冒大不韙者進言說呂布恐成王莽、董卓者,在此之前,皆被天子、太后下令杖斃。現在無人敢信口雌黃。

??天子詔頒佈下來,呂布太尉之職升格爲大司馬。都督全國軍事,錄尚書事,爲內閣首輔。

??東漢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爲虛職,在三公之外另設大將軍,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國時期,各國官制基本沿襲了東漢官制,魏國在三公之上另設大司馬,爲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蜀漢的大司馬位在大將軍之上,如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位在上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呂岱、施績、陸抗、丁奉、朱然、全琮,所以呂布任大司馬比任大將軍更能顯示他無上的權力。

??因太傅盧植去年去世,經呂布獨斷,內閣輔臣一致推薦,太師蔡邕升任太傅,太保馬日磾升任太師,尚書令黃琬升任太保,司空崔烈、司徒鄭玄繼續留任,太尉則有皇甫嵩兼領,尚書令則有幽州刺史董昭升任,此後,上三公太傅、太師、太保與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皆爲年滿六旬以上高級官員的榮銜,並無實權。

??自此之後,御前內閣有大司馬呂布、尚書令董昭、太傅蔡邕、太師馬日磾、太保黃琬、司空崔烈、司徒鄭玄、太尉皇甫嵩、車騎將軍朱儁、御史大夫田豐等十人組成,因尚書令董昭、御史大夫田豐、司空崔烈唯呂布馬首是瞻,其他人等亦皆服呂布之能,最重要的是呂布得天子、太后十分信賴,呂布的大司馬府便凌駕在內閣之上,成爲了大漢最高權力機關,實權幾乎始終集中在大司馬呂布手中。

??在地方上,執掌軍權的各州將軍、各郡尉、各縣尉、各鄉尉、各亭尉都是從呂布中央軍派出的,而地方六曹官吏中有過半都是經呂布推薦或從呂布的中央大學堂走出去的,地方大員上,幽州刺史則有原青州刺史孔胄轉任,青州刺史則由原魏郡太守諸葛玄升任,涼州刺史由原朔州刺史郭縕轉任,朔州牧由太尉皇甫嵩兼任,司州牧由車騎將軍朱儁兼任,豫州刺史由張邈升任,遼州刺史由劉政升任,而冀州牧則由呂布親自兼任,除了孔胄、皇甫嵩、朱儁之外,其他都是呂布的親信,可以說地方上也被呂布牢牢掌控。?

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793章 見到魯肅第284章 女神童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826章 張魯死了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54章 獻帝貴妃董琳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716章 新五德始終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147章 大校尉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205章 誰主浮沉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34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259章 賈詡接替郭嘉第597章 公孫瓚殺劉虞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8章 全包圍董卓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247章 杜秀娘被劫走第245章 呂布感冒了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837章 收鄂煥爲徒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433章 妖人巡演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556章 袁紹十萬大軍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8章 她是小貂禪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33章 虎賁中郎將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834章 劉備假仁假義第466章 回家感覺真好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21章 赤兔和寶甲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63章 徐庶搞中情第788章 影帝劉曄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491章 車同軌第241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七)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304章 內閣六部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134章 又來二十萬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羣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61章 伏擊文丑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
第330章 軍民大聯姻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793章 見到魯肅第284章 女神童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826章 張魯死了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554章 獻帝貴妃董琳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2章 小平津救駕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716章 新五德始終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147章 大校尉第504章 左慈心悅誠服第205章 誰主浮沉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143章 不受胯下辱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34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766章 呂布再戰三英上第259章 賈詡接替郭嘉第597章 公孫瓚殺劉虞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88章 全包圍董卓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247章 杜秀娘被劫走第245章 呂布感冒了第583章 公孫瓚十五萬大軍第837章 收鄂煥爲徒第520章 孫策拜呂布爲義父第805章 主動民族融合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541章 連環計(下)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590章 高順陷陣營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433章 妖人巡演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556章 袁紹十萬大軍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8章 她是小貂禪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721章 效王莽之仁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33章 虎賁中郎將第206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63章 終極大法寶第834章 劉備假仁假義第466章 回家感覺真好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21章 赤兔和寶甲第94章 貂蟬被劫走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539章 連環計(上)第63章 徐庶搞中情第788章 影帝劉曄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491章 車同軌第241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七)第685章 曹操慘敗第304章 內閣六部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134章 又來二十萬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羣第812章 曹衝的母親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561章 伏擊文丑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第686章 曹操投袁紹